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孔子》教案

《孔子》教案

时间:2024-07-07 18:40:56 教案 我要投稿

《孔子》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教案

《孔子》教案1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2.体会孔子论水所蕴含的道理,孔子论志所体现的人格魅力,进一步认识孔子这位“圣人”。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孔子游春》。

  孔子带领弟子们去哪里游春?他们除了观赏美丽的春景,还做了什么?

  板书:论水——言志

  (孔子带领弟子们去泗水河畔游春,他借泗水来论述做人的道理,还和弟子们一起畅谈了各自的志向。)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今天我们有幸跟随他去泗水河畔游春,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崇高的思想和人格的魅力,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二、精读课文:

  第一段:

  1,听说泗水正涨春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带领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

  瞧,泗水河边,景色多么迷人。

  2,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你们陶醉了吗?听着你们的朗读,不由让我想起了朱熹笔下的泗水春景----(引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 大自然桃红柳绿,芳草如茵,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到处是无限的春色,到处是蓬勃的生机。而孔子选择到泗水河畔游春,一定有他的道理。你知道吗?孔子对水有着特别的好感。

  第二段:

  (一)观水:

  1、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水啊,它把孔子深深地吸引?

  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第二大段,划出描写泗水的句子。

  指名读句。

  细细品味这句话,说说这泗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齐读,读出水的快乐,水的执着,汹涌澎湃,充满力量……

  2、孔子是怎么观水的呢?

  学生交流:

  “很不平静”“波澜起伏”的心情——心潮澎湃。

  “动情”“陷入了沉思”——感慨万千,思绪万千。

  “凝望”——孔子观水如此投入,如此专注。

  3、孔子对水情有独钟——“遇水必观”。

  (二)论水:

  这水给人启迪,这水让人沉思。

  1, 弟子们围拢在老师的身旁,聆听着老师意味深长的话语:

  2, 出示第八自然段,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板书:真君子)理解“真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 孔子从泗水的绿波中,看出了哪些真君子的品质?

  (孔子感受到了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些“真君子”的品质。)

  4, 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孔子话中深刻而又耐人寻味的含义。说说你读懂了水的哪一种真君子的品质。

  (1) 说水“有德行”,是因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板书:有德行)

  一切生灵指什么?(指世间万物)它包括什么?(动物、植物、人类、世间一切事物)水是怎样哺育一切生灵的?

  它奔流不息,一刻不停地给予,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从大山中走来,向大海奔去,它如甘甜的乳汁,它是生命的源泉。

  这有德行的水,让你想到了谁?水具有着母亲般的情怀。谁能带着感激之情读好这句话?

  你知道泗水河畔的春意为什么那么浓,万物为什么如此富有生机吗?这难道不是得益于水的奉献,水的哺育?

  小结:水胸怀博大,始终如一,哺育万物,不知疲倦。这有德行的水啊,怎么不是真君子呢?齐读

  (2) 说水“有情义”,是因为: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 (板书:有情义)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它的形状由什么决定?(由身处的环境决定)

  说说你所看到的水的各种形状:方方的池塘,长长的是江河,窄窄的是溪流,广阔无边的是海洋。

  水流经之处,万物尽受其恩惠,它的贡献那么大,却从不居功自傲。它总是根据周围的环境,不断改变着自己。水温和、善良,那么谦虚,流必向下,真是有情有义。

  ——指导读出水的善解人意,和顺温柔,有情有义。

  小结:这有情义的水啊,是当之无愧的真君子。齐读

  (3) 说水“有志向”,是因为: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

  水的目标是哪里?它会遇到哪些阻碍?

  这一“穿”一“凿”表现出了水的执着,水的`坚定。

  是啊,再大的困难也阻止不了水前进的脚步,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它志向坚定,永不言弃。——谁能读出水的勇敢、顽强。

  回过头来,再读一读描写泗水的句子,你是否感受到了水的志向。

  (板书:有志向)

  小结:这有志向的水啊,当然就是的真君子。 齐读

  (4) 说水“善施教化”是因为: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

  理解“荡涤污垢”。

  你有没有与水亲密接触过?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经过水的洗涤,你会感觉洁净,感觉美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板书:善施教化)理解善施教化。让你想到了谁?——老师,水就是一位老师,也能给人以教育感化,净化人们的心灵。

  小结:这善施教化的水啊,是理所当然的真君子。齐读

  让我们再次用心聆听孔子的教诲,让汩汩的清流滋润我们的心田,净化我们的灵魂。(配乐朗读)

  (5) 看来,同学们都听懂了孔子话中深奥的道理,真了不起。你是否把孔子的教诲牢牢地记在了心中呢?指名试背。

  (6) 省略号后面省略了什么?水还具有的真君子的品德。

  (7) 再看一看奔腾不息的泗水,老师也有了一些感悟。

  仿写:水(活泼欢快,滚滚而来),它好像(很乐观)

  水( ),它好像(很执着)

  水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用心的人一定还能有更多感悟。

  水( ),它好像( )

  学生仿写:水坚持不懈,滴穿顽石,它好像有毅力;

  水若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

  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像能屈能伸;

  水清澈透明,它好像很纯洁;

  水四面八方,汇成江河,它好像很团结;

  水目标专一,奔向大海,它好像有理想……

  第三段:

  1、你们都是孔子的知音。你们知道孔子为什么要把弟子们带到泗水河畔游春,为什么要给弟子们讲述从水中悟出的道理吗?

  (大自然就是课堂,孔子借泗水的绿波教育学生成为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善施教化

  还是个怎样的老师?(充满智慧、和蔼可亲……)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遇水必观,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如此深奥的道理,怎么不是一个智者呢。

  孔子和弟子们在美好的春天里,一起弹琴,一起唱歌,他们之间相处得多么融洽,浓浓的师生情谊多么美好。

  2、孔子为弟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弟子们能成为他所期望的真君子吗?

  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人的对话。

  (1) 孔子对他们的志向满意吗?

  (2) 说说子路和颜回会成为怎样的真君子?

  子路有情有义,愿意与朋友有福同享,是真君子;

  颜回温文尔雅,有了功劳不愿意张扬,更不愿居功自傲,也是真君子……

  (3) 孔子言传身教,为学生们论述了自己的志向。

  指名读第16自然段。

  (4) 从“所有人”和三个“都能够”你读出了什么?

  (5) 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6) 孔子胸怀天下,他心中充满着大爱,这就是他那“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齐读。 论语中这样记录孔子的志向——齐读“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7) 读到这里,你感觉到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孔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是水一样的真君子啊。

  (8) 了解到年轻的弟子们都怀有着远大的理想,孔子感到由衷地高兴。

  (9) 倾听着弟子畅谈自己的理想,孔子忘情地手舞足蹈起来。泗水河畔春意浓浓,泗水河畔情谊浓浓,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齐读 “泗水河边的春意更浓了”。

  三、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跟随孔子去泗水河边游春,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做真君子)

  (2)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杜甫曾经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可见孔子的思想对后人的启迪。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足以证明孔子在全世界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难怪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至圣之师”。

  (3) 孔子的言论被收录进了《论语》中,里面有许多至理名言。你能背上几句吗?

  学生交流。

  (4)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论语》,读一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相信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 论水——言志

  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

  (真君子)

《孔子》教案2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3、参考资料:孔子拜师资料目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查找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正音子)。

  2、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了吧?(老子)(板书)奇怪,老子、孔子,他们的`名字怎么都是子?这里的学问可大着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3、简介孔子的情况。

  (1)学生自由发言所收集的材料。

  (2)教师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4、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读课文、粗知主要内容,生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读准生字词(2)认清字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互相解词意。(2)查工具书解词意。

  闻名:有名、著名。渊博:学识深而广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赶路。

  纳闷:因疑惑而发闷。止境:边际,尽头。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感知课文大意:课文围绕孔子和老子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课(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6、过渡铺垫: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如何拜师,结果怎样,我们等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

  三、课堂作业

  1、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2、书写生字,课后抄写生词。

  3、熟读课文,搜集孔子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前往洛阳认真求学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做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①默默地读读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②根据刚才说的意思,看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月明星稀的夜晚,孔子还在赶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这是怎样的画面啊?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千里迢迢、万水千山、风尘仆仆、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不分昼夜,孔子不管风雨)指导学生说话。

  ③小结:两个成语,却让我们想到了丰富的画面。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积累的成语。

  现在,想一想,几个月后赶到了洛阳的孔子,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用上恰当的词语甚至是成语来形容吗?

  ④感受孔子的品行:孔子拜师的路上多艰辛,多不容易啊,你们从这里觉得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不怕吃苦、求知若渴、执著、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孔子这种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把这个词语送给他。(板书:求知若渴)

  每天不离随时请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随时请教。

  3.评价孔子这个学生。

  多谢老师等候,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课件)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孔子是这样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2.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这句话中也藏有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学无止境(课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师过程中老子怎么说的、做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1.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个词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子的话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对老子所说的话中该用哪个词呢?(课件)

  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我们从这些言行举止中看出他们的品质,把两个词送给他们。(板书:彬彬有礼、谦虚有礼)

  4.分角色读对话。

  老子也毫无保留

  1.什么叫毫无保留?

  2.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3.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四、讲故事

  (一)这节课我们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谦虚、好学,了不起的人。咱们讲故事也要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讲清楚。

  (二)师生共讲《孔子再次请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洛阳。他看见老子又到城外来迎接他了。想一想,这一次他们会怎么做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注意说的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结:孔子再次向老子请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五、诵读《论语》中的句子,升华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

  1、《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孔子的弟子还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门生的演员们手持竹简,神采飞扬地诵读着的也正是《论语》中的句子──(师生一起吟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们也正是通过孔子、通过《论语》向世界人民传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见,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深远。

  2.咱们课后也摘录了几句孔子的名言,(课件)你对哪句比较熟悉?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总结全文。

  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也只是孔子一生中很小的一个片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了解《论语》这本中华传世精典著作。

  板书:

  17、孔子拜师

  孔子老子

  求知若渴彬彬有礼谦虚有礼

  决定拜师前往洛阳认真求学受到敬重

《孔子》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国学诵读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意愿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三、《孔子世家》检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孔子适郑

  形状,末也。

  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

  予始殷人也

  2、翻译下面句子

  汝来何其晚也

  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四、文本思考

  1、诵读文章,请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五、《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六、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孔子》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

  12、孔子游春

  板书:

  12、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看水、议水 有志向 真君子

  善施教化

  弟子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孔子》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文中通过人物语言表现的政治思想与孔子的评价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词与句,可以按“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教师点到即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由“国学诵读”导入本课,引导学生回忆高一诵读过的《论语》

  二、《孔子世家》

  1、学生诵读本课,根据预习时的安排,互换自己出的关于本课的练习,完成后互批。

  2、学生依次翻译本课,教师适当指导。

  3、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找同学当堂展示。

  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学生诵读本课,校对字音,并找一个同学范读本文。

  2、学生齐读本文,并考虑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3、并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民足”。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晳:“莫春者…………咏而归”

  4、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依次翻译本文,并在翻译的同时,概括孔子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哂之

  冉有——谦虚有礼——叹之

  公西华——谦虚有礼——惜之

  曾晳——洒脱自然——与之

  5、从对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的分析中,提醒学生注意从本课中吸收写作方法:

  (1)扣紧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记述,人物的`语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与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成功地运用对话与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达出来。

  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跟踪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五、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孔子》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A案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课外实践

  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孔子》教案7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简要地对他作了一些介绍。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孔子的生平概况,是文章的总起部分,由此引出后面的故事。

  第二部分(3—8自然段):具体讲了孔子的几个故事,作者选择了他生平有代表性的几件事一一分述。

  课后安排了三道练习题和一道选做题。

  第一题是默读课文,并通过阅读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即“想想,课文讲了孔子的哪几个故事”,这是落实“读懂课文内容”这一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习题还要求“试着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是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第二题是对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这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

  第三题要求“读读写写”本文中的一些词语,是一般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带号的题是拓展训练,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有关孔子的故事书,供参考选做。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等字;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等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理解文中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3)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含义深刻的语句。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和向家长了解等不同途径了解孔子。

  五、教学课时

  二课时

  六、教学设计思路

  1、充分朗读课文,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初读时,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细读时,按几个故事依次指名学生轮读,竞读。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子、段读懂课文内容。

  3、对反映出孔子思想的一些富有内涵的语言进交流与评析,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扶放结合,组织学生通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和进取精神

  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习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了解课文内容及结构。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名人?(适当引导)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伟大的名人,孔子。为什么是伟大的呢?学习了课文大家自然会知道。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秋时代,走近孔子。(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名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出示朗读提示,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对于难读,难认或难理解的词语重点理解。(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用笔画出自己认为难读,难认或难理解的词语、句子。)

  2、交流学习成果(学生发表自己的收获)

  预设及准备资料: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ng)儒(rú)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

  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3、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学习读课文,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生字和词语,扫清阅读障碍,为理解课文作铺垫]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同学们,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文路,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于这节课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文章先怎么写了孔子的什么,又怎么写了孔子的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文章具体的写了孔子的几件事情? (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预设及准备资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1、2自然段,读完之后,说说你都知道了关于孔子的哪些信息?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默读1、2自然段

  主要把握:

  (1)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五、总结概括

  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孔子以及他为人处事的哲理之中!

  六、作业

  1、完成《小学生写字》

  2、把孔子的故事讲给家人和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3-8自然段。

  2、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3、使学生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一、复习导入,回顾全文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孔子的哪些信息?(孔子概况)

  课文中还具体讲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入,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2、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同学观察大屏幕,想想这篇文章在写人上给你什么启发? 先概括人物的基本情况,再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借题发挥,进行写人习作的写法指导。]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引导,学习第一个故事

  (1)“同学们,哪个自然段写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蕴涵这什么人生道理。

  点拨:段落中,那个词高度概括了这个道理(推己及人)。联系你的生活,你还能用哪些词语进行理解呢?(将心比心、宽以待人??)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主、探究,学习第二、三、四个故事。

  温馨提示:

  (1)认真仔细的默读4-7自然段。

  (2)用“”画出描写孔子的语言的句子,再读一读。

  (3)小组讨论:孔子为什么这么说?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交流。

  (4)由此,你对孔子有怎样的认识?在适当的地方做好旁批。 (课件展示)

  学习“提示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交流预计及引导思路:

  (1)“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课件展示)(通过这句话,学生可以学习第二人故事,启发学生理解“安守节操”。)

  核心问题: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这是怎样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呢?

  (厌恶“盗”字,认为偷盗不是君子所为。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谁能读出孔子在困难时安守节操的高尚品质(安守节操、君子自律??)

  (2)“我刚刚梦见了我的父亲。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他。”(课件展示)

  核心问题:为什么说这句话?(认为颜回偷吃了米饭,假装试探弟子颜回。但颜回并没有偷吃米饭。) 让学生理解孔子的心理活动准备理解下一句话。

  (3)“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课件展示)

  (通过理解,让学生体会孔子“善于自省”的处世准则。)

  核心问题: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知错就改、善于自省、肯于反思、??)

  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朗读。

  (4)“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课件展示)

  核心问题: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引导思路: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 “晚年”、“喜欢”、“翻来覆去”、“韦编三绝”等来理解。(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学而不厌??)再进行朗读和体会。

  “孔子的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还告诉了我们很多的学习方法”(课件展示“学习链接”)(学生一起朗读,进行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学习感悟,体会难懂句子的含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善于质疑的学习精神。在体会了课文深刻含义之后进行的朗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三、整体回顾,拓展升华

  1、后世为什么这么推崇和尊敬孔子呢?

  2、同学看看老师的板书,你又发现了什么?(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为人处世的准则。)

  3、其实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却都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仁)

  4、同学们,孔子的故事还很多,蕴含的为人处世的准则也还很多。

  (课件展示)“不耻下问”(学习、体会、展示、交流)

  你们还搜集了哪些关于孔子的故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与习作指导,体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整体回顾全文。然后进行课文拓展,扩大学生的认识。]

  四、总结全文

  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课后请同学们??

  五、布置作业

  1、学而时习之——复习本课的生字、摘抄成语。

  2、学而不厌——再找一篇论语的故事读一读,想想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准备下节课讲给同学听听。

  [设计意图: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巩固与拓展]

  板书设计:

  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不喝“盗泉”里的水 安守节操

  孔子 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

  感叹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 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课后反思:

  《孔子》这一课,是典型的写人的文章,通过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但是这一人物又很特殊,一是,他是名人;二是,他是古人,离学生实际都很远。而文章的事例,又都是以孔子的言行体现的,这给学生的理解提出了挑战。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本文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一些思想主张,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以如何让学生贴近这位古代名人的生活呢?这就成为这节课的关键:

  1、多方位的课前预习。课前我让学生从不同途径,如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等到上课伊始,我便提出: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学生在交流中拉近了与孔子的距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生交流第一个故事,在交流中渗透方法(即在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又安排学生自言、合作、探究地学习后面的三个故事,在交流中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同时,又得到了方法,学习起来既有了兴趣也有了信心,课堂表现很有活力。

  方式,初读时自由轻声朗读,同桌互读,细读时采用默读、齐读、依次指名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情态,把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里的描写,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孔子的处世准则,形象风貌,如:推己及人,厌恶偷盗,善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5、重视习作的指导。在第二课时的开始与结尾我都让学生观察课件的展示内容,让学主动去发现规律,体会文章给我们习作的启示(通过典型事例体现人物的品质)。

  但,在教学中我有很多遗憾。

  1、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朗读的分量很重,但由于时间紧,安排的内容较多,读的比例被压缩,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体验。有的学生向我反映:为什么不分角色读第三个故事呢?是呀,第三个故事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还可以让学生表演的。这不又是贴近孔子生活的一种方式吗?

  2、孔子为人处世的准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联系起来。应该让学生谈谈这些为人处世的准则给你什么启发等等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这节课的效果还不错。课堂教学总是具有“遗憾”美的特点,希望我的好的做法及教学中的不足能给其他教师以启发和思考,让这些“遗憾”更美、更有价值!

《孔子》教案8

  一,教学题目;三,杰出的智者——孔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

  2,了解孔夫子教育和道德思想以及格言。

  3,了解孔子的影响,由衷的萌发出敬仰之情!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学派对后世的影响。

  2,认真的学习和体会孔子的格言。

  3,了解什么是“六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1,出示格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问孩子们这是哪位名人的名言?

  二,阅读与讨论;

  1,孔子的故居,山东曲阜孔庙,从最初的三间小屋到如今的有466间的孔庙。

  2,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3,孔子有哪些主要的成就?

  4,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六艺”?

  5,继续列举孔子的`格言,老师和学生相互探讨其意义和道理!

  三,总结孔圣人的利与弊。

  利;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开创了儒家学派。

  弊;维护等级制度,轻视妇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

  四,总结;1,在生活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被我们成为“圣人”的孔子当然也如此。所以在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错误就是一个好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孔夫子仍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育家,也是一名伟人,他留下了宝贵又而丰富的思想遗产。

  五,家庭作业;收集孔子的格言。

《孔子》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举目无亲”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谦虚、好学的,知道孔子为什么能够被人们称为圣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孔子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件事。

  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文章故事情节生动,教师要调动学生自读的积极兴 趣,引导他们合作探究,抓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集体的反馈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和爱戴之情。

  2、教育学生学习孔子刻苦、谦虚、好学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谦虚、好学的。知道孔子为什么能够被人们称为圣人。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搜集资料,全面了解孔子。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孔子的语录,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学无止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师导: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名言。

  3、组织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孔子。

  4、师导:同学们,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孔子求学、成长的故事。

  (从孩子们熟悉的孔子的名言人手,激发学生认识、了解孔子的兴趣。通过资料的反馈。使学生对孔子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说说课文写了孔子的哪些事情。

  3.读了课文,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孔子是我国的 家、 家、 家。 孔子是一个家境 的孩子。 孔子是一个 的大学者。 孔子读书 。孔子 , ,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

  三、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再强调。

  字音:“仲”是卷舌音,“惭”“诵”“祀”是平舌音。 字形:“艰”字右边不能多一点,写成“良”;“懂”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2.教师再出示上述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3.分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倾听,帮忙正音。

  4.全班齐读课文。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合作的意识,在自读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四、集体反馈,整体感知

  1.指名反馈刚才自读时完成的填空题。

  2.要求学生用上“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把所填的内容连成连贯的一段话。

  (孔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读书非常勤奋。而且他谦虚好学,不懂就问,所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者,是我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在反馈中,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串联句子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孔子成功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于孔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填空练习,我们知道孔子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不少他求学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了解孔子求学的故事,感悟孔子成功的原因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了解孔子的其他故事。 使学生受到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孔子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相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圣人。他家境虽然贫寒,但是他 、 终于成了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二、品读句子,深入认识孔子

  1.师导:同学们,课文在给我们介绍孔子时候。写了孑L子的两个小故事。请大家把这两个读一读,并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名反馈。 贵族孙氏请读书人吃饭,孔子被赶走,他只好羞愧地离开。 孔子进太庙不懂就问。

  3.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思考:孔子为什么会被大贵族孙氏的门将赶走?

  4.指名反馈:因为大贵族孙氏请的是有身份的读书人。孔子当时家境贫寒,根本没有钱读书。

  5、引导学生想像:同学们,当时孔子满脸羞愧,只好离开了。大家想像一下,他心里会怎么想呢?(指名说一说;我一定要读书,成为有身份的读书人)

  6.师导:从那以后,孔子读书非常刻苦。他是怎么读书的呢?(指名反馈:他—边给别人看管仓库和牛羊,一边抽空读书)

  7.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进行说句练习。

  8.教师:第二个故事主要表现的是孔子的什么优秀品质呢?(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9.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到孔子谦虚好学,不懂就问的句子。

  10.集体反馈。 教学建议;

  ★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

  ★说说你是怎么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孔子谦虚好学,不懂就问的品质的。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11.教师小结:同学们,孔子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最后成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被后世的儒家尊奉为圣人。

  12.教师导读:让我们怀着对孔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读故事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体会孔子发奋图强的内心活动。组织学生在画句子,说体会,有感情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孔子优秀的品质)

  三、拓展延伸,说故事

  1、师导:同学们。孔子学识渊博,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他的学生们把他所说的话和他的—些事迹辑录成了一本书。叫《论语》。你们搜集了哪些孔子的故事呢?

  2.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讲孔子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孔子学识渊博,品行高尚.受到了后人广泛的尊敬。人们修建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埠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和同学交流你所搜集到的孔子的故事。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论语》。

  板书设计:

  孔子的故事

  勤奋刻苦 谦虚好学

《孔子》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苏教版十二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4、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5、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6、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学习《理想的风筝》作者采用的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2、体会《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2、能结合课文《明天,我们毕业》的具体内容说出一些重点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3课时

  21莫泊桑拜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了解莫泊桑的背景,理清课文的脉络,指导分段和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人们曾称他是"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三百篇,其中《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生词,教师正音。

  "孜",平舌音;"吆喝"中的"喝"读轻声。

  3、提醒字的写法。

  "奈"上半部分要写得扁而宽,撇与捺向两边伸展。下半部分的"示"要尽量上靠。"陋"的最后一笔是"L"。"吆"的右边不能与"么"混淆。

  4、交流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教案《苏教版十二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酷爱:非常爱好。

  揣摩:反复思考推究。

  烙印:烙铁烫下的印记,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滔滔不绝:形容连续不断(指话多)。

  5、这篇课文写了件什么事?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第2-9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第10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孔子》教案11

  师:小朋友们,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二十九个大脚印。

  生2:活字印刷。

  生3:国画。

  生4:中国舞。

  生5:文字。

  生6:太极拳。

  生7:武术。

  师:现在让我们来回味一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播放视频)

  师:你知道刚才录像上响彻全场的名言是谁说的吗?

  生:孔子。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孔子拜师》。(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个“拜”字虽然不是要写的字,但比较难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生观察,书空)

  二、揭示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质疑。

  师:你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生1:孔子拜的老师是谁?(板书:向谁)

  生2:孔子为什么要拜师?(板书:为什么)

  生3:拜师有什么用?

  师:就是为什么拜师,要注意倾听。

  生4:他有没有拜成?

  全体:能拜成。

  生5:去哪儿拜师?(板书:去哪里)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他是怎么去拜师的?(板书:怎样)

  三、初读课文,交流已知道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把课文读准,把生字读正确、流利,不会读的在书上做记号。(生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把自然段序号标上了,要是你没标,赶紧把它标上,你们两个没标,赶紧标上吧。

  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孔子拜师拜成了吗?

  生全体:拜成了。

  师:哪些问题是你马上就能回答的呢?

  生:向谁拜师。

  生:老子。

  师:老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老聃。

  师:孔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孔丘。

  师:孔子的名字还叫什么?

  生:仲尼。

  师:你看了这幅插图,你知道哪位是老子,哪位是孔子呢?

  生:这个老人是老子。

  师:为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吗?

  生:读文(在洛阳城外……学问)

  师:还有哪些问题是你读了课文马上就知道的?

  生:去哪儿拜师。

  师:孔子去哪儿拜师?

  生:孔子去了洛阳。

  师:孔子从哪儿出发?

  生:孔子从曲阜出发。(读文: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你来读读吧。

  生:他多加了一个“多”。

  师:这个地名比较难读,刚才这个小女孩读得很好。

  生:(齐读)曲阜。

  生:齐读(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生:我还知道他为什么去拜师。

  师:你学得真快,请大家从书上找一找,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默读、汇报)

  师:看看老师找到的和你们是否一样呢?(课件出示课文)

  生:指名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三.词语入手,体会孔子不辞辛劳。

  师:句中哪些词语让你很感动,赶快把它们圈出来。(生圈词语)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你是如何理解风餐露宿的?

  生1:晚上都在走,整天都在走。

  生2:在风中吃饭,在地上睡觉。

  生3:早上、白天都在赶路。

  生4:晚上也在赶路。

  生5:白天和晚上也在赶路。

  生6:一直都在走。(生读课文)

  师:孔子什么时候在赶路?

  生1:白天和晚上。

  生2:中午。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还在赶路。

  生2: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赶路。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白天、中午、晚上、凌晨都在赶路。

  师:你感受到什么?

  生1:孔子很辛苦,天天在赶路。

  生2:孔子一路上非常艰难。

  生3:孔子很好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师:你知道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吗?(出示地图)

  (生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孔子风餐露宿足足走了12个月啊!

  (生读)

  (生齐读)

  师:这个“终于”说明走的真不容易啊!

  师:孔子真不容易啊,走了12个月,终于走到了洛阳,你还从哪个词语看出孔子很艰难?

  生:风尘仆仆。

  师:你能结合这句话说说什么是风尘仆仆吗?

  生1:身上全是沙子。

  生2:身上全是泥。

  生3:身上都是泥和沙子,自己也很累。(生读“风尘仆仆”)

  师:请你在插图边上把“风尘仆仆”这个词语写一写。(生写词语)

  (同桌互相欣赏、互夸)

  四.词语入手,体会孔子的好学。

  师:学到这里我真想说,孔子你如此辛苦,风餐露宿、风尘仆仆,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呢?课文哪里告诉我们了?

  生: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所以想拜老子为师。

  师:“渊博”,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生:。

  师:“渊”有三种意思(课件出示)

  生1:选择“深”。

  生2:知识很深。

  生3:还不很深。

  师:他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儿看出?

  生:我从第一段的第一句话知道的(远近闻名)

  师:什么叫“远近闻名”?“闻”是什么意思?

  ① 是用鼻子去闻。②是用耳朵去听。在这儿是什么呢?

  生1:用耳朵去听。

  生2:很远的地方都知道孔子是很有学问的。

  生3:不管是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地方都知道孔子的名声。

  师:你了解孔子吗?

  生:了解。

  师:那你能来说一说吗?

  生:他是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他曾经周游列国。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资料袋(学生自由读资料袋)

  (齐读第二段)

  师:孔子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呢?你还从哪里找到?

  生:我看见第一段的第二句,“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生:第二段,“他觉得学习是无止境的。”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样的人吗?

  生1:我同桌英语已经很好了,可他还在学。

  生2:我的同桌已经是数学课代表了,可他还在学数学。

  师:生活中你还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是这样的吗?

  生1:我爸爸就是这样的。

  生2:我爸爸在学普通话。

  生3:我姐姐在学奥数。

  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有的同学学习已经很好了还在学,爸爸妈妈工作了还在学,爷爷奶奶还在上老年大学呢,你能够把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说吗?

  生:学无止境。

  师:拿出你的作业纸来写一写,用上以下词语:渊博、远近闻名、学无止境、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生做练习)

  生1: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他日夜兼程到洛阳拜老子为师。

  生2:因为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他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到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他用到了哪些词?

  生1: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生2: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是他还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真好,今天学到的词语都能够用上了。

  五.总结下课,提示下节课任务。

《孔子》教案12

  【背景描述】我校开展合作学习以来,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只限于表面,老师一布置合作,学生立马开始合作,导致回答不深刻,较肤浅的现象。这次合作要求学生先进行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使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有深度,形成真正的互动和启发。

  一、“春景”部分

  师:在你的眼中,大自然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互说。

  学生交流

  师: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这位母亲很美丽,她有着丝一般柔滑的秀发,微风吹来,乌黑稠密的头发在天空中跳起舞来,而且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么得温柔、明亮。

  生:大自然多像一位慈爱的母亲!那甜蜜的絮语是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是对孩子们关怀的话语。她也许会说:“孩子们,学习要刻苦,要坚持不懈啊!”

  生:这位母亲很温柔,她的头发飘逸自然,她的话语十分甜蜜,如小溪如轻风一般温和柔软。

  生:这位母亲有着宽广的胸怀,那无边无垠的大地正是她那广阔的胸襟。

  师:你们的语言真是优美,老师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美丽、温柔、慈爱的母亲,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一部分。

  生齐读。

  二、“论水”部分

  师出示合作要求:

  1、每小组任选其中一点理解。

  2、各组员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理解。

  3、小组内交流,让感受和想法走向深入。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一点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的感受和想法。

  生:说水“有德行”,是说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哪些词?

  生:哺育、一切、乳汁。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用自己去浇灌万物,牺牲了自己,却成长了别人,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师: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生:我来谈水有志向。我体会到水有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什么也阻挡不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害怕,遇到山岩穿过去,遇到石壁,闯过去什么,都不能停止她前进的脚步。

  师:说得多好啊,正所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

  生:我想谈水善施教化。

  师:就这一点,你能具体地说说吗?

  生:万物入水之后,都能被水洗得干干净净。水牺牲了自己,却纯洁他人。这让我想到了敬爱的老师,给我们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会了做人……

  生:我对水“有情义”感受很深。水好像很通人情,总能与周围的事物和谐相处,有时是方的,有时是长的……

  师:谁还能说一说?

  生:水随着周围的形状而变化,在一个正方体的容器里,它便是方的,在一个长长的水渠里,它便是长的,它总是顺着地势下流,水清澈透明,捧起水来,凉丝丝的,舒服极了,它好象有情义。

  师:是呀,水能随着周围的形状而变化,还有谁来说说自己的见解。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孔子的这段话。

  生齐读。

  ……

  【评析】本次的合作学习恰当地选择了合作学习的时机,教师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孔子论“水”部分和做“

  人”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学生在这里出现了理解的.难点。合作的好时机把握住了,教师也没有忽视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合作不是说开始就开始的,这不符合人的思维规律。我们从实践中得知,没有个人的认真思考,没有掌握材料和事实,没有言语的积累,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合作,也无法通过合作使大家得到提高。这次教师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的机会,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惊喜的看到,从泗水河畔到教室,从孔子与弟子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样的情节,一样的氛围,一样美好的感受,学生从课本走向自我,从狭隘走向了广阔,奔腾流淌的是具有个人意义的有情感的语言,滋养着的是强烈的人文精神!

《孔子》教案13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课前准备: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中国人的思想。

  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ng)儒(rú)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第2-5个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组间交流(2-4人左右)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个故事

  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2)第三个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

  3)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整体回顾,总结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总结: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作业: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

  板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得因材施教才可以。

《孔子》教案14

  学习目标:

  1、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的,能够知道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设计,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4、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5、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会做好摘抄笔记。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整组教材

  师:上一个单元,我们知道了,奥秘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耐心观察,善动脑。那么本组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翻开书本66页。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本组课文有什么要求

  学生齐读第五组单元提要,简要了解本组课文

  二、新课导入

  1、孔子的了解

  师:是的,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今天我们乘坐时光飞梭机,开启这扇大门,去与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面对面。(出示孔子头像)

  板书:孔子

  师:上个学期,我们通过学习论语初步认识了孔子。你能来说一说关于他的事迹吗?只要是你知道的,记载的,都可以来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反馈,学生间补充。

  资料袋内容进行补充。

  师: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2、课题出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那么多烩炙人口的小故事中的一篇,叫做--

  孔子拜师

  板书:孔子拜师

  生读课题。质疑。

  三、感知,生字词的学习

  1、、初读课文

  师:拿好书本,自己边体会边读书,读的时候注意要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字词。准备好的同学,老师要开启宝库的大门了。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关注后进生的学习习惯,随机表扬好习惯的孩子。

  2、、畅所欲言

  师:刚刚走进古代,我们都有惊奇的发现。或是有问题要问的,或是有话要说的。现在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你的看法,提提你的问题。

  学生可以指出不懂的字词,可以是说对孔子的进一步看法等等。

  老师相机指导。

  3、激趣学习生字词

  师:孔老夫子要来收徒了,必须先闯关,读对读准了以前生字词的。会送你一条名言,能够大声读准备的。你可以拜师了。

  黑板出示生字词。

  抽读。

  奖励出示一句名言,学生齐读。

  师:弟子们,一起读读这孔子的精典妙语吧。是送给大家的礼物。可不会空手而回了。

  师:你能带回去了吗?能?那请你来背一背,背几条送你了!

  抽生背名言。

  四、再读课文

  1、师:我们在宝藏里收到了宝贝,先别沾沾自喜,再来看看这个故事。读一读,说说,你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老师以开时光飞梭机的方式,指到谁谁往下读,你可千万别打瞌睡,不然要飞机要迫降了。

  学生根据句子轮流读课文。

  2、师:说一说大致写了什么?

  抽学生回答,补充。

  3、师:哪个自然段你一读就知道了整篇大意呢?快速浏览下。

  反馈:第一自然段。

  交流分段

  师:那我把第一自然段单独分为一个段落,下面的怎么分。自己想一想,分好后,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4、分段的反馈与方法的指导。

  五、摘记

  师: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一起重返古代,我们带回了礼物,还有其它别的什么收获。赶快拿出记录本记录一下。看谁收获大。

  师:当然除了语文书,很多地方也有类似的内容。看看你能不能找到别人没有的宝藏。

  反思:从期中考试情况看,学生对拼音越来越陌生,有的甚至不会基本的.拼读,本课中,我把生字教学重新定位,拼音再现结合,读写中再次巩固与掌握,力求让学生掌握扎实。三年级以来,自我感觉上课有些模式化,学生渐渐有点视觉、听觉疲劳,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昏昏欲睡。今天,我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穿插了一些故事性的语言,如:“老师带你们一起打开宝库大门”“一起乘坐时间飞梭机。”“孔老夫子要考考大家”“你会背这句名言,就送你当作礼物带回家。”等等,通过这些生动语言的串联,学生兴趣盎然,直到下课还是意犹未尽。最后让孩子们摘抄喜欢的名言与句子时,大家都有积极性,为了“收获更多的礼物”。还在课外书上找一些别人没有的“礼物”。

  都说上课要朴实,要真实,但作为老师,我认为绝对应该是天生的演员,自己进入角色,还得带领学生走进你所制造氛围,这样才是成功的,暂且不看上课多么丰富多样化,作为老师就得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在学生在整个课堂上,眼睛闪着光、思维闪着光、智慧闪着光。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第一自然段

  师: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从第一自然段就可以了解文章大意。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第一自然段吧。

  师:既然是可以知道内容的,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孔子、老子的家乡,孔子年轻的时候就是有名的老师,等等。)

  根握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

  师:孔子自己是个有名的老师,他还要去找老师学知识。我们继续往下读,划一划让你感动的词句。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第二、三自然段。

  反馈与朗读指导。

  师:你读到哪里特别受感动,说说你找到的。

  评价学生朗读上的优缺。

  (1、读得真好,果然受感动了。)

  (2、我听完你朗读我才被感染的,谢谢你)

  (3、显然这不是你认为受被感动的句子,不然你会读得更好,再试试好吗?)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学生陆续反馈,老师抓住重点词板书

  板书: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进入情境,交流想象

  师:曲阜与洛阳有多少路?

  师:孔子怎么去的?

  学生:(骑马、坐马车、走路、跑等等)

  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师:那时可是春秋时期,条件没现在好,一路上会出现怎样的困难?

  师:用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孔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填一填的孔子

  学生反馈:坚韧不拔、勤奋积极等等

  师:孔子不畏坚难险阻,不畏路途遥远,他虔诚地拜师,更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他对知识如此地如饥似渴,怎么让人不尊敬,让他带我们一起寻找知识的宝库吧,读--

  师:除此之外,你认为孔子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填一填的孔子

  (有礼貌、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

  找出相关词句。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分角色读一读。

  师:我们刚才所学,看到了一个好学而尊师重教的孔子形象,那么老子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呢?

  3、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填一填的老子

  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师:我们可以用两个词说说对他们的印象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反思: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思绪如潮,特别是让他们谈谈孔子一路的坚难的时候,学生个个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可能穿着一双草鞋,磨破了底,血迹斑斑。”有的说:“可能马累死在半路,或者盘缠用光了,吃不饱穿不暖。”有的说:“可能一路上很累,到的时候都是灰尘,头发胡子都好久没剃了。”我从中指导学生理解体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我说:“是啊,同学们,路上有这么多可以想到的困难,孔子又求知心切,只得日夜都赶路。”在学生想象的空间中,这几个词语便迎刃而解了。有些学生甚至还想说一说夜里赶路的坚难。在想象中,孔子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对于他的那份求知的执着,学生对他又多了几分恭敬

《孔子》教案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意,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的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一.师述导语,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2.孔子还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这是为什么呢?课文《孔子游春》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二.精读课文:

  1.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或者感受最深的内容。

  2.过渡: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和孔子意味深长的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重点学习第二节。

  (1) 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

  (3)引导学生谈感受:泗水河畔的春天美在哪儿呢?(从两个层次引导学生:一是景色美;二是语言美:叠词,比喻,排比。)

  (4)指导朗读:春光是如此灿烂,你能把泗水河边的春景美美地读出来吗?

  (5)练习朗读,指名读。

  (6)过渡: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谁来给我们描给一下你眼中的春天。

  (7)过渡:春天在我们的盼望中不知不觉就已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美好的春光。

  (8)齐读这一段话。

  (9)填空练习:这样的美景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造就的。你会用这样的句式来描写我们的大自然母亲吗?

  (10)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裾)

  (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11)小结:你们简直就是诗人,你们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诗一样美好的春天。

  4.交流学习第二个重点段。

  过渡: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读。

  (2)师述:这一段话的含义的确很深刻,读了这段话,你有疑问吗?

  (3)四人小组交流解答这些问题。

  (4)全班交流,师相机小结:

  水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

【《孔子》教案】相关文章:

孔子的教案02-16

《孔子》教案08-28

《孔子游春》教案02-26

《孔子游春》教案03-07

孔子游春教案11-27

《孔子拜师》教案09-07

孔子游春教案(优秀)07-18

孔子学琴教案03-01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09-17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