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1 12:40:3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

  5月17日我们三二班学习了数学好玩中的《我们一起去游园》。课后我发现了许多问题:

  1、首先是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极易搞混,而且学生抓不到重点。

  2、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有偏差,“我们应该怎样租车呢?”有的学生认为这两种车必须都要租,而有的学生认为怎么租都行。学生不管怎么租车,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游园的人一定要都拉走完,可以多几个空位,不能有学生上不了车。

  3、学生租车方案千奇百怪,大多没有顺序,那样很容易漏掉一两种方案。那也很可能是最省钱的方案。

  基于学生本节课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本节课重在数学信息的理解,做到对号入座。其次就是学生租车时你的活动方案中要提到租车的注意事项,不要跑空车,不要人拉不完。最后就是制定租车方案的'时强调列表格的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些许思考。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观察年历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同学们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在教学如何记住大、小月的时候我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会的同学就教给不会的同学。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使知识丰富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有相互交流中获得了知识。我既让学生自己寻找熟记大小月的方法,又让学生学习课本中熟记大小月的方法;既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散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统一认识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这种指令式的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习活动。学生观察年历卡,根据自己所发现的知识畅所欲言,发现什么就说什么。怎样观察?发现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反馈?还有什么问题?这些教师都不越俎代庖、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

  四、重视参透德育教育:

  而对于主题图所意图要渗透的思想教育我安排在了后面的环节,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体现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关注,又加深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了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且说一说生活中有意义或不寻常的日子活动环节,无不体现了爱国思想教育和孝敬父母等一些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方面的教育能够在一节数学课中达到了很好的结合,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当然,本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自己在处理一些细节甚至在对学生“自主探索”时,有些地方放的不够,如学生在教记大小月方法时,教师不应过多的指导,只要在学生说错时给于纠正就可以了。在以后教学中,还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以顺应课改精神,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存在问题:学生估算意识淡薄。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尤其缺乏估算的机会,所以普遍觉得估算没什么作用,所以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要用估算。为此,只有明确要求估算时,他们才进行估算,没要求时一律精算,他们觉得精算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简言之,就是因为缺乏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体验,所以造成估算意识的淡薄,当然估算意识的培养非一时而蹙的,需要有长期的'体验,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1。从生活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2。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创设情景,感受估算的简便,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题目:激流勇进票价6元,我们全班(56人)玩,大约付多少钱?选择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尝试中发现A。6×56,56看成60,6×56≈360(元);而6看成10,6×56≈560(元),多看了4个56,估算得太大不合理。

  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渐渐得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在探索估算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堂中上不足之处:对那些内向不喜欢发言的同学关注不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4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中“面积”与“周长”一直以来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学生在学习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往往容易把它与周长的计算混淆了。对此,特意安排了“面积与周长的比较”一节练习课,旨在对已学知识加以区分和归纳,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周长扫清障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学生了解面积与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求面积的问题理解为求周长,求周长的问题理解为求面积。本课中,以求黑板四周的长度(周长)和贺卡的大小(面积)作为契基引入,关注引导学生从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上进行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更牢固掌握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意在深化概念本质,从而达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安排一节练习课,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能熟练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它们的计量单位。并能灵活地运用面积与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首先,我以激趣导入,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亲切感,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本课中,以“六一”儿童节的话题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本节课以始终“比较”为主线的思维方法,通过直观性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和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能使学生更切实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的联系和区别整理成表,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接着,联系实际,体现生活数学,营选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本节课以“六一”儿童节为话题引入,接着求“六一”儿童节黑板报的面积与周长,练习又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花坛、操场等等,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练习设计难易适中,在递进的层次中进行,营造一个“扎实”的数学课堂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练习,而且创设的练习难易适中,层层深入,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综合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安排使学生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习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基本的数学思考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

  一、与老教材的区别

  1、人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十册,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中。苏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九册,五年级上第七单元《简单的统计》中。

  2、虽然两个版本老教材中平均数的教学都是在统计这一单元出现,但是在教学中都以相对独立的板块出现,不管是例题还是习题的设计都是以训练学生会求平均数为主,而且在计算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平均数的意义、价值、与统计学的关系在老教材中不能充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也是更注重解题能力的训练。

  二、在课堂中渗透统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制订中就十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节课对于平均数这一统计量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如何求平均数,那只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而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特征数的意义及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我们知道统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当然一种观念的建立光靠讲是不行的,而是要让学生有数据意识,需要让其真实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具体在课堂中,我做了以下几点:(1)统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老师在课前就让学生进行了一些统计活动,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2)指导孩子收集了一些平均数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让学生经历、感受统计的一般步骤。

  统计的一般步骤是: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求出所需特征数,通过特征数找出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趋势。课堂上我试图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因此设计了“如果想知道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得出平均数,让学生感受班级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整个过程学生都真实经历了。

  3、课堂中一直在渗透统计思想。

  课堂中老师统计思想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调查思想的渗透。调查是整个统计的基础,所有的统计计算及研究都是在原始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只有搞好统计调查,并确保调查资料的真实性,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及其价值。(2)比较思想的渗透。统计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每个结论都在比较中得出。另外,没有比较就没有丰富的统计方法,就没有统计科学及其研究,就没有统计的价值,也就没有统计。(3)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思想。统计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与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从老师、学生收集的例子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如老师出示了孩子科学课中应用折线统计图的例子,学生自己统计了各单元考试成绩。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在复习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后,为学生设疑:我们新学习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时有学生说是10,还有学生说是20,也有学生说是100。谁想的是对的呢?学生陷入了沉思,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动机。

  二、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学生对自己猜想的理由都进行了阐述后,学生又进入了下一轮思考。这时我启发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了拼摆(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上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很快,学生就摆出了结果:横着能摆10个,竖着也能摆10个,所以,可以摆10*10=100个,也说是说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三、引导学生思考,不停留在简单的直观表象上。

  学生虽然通过拼摆得出了结论,我继续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上对操作结果进行论证。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从理论上论证了操作结果,也旨在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单位的计算。

  四、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在练习环节中,我不仅设计单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题目,更在知识的难度上进行了延伸,设计了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和复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让学生利用新的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7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动机。

  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寻求问题答案的心向,从而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独立地解决问题。上课伊始,我就出示了两台大小不同的电视,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感知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这种由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巧设情境,就把学生引入了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必然使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处在一种“心求而未得”的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师提问,还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在引出“面积单位”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看到面积单位,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学生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促使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达到问题的解决。

  二、创设矛盾“陷阱”,促进学生质疑、探讨。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学生敢不敢质疑,教师除了积极地给予鼓励外,还要巧设矛盾“陷阱”,创设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大房屋砌起来的工作学生去做。”教师提供的“建筑材料”应当巧设一些“陷阱”,才能使学生“垒砌起来”时,更具创新能力。在引出面积单位时,我创设“陷阱”提出了“方格大小不同的图形用数方格的方法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吗?”这个问题,制造了矛盾,引发学生进行质疑,使学生在矛盾中意识到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这就很自然地引进了面积单位。这样,不断揭露矛盾、不断解决矛盾,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索之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注重学法指导,拓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要让学生有法可依,要有一定的学法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我出示了下面的问题:

  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进行研究:

  为什么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或1平方米)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这个面积单位?

  选择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看它的面积用什么单位测量合适,并估计大小。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动手量一量,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或1平方米)有多大,同时观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感受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由学生汇报得出结论,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是自己动手、动脑能解决的事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又让学生从合作交流的实践中掌握了探索方法,学会了怎样通过实践获取事实,发现规律,形成概念。

  四、加强学生情感交流、合作交流及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听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这些数学能力的绝好机会,因此,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探究数方格的方法和认识面积单位),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探讨、交流、展示,充分地发掘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课中,也有一些地方还需进一步改进。

  首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使其能更自主地进行探究。教学中,我虽然很注意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但还有一些引导得过多过细之处,应该做到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来说,比如在引出面积单位时,方格大小不同不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完全可以设计得更开放些,让同学说一说,看到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从而引出面积单位。

  其次,在理解面积的.含义和教学面积单位时,有点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还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知,在触摸的经历中获得关于物体表面大小的经验,在量一量的活动中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有助于它更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另外,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今后我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要想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无论是平时教学,还是公开教学,都要以“合作者”代替“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要少重复学生的表达,多表扬、赞赏听得认真的同学和敢于怀疑和否定的同学,要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给大家听才是一种享受,得到大家的评价才是一种进步,把学生推到合作交流的前台,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8

  我上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是先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复习以后让他们知道周长单位,就是长度单位,再复习长度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为新课作好铺垫,然后进入新的内容,本节课我是这样上的。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比较面积的大小。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我分别通过活动体验、观察比较和猜想这三种主要的数学活动来学习这三方面的内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新理念。比如我在上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时,教学中,让学生猜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后,我出示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并让学生想象用1平方厘米去测量桌面有什么感觉?同学们都感觉到太难量了,还可以用更大的,教师接着与说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 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从活动中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让学生比较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学中乐。但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对于1平方米的理解,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在讲,而没有用对 1平方厘米的感知来认识1平方分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9

  《面积》这单元的概念比抽象,备课时,我分析了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创造的机会”。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面积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听说过,但是要透彻地理解什么是面积却不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在课前我就以拍手歌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触本节课的知识,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张弛有度。

  (二)直观操作,理解含义。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面、课桌面、药盒面等出发,引导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边摸边说说这个物体的一个面” 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借助身边的物体,选择其中的一个面,来感受它的大小”感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举例子说说它一个面的面积”感知“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的面积”这一概念。从实物纸板自然过渡到“封闭图形”,从而观察、比较出封闭图形也是有大小的。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我在“物体表面的面积”一部分教学中花了大功夫,为后来教学“封闭图形的面积”做好了铺垫。我在引出和讲解面积的概念和含义时,给学生在理解上留了很多个比较容易的思维台阶,让学生能慢慢的拾级而上,理解并基本说出面积的含义和概念。

  (三)合作探究,激活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比一比”中,前两组都非常容易比较,而第三组学具学生在观察后却不能统一意见,从而产生了矛盾,老师及时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学们小组合作,动脑筋,想办法。通过他们的实践探索活动,经历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比较过程,从中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四)游戏设计,拓展延伸。

  我觉得本课设计的游戏环节比较成功,学生在第一个“比一比”游戏中巩固了面积的概念,而且介绍了“观察法”和“比较法”;在第二个游戏“猜猜看”中男女生分组看谁猜得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前一个练习中数方格时总结出了,方格越多面积越大,很自然的这个练习中学生会认为女生看到的16个格的面积大。不但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还自然引出来“面积单位”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我想这与符合学生个性和心理的教学设计是分不开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0

  《铺地面》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内容,对于面积的含义学生较难于理解,并且很容易和周长弄混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在这基础上引发本课内容,这样有助与学生以后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讲这节课时,我注重学生的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通过在练习本上分别自己剪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亲身、直观地去感受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学生都能够在本上画的出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要比用眼睛看有更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画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个1平方厘米,从而总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之后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进率,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进率也是100。在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时候,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大了,但是为了能让学生能够理解,我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相关实例,从而便于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破了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简单地总结出1平方米与100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

  练习有由浅入深,结合身边的事物,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应用。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用玩卷硬币的游戏把整堂可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同学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同学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同学说明,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口算,同学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同学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胜利的体验,充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同学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含义、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初步用乘法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及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继续尝试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不仅唤起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记忆,更为后面的两步解题做好准备。

  在探究新知时,我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研究新知,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找出不同解题方法。学生们在交流碰撞中很快就找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即:

  方法一:先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的人数。

  算式:10×8=80(人)80×3=240(人)或10×8×3=240(人)

  方法二:先求出3个方阵一行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8行的人数。

  算式:3×10=30(人) 30×8=240(人)或 3×10×8=240(人)

  方法三:先求出3个方阵一列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10列的人数。

  算式:3×8=24(人) 24×10=240(人) 或 3×8×10=240(人)

  在学生重点汇报完几种不同方法以后,我并没有急于结束此题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有什么新发现?问题一出,原本热闹的教室立刻变得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索。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同样是一道题目,由于我们开始选择的信息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这对于以后用多种方法解题是多大的一个启示啊!

  从课题效果看,我发现多数学生在叙述完解题思路后的答题更清楚、正确。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3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4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存在问题:学生估算意识淡薄。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尤其缺乏估算的机会,所以普遍觉得估算没什么作用,所以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要用估算。为此,只有明确要求估算时,他们才进行估算,没要求时一律精算,他们觉得精算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简言之,就是因为缺乏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体验,所以造成估算意识的淡薄,当然估算意识的培养非一时而蹙的,需要有长期的体验,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1.从生活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2.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创设情景,感受估算的简便,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题目:激流勇进票价6元,我们全班(56人)玩,大约付多少钱?选择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尝试中发现A.6×56,56看成60,6×56≈360(元);而6看成10,6×56≈560(元),多看了4个56,估算得太大不合理。

  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渐渐得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在探索估算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堂中上不足之处:对那些内向不喜欢发言的同学关注不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5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

  “面积和面积单位”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多次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在实践中找出比较面积大小的常用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带有开放性的活动中被激活,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丰富了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学生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在实践中找出比较面积大小的常用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带有开放性的活动中被激活,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丰富了对数学学习的体验。

  不过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

  1、如何备学生起点,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教学?

  2、应放学让学生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做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容易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混淆,如何教会学生能够很好地区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2-02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0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4-18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17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5-26

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4-0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02-21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4-0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18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热]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