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初中>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6-15 06:59:25 初中化学 我要投稿

[集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集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HNO3)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2NaOH CuSO4=Na2SO4 +Cu(OH)2↓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

  2NaOH+MgSO4=Na2SO4 +Mg(OH)2↓

  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Ca(OH)2)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2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五、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六、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3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4OH + 3O2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3)还原性:C+2CuO ═ 2Cu+CO2↑(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 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 ═ CaCl2+H2O+CO2↑

  ②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③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④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 ═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 ═ 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 ═ 2CO(吸热反应)

  (3)用途:灭火

  原理:Na2CO3+2HCl ═ 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

  初中化学知识重点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高温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4

  (一)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二)特性

  1.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2.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3.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通过上面我们对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习,并希望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5

  本节包括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几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

  1.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

  (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三、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改善环境状况;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日报质量:空气日报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常见考法

  空气的成分、主要污染物或污染源等问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证明空气成分的实验;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时事材料题在简答题中出现。因此了解空气的成分,会用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能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

  误区提醒

  熟记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掌握实验测定空气成分的具体操作和数据分析;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措施。

  【典型例题】

  例析: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统计,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车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阅读以上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一例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一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提出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得出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都是空气被污染的结果;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都可以治理污染。

  答案: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2)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3)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等

  (4)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6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氧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O2点燃2Hg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14.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C2H2+5O2点燃4CO2+2H2O(氧炔焰)

  二.分解反应:

  15.双氧水催化制氧气:2H2O2(MnO2催化)2H2O+O2↑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17.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18.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19.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2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21.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三.氧化还原反应: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3.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4.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25.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28.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9.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30.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31.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32.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3.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34.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35.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36.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37.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38.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9.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40.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41.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42.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3.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44.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45.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46.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47.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48.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49.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50.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5)酸+碱--------盐+水

  5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NaOH====NaCl+H2O5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

  5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5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5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7.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5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60.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61.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NO3+NaOH====NaNO3+H2O(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6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64.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65.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66.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7.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6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69.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70.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71.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7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8)盐+盐-----两种新盐

  7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74.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

  五.其它反应:

  75.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76.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7.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78.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79.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80.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7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o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o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SO2+2KOH==K2SO3+H2O、H2SO3+2KOH==K2SO3+2H2O、SO3+2NaOH==Na2SO4+H2O、H2SO4+2NaOH==Na2SO4+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H20==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N205+H2O==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2HCl==CuCl2+H2O、Cu(OH)2+2HCl==CuCl2+2H2O、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H2O==2KOHNa2O+H2O==2NaOH、BaO+H2O==Ba(OH)2CaO+H2O==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MgO+H2O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

  初中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一: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初中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分享高中化学知识点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

  2+铜: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C)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红褐色[Fe(OH)3]

  19.特征反应现象:白色沉淀[Fe(OH)2]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

  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空气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K+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

  (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 +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

  (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

  (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

  (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阴极:PbSO4 +2e = Pb + SO4

  阳极: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

  (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

  (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 等];

  (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

  (1)加入电解质;

  (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

  (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 。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 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本知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较简单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的碳的单质、碳单质的性质比较与应用、碳单质的反应现象和方程式等内容,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

  1、金刚石 、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在这些物质里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尤其是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2、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据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3、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碳单质很稳定,几乎与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2)可燃性:

  (3)还原性:高温下碳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使这些氧化物失去氧而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常见考法

  碳及其化合物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和自然息息相关,决定了它在中考中能以时事,健康,生活或环保等材料为背景的题型出现,题目类型经常涉及选择、填空。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反应知识重点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高中化学考点知识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高中化学知识重点

  一、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

  (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五)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二、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符号:K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变化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2、K只与温度(T)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9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

  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常见考法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误区提醒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5)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典型例题】

  例析:1、有一不纯的硫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它的含氮量为20%,求该样品中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3、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3:1,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下列各式中能够表示该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A. AB4 B. AB3 C. AB D. A2B

  解析:

  求化学式即求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由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可推知:

  4、49g氯酸钾与多少克高锰酸钾中的含氧量相等?

  解析:

  本题中氧元素质量相等是联系两种物质的中间量,而氧元素质量相等的内涵是氧原子个数相等,由此可找到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法计算,也可根据氧元素在各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列方程求解。

  解法一: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4KClO3——12O——3KMnO4

  4×122.5 3×158

  49g x

  490:474=49g:x x=47.4g

  解法二: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5、3g木炭和5gO2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物全是CO B.产物全是CO2

  C.产物是CO、CO2的混合物 D.木炭过量,产物为CO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0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Fe、Cu、Mg、Al

  单质稀有气体:He、Ne、Ar固态非金属:C、S、P

  非金属气态非金属:H、O、Cl、N

  2222

  纯净物酸性氧化物:CO2、SO2、SO3

  可溶:K2O、Na2O、BaO、CaO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难溶:CuO、Fe2O3、MgO

  其它氧化物:H2O、CO、Fe3O4无氧酸:HCl、H2S化合物酸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物质

  可溶碱:NaOH、KOH、Ba(OH)2、Ca(OH)2

  碱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2-盐可溶盐:K、Na、NH4、NO3、SO4(除BaSO4)、Cl(除AgCl)难溶盐:AgCl、BaSO4、CaCO3、BaCO3、Ag2CO3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见下图。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

  1.单质:

  (1)金属:氧气→氧化物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0+2

  Fe→Fe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2)非金属+氧气→氧化物2.氧化物:金属非金属1)酸性氧化物:

  水→酸酸性氧化物+

  碱→盐+水(可溶性碱)碱性酸性

  氧化物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3)水:碱酸酸性氧化物→酸

  水+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CuSO5HO

  442盐盐3.酸: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酸+碱性氧化物→盐+水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4.碱: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5.盐: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盐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1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单质+单质→化合物Mg+O2P+O2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C+CO2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CaO+H2OCuSO4+H2O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氧化物分解H2OHgO⑵酸分解H2CO3

  ⑶盐分解KMnO4KClO3CaCO3CuSO45H2OCu2(OH)2CO3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

  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Fe+HClAl+H2SO4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Fe+CuSO4Cu+AgNO3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

  CuO+H2C+Fe2O3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HClCuO+H2SO4⑵酸+碱→盐+水

  NaOH+H2SO4Fe(OH)3+HCl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H2SO4+BaCl2HCl+CaCO3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Ca(OH)2+Na2CO3NaOH+FeCl3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2+K2CO3Ba(NO3)2+Na2SO4※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Fe2O3+CO⑵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NaOH+CO2

  ⑶有机物+O2→H2O+CO2C2H5OH+O2

  ☆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如:在2Mg+CO2点燃2MgO+C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被氧化,

  被还原。

  ☆常见的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1-1-2-2-1

  NHClNaOHHSOHCOHNO242334

  铵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

  铵根中N为-3价;硫酸根中S为+6价;碳酸根中C为+4价;硝酸根中N为+5价。

  2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⑴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酸不可用硝酸。

  ⑵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⑴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或↑(CO2或NH3)⑵难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沉淀:

  (白色)AgCl

  难溶于酸BaSO4(白色)

  难溶性盐CaCO3(白色)BaCO3

  (白色)

  Ag2CO3

  可溶于酸(白色)

  Mg(OH)2

  难溶性碱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五、物质的鉴别、鉴定(检验)、提纯(除杂)、分离:☆检验物质的试剂:被检物质或离子可选用的试剂CO2Ca(OH)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H+石蕊试液;Na2CO3-OH石蕊试液;酚酞试液;Cu2+;Fe3+-AgNO3+HNO3Cl-SO42Ba2+{BaCl2、Ba(NO3)2、Ba(OH)2}+HNO3-CO32Ca2+{Ca(OH)2、CaCl2、Ca(NO3)2};HCl⑴鉴别:鉴别是将不同的物质按其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而加以辨别的过程。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③鉴别H2和CH4:、④鉴别Na2CO3和NaCl:⑵鉴定(检验):检验是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某种物质确定出来的过程。写出检验下列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盐酸:、②Fe2(SO4)3:、⑶除杂:除杂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的过程。

  ①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

  除杂过程对所加试剂的要求:②使杂质转化为易与主要物质分离(即状态不同)的物质;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写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除去MnO2中的KCl:②除去NaOH中的Na2CO3:⑷提纯:提纯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并得到某纯净物的`过程。写出提纯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提纯KCl:、、

  ②从MgCl2与CaCl2的混合物中提纯MgCl2:、、、⑸分离: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开从而得到各纯净物的过程。写出分离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3

  ①分离KCl与MnO2的混合物;②分离BaCl2与NaCl的混合物。六、气体的干燥:

  ①酸性干燥剂:浓硫酸、P2O5

  ⑴干燥剂②碱性干燥剂:固体CaO、固体NaOH

  ③中性干燥剂:无水CuSO4

  ①酸性气体:CO2、SO2、H2S、HCl

  ⑵气体②碱性气体:NH3③中性气体:H2、O2、CH4、CO

  注意:酸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酸性气体。

  七、其他:

  1.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水银、汞、Hg

  ⑵金刚石、石墨、C;硫磺、S;红磷、白磷、P⑶干冰、固体CO2

  ⑷生石灰、氧化钙、CaO;氨气、NH3(碱性气体)⑸盐酸、氢氯酸、HCl;氢硫酸、H2S;亚硫酸、H2SO3

  ⑹熟石灰、消石灰、Ca(OH)2;苛性钠、烧碱、火碱、NaOH;氨水、NH3H2O(碱)⑺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铜绿、Cu2(OH)2CO3⑻甲烷、CH4;甲醇、CH3OH;酒精、乙醇、C2H5OH;醋酸、乙酸、(冰醋酸)CH3COOH

  2.常见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煤:C;石油:C、H、O元素天然气:CH4

  水煤气:H2、CO石灰石、大理石:CaCO3石灰水、石灰乳、石灰浆:Ca(OH)2

  3.常见物质的颜色:

  △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银白色:镁、铝、锌、铁、汞(液态)

  △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蓝色晶体:CuSO45H2O△KMnO4为紫黑色△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CuCl2溶液为蓝绿色);

  2+

  △含Fe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溶于水放热的物质:CaO、NaOH固体、浓H2SO4

  6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SO2、HCl(均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物质:CO、CH3OH、NaNO2、Cu2+(如CuSO4)、Ba2+(如BaCl2)

  8氮肥的含氮量:

  NH4HCO317.7%;(NH4)2SO421.2%;NH4Cl26.2%;NH4NO335%;尿素CO(NH2)246.7%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1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

  (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

  (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

  (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

  (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

  (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

  (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

  (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

  (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

  (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充分燃烧:C+O2=CO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3Fe+2O2=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

  (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

  (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

  (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4P+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

  (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

  (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

  (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

  (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

  (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

  (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CO+O2=2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H2+Cl2=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Zn+H2SO4=ZnSO4+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C+CO2=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2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①2K+2H2O=KOH+H2↑②3Fe+4H2O=Fe3O4+4H2↑

  2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C+H2O=CO+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①SO3+H2O=H2SO4②Na2O+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NH4HCO3=NH3↑+H2O+CO2↑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1.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SO2+2NaOH=Na2SO3+H2O

  32.点燃酒精

  C2H5OH+2O2=2CO2+3H2O

  33.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复分解反应)NaCl+AgNO3=NaNO3+AgCl↓

  34.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H2SO4+Ba(NO3)2=BaSO4↓+2HNO3

  35.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6.碳酸纳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Na2CO3+HCl=NaCl+CO2+H2O现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相关知识点:碳酸钠俗名为纯碱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2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1、金属材料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成分备注铁的合金生铁钢含碳量含碳量2%~4.3%0.03%~2%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铜合金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焊锡铅锡合金熔点低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钛镍合金紫铜为纯铜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高温3CO+Fe2O32Fe+3CO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铜:

  CuSO45H2O△====CuSO4+5H2O↑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高温

  CuO+CO====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Cu+H2O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Cu+2AgNO3==Cu(NO3)2+2Ag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CuCl2+2NaOH==Cu(OH)2↓+2NaCl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Fe(Zn)+CuSO4==FeSO4+Cu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铁:

  Fe+2HCl==FeCl2+H2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FeCl2+2NaOH==Fe(OH)2↓+NaCl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Fe(OH)2+2HCl==FeCl2+2H2O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Fe+CuSO4==FeSO4+Cu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Fe+AgNO3==Fe(NO3)2+Ag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Zn+FeCl2==ZnCl2+Fe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银:

  AgNO3+HCl==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AgNO3+NaCl==AgCl↓+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2AgNO3+Na2SO4==Ag2SO4↓+2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3

  一、溶液和乳浊液

  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

  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注意:

  (1)溶液的关键词:均一、稳定、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2)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

  ①是否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

  (3)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溶液为蓝色。

  (4)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

  3、溶液的组成

  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质体积+溶剂体积

  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植物油的汽

  油溶液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当溶剂为水时,水可以省略,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②若固、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

  ③若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④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

  注意:

  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剂,如硫酸铜的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为水。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物硫酸锌,而不是锌;

  5、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搅拌

  6、乳浊液

  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牛奶和豆浆。

  基本特征: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种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

  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如洗涤剂、洗洁精。

  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

  7、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时吸热的物质:氧化钙(CaO)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SO)

  24溶解时吸热的物质:硝酸铵(NHNO)43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注意:

  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

  ②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的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③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达到了最大限度,不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则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一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在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不饱和:加溶剂、升温

  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降低温度

  特殊规律(熟石灰):饱和→不饱和:加溶剂、降温

  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升高温度

  三、溶解度(符号S)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词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有意义。

  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①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部因素:温度(与其他量无关)

  3、溶解性

  定义:根据物质在20摄氏度时的溶解度大小,人们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叫做溶解性。

  (0—0、01g:难溶)(0、01—1g:微溶)(1—10g:可溶)(10g以上:易溶)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溶液时过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的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

  过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 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NaCl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 2(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下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5、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溶解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温度: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压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四、溶液浓稀的表示

  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3、关系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②溶质、溶剂、溶液量均以质量为单位表示,单位要统一

  ③溶质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或结晶析出的物质的质量

  ④某温度下,溶剂或溶液中加的溶质超过饱和状态时,所得溶液的最大浓度可以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求,溶质的质量分数=(S/S+100)×100%=【已溶解的量/(溶剂质量+已溶解的溶质质量)】×100%

  4、溶液的稀释和增浓问题

  (1)关于溶液的稀释计算:因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g,则Ag×a%=Bg×b%其中B=A+m

  水(2)溶液增浓的计算

  ①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b%溶液,则Ag×a%+Bg=(Ag+Bg)×b% ②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因为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b%溶液,则

  Ag×a%=(Ag-Bg)×b%

  ③与浓溶液混合:因为混合物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的溶质质量之和。所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的质量为Bg,溶质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Ag×a%+Bg×b%=(Ag+Bg)×c%

  注意:溶液的质量和体积换算:密度=质量/体积

  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2、误差分析:

  (1)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偏小: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砝码放反;

  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固体药品中含有杂质或水分,固体转移时损失。

  (2)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偏大:砝码生锈;

  量取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使水量取少了;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

  六、结晶现象

  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

  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

  2、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

  注意:结晶后得到的滤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七、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不溶性杂质

  基本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结晶法:两种固体都是可溶的

  注意:

  ①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颈靠在烧杯壁上

  ②在蒸发过程中要用到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到出现大量晶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余热蒸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4

  一、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各阶段易错知识点

  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还有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是否是纯净物,判断的依据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5、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6、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8、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9、明明写的是“铅笔”,非说它不是用铅做的。

  铅笔是习惯用的名字,中文名字,与金属铅不搭界。

  10、明明催化剂的“催”字是加快的意思,却说减慢也算。

  催化剂,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但是后来科学进步了,发现减慢反应速率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就把前者叫做正“催化剂”,后者叫做负“催化剂”,通称还是催化剂。例如核反应的时候就需要减慢反应速率,需要负催化剂(重水)。类似地,经济上也不说减慢增速,而叫做负增长;管理上也不叫惩罚,叫做负激励。

  11、明明说是水银,可是偏偏说水银不是银。

  水银是汞元素(Hg)的中文习惯称呼,水一样的银,与银不搭界。

  12、明明铁生锈不发热,非说它产生了热。

  铁生锈,是反应速率非常慢的化学反应,它发热了你也不会感觉到。

  13、明明一种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非说它不一定是碱溶液。

  根据酸碱性的定义:能够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是碱性溶液,而不一定是碱溶液。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钠盐、钾盐、铵盐等,例如醋酸钠、碳酸氢铵等等。

  14、明明是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还说不饱和溶液可能更浓。

  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见教材上的溶解度曲线。以硝酸钾为例,2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大约3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大约23%。而在更高温度、例如5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可以达到9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1%。即便不饱和,50°的硝酸钾溶液也可能比20°时候的溶液更浓一些。

  15、明明是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倒在一起,非说不到100毫升。

  两种液体混合,分子之间会互相“填空”,大小搭配,因此体积可以减小。

  16、明明白金更宝贵,还说白金丝毫不含金。

  白金,是铂元素(Pt)的俗称,中文意思是“白色的金子”,像金子,当然不含金。

  17、明明大家都叫“银粉”,非说它不是银做的。

  银粉,是形象的说法,银子一样的粉,是铅粉和铝粉的混合物,与银不搭界。金粉也是如此,是研细的铜粉,同样不含金。

  18、明明纯碱就是碱不应怀疑了,偏说纯碱它是盐。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是生活中的习惯用法。说它是盐,是从化学结构上讲,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是盐,碳酸钠是盐。

  19、明明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又说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构成,这是正确的。但是世界上有114种元素、几百种原子,最大的原子是钫原子(Fr,半径1.53A),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H2,半径1。15A)。二者的比较示意图如下。

  20、明明KClO3中含氧元素,却说它不是氧化物。

  这是源自于“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当然不属于氧化物了。

  21、明明书上写着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又说硝酸铵也是盐。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正确。但是,铵根离子和钠离子有很多相似之处。结构上,铵根离子和钠离子都是一价的阳离子,都含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化学性质上,钠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很多盐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因此,常常把铵根离子看成是金属离子。铵盐例如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等都算作是盐。

  22、明明饱和食盐水已经饱和了,却说它还能溶解硝酸钾。

  溶液是否饱和,指的是在特定温度下、针对特定的溶质,不可再溶解了为饱和溶液。因此,食盐水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硝酸钾,即使食盐和硝酸钾都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碳酸钠……等等。

  23、明明瓶内只含一种元素,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还是纯净物的概念,只含同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虽然都只含同一种元素,但是含有两种物质,因此不符合纯净物的定义。

  24、明明说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可是CO、SiC、碳酸盐等等还算是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一般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反应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含碳的简单分子(CO、CO2、SiC、碳酸盐等等),或者受热不分解,或者不容易燃烧,参加化学反应都很快,副反应很少,所以不像有机物,就算无机物了。

  25、明明5克溶质在95克水中全溶解了,还说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质量分数的定义:是溶质占溶液的百分比。

  如果5克溶质A在95克水中溶解了,而水中原来还有其他溶质,A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小于5%。

  只有在只有A溶质和水存在、溶解后没有气体生成并放出的时候,A的质量分数就是5%。

  二、易错点练习

  (下面的说法都有错,一定要注意,红色部分就是错误的)

  1、氧气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

  2、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3、氮气占空气78%,故100g空气中氮气的质量为78g。

  4、我们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是有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6、红磷或白磷燃烧时生成大量白雾。

  7、催化剂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8、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9、在双氧水分解反应中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10、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因为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11、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原子构成分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13、物质的膨胀现象说明,分子的体积可以变大。

  14、任何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15、n个氧原子可表示为On。

  16、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也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17、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8、所谓硬水就是硬度大的水。

  19、矿泉水是纯净物,长期饮用对人体有益。

  20、某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只显一种化合价。

  21、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2、agA物质跟bgB物质充分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为(a+b)g。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g酒精和8g水互溶之后总质量为16g。

  24、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显的白色烟雾。

  2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6、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可推知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7、可用硫酸溶液清洗附有碳酸钙的玻璃仪器。

  28、Na2CO3、NaHCO3、NH4HCO3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29、任何化学式的书写,正价部分(元素或原子团)一定写前面,负价则放在后头。

  30、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故在H2O2中氧元素也显-2价。

  31、涂改液中含有有毒成分二氯甲烷(CH2Cl2),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

  32、合金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熔合而成的。

  33、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34、任何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35、A溶液的体积为V1L,B溶液的体积为V2L,互溶后体积为(V1+V2)L。

  36、降温之后,任何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37、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38、ag某物质溶于(100-a)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39、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40、中性溶液的pH=0。

  41、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如氢氧化铜)一定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一定变红色。

  42、复合肥就是多种肥料混和而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43、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

  44、最外层的电子数为8个电子的微粒一定处于稳定结构,且该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45、铁跟盐反应生成铁盐和另外一种金属;它跟酸(盐酸、稀硫酸)起置换反应时也是生成铁盐,同时生成氢气。

  如:2Fe+6HCl=2FeCl3+3H2↑。

  46、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银强,故Zn+2AgCl=ZnCl2+2Ag。

  47、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48、盐一定含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49、酸(碱)液就是酸(碱)性溶液。

  50、复分解反应,就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CuSO4+H2O=CuO↓+H2SO4

  51、干燥氧气可以选择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52、纯碱即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CO3。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5

  1.氧气的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2.氧气的用途:

  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3.氧气的化学性质:

  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O2点燃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 O5

  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1-13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2-13

(精选)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6-13

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总结12-13

(集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2-03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荐]04-12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04-10

(优秀)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5-20

(优)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5-21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