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6-10 07:12:5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大班教案 篇1

  好玩的圈

  一、活动目标:

  1、乐意探索、尝试圈的不同玩法,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学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3、感受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圈;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幼儿做准备活动。

  2、初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圈有很多玩法,你想不想和它做游戏?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多。”

  (2)幼儿分散玩圈,教师观察指导。

  (3)请幼儿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法:“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小朋友?”

  3、深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并尝试合作玩圈。

  (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请你试一试自己没有玩到的`方法,并且尝试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圈。”

  (2)幼儿深入探索、尝试: 教师引导探索出跳圈的幼儿将圈摆出,尝试用多种方法跳圈。

  (3)练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教师讲解跳圈的方法:“一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并起来跳到这一个圈中;两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分开,一个圈中跳入一只脚。”

  4、游戏:网小鱼。

  (1)交待游戏规则:教师做渔翁,用圈做网,小朋友做小鱼,在池塘里游,被渔翁网住的小鱼,站到池塘边。

  (2)师幼轮流做渔翁,进行游戏。

  5、放松活动《小鱼游》:教师:“渔翁回家了,鱼宝宝们可以在池塘里自由自在的游泳、跳舞了。”教师和幼儿做放松活动,并听音乐离开场地。

大班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熟悉的小雨和小花为题材,让幼儿通过感受乐曲的旋律,体会小雨和小花两个好朋友之间亲密的互动,给予了幼儿一次不一样的艺术活动体验。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想一想、编一编、演一演的方法表现下雨、浇花和小雨与小花共舞的动作。巧妙地把小雨和小花两种事物结合起来,创造出美好的自然情景,继而让幼儿创编雨点落下时的动作和小花喝水时快乐满足的动作,让孩子们学会合作表演。

  [设计理念]

  设计这篇教学活动时,正好是美丽的三月,我们告别了寒气刺骨的冬天,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而春天的小雨更是让万物复苏,到处充满了生机。因此,我抓住了这一季节的特点,设计了《小雨和花》这一教案,为幼儿创造了个性化的表现空间,让孩子们能在已有的看雨、看花的经验基础上,通过熟悉《小雨和花》乐曲的旋律,尝试用下雨、浇花和小雨与花共舞的动作表现乐曲,把小雨和花两种事物结合起来,创造出美好的自然情景,继而创编雨点落下时的动作和小花喝水时快乐满足的动作,让孩子们学会合作表演。《小雨和花》的教学过程能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艺术活动的快乐,能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能使孩子们提高自信心和获得成功感。

  [目标预设]

  1.熟悉乐曲的旋律,尝试用下雨、浇花和小雨与花共舞的动作表现乐曲。

  2.创编雨点落下时的动作和小花喝水时快乐满足的动作,学会合作表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领幼儿在活动前观察小雨和小花的各种具体形态。

  2.物质准备:自制节奏图谱、乐曲视频。

  3.空间准备:较大的教室空间。

  【评析:活动前通过视频观察、实物观察等方式加深幼儿对小雨和小花的经验,为有效开展活动做好经验准备,自制的节奏图谱也更为美观清晰,采用横向的、一一对应的设计方式能更加直观地把乐曲节奏呈现给幼儿,同时尽可能创造更大的教室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表演空间。】

  [教学过程]

  一、以情景表演“下小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下雨吗?谁愿意来为我们表演一下,下小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评析:直接以“小雨”来点题,让幼儿把自己当作小雨,来表现下小雨时候的样子。此处,我省去了让幼儿去感受和表演大雨的样子,显得更为直接、精炼。因为,本首乐曲本来就是表现小雨的,如果再让幼儿表现大雨的样子,显得多余、没有针对性。】

  二、幼儿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

  1.师:今天我们要来听一首名叫小雨和花的乐曲,请你们仔细的听哦。

  2.师:听了这段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3.师:请你们再来听一遍乐曲,听听看哪个部分表现的是小雨?哪个部分表现的是小花?

  4.师:有没有听出来,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有什么特点?(强弱弱)

  【评析:《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问是深入的阶梯,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在本环节中,我在设计提问上更直接、严谨了。我在幼儿第一次倾听乐曲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给予幼儿再次倾听乐曲的机会,让幼儿在更加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去初步理解乐曲,尝试说出乐曲中小雨的部分和小花的部分,我知道了,我要面向全体幼儿,切忌操之过急,我要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述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我渗透乐曲中三拍子节奏的知识,让幼儿有“强弱弱”的表现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用力、用劲去表现小雨和花。】

  三、出示图谱,教师按照乐曲节奏指出图谱相应部分。

  1.出示图谱,播放乐曲。

  师:小朋友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图谱,请你们听乐曲看老师来为你们指图谱。(2遍)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指图谱。(幼儿可用弹指和转手腕来打节奏)

  【评析:《纲要》中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因此,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且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乐曲的节奏,在本环节中,我为幼儿呈现了更为美观、清晰的节奏图谱。我先让幼儿听着乐曲,看我指图谱,两遍过后,他们都基本掌握了。于是,我通过不同的打节奏方式再次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让他们用弹指、转手腕、拍腿等方式表现节奏,他们一个个都十分积极地跟着我的思路走,让我看到了他们对于艺术活动的爱。】

  四、分段听乐曲自由创编小雨和小花的动作。

  1.播放A段乐曲,幼儿自主创编小雨的动作。

  (1)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听着乐曲,用动作表现小雨的样子。(幼儿自主创编,动作不规定。)

  (2)师:有的小朋友做的是斜斜的小雨,有的小朋友做的是直直的小雨,都很棒!

  (3)再次听A段乐曲,表演小雨动作。

  【评析:此处,我采用了分段播放乐曲的形式,首先让幼儿通过倾听A段描绘小雨的片段,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小雨下落时的样子。《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我没有局限孩子的表演,没有规定下小雨时动作,一切都由幼儿自己想象,自己表现。当然,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有的表现的是“斜斜的小雨”、有的表现的是“直直的小雨”,都很棒!】

  2.播放B段乐曲,幼儿自主创编小花喝水的动作。

  (1)师:现在乐曲出现变化咯,听听看该轮到谁出场了?(小花)

  (2)师:你要做一朵什么花?把动作摆出来。(让孩子想象,如:一朵粉红色的桃花、一朵在高高的枝头上的花、一朵盛开的花、一朵还没开放的花骨朵。)

  (3)幼儿听B段乐曲,表演小花喝水的动作。

  师:我们的教师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花宝宝们请你们跟着乐曲来尽情的表演吧!

  【评析:《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在表演完A段后,我接着让幼儿感受了B段乐曲的变化。他们马上听出来是轮到小花出场了。此处,我先让孩子们摆出各种小花的动作,让孩子们想象自己是一朵什么花。他们的想法特别多、动作千姿百态:有的是一朵粉红色的桃花;有的是一朵在高高的枝头上的花;有的是一朵盛开的花;有的是一朵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当孩子们决定好自己的动作后,我让他们听着B段乐曲,自由地表现小花喝水的动作。】

  五、幼儿分角色合作表演小雨和小花的动作。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两两合作,一个做小雨,一个做小花,听乐曲进行合作表演。在A段乐曲的时候只有小雨做动作,小花不做动作。B段乐曲时,小雨下在小花身上,小花做出喝水的动作。

  2.教师播放乐曲,幼儿合作表演。

  【评析:有了之前分段表演的经验,再让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就使得表演更为精彩、有序了。此处,幼儿有了更明确的角色意识,有了更明确的节奏意识,配合起来就显得更有默契了。】

  3.请表演得好的幼儿进行个别表演。

  【评析:《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此处,我为幼儿创造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条件,我请表演得好的幼儿进行个别表演,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的满足感,还能利用同伴影响的作用,让其他的幼儿也有“我要表现得更好的”愿望。这是一种良性的让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方法。

  4.集体表演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

  艺术活动要重视幼儿的情感发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与兴趣。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个性化的表现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幼儿体验到充分的愉悦感,让每个幼儿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而使幼儿提高自信心和获得成功感。本次的艺术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设想 《温暖的家》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主体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幼儿生活,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幼儿仿编这首儿歌时,应把握诗歌的特点,注重幼儿的个性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过程,以此发展幼儿的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发现动物的习性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

  2.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3.学习仿编儿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活动准备 1、vcd、图片、各种贴绒动物、动物头饰及居所背景。

  2、幼儿绘画物品。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咱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你们喜欢家吗? (喜欢)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家,下面请小朋友听以听录音机里的家。

  2、放录音《温暖的家》

  3、让幼儿齐诵一遍。

  4、一起到诗歌里找一找什么样的地方,是谁的家?

  (二)学习仿编儿歌。

  1、运用图片,创设情境,学习仿编儿歌。

  (1)出示图片小河,学习仿编第一句。

  a、师问:这是谁的家? 幼儿:小鱼的家。

  b、师问:还有什么动物住在小河里?并在诗歌里说一说。

  幼儿:小河是小蝌蚪的家。小河是泥锹的家……

  c、师:小河是这些动物的家,诗歌里说"清清的小河是小鱼的家", 那么还可以怎么说什么样的小河是谁的家?

  幼儿:弯弯的小河是小鱼的家。

  美丽的小河是小虾的家……

  (2)出示图谱,仿编儿歌。

  a、 的小河是 的家。

  b、幼儿互相交流编诗歌。

  c、出示各种贴绒动物(鱼、泥锹、虾)让幼儿仿编。

  (3)出示森林图片,仿编第二句。

  a、师问:这是谁的家? (小鸟)为什么说是小鸟的家?

  幼儿:因为小鸟喜欢在森林里叽叽喳喳地唱歌,因为小鸟……幼儿自由发言。

  b、出示图谱,幼儿互相交流森林里还有什么,学习仿编诗歌 。

  第二句( 的森林是 的家)

  幼儿: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绿绿的森林是老虎的家……

  (4)分别出示土地、花园,让幼儿仿编诗歌第3、4句。

  小结: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有它的家,我们大家应该保护树木、草原、泥土、河水,不要损坏它们的家,让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安定温暖的家。

  2、找一找身边的东西的家,仿编诗歌。

  (1)出示图谱 的 是 的家。

  (2)幼儿互相交流,仿编诗歌.

  如:绿绿的.大树是小鸟的家。

  小小的书橱是书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漂亮的书包是学习用品的家……

  3、绘画,仿编诗歌。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漂亮的图片,听老师看图编诗歌. (出示图片,编诗歌。 )

  美丽的夜空是星星的家。

  高高的山林是熊猫的家。

  绿绿的树叶是毛毛虫的家。

  冰天雪地的南极是企鹅的家。

  (2)放轻音乐,幼儿绘画,仿编诗歌。

  a幼儿绘画,师巡回指导编诗歌。

  b幼儿互相交流看自己的图编诗歌。

  c.指导幼儿看图编第四句,然后加上题目和结尾编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结尾:小朋友到小河边玩,可别忘了回家。

  五、活动延伸

  布置环境,利用头饰,玩《动物找家》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演唱歌曲。

  2、能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并游戏。

  3、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幼儿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并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游戏。

  【活动准备】 节奏练习图谱、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按拍手节拍进入教室。

  二、导入课题:

  1、用老师先唱,幼儿跟唱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截取歌曲中的'旋律做练声练习)

  2、请幼儿创编动作。

  3、请幼儿听老师范唱歌曲。

  4、对歌曲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5、出示图谱,请幼儿用身体表现节奏。

  三、学唱歌曲。

  1、跟随录音带轻声跟唱。

  2、完整学唱。

  四、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利用身体表现歌曲,并师幼互动。

  五、学玩游戏“数高楼”。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歌曲开始,请弟弟妹妹进入圈内,当唱到念白部分时,以点数的形式按节奏点数圈上幼儿,点完后站在哪一位的小朋友面前,就有这位小朋友继续游戏。游戏可反复进行。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更多的师幼互动游戏。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打击乐器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的敏感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表现力。《大中国》曲式轻快活泼,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曲调琅琅上口,节奏容易掌握,在乐器配乐与演奏过程中,在培养幼儿的乐感与锻炼幼儿的演奏能力的同时又能带给幼儿快乐的享受。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在复习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节奏型。

  2.能用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气势雄壮的特点,抒发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乐器。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复习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新的节奏型。

  难点:看指挥能协调一致的演奏。

  活动准备

  打击乐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大图谱一张。

  一、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今天请小朋友欣赏一首非常有气势的曲子,我们边听歌曲,边拍节奏。

  二、初步感受音乐的性质

  1.刚才小朋友听了这首曲子,心情是什么样的?

  2.你还记得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3.在我们中国有好多的世界之最,你知道有哪些?

  4.教师小结。

  三、引导幼儿看图谱

  1.引导幼儿试着看图谱空手拍节奏。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空手拍节奏。

  3.幼儿看图谱配器。

  4.幼儿练习演奏。

  四、乐曲演奏

  1.幼儿看老师的指挥分组练习。

  2.幼儿手拿乐器看老师指挥演奏。

  3.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4.请幼儿将乐器送回家。

  活动反思

  打击乐活动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讲究教的艺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方式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情感氛围。在本次活动中,我在示范用身体动作打节奏时有些动作不够到位,乐器的使用方法也存在问题、图谱制作的不够精美和工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规范指挥动作,注意用眼神、表情、体态进行提示,设计活动时应注意细节,考虑地更加周全一些。

  对于打击乐活动,在于我们平时的`积累,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种艺术气氛,让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去参与,去表现。幼儿乐器的正确使用常规、演奏时手眼耳的协调、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等都需要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进一步培养,让幼儿在每一次打击乐活动中都能够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真挚、自然的情感和积极的情绪,感受音乐的美好。

大班教案 篇6

  具体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尝试自己选择各种材料,设计创造出各种简单的乐器,并能较好地演奏它们。

  (2)让幼儿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并乐意与人分享。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准备:

  请幼儿准备各种自己认为能当乐器的物品、或能制作乐器的材料若干。(如:大纸箱、各种盒子、瓶子、罐子、桶、纸、钉子、石头……)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

  幼儿已有前两次活动的经验积累。

  活动建议:

  1、教师组织幼儿把自己准备的各类物品与打击乐器进行比较,帮幼儿确定制作方向。

  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起幼儿思考:

  “你能让它能发出怎样的声音?”

  “它的声音比较高还是比较低?”

  “它的声音听上去和哪一种乐器比较接近?”

  “哪种方法使它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更好听?”

  “你觉得哪种方法演奏起来更方便?”

  2、请幼儿分组自由结合,创造出各类简单的乐器,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帮助。

  制作建议:鼓类:

  用手拍一拍大纸箱或是用筷子、木棒敲一敲,想不想一面大鼓?;

  把不同大小的纸箱或纸盒放在一起敲一敲,忽高忽低,忽强忽弱就像一组架子鼓;

  响板类:

  用两个瓶盖互相敲一敲,可不可以做一个响板?

  沙球类:

  空瓶(罐)子分别装上米、豆子、沙子、小钉子,把瓶口封住,摇一摇,猜猜里面装着什么?这是多有趣的一套沙球啊,如果嫌瓶子不好看还可以动手给它进行一下装饰;

  碰铃类:

  把几个小铃当用绳子串起来,套在手腕上,多好听啊;

  其他:

  拿几个杯子、碗或玻璃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筷子敲敲看,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可以叫它音乐杯(碗、瓶)。

  3、请幼儿讲解并演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请大家进行评价。

  4、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即兴演奏。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游戏中建立较为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并学习遵守。

  2、在游戏中能通过讨论、协商、调整规则去尝试解决问题。

  3、体验与同伴一起协商、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谈论,引出猜拳游戏

  1、近期最火的'奔跑吧兄弟,大家都有看吧!今天我们也分两队来玩游戏。先请你们选出两个领队。你们有什么办法?

  2、根据幼儿的讨论,引出猜拳游戏

  二、游戏:猜拳跨步

  1、第一次游戏:两队幼儿俩俩自由组合,探究游戏规则

  (1)游戏玩法:根据猜拳结果,赢的人可以向前跨一步。

  (2)集体讨论,聚焦问题

  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3)小结梳理,制定规则

  规则:同一起点,一起出拳。

  2、第二次游戏:领队和领队PK,各队根据输赢集体前进

  (1)问题解决:刚才游戏中你们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2)跨步大小的规则制定

  (3)问题设置:当玩了好多次,分不出输赢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3、第三次游戏

  游戏规则:同一起点,一起出拳,跨步大小制定,同一终点。

  根据幼儿自定的规则进行再次尝试游戏,感受规则的公平、合理性。

  三、小结游戏情况,在交流中结束。

  今天,我们玩了猜拳跨步的游戏,大家都能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在平时,我们还会遇到其他游戏需要大家一起玩,可以怎样一起公平地玩呢?

  引导幼儿说出轮流、合作等,进一步内化“协商”、“合作”等意识。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音乐,感受乐曲中的变化。

  2、根据乐曲的变化,用肢体语言表现游戏情境。

  3、在游戏情境中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蓝精灵图片4个、草地四块、两条小溪、鹅卵石八块

  蓝精灵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了解内容。

  1、出示蓝精灵,以去森林引题。在遥远的森林深处,有一群聪明善良的蓝精灵,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那我们就去森林寻找蓝精灵,请你猜猜去森林要经过哪些地方呢?(幼儿自由讲述)

  2.欣赏音乐。今天我们去森林要走过草地,经过小溪。(出示草地、森林的图片)请你听一听音乐里面哪些要走草地,哪里要经过小溪!

  二、感受乐曲的变化。

  1、你觉得这段音乐中哪里告诉我们是走草地,那到底走过了几块草地?请你再仔细的听一听吧!

  2、(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按音乐的变化放入图谱。)哦,的确是走过了两块草地,你们的小耳朵听的可真仔细。那从哪里听出是走过了两块草地呢?

  3、你想怎么走草地呢?(幼儿自由做动作)请你跟音乐走一走吧!

  4、(欣赏音乐第一段中的过小

  溪部分)原来在这段音乐中我们走过了两块草地,那除了要走草地外,我们还要经过哪里呢,我们一起往下听吧!

  5、这个音乐告诉我们在干什么?对了,那我们过小溪时要跨过几块鹅卵石才能过了小溪?(4块)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到底是不是4块。(边听音乐边出示图谱)小结:原来在第一段音乐中我们不仅要走过两块草地,还要跳过四块鹅卵石过小溪。

  6、你想怎么过小溪呢,你能用一个好看的动作表示出来吗?(幼儿自由表演)并请幼儿练习。

  7、(欣赏第二段音乐)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二段音乐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你发现第一段音乐跟第二段音乐之间有什么秘密了吗,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8、(再次播放第二段音乐)它们真的有什么多一样的地方呀!那我们再来听一听到底是不是这样的。(边听教师边放图谱)哦,原来第一段音乐真的和第二段音乐是一样的`,小朋友们都听出来了,你们真能干!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第二段音乐跟第一段音乐是一样的,都要经过两块草地、跳过四块鹅卵石。

  三、幼儿表演游戏。

  1、你们想去森林深处寻找聪明可爱的蓝精灵吗?不过在过草地时可要轻轻的走哦,还有在过小溪时可要注意安全,要轻轻的跳,可别掉到小河里去了,明白了吗?好,那我们现在就排队出发吧!

  2、真累呀,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刚才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跟着音乐的节奏走,所以我们到不了那个美丽的森林。你们还想不想去找可爱的蓝精灵呀?这次我们可得按音乐的节奏走吧。

  3、我们终于到了美丽的森林深处了,找找蓝精灵吧!。找到了,我们和蓝精灵一起来做游戏吧!(播放音乐)

  4、去森林除了可以走着去,你还想怎么去呢?

  四、结束活动

  你们还想不想和蓝精灵一起到更美丽的森林里去呢?那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我呀要开汽车,走,我们出发吧!(播放整首音乐,跟音乐离场)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2、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植物小时候和长大的图片若干,如小蝌蚪、青蛙,蚕、蛾子,小鸡、大公鸡,小花籽、花朵,小树苗、大树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长大了,了解自身的变化。

  1、教师:上大班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变化呢?(引导幼儿从身高、体重、动作、语言等各方面进行讨论。)

  2、讨论以后的变化。

  教师:以后我们还会变吗?猜猜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知道动植物的变化。

  1、讨论动植物的变化。

  教师:人在不断地长大和变化,小动物和植物们也会变吗?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幼儿自由地进行交流)

  2、观察动植物的图片,进行匹配游戏。

  教师:这里有些什么?(小蝌蚪、青蛙、小鸡……)有的是它们小时候的样子,有的是它们长大的样子,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放在一起吗?(幼儿分组进行匹配游戏)

  3、进一步交流动植物的变化。

  教师:它们还会变吗?(引导幼儿发现动植物也在不断地变化)

  三、讨论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1、交流生活中事物的变化。

  教师:除了我们人、动物和植物在不断地变化,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在变化呢?(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衣服变旧了,笔变短了等)

  2、讨论并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

  教师:是不是各种事物都在变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并逐一进行讨论,感受各种事物的变化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周围的所有东西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11-15

大班儿歌教案02-01

寄信大班教案02-02

熊猫大班教案02-02

雨大班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