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由来空气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体,认识空气也是很多教师耳熟能详的题材,如何实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幼儿科学学习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的目标,并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我从指南精神和幼儿实际经验入手,以“玩袋子”游戏贯穿始终,引导孩子逐步感受空气的特征,尝试自主游戏、尝试发现、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提升经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的特征。
2、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探索。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空气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材料准备:塑料袋若干;纸质圆盘、报纸、塑料瓶子、扇子、气筒、充气玩具、吹风机、风车等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和它流动的特点;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塑料袋。)
(2)你们平时玩过它吗?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变魔术。比比看,哪位魔术师能将袋子宝宝的肚子快速鼓起来,开始!(为增加趣味,此时,老师可以闭上眼睛等待幼儿,等睁开眼睛就喊停,看看哪位魔术师将袋子宝宝的肚子股的最大。)
(3)魔术师们都很厉害,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的?
同伴交流:
幼1:用嘴吹袋子。
幼2:用手抖动袋子。
(4)用你们刚才的办法,再来一次,看看能不能把袋子宝宝的肚子鼓得比刚才还要大。
分析:本环节重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想象自己是一位魔术师,幼儿的参与性更主动,更容易获得成功感。
2、启发思考,袋子宝宝鼓鼓的肚子里是什么?
(1)哇!小朋友真棒,把袋子宝宝的肚子都鼓的大大的。那袋子宝宝大大的肚子里是什么呢?
幼:空气。
(2)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请幼儿说出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包括别人告知和自己获得。)
(3)空气有很多的秘密,今天,我们用袋子宝宝和空气来玩游戏,小朋友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找一找的方法,去发现空气的秘密。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好吗?开始吧。
分析:通过提问袋子宝宝的肚子里是什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空气的过程。
3、让袋子宝宝和空气做游戏,发现空气的秘密。
(1)你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秘密?你是怎么发现的?咱们一起跟他做一做。
同伴交流:
幼1:我发现空气没有味道。(将袋子宝宝鼓起来,打开袋子口闻一闻-----没有味道。)
幼2:我发现空气没有颜色。(将袋子宝宝鼓起来,看一看------没有颜色。)
幼3:我发现空气看不到也摸不着。(将袋子宝宝鼓起来,把手伸进去摸一摸、看一看-----摸不到、看不见。)
(2)空气刚才可以跑到袋子宝宝的肚子里面,还可以从袋子宝宝的肚子里跑到出来,说明空气会怎么样?
幼1:会跑来跑去。
幼2:会动。
(3)说明空气是会流动的。好,一起感受一下空气流动的游戏。
实验:让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留一个小口,用手捏袋子,对着自己的脸有什么感觉?
幼1:凉凉的。
幼2:很凉快。
(4)袋子里跑出来流动形成了风,风吹向你就会有凉凉的感觉。空气流动形成风。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在探究之后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用一定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
4、空气在哪里
(1)小朋友们,空气眼睛看不见,用手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到,会流通。空气有这么多秘密,那空气都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咱们去找一找,你可以在教室里,还可以到外面去,找到空气后,让它装进袋子宝宝的肚子里,告诉我你从哪里找到了空气,好吗?
(3)、你们都在那里找到了空气?
同伴交流:
幼1:我在窗户下面找到了空气。
幼2:我在门口找到了空气。
幼3:我在走廊里找到了空气。小结:哦!原来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是。
分析:支持幼儿和同伴交流探究的结果,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感。
5、“空气流通”小实验。
(1)小朋友们,你们看袋子宝宝在干吗?(教师抖动袋子),我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幼:用手。
(2)小魔术师们,除了用手,又不让我们的身体去碰袋子宝宝,你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袋子宝宝动起来?
幼:用嘴吹。
(3)这个办法好玩,大家也来试一试、玩一玩。
游戏:幼儿站成一排,同时吹袋子,看谁的袋子最先到达终点。(教师依据幼儿情绪,玩2-3次。)
(4)你是怎样让袋子宝宝跑起来的?
幼:用力吹。
(5)用力吹袋子宝宝可以跑得快,轻轻吹会怎样呢?咱们轻轻地吹一次试试。
(6)小魔法师们,用力吹和轻轻吹有什么不一样?
幼:用力吹袋子宝宝跑得快,轻轻吹袋子宝宝跑得慢。
(7)为什么我们用嘴巴一吹,袋子宝宝就跑起来了?
幼:因为空气流动产生风,风让袋子宝宝动起来。小结:因为人的身体里也有空气,嘴巴一吹,让空气流通起来,产生了风,推动袋子宝宝跑起来。
分析:将游戏和探究融在一起,让幼儿体验探究的乐趣,发现空气的流动和自己用力的大小有关。
6自主探索“空气流动”
(1)除了用手,用嘴巴,不用身体去碰袋子宝宝,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让袋子宝宝跑起来。
(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工具,你们可以从中选一种,试一试,玩一玩,看能不能让袋子宝宝跑起来。(可以互换玩一玩。)
(3)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让袋子宝宝动起来的?
同伴交流:
幼1:我用扇子……
幼2:我用圆盘扇……
幼3:我用报纸……
幼4:我用空瓶子……
(4)谁跟他用的工具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还用了那些工具?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利用手中的工具,让空气流通起来,推动袋子宝宝跑起来。
分析: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支持和回应幼儿的探索行为,让他们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满足。
7、人类利用空气流动的现象,发明了很多对人们有帮助的工具。
(1)除了这些工具之外,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工具让空气流动起来产生了风呢?小结:小朋友知道的真多。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但是空气的作用却很大,人们就利用空气到处都是,会流动的原理,发明了很多帮助我们生活,为我生活带来方便的工具。
(2)比如:我手里拿到的电吹风,他可以用来干什么?电风扇,他有什么作用呢?
(3)打气筒可以干什么呢?我们来试一试,找个小朋友来帮帮忙,看这两种气筒哪一种快?
延伸:看来,我们人类是愈来越聪明了。小朋友们,空气对人类的作用很大,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有关空气的秘密之外,空气还有很多秘密,(好,捏住你的鼻子,不要松手,我数十声数,再松开,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捏住鼻子就难受?
小朋友回去可以询问爸爸妈妈,上网查询,翻阅图书,把你知道的答案我和小朋友们好吗?
活动反思:
教育来源于生活,本次活动是一节感知空气特性为主的科学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为主线,通过孩子用袋子和空气玩一玩、找一找、闻一闻、摸一摸的探索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利用空气的流动原理让幼儿自主探索,快乐游戏,充分发展了幼儿的创造、交流、合作等能力。整个活动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氛围,都是在尊重孩子的意愿上进行着,孩子们的学习经验都是在快乐探索和合作中获得,这是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把科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及角色粗心的性格特点。
学习独立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不遗忘、不丢失。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幼儿用书《找不到眼镜》。
活动过程:
听故事录音,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谁找不到眼镜?他的眼镜到哪儿去了呢?”
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前半段。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交流:
——“熊的眼镜会在哪里?”
“为什么他会找不到自己的眼镜?”
“他的眼镜应该放在哪里?”
听看结合,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
阅读故事,边听教师完整的'朗读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
——“我们帮助小熊想想办法,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呢?”
幼儿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提升相关经验:
引导幼儿积极讨论:
——“我们的学习用品增加了,那怎么样使这些学习用品不丢失呢?”
师生共同归纳统计保管物品的方法。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根据《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及其在各年龄阶段的表现来说,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自立理能力,也能为集体做一些事情。但是大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尤其在家中凡事都由父母包办,缺乏独立性。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丰富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老师尝试让幼儿在说说、画画中制定做事的计划,从而帮助幼儿提升已有做事经验,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红红的一日生活》。
2、自己、家里、本班活动室、的三列小火车样板。
3、幼儿操作的纸和笔、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自编的故事片段;《兵兵请客》
2、幼儿讨论:兵兵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观看ppt《红红的一日生活》
师提问:“红红会做些什么事?”
a、自己穿衣服
b、在家里扫地
c、帮助班级整理图书。
三、幼儿制定计划
1、想一想:你为自己、家人、班级、做的事?
2、幼儿制定计划
用简单的绘画表现为自己、家里、班级、做的事。
四、计划归类
1、我们一起把你们做的事来分一分,帖一贴(幼儿制作计划书,按自己、家里、班级、进行归类。)
2、教师总结归类。
五、拓展“我会做……”
引导幼儿尝试做更多的事。
大班教案 篇4
案例分析:
重点:学会使用圆舞板、铃鼓、双响演奏歌曲。
难点:能根据图谱演奏歌曲。
活动目标:
1、知道乐谱是4/4拍,能根据图谱进行演奏
2、懂得用适合的乐器来演奏乐曲。
3、通过乐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活动准备:
1、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3、幼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大这首歌。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6、经验准备:熟悉歌曲,熟悉各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大音乐)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师: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师: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节奏卡是怎么看的?X的时候是该干嘛。O的时候是该干嘛。
幼:X的时候是拍手,O的时候不拍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拍手练习练习这些节奏卡。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师:这些是我们新的节奏卡,你会吗?来试一试。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师:在|X---|中,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延长符号,并不是停下不拍节奏。)
(3)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师: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动作来表示延长符号吧。
(4)师:|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师:这个和我们刚刚出示的|XOXO|有什么 不同啊?是不是速度变快了。
师:我们在通过学习节奏卡后,了解了新的节奏,那我们接下去就要看图谱,让我们跟着图谱来来尝试着演奏歌曲。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在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遍(教师帮助幼儿巩固练习。)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拍节奏了,请大家看好图谱,一起演奏。
师:演奏过2次后,老师觉得小朋友都很不错,那你们想拿上乐器来试一试吗?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师:请你选择乐器,请一种乐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师:每个乐器在图谱上都有相应的.标记,我们一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乐器演奏的吧。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师:既然我们找到哪里需要哪种乐器演奏后,那我们来一起试试吧。
4、幼儿听乐曲演奏。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引导幼儿能看懂连环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图片内容。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多元创编故事情节,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认真阅读、逐页翻看图书的良好习惯,体验同伴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书中有一页是空白的)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主看书,阅读讨论。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本很好看的连环画,在这本连环画中,每一页都讲了一个好听的小故事,如果把这些小故事连起来又可以编成一个更完整更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看这本连环画?
二、理解故事内容,提出并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将连环画中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全班小朋友讨论,共同解决。
三、创编连环画中空白部分内容。
提问:小动物们可以想什么办法来救小老鼠?怎样来救小老鼠?
四、小组讨论合作创编完整故事并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提醒幼儿一定要把连环画中空白的地方也编进去,同时要求幼儿认真听一听用了哪些好听的词,好听的句子,表情怎样,声音怎样。
五、教师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六、延伸活动:请幼儿把救小老鼠的办法画到书中空白的地。
大班教案 篇6
玩法:
1 请两名幼儿参加游戏,其中一名幼儿做“挑战者”与另一名幼儿比赛。其余幼儿将两只手交叉在胸前,分别代表两名参加游戏的幼儿。
2 游戏开始,教师口报算式,例如2+4,两名幼儿谁先报出正确答案,谁得一分。其余幼儿将代表这名优胜者竖起一指以计分。以此类推,先得三分者胜。
3 胜出的幼儿可继续游戏,教师可再请另一名幼儿做“挑战者”参与游戏。
准备:
已学习过10以内的加减法。
提示:
1 通过速算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 对决出的优胜者给予一定的鼓励。
3 比赛时,应选择程度相当的幼儿比赛。
一、活动目标
1、能了解盐的溶解和结晶。
2、能制做不同浓度的盐水。
二、活动准备
盐、糖、杯子、水、小勺、棉棒、实验记录表、已制作好的盐水画。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糖和盐,让幼儿辨别哪个是盐,哪个是糖?
2、启发幼儿进行观察:
盐和糖是什么颜色的?(当它们堆在一起是白颜色的,当它们放到水中是无色的)
盐摸起来感觉如何?
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什么样的?
尝一尝,它们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3、请幼儿回想我们前面做过的为认识糖的颜色而做的实验。请幼儿说一说盐和糖是否都会溶解到水中?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4、将幼儿分成四组做溶解实验,让幼儿做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并学会简单地记录。
5、出示盐水画,让幼儿了解盐的结晶并激起幼儿画盐水画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到班里自己制作盐水画。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11-15
绳大班教案02-08
《转》大班教案02-13
《种瓜》大班教案02-13
大班教案《落叶》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