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1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认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感受民族纹样的样式美
2、画画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选择喜欢的民族纹样来装饰
3、尊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纹样的艺术魅力,发现并创造生活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民族纹样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装饰在平面图形中
2、难点:能把喜欢的'民族纹样运用于平面设计,体现出较好的色彩搭配和构成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具有民族纹样的物品,彩笔、画纸 (教师)有民族纹样的相关物品,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普通花布和有民族纹样的花布(最好是实物)。
比一比,两块花布的纹样有什么不同?
小结:民族纹样的花布更别致,这些民族纹样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2、了解民族纹样的运用
(1)出示:民族风的服饰、鞋、包。
体会:民族纹样使服饰、鞋、包更漂亮
(2)出示:民族风的家居布艺
体会:民族纹样使布艺更美丽、环境更舒适
4、认识民族纹样
(1) 美在变化与统一
① 出示:白族刺绣小围兜
猜一猜:这个小围兜为谁设计?美在哪里?
口水兜上有什么纹样?
纹样是怎么构成的?
小结:图案中有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对称的构成方式,色彩丰富 ② 出示:彝族刺绣肚兜
看一看:肚兜上的图案美在哪儿?
肚兜上有什么纹样?
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选用哪些颜色搭配的?有什么寓意?
小结:直立对称的构成方式。中间是人物纹样和花草纹样;周围是连续花草纹。 它主要有三种颜色:红色表达热情、豪放;黑色表达严肃、尊贵;黄色表达和平、亲切。
(2) 美在对称与平衡
出示:白族扎染方巾
想一想:在抽象的图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纹样?
这个图案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用什么颜色搭配的?
小学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
橡皮泥(纸黏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3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版画艺术的情感
2、了解版画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木版画基本知识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木版画
二、讲授新课
1、版画是绘画的重要品类之一。它以板为媒介,画家运用刀和笔以及其它工具,在不同材料的板面上进行刻画,通过印刷可复印多份原作。后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形式,即现代涵义的版画创作。
2、版画作品精炼、独物,易于保存和收藏、传播,深受人们喜爱。
3、版画创作极为重视工具和材料的处理,不同板材、技法的处理,创作出的版画风格也各有不同。
4、版画的种类
(1)木刻版画
(2)铜版画、石版画
(3)纸版画
5、木版画
(1)木版画知识
木版画俗称木刻,源于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是版画家族中最古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支。
木版画,刀法刚劲有力,黑白相间的节奏,使作品极有力度。
(2)木版画作品欣赏
A《风景》水印套色木刻
B《痛苦的呼号》黑白木刻
C《祖孙俩》黑白木刻
注意它们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分布和处理。
(3)学生制作
在较软的木板上进行版画作业。
教师指导
(4)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神奇的天气现象。了解有关“雨的形成”的科普知识,以及“雨与人类”“雨与地球”“雨与生态环境”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的方法,并表达出自己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重点:
带领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感受雨,并用画面表现出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
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以及形状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的技能方法
教学用具:
不同雨声的音效录音、《小雨沙沙》歌曲
学习用具:
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播放雨声的音效录音)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三、讲授新课
1、下雨的原因
师:有谁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生:传说中是因为东海龙王在天上打了一个喷嚏,所以地上就下起了雨;是因为地上的水被太阳蒸发到天上,变成了云,云越积越厚,小水珠也越变越重,在天上站不住了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2、雨的用途
师:谁能来说说下雨的作用?
生:可以灌溉庄稼;可以净化空气;可以给地球洗澡;雨后有彩虹;有时候也会带来可怕的洪水;……
3、雨带来的变化
师:下雨的时候,周围会有什么不一样?人们的衣着会有什么变化?街道上有什么不一样?小动物、昆虫们在干什么?雨天的色彩是怎样的`?……?
生:人们会穿雨衣、穿雨鞋、打雨伞;街道上到处都是水;小动物们都躲在自己的窝里不出来;下雨天光线比较暗,室内要开灯;下雨天天空是灰色的;……
4、雨的不同种类
师:雨也有不同的性格脾气,时而温柔、时而暴躁、时而顽皮、时而阴郁,你知道不同性格脾气的雨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大雨、中雨、小雨、雷阵雨、太阳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
师:用你的声音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生:沙沙、沙沙——
哗哗、哗哗——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5、欣赏《小雨沙沙》的歌曲,跟唱,做动作。
6、拿着自己的雨伞到室外去,直接观察一下下雨的情景。(此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或有意识的选择下小雨的天气上此课)
教师引导学生:看,树叶被雨水洗得多么干净;听,雨滴的声音多么动听;闻,雨中的空气多么清新;触,小雨打在手背上的感觉多么冰凉。
7、回教室交流感受。
小组讨论,说说在室外你都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对下雨天你有那些不同的感受?
师:喜欢下雨,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不喜欢下雨,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去)
小结:(渗透环保观念)从刚才大家的表现中,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水资源循环的一种形式,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使大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8、组内继续讨论、
归纳一下可以用那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学生到黑板上来画和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你希望画出下雨时的那种情绪或感受?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你印象最深的雨中的情景。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自主地、大胆的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进行有目的改造成使之为小鸟的家。
2、引导同学通过音乐欣赏,理解小鸟失去家园的痛苦,充溢情感的去进行表示,培养想象力、发明力。
3、在游戏活动中引发同学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存问题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发现资料的美感并进行大胆的、有目的的改造。
2、在游戏活动中引发同学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存问题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用KT板制作一棵有树洞的大树。搜集多种可以利用来制作小鸟的家的废旧物品。制作工具。
同学:图画纸、彩色笔。课前搜集多种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等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激情引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想认识它吗?
教师戴上绘有小鸟形象的手套扮演小鸟飞,并以小鸟的口气说:“春天的时候我到青岛来旅游,发现青岛是一个充溢了绿色的城市,人们也很保护鸟类,所以我就在青岛住了下来。这几天天气凉了,我也有点想家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大森林里的家看看、玩玩?和我一起飞好么?”
师生一起用手势学小鸟飞。
活动二:创设情景
“飞累了,咱们先歇歇。你们想不想看看我家呀?”展示课题。放课件展示一幅小鸟们在大树间飞行的图片,随同着的是《苗岭的早晨》的音乐。“我的家漂亮么?你从音乐中能听出我们在这儿生活得怎么样?”
引导同学说出大森林很美,体会音乐中表达出的鸟儿在快乐、自由的生活着。
“我们接着飞吧,前面就是了!”课件展示一幅大树被伐,鸟儿围着树桩哭泣的图片。“啊呀,我的家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小鸟们,你们快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放课件小鸟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家的故事:有一天,小鸟们伴着《我是一只小小鸟》的音乐正在树林中飞行,突然一位猎人用枪把一只鸟打了下来,其他的鸟儿都飞走了;第二天有人砍伐森林,在电锯的操作声和树木轰隆到底的声音中,又有许多小鸟飞走了;下一幅画面整个是灰色调的:伴着悲痛的小提琴曲,小鸟围绕着空巢飞来飞去……
请同学说说大森林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根据音乐体会小鸟的痛苦。鼓励同学说说人们捕杀鸟类给鸟类带来的痛苦,引导同学带着感情来表达,引起同情,激发爱心。
下一幅画面,一只小鸟在笼中低泣,启发同学:它也有家,可是他为什么不开心?
教师启发同学:“大森林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你想,小鸟和大树会对人们说些什么,你又想替人类对大树和小鸟说些什么?”鼓励同学大胆表述,引发同学考虑维护环境、保护小鸟的主题。
活动三:
鼓励同学以连环画的形式将自身看到的“小鸟的家”的故事画出来,由教师分配哪一组画什么场景,组内同学可以自身画,也可以合作。
同学绘画,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同学根据事件绘画场景、人物、刻画表情和动作。鼓励同一组同学对同一场景进行不同表示。
活动四:
教师将各组绘画串接起来形成一本本连环画。
同学互相传阅,谈谈感受。
安排下节课带的工具资料。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引导同学回忆并简述上节课小鸟向我们讲的关于家的故事。
引发同学考虑维护环境、保护小鸟的主题。出示课题。
活动二:启发发明“人类破坏了小鸟的家,让我们一起来为小鸟再建一个家好吗?”
教师在已出示的课题上利用废旧抽拉纸巾的盒子经过简单的改造,为小鸟建一个家。在示范过程中,请同学参与创意。教师反复强调为小鸟做的家既要舒适、美观,又要牢固。
请同学起来说一说,自身通过课前准备,打算利用什么废旧资料来为小鸟筑巢。教师鼓励同学利用不同的工具资料,通过简单的、力所能和的改造来为小鸟建造一个家。
活动三:
同学分组制作,教师指导,鼓励同学资源共享,发扬合作精神。对于能力稍弱的同学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为小鸟建家。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和时发现有创意的制作并进行褒扬,鼓励同学发挥发明性,大胆的对资料进行改造。
活动四:展示作品。教师推出绿色KT板做的大树,请同学拿着自身的作品到大树旁展示,还可以从树洞中将鸟窝展示出来。选几位同学扮演小鸟,找出自身最喜欢的家,并说说自身为什么喜欢这个家。教师对同学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收拾与整理:
提醒同学,环境污染的地方小鸟也是不喜欢的,请大家将教室打扫干净。
札记:
在备这一课时,我感到我们学校这一批小朋友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假如只是让他们画出小鸟的家,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也不能很好的体现他们想象力、发明力。所以我将作业要求进行了提高:请同学利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废旧物品来为小鸟制作一个家。为了让同学选择的资料多元化,我提前安排同学回去看书预习,并且告诉了他们“我们要用废旧物品为小鸟做一个家”,请他们在家长的协商下搜集废旧物品。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同学体会人们乱砍乱伐、捕杀鸟类造成了小鸟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
为了引导同学体会小鸟失去家园的痛苦,启发同学的`发明思维,我制作了一个配有音乐的课件,当小鸟向大家介绍以前的生活多么美好、闲适时,配合的是曲调优美的《苗岭的早晨》;当展现人类猎鸟时,配合的是《我是一只小小鸟》,歌词中唱道:“当我飞上高高的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小鸟围绕着空巢飞来飞去的画面则配着低沉压抑的小提琴曲,使同学体会到了小鸟失去家园的痛苦;住在鸟笼里的小鸟有家,但是《我想有个家》的乐曲却在引领同学深思:它有家,为什么却不开心?伴着繁重的钢琴曲,请同学通过自身刚才的感受,来代表人类向小鸟和大树表达自身的歉意;最后伴着欢乐的乐曲,鼓励小朋友们来为小鸟营建一个美好的家园。音乐代替了教师的许多提示性的话语,通过音乐引导同学感受艺术,体验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同学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发明态度。
总之,我是以人文情感为主线贯穿了这节课,我希望我的同学通过这节课,不光学会用废旧资料为小鸟筑巢,还能够引起对生存问题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小学美术教案6
一、小学生怎样画扇面
炎炎酷暑,扇子不仅是人们驱暑纳凉之物,而且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与传统的诗词、书画、雕刻等艺术结缘,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手持一把书画折扇,开合把玩,自有一种儒雅之风,扇子小巧精致,折扇能折叠成“袖中藏物”,便于携带,更便于保存,受到了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热烈追捧。
无论是团扇还是折扇,都有扇面。扇面书画艺术向来被称为“别体之作”。丰子恺先生在《扇子的艺术》一文中写道:“扇子在中国是特别发达的一种书画形式。”
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始于三国时代,渐盛于魏晋南北朝。《历史名画记》中载:南朝画家道愍“兼能画扇,人马数分,毫厘不失,别体之妙,可谓入神”。唐宋传世的书画作品中,不少是纨扇扇面画,山水、花鸟、楼阁、人物均有,不少文人雅士泼墨扇面,甚至连皇帝也在扇上书画。如宋徽宗赵佶草书纨扇上之“掠水燕翎寒自转,坠泥花片湿相重”诗句,运笔流畅,极为精妙。
到明清时,折扇扇面书画更见兴盛。明代中叶著名书画家文徵明,从事书画创作三十余年,名声显赫一时,为明代四大家之一,影响颇大。“吴门派”是明代中期最有影响的画派,其代表人物便是沈周和文徵明。在他的为数众多的传世书画作品中,扇面书画占有相当部分,有的堪称精品,价值极高。1973年3月,南京博物院在吴县洞庭山考古发掘一明代官僚墓葬时,发现了一柄书画折扇,那就是文徵明留下的一件精品,此扇扇骨用乌木所做,泥金扇面。在泥金扇面上画雨中山水,近景以墨笔混点配合晕染表现山坡烟树,林中小屋三两间,以淡墨勾出。烟雨濛濛中,远山数峰隐约。扇的另一面书写一首《夏日睡起》诗。文徵明的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皆工,晚年书体尤见功夫。这首诗用的是行草书法,运笔遒劲流畅,风格苍秀。因此,这柄出土的文物扇,无论从扇面的绘画还是诗艺、书法来看,都堪称扇面艺术的精品。
明代的吴门画派唐伯虎、沈周、文徵明、仇英四大家,清代的郑板桥、任伯年等书画家的扇面画和题扇诗,均为珍品。清代“扬州八怪”也留有珍贵的扇面书画墨迹。
画扇面最多的画家,兴许要数任伯年了。他年未及壮已名重江南,声誉赫然。这位自称“山阴任颐”的大家不但融贯了民间艺术传统和文人画传统,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参用西方画法,至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形成了雅俗共赏、清新活泼的鲜明风格,备受人们喜爱。他的人物、山水、花鸟扇面均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折扇上宽下窄,纸面高低不平,要在扇面上表现书画艺术,并非易事。书画家们一旦掌握了它的特征,加上巧妙的布设,在尺幅之中,亦能产生其他形式所不能展现的另一种情趣。所以同一作者,同类题材,同样尺幅的作品,画在扇面上价格就特别贵,一是扇面上作画的难度所决定;二是折扇盛行是在明清。明清以后,折扇很受大众喜爱,有的人还拿它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样书画家在扇上创作也格外用心和讲究,这便是扇面和成扇备受藏家欢迎,并愿意出价珍藏的缘由。
历代团扇成扇存世极少,名人团扇以成扇形式流传的寥寥无几,收藏界以团扇成扇作为收藏目标的藏家更少,所以扇子的收藏一般是对折扇而言。折扇藏品中的好扇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特别是那些材质精良、色泽纹理好、雕刻工艺高超的扇骨,往往被收藏家所珍重。扇骨和扇面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则此扇的收藏价值自然更高。
古代扇面多有书而不画,因文人都能书法,爱书法未必能作画。早先折扇正面书写,背面配画,后来才正面绘画,背面题书,渐成“诗、书、画、印”交相辉映。但也有以各种字体汇集扇中的,如吴湖帆集清代七十二状元扇,便都是书法扇。
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齐白石等都在扇面上表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珍品。齐白石的扇面多为大写意,但扇画上的鱼虫、花鸟、蔬果无不精细形象,栩栩如生。那柄设色《香菇冬笋图》折扇,仅香菇、冬笋两物,但见笔墨豪放,色彩强烈,真可谓涉笔成趣,于时鲜清蔬中蕴含意韵。
二、书法比赛团扇和折扇格式是什么?
南宋是绘画较为普及的时期,这一时期绘画已逐渐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再是贵族豪门、文人雅士的专利。
南宋的花鸟画基本保持北宋工细写实的画风,所不同的是北宋以坡石、花草、禽鸟俱全的表现宫苑小景的大幅卷轴画为主流,而南宋则是以表现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的扇面、册页和灯片小品为主流。虽然这些小品的气势大不如前,且往往在画面的边角做文章,但是,这些小品的特点却十分突出,如注意特定和瞬间的.意境和情态的表现,形成构思新奇、主题鲜明、描绘生动、笔墨精妙、手法多样的风格,给人以清新优雅之感。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有不少知名的花鸟画家,但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花鸟画作品却多数没有名款,因此,当时的多数画家现在难以利用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东汉时,扇子开始流行,民间有纤巧玲珑的竹扇、蒲扇。
随着丝织手工业的发达,出现了一种以绢制成的纨扇,形状有如一轮明月,称为“团扇”或“纨扇”,也叫“合欢扇”;也有长圆、梅花、葵花、六角等形状,扇柄用骨、木、竹等材料,雕刻精致;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三国第一次出现在扇子上题诗作画。
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
当时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北宋时,出现了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折扇是北宋宣和年间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折扇,亦叫“聚头扇”、“撒扇”或称“聚骨扇”。
到了南宋,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扇面书画成为一种重要的绘画样式,并出现了扇铺和画商。 总结宋代的扇史,竹扇和蒲扇是最平民化的扇子,仕女用的仍是精致的团扇。
南宋时许多花鸟、山水、人物小品都采用团扇形的构图形式。清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
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也兴于此。
扩展资料:
丙烯颜料的特点:
1、可用水稀释,利于清洗。
2、速干,颜料在落笔后几分钟即可干燥,不必像油画作品那样完成后需等几个月才能上光。喜欢慢干特性颜料的画家可用延缓剂来延缓颜料干燥时间。
3、着色层干后会迅速失去可溶性,同时形成坚韧、有弹性的不渗水的膜。这种膜类似于橡胶。
4、颜色饱满、浓重、鲜润,无论怎样调和都不会有“脏”“灰”的感觉。着色层永远不会有吸油发污的现象。
5、作品的持久性较长。油画中的油膜时间久了容易氧化,变黄、变硬易使画面产生龟裂现象。而丙烯胶膜从理论上讲永远不会脆化,也绝不会变黄。
6、丙烯颜料在使用方式上与油画的最大区别是带有一般水性颜料的操作特性,既能作水彩,又能作水粉用。
7、丙烯塑型软膏中有含颗粒型,且有粗颗粒与细颗粒之分,为制作肌理提供了方便。
8、丙烯颜料有毒,但对人体不会产生伤害。只要小心不要误食就行了。
小学美术教案7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星期三的下午第三节课至五点三十分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绘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创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活动步骤:
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两次,活动制度化。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刮蜡画方面着手,以刮蜡画为主,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
(1)重点辅导学生刮蜡画方面的学习;
(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
(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我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组织观摩活动。
我们设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让同学们得以受益。
(五)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举行国画、速写、简笔画、素描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通过训练比赛,大大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五、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两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美术教案8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有个性的人。
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从儿童拿起笔的那一天起,他们就一直在表现着心中的人物和故事,但水墨人物画是学生感兴趣而又难以自由表现的一个课题,教学时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感受的机会,引导学生利用一些身边的图象资料进行表现,如自己或父母的照片、同学模特、报纸画刊上的一些人物图片等,以此减弱人物表现时的难度,而专注于水墨特点的把握和方法的研究。教材中的欣赏图例已经给了一些表现方法上的启示,如泼墨写意、勾写结合、勾线设色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再补充一些更适合的作品图例进行教学,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艺术特点和感受。教学时要设定好问题和探究的任务,开展广泛的交流。对于表现技法,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即可,如勾线、设色、点写等,然后启发学生大胆探究更好的表现方法,画出墨色的变化与画面的整体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
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三、教学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收集一些人物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用的纸、范画、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的工具与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1)出示两幅作品:一幅油画人像作品、一幅水墨人像作品。
(2)引导学生观察与感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画吗?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3)进行交流,教师小结,提出学习的要求与课题——《水墨人物画》。
2.了解知识,欣赏感受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1)欣赏古代中国画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介绍作品历史和作者简介并交流感受
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1)出示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范画中人物的造型有何不同
(2)交流探讨几个问题: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挑一副喜欢的说一说人物的特征、神态等,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3)教师分析范画中笔法和墨色变化的运用
(4)教师边示范一个人像边讲解基本的表现技法和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方法、五官步骤等
(5)请学生概括与总结表现的基本步骤,教师肯定与补充
(6)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1)画一个有个性的人像,画出他们的神态
(2)二人合作完成一张作品
(3)给自己的画取一个题目,比如〈我的老师们〉、〈全家福〉、〈一起合个影〉、〈最喜欢的明星〉等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在构图上进行指导,对没有用到水的学生进行提示,鼓励学生创作,及时对画的大胆的能表现水墨浓淡变化的同学进行表扬
6.课堂小结,作品展示与评价
(1)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展示作品,请同学猜猜画中的人物是谁,并评一评画得怎么样,有什么进一步的建议。
(2)评价可以着重在画面的构思与人物的形象上展开,关注学生表现的自由性与生动性。
(3)布置下节课前工具材料的准备
小学美术教案9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认识三原色
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
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我们的生活环境是色彩缤纷的,这中间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考考关于色彩方面的知识:在众多的色彩中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出示红、黄、蓝)。
3、之所以说它们奇妙是因为它们是无法用其他颜色调和出来,而它们之间相互调和却可以生出许许多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这三种颜色称作原色。而任意两种原色调在一起所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比如说和蓝色调在一起可以产生绿色(出示绿色)那么绿色就是间色的一种。
4、今天我们就以这四种颜色为各排重新命名:红队、黄队、蓝队、绿队。每队都有一只气球,哪一队课堂听讲认真,善于思考,积极回答,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画效率高,哪队的气球会升的,想不想比试一下?
二、新授:
红色带给人们的感受:
1、下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在节日里或喜庆的场面上哪种颜色用的最多吗?(板书:红色)
2、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红色吗?红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庆祝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课件出示图片)
4、你能说出几种红色?
出示色相环,介绍常见的几种红色:大红、朱红、橘红、玫红、紫红。
5、说说彩笔中的红色,跟同位说一说。
生活中的红色:
这么多的红色都来源于生活,你能说说生活中的红色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的世界,来欣赏红色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3、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欣赏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画家是如何以红色为主来作画的。
欣赏后判断这样一个问题:红色的画就是用红色来表现的画。
红色的画就是以红色为主来表现的画。(解决红色画的概念问题)
(2)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这两幅作品都是用红色表现的,比较一下哪幅更有层次感?为什么?
运用不同的红色来表现画面会显得有层次更丰富。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说一说,他们的作品给你什么启发?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四、学生实践
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就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板书课题)
要求:1、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大胆构思,尽情宣泄对红色的感受。
2、想好要表现的内容后直接用深色彩笔勾边起稿。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拓展总结:
今天我们以红色为主表现了不同的事物,感受了红色带给我们的热情和喜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红色伙伴一直陪伴着每一位同学,是它让你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也是它见证着你从普通队员到优秀队员的成长。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位少先队员不仅要佩带红领巾,更要爱护它,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小学美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具学具:
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小结:
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对折剪纸
六、教学反思:
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小学美术教案11
一、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魔幻的颜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节课通过学习三原色的同时学生掌握原色与间色之间的关系,了解原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运用原色和间色作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及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会观察色彩的变化,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三原色或用三原色调配的颜色作画,加深对三原色、三间色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色彩的魅力和变化,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知识,掌握三原色调色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三间色,能用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并作画。
二、学情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都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色彩的认识和艺术的'感知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色彩表现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色彩感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根据本课的特点,遵循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启发探究法、实验法。启发探究法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辅以试验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
四、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首先将采用学生观察,直观感受的学习方法,然后学生能自主探究,在试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初,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么作用?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新授:
1、认识三原色: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颜色中,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
(2)、观看课件(一段拟人卡通动画)后问:“看了动画,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吗?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呢?”
(3)、得出定义: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
2、认识三间色:
(1)、观看视频,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2)、出示三色轮,引导学生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教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3)、做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教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提问:“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
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教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4)、得出定义:通过讲解、实验,发现这三间色里,不管哪种间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给间色下定义,先提问:“同学们知道间色是什么吗?”然后教师总结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三)、练习:
用水彩画材料,运用三原色和间色完成8开彩虹桥或七色花作品。
(四)、展示与讲评:
练习完成后收集全班学生作业,从中选出三幅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自己来评价,画面中的原色、间色在哪里。最后教师根据几幅代表作品对整个学习进行总结评价。
(五)、小结:
用拓展思考的方式进行小结:用画笔绘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
六、板书设计
本课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思路明确,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
小学美术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
小学美术教案13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社团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社团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社团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欣赏佳作,提高欣赏水平。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以基础素描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5、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社团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社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时间:定期周四下午课外活动自习课
地点:美术室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内容安排:
活动次序教学内容
第一次组建美术社团,明确社团要求
第二次了解简单的美术常识
第三次欣赏儿童素描佳作
第四次讲解简笔画的作用与意义及造型原理
第五次简笔画画植物
第六次简笔画画静物
第七次简笔画画动物
第八次简笔画独立创作
第九次了解儿童画及分类、欣赏佳作、儿童画练习第十次线描风景画———美丽的海底世界
第十一次各种各样的昆虫
第十二次线描独立创作
小学美术教案14
一、活动目的:
能用吸管蘸颜料在白纸上随意吹画,并在玩色中发现色彩的变化,感受色彩的美丽,同时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能用简单的语句大胆的介绍自己的画,从中发展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每组三种颜色(红、黄、蓝)调色盘、幼儿作画用纸、抹布、吸管、旧报纸。
三、活动过程:
引题————学生玩色—————讲评作品
引出课题
师: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就用吸管来画画。(吸管也可以画画?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玩色
{一}提出作画要求
{二}学生自由练习(给幼儿创作空间)
1、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图画。
2、提醒学生别把衣服、图画弄脏。
(分析: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式指导是很重要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方式,又要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体现了保教结合的原则)
三、讲评作品
教师找出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它像什么?
引导学生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图画,画了什么?它在干什么?
生1:我画的是我的手印。
生2:我画的是怪兽,奥特曼打怪兽(做出奥特曼的动作)
生3:我画的是小河,还有一只青蛙在吐舌头。
……………
生6:我画的是小白兔,小白兔在吃草。
生7:咦!绿色是怎么来的?桌上没绿色呀?
生6: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
师:是吗?请每个小朋友在自己纸上试一试,并讲讲自己的新发现。
生7:不对!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才是绿色。
生8:我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就变成橘黄色了。
生2:红色和黄色、蓝色混在一起变成了乱七八糟的颜色了。
………………、、
生成课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混色实验,验证:黄色和兰色混在一起会变成绿色,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会变成橘黄色…
鼓励学生再次操作,去发现颜色的变化。
四、小结:
小朋友都很能干,用吸管吹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图画,还发现了几种颜色加在一起做好朋友,会变出另一种漂亮的颜色。
小学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昆虫的外部特征
2.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3.树立集体意识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张白纸、有关蚂蚁的图片。
教学重点采用集体绘画创作,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教学难点相互协作进行集体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范画,引入谈话。出示课题。观察课本中的范画,说说观察的结果和感受。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学习讨论
欣赏蚂蚁的.有关图片,说说蚂蚁有什么特征。在欣赏图片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老师设问:除了这些搬法,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这时它们的动作会是怎样的呢?欣赏分析蚂蚁的外形特征。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如: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它们搬的是什么物品呢?用什么方法来搬呢?小组自由讨论,由代表来汇报自己组的意见。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大胆提出问题,自己或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
蚂蚁表演老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蚂蚁、昆虫等头饰给自愿参加的小朋友带上,一起来表演《蚂蚁搬家》的故事。学生有的当蚂蚁,有的当昆虫一起兴高采烈的模仿表演。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激发兴趣。
集体创作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造一幅《蚂蚁搬家》为题的创作画。能抓住蚂蚁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大胆想象描绘出蚂蚁采用什么方式搬东西及所搬的各种物品。学习集体创作,先确定画面主要内容,再安排个人负责的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和集体创作的乐趣。
展示讲评老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3-17
小学美术教案11-12
小学美术的教案02-23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02-22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1-14
小学美术教案【精】01-02
【热】小学美术教案01-02
【荐】小学美术教案01-29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1-26
小学美术教案【荐】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