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26 14:29:1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一、认识食品清洁剂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洗涤用品中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

  2、引导幼儿了解食品清洁剂的含义及种类。

  3、培养幼儿运用感官感知各种物品的能力。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四幅、娃娃一个,脏手帕、脏碗各一个。布置动物王国,饭粒一袋,可乐,面汤水,醋酸和白醋,茶叶水各一瓶,洗洁精、洗面奶、洗发水、84消毒液各一瓶,洗衣粉一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引导幼儿谈谈父母平时在家都用哪些洗涤用品,教师就出示那种洗涤用品。

  二、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洗涤用品对人们的危害:“这些洗涤用品使用起来虽然很方便,但是这些洗涤用品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呢?”请小朋友仔细看图。

  三、介绍食品清洁剂: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动物王国,请你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嘴巴尝,了解一下小动物都使用什么来做洗涤用品?(可乐、茶叶水、酸醋等)“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使用这些用品?

  (教师依次示范可乐做去污剂,去掉雪花片上的脏物;酸醋可做消毒剂,用来消毒玩具;白醋可做洗面奶,给娃娃洗脸;茶叶水可做洗发水给娃娃洗头;面汤水可做洗洁精,用来洗碗;饭粒可做洗衣粉,洗掉衣服上的`污渍。)

  四、讲解食品清洁剂的名称及好处:“小动物使用的这些洗涤用品,既可以吃,又可以当做清洁剂。”“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用食品清洁剂?”(食品清洁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

  活动二、使用食品清洁剂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食品清洁剂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成邋遢国,各种食品清洁剂若干洗涤用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邋遢国,引起幼儿操作兴趣“你觉得邋遢国怎么样?你们想不想改它?”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1)幼儿必须使用食品清洁剂来改变邋遢国的面貌。

  (2)幼儿可以一人操作、也可以2~3人一组共同操作。

  三、幼儿讲述:你刚才做什么的?用什么做的?

  如:我用面汤水做的洗洁精洗碗。

  四、教师小结:

  活动三、寻找食品清洁剂(延伸活动)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食品清洁剂,找到了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活动过程 :

  一、 第一次尝试:玩透镜

  1师:小朋友,教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两块奇妙的镜片,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尝试。

  3引导幼儿讨论:刚才用两块奇妙的镜片看的东西一样吗?

  4得出结论: 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

  二、 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发现:凹面镜、凸透镜的特征

  1师:两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

  2幼儿尝试操作,发现不同的原因。

  3引导幼儿讨论。

  1) 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凹透镜(幼儿学说)

  2) 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厚的镜片看东西变大)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凸透镜(幼儿学说)。

  3)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透镜看东西也不一样。

  三、 第三次尝试: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奇妙的镜子,你们看是什么?

  2 请幼儿看看这三面镜子里看到人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3引导幼儿讨论:这两面镜子和我们刚才看到的透镜有什么不一样?

  4得出结论:这两面镜子是工人叔叔们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镜的后面涂上了一层水银,而这就不是透镜了,叫凹面镜、凸面镜。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镜子真奇妙,能把东西放大、缩小,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镜子呢?(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

  6. 幼儿自由地玩望远镜、放大镜、哈哈镜等(自然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找到目标物的成功感。

  2、能根据多种特征标记找到目标物。

  3、学习根据物体特征用排除方法找到目标,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活动准备: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各种糖果、饼干、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学习兴趣。师:今天鲍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小熊一家喜欢旅游,瞧,他们又出发了,他们走得又累又饿,这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城堡,进入城堡看到一桌丰盛的食物,小熊一家太饿了,坐下来就吃了起来……

  二、讲述故事,学习用排除法找目标.

  1、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

  (1)师:就在他们吃的正开心的时候,一群怪物进来了,小熊数了数,这群怪物有20个呢!

  (2)师:小怪物们看到自己的食物被吃了,会怎么样?他们会怎么说呢?谁来学学非常生气的小怪物会怎么说话?

  (3)师:是的,你们学的真像,他们嚷着要把小熊一家关起来,这时一只小怪物跳出来说“等等,我们来玩着找人游戏,我们的大王就在我们中间……只能提5个问题。”

  2、根据标记图,提问问题。师:小熊仔细看了看小怪物,提出第一、二个问题,引导幼儿问第三、四、第五个问题。(要求幼儿观察画面、语言完整。)

  3、根据标记图,验证结果。师:大王长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看着标记验证。

  师:你们觉得小熊怎么样?是的,从此小熊和小怪物成了好朋友,而且小熊也喜欢上玩猜谜的游戏了,你们喜欢玩吗?

  三、幼儿操作,体验找到目标物的成功感。

  师:过了几天,小熊过生日,请你们一起来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小熊听说你们也喜欢玩猜谜游戏,想考考你们,可以吗?

  1、根据多种标记图,找出糖果、饼干、玩具。出示标记,理解标记含义,明确要满足所有标记的要求,才能找出目标物。

  2、幼儿自主合作,操作材料。

  幼儿自主结伴操作,教师观察。

  3、幼儿展示操作结果。

  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操作结果,并请幼儿并说出理由。

  四、游戏“找朋友”,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师:你们太棒啦,帮助小熊找到最喜欢吃的和玩的,小熊想找好朋友和他一起唱生日歌,找谁呢?请仔细挺好哦!

  1、介绍游戏方法。

  (1)小熊说好朋友特征,幼儿听指令并做动作。师:全体起立,如果你不是我的好朋友就要坐下来了。“我的好朋友是女生,我的好朋友扎着两个辫子,我的好朋友穿(红)色上衣。我的好朋友是谁?请你站上来。

  (2)请个别幼儿帮助小熊找好朋友:(可以是同伴或是客人老师)

  (3)师:大一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我喜欢你们,这次我要多选一些,请全体起立,如果你不是我的好朋友就要坐下来了。我的好朋友是所有女生。我的好朋友是剩下的男生。

  2、师生齐唱唱生日歌。师:太棒了!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唱一支生日歌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乌鸦喝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孩子们通过故事都知道乌鸦是通过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后使水位升高的办法来喝到水的,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和水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和材料的不同有没有关系呢?我想这可以让孩子来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正确答案的,而不是仅仅靠故事来知道结果,所以我就选择了一个内容让孩子进行小实验,在探索中了解真相。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乌鸦喝水的故事。

  2、四人一组:每组三只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别是少,半瓶,大半瓶(各两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只漏斗。

  3、实验记录纸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 提出问题,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三瓶水和石子,请你们看看这三瓶水有什么不一样?

  师:有没有发现每个瓶子上都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

  师:那是不是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幼儿猜测)

  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三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做实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

  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和打“×”的方法,在能够喝到水的瓶子后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在实验过程中,边做实验边观察,看看会有什么发现,等一组小朋友都做好实验了,那请你们把实验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找一张桌子开始实验吧,不用搬椅子。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完成实验的小组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的小朋友把你实验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子上。

  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记录纸上的结果。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红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石子水还是没有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喝不到水呢?

  三、第二次实验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做第二个实验,还是和刚才一样的三瓶水,但是里面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把石子换成沙子来做这个实验。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要求,请大家听仔细:还是和刚才一样四人一组,因为沙子比较细,所以老师请了小漏斗还有沙子和筷子来帮忙,注意不要把沙子洒出来,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而且这次要请小朋友自己来取材料了,老师已经帮大家分配好,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来拿沙子,其他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拿好就开始实验,请第一组的小朋友先来拿(一组一组跟上)

  师:巡回观察指导,直到完成实验

  师:请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小朋友和刚才一样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注意不要把水泼出来,慢慢走。

  师:我们一起来看记录纸,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的记录纸和第二次的记录纸上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师:为什么刚才在红水中加了石子水不能上升到水位线,而现在加了沙子却可以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出示图片)我们请小图片来帮个忙,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呢?

  师: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对呀!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红水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了,乌鸦就喝不到水了;而沙子比较细,缝隙很小,虽然水也流到了缝隙里,但是还能够上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可以喝到水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尝试一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好吗?

  活动反思: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科学有效的言语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指导语可以激发并维持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兴趣,保证活动有效的完成,王教师在幼儿操作时可能对幼儿操作性的要求没有具体、明确、到位,使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目标不明确,急于完成。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

  2、运用图形进行操作比较,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苗族服饰、银项圈 、芦笙舞音乐、粘贴成品一幅。

  学具:人手一份银项圈半成品材料。

  活动过程:

  一、吸引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 教师(穿着苗族服饰,戴上银项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漂亮吗?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民族的服饰?

  2、教师介绍苗族服饰及银饰。

  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在女盛装中,银饰是必不可少的饰物。

  3、找规律教师事先请一位老师送来一张请帖:有一位苗族朋友送来一张请帖,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苗族舞会,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呀?

  但是,苗族朋友还说了,要让小朋友们学做一个银项圈,做好了才能去参加舞会。

  (1)认识图形。

  教师出示按图形规律排序的.银项圈,请小朋友观察,然后教小朋友认识图形。

  (2)找规律。

  教师:银项圈的吊饰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序的,我们先要看清楚哦!

  (同幼儿一起找规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发现不出,就可以叫小朋友读一读)教师小结:这些图形宝宝都是按照菱形、长方形、椭圆形的顺序不断重复的。

  (3)想想:如果接下去,应该怎样排?

  二、幼儿操作练习

  教师:刚才小朋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老师找到了银项圈吊饰图形的规律,现在请你们也自己做一个一样的银项圈好吗?做对了就可以去参加舞会啦!

  1、幼儿每人一份半成品操作材料。

  2、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3、幼儿集体操作

  4、教师简单小结。

  三、苗族舞会音乐响起,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表演苗族芦笙舞。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动手,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总有许多的“为什么”从嘴里冒出来,怎样满足幼儿的这些愿望,怎样将《纲要》中的目标落实到我们的科学活动中。因此我设计了这次大班科学活动“动手变一变”,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选取活动内容:

  1、选择幼儿身边常见的材料,诱发发现的兴趣。

  例如:吹泡泡、做馒头、充皮球等这些活动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

  2、选择幼儿熟悉、兴趣的内容,激发探索的欲望。

  例如:将两种颜色混合的变色游戏,调配调味品等这些都是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内容。

  3、丰富相关知识,引发交流的愿望。

  例如:活动前我班开展了与该活动相关的两个活动:一、谈话活动“我的变化”→主要是让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与现在的自己对比,并通过观看人生长过程的`图片,了解人的变化过程;二、家园活动“找一找”→请幼儿回家后通过各种途径找找身边有什么事物发生了变化,然后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探索中发现事物的变化。

  2、引发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排笔、透明水杯,记录表。

  2、糖、盐、醋若干、温开水,汤匙、电磁锅、面团、盘子。

  3、洗洁精、各种塑胶、吸管、气球、皮球、毛线、打气筒。

  四、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1)引发幼儿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师:前几天,我请你们找找身边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你们找到了吗?现在就把你发现的秘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通过亲切的谈话,秘密的分享,教师很自然将幼儿的兴趣点引入活动中。)

  (2)以变魔术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初步了解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的神奇变化(如:酚酞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融合会变成玫瑰红)。

  师: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现在我来当个魔术师,来变一变我们身边的事物。瞧!这是两瓶什么颜色的液体?(无色)你们猜猜它们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个别幼儿说说)好!现在让我来变一变吧!(操作实验)呀!变成玫红色。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呢?今天我们的实验区内就准备了许多的东西,请小朋友也当个小小魔术师,动手去试一试,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魔术表演是幼儿特别喜欢观看的节目,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利用一个小小的魔

  术表演,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让幼儿明白我们身边的事物都在不

  断的发生变化,同时也为后面的操作活动提出了示范性的要求。)

  2、操作实验,观察记录。

  (1)学习观看实验操作示意图。

  师:实验之前我们来学看操作示意图。(讲解如何看示意图)

  (2)交代实验区的规则:认真实验;在实验中遇到困难可求助老师或同伴;工作完后请收拾好实验材料,并将椅子搬到中间,然后可以去看其它组的实验,但不要影响同伴进行实验。

  (在这次的实验操作中,我们运用到记录卡和实验操作示意图,让幼儿学习自

  己观看示意图、自己记录结果,这样即能帮助幼儿明确探索的目的,又能帮助

  幼儿梳理探索的方法和思路。)

  3、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发现物体的变化。

  (1)颜色的实验

  1组:颜色变变变(颜色的调配)

  (2)水的实验

  2组:把糖放在水里(水变甜了);把盐放在水里(水变咸了)

  把醋放在水里(水变酸了)

  3组:用磁化锅烧水、蒸馒头。(水开了,冒泡泡,并且有许多气体,馒头变大了,有香味。)

  4组:把洗洁精放在水里。(可以吹泡泡)

  (3)气体的实验

  5组:吹气球、皮球(投放没有气的气球、皮球,用嘴吹或用打气筒打,气球变大,皮球的气充满了、变硬了。

  (各组通过颜色、水、气体等不同的实验操作都得出了共同的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

  4、交流分享。

  (1)每组请一位代表来交流、分享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小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小朋友回去在找找,把它们画下来说给爸爸、妈妈听。

  (通过交流分享,幼儿即能了解到其它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也提高幼儿在同伴中大胆表述的能力。)

  5、分享馒头。

  幼儿与老师共同分享馒头,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与同伴共同品尝馒头,体验成功的喜悦,加深“对事物都在变”的理解。)

  五、活动效果分析:

  活动开始时教师以变魔术引题,孩子们兴趣盎然,瞪大眼睛等待教师的魔术表演。这个魔术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的神奇变化,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接着我们为孩子提供丰富、有趣且探索性强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实验组进行操作→探索→观察→记录,在玩中发现各种事物的变化,并互相交流讲述各自的发现;最后再引导孩子们观察“蒸馒头”的过程,通过与同伴共同品尝馒头,体验成功的喜悦,加深“对事物都在变”的理解。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名称,学习八大行星的排列位置。

  2、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地球图片,八大行星的嵌板、 太阳系图片;? 各星球字卡及图片

  2、 黑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太阳系轨道图

  3、太阳系轨道运转视频。

  4、家长和孩子共同查阅太阳系资料的前经验。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

  三、蒙氏工作内容—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

  1、观看地球的照片——美丽的地球。

  (1)出示地球图片, 这是什么?地球上有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地球的家在哪里?师 :对了,我们要保护它、珍爱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 球。 地球有一个很美丽、很大的家,它的家叫做太阳系,地球在这个家里排行第三,她有八个兄弟姐妹。哪八个呢???

  (2)师:你想知道这九个兄弟姐妹在太阳系的位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认识太阳系 及排列顺序。

  (1) 看太阳系轨道运转视频。师:太阳系有哪几个兄弟姐妹?他们有什么特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2)师出示黑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依次向幼儿介绍八大行星,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字卡,指出它们的所在位置。??

  太阳:是这个家的妈妈,是主宰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在太阳系家中的所有天体宝宝都围绕着它运动,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水星:在第一条轨道上住着水星大哥,他呀,动作最慢,是距离太阳妈妈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第二条轨道上住着金星姐姐,是最爱干净的一个。

  地球:地球住在第三条轨道上,是宇宙中最为精彩绝伦的'一个天体。

  火星:第四条轨道上住着火星弟弟,他呀,和地球姐姐的感情最好,所以他要住在地球姐姐的旁边。

  木星:木星弟弟,他住在第五条轨道上,是太阳系九兄弟中最胖的一个,其他所有行星兄弟加在一起还不够它的一半。

  土星:土星妹妹,住在第六条轨道上,她最喜欢漂亮了,老戴着一个美丽的光环。

  天王星:天王星弟弟,住在第七条轨道上,是最乖的一个。

  海王星:海王星弟弟,住在第八条轨道上,他和冥王星弟弟一样,最不怕冷了。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有零下200摄氏度以下呢?

  3、出示八大行星的嵌板四个,请幼儿分四组给嵌板上的八大行星配上字卡,初步学习八大行星的位置。

  师:这是八大行星的轨道图,请小朋友看一看 八大行星的位置,把字卡放在相应的位置,比一比哪组最快???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活动反思:

  活动应当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做到教师少动,幼儿多动;教师引导,幼儿实践;这是活动的目的。在教学中倡导幼儿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幼儿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培养分工意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幼儿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4-14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5-04

科学活动《蚂蚁》教案01-23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4篇05-20

科学活动教案 (15篇)06-12

科学活动教案32篇06-12

科学活动教案15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