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社会认知:观察了解生活中的配对,解读绘本中长颈鹿和鳄鱼的不同特点。
2、社会情感:感受朋友之间和谐的情感,体会天生一对的美好。
3、社会行为: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乐于寻找天生一对的朋友。
【活动准备】PPT、小礼物。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引出什么是“一对”
——看过这本书吗?
——什么叫“一对”?
二、观察尝试 理解生活中的“配对”
1.物品配对
——哪两个可以配成一对?为什么?
2.朋友配对
——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你最喜欢和谁配成一对?为什么?
3.动物配对
(1)观察长颈鹿和鳄鱼的“不般配”。
——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长得怎么样?
——你觉得他们可以成为一对吗?为什么?
(2)了解长颈鹿和鳄鱼的“般配”。
——他们在干什么呢?你感觉怎么样?
——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呢?你感觉怎么样?
——他们有没有成为很好的一对?为什么?
4.模仿尝试
——和你的好朋友摆一摆很要好的、很般配的的动作造型,并说一说为什么。
——过了几天,鳄鱼和长颈鹿决定外出旅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三、阅读故事 深刻感知“天生一对”
——悬读p12至p30,你觉得长颈鹿和鳄鱼是怎样的一对儿?
四、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天生一对
——孩子们,你们觉得在家里谁和谁也是天生一对?
小结:在家里,天生一对的越多,你们家的日子会过的越开心、越美满;在幼儿园里,你的朋友越多,你就会越快乐!如果我们大家都成了好朋友,那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会很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摩擦,面对同伴的过失,我们会鼓励幼儿原谅他人,却往往发现简单的说教并不能为所有幼儿接受。因为原谅他人的重要意义幼儿很难体会。因此,我设计了礼物这个活动,希望通过故事引发幼儿的共同讨论,让他们通过移情体会别人有过失时的心情,从而学会原谅他人。理解原谅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原谅他人的过失。
2.发展幼儿的人际智能,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礼物故事书、表情图谱及各种表情卡若干、统计表、录像。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我们能收到礼物呢?
(小结:过节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我们都能收到礼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故事书,名字就叫《礼物》。
二、看图讲述引发幼儿讨论
师:(出示第一幅图)这是贝贝,这是小豆子,今天是贝贝的生日,贝贝把爸爸送给他的一份生日礼物带到幼儿园,要和小朋友教师一起分享,是什么礼物呢?
师:小豆子看见了很喜欢,也很想玩,贝贝自己还没玩过,又是新玩具,贝贝该怎么做?(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师:贝贝还是决定把玩具借给小豆子玩,可是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请幼儿观察第二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了?(鼓励幼儿用语句描述图片上发生的事。)
师: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坏了,现在贝贝和小豆子的心理会怎样呢?
(先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请幼儿根据心情选择相应的表情脸谱,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说出自己放的贝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师:(请幼儿第三幅图)看看贝贝和小豆子究竟怎么了。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师:这是什么火?(大火、生气的火)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说?(怒火)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个四字成语知道吗?(怒火冲天、火冒三丈)
师:小豆子怎么样了呢?为什么小豆子会害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豆子的脸色。)
师:贝贝气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用展示幼儿想出的各种各样的办法;请幼儿观看录像里的幼儿想出了什么办法,鼓励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的办法。)
师:就在贝贝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教师悄悄地给了贝贝一封信。信里有什么呢?(打开信封,出示“原谅”两个字)原谅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大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原谅”一词的意思。)
师:贝贝要原谅小豆子,可贝贝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表现“原谅”呢?
(教师就扮演小豆子,鼓励幼儿通过语言或用动作表现原谅他人。)
师:(小结)贝贝学你们的办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说句“我们不生气”,效果可真灵,贝贝头上的怒火不见了。接着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出示第四幅图)他们俩成了好朋友,贝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礼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马,还有好多好多的爱心,谁爱贝贝了?(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爱心:教师爱贝贝、小豆子爱贝贝、爸爸、妈妈爱贝贝、许多小朋友们都爱贝贝。)
师:(小结)原谅多么美好啊!当别人不小心做错了事,我们就该原谅他。
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与幼儿的有效互动,为了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同一节课我前后尝试了四次教学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语言回应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逐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佳。我发现,幼儿只会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像我预期的那样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而我对此进行回应的提问提升性不够、递进不明显,“是不是”“好不好”等单一性提问偏多。另外,活动中完全没有体现对大班孩子的语言要求,如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等。
第二次试教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动中哪些地方该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哪些地方教师应注意引导。因为“礼物”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移情体验他人的心理,因此,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深说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有时甚至词不达意,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
第三次试教基本达到了移情环节说深说透的目标,难点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坏同伴的玩具该怎么办?每次活动一到这个环节就容易冷场,这次我用了激将的语言:“刚开始想办法比较容易,越到后面就越难,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难,还能想出好办法来。” 既体谅幼儿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前三次教学的基础上,第四次时我又做了一些微调,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总结四次教学,自己采用的有效回应策略包括:
1.提醒
如一开始问幼儿有没有收到过礼物时,有些幼儿可能因为没有注意收到过的礼物或认为礼物就是指教师图片上展示的包装精美的礼物,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没有”。幼儿的回答让我有点出乎意料,但一想,首先,幼儿没收到礼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这个问题很必要,能激发幼儿联想到他自己收到礼物时的快乐心情,可以为后面体验礼物被弄坏后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铺垫。于是我提醒幼儿说:“生日蛋糕、玩具有没有收到过呢?”这样一提醒,幼儿马上想起来自己是收到过礼物的。
2.鼓励
前几次听到幼儿用“给生气的幼儿一杯水喝”“给生气的幼儿吃颗糖”等方法时,我觉得这些办法太一般,没有给予积极回应,结果课越上就越没劲。后来当幼儿说“喝杯水就不生气”时,我大声肯定了他的说法:“真正的水是能灭火的,喝杯水也许能灭了心理的怒火,是一个好办法。”有的幼儿说“弄坏了同伴的玩具,可以先告诉妈妈,再卖个玩具给他”时,我马上说:“我很欣赏你的办法,我们做错事时通常是不敢向妈妈说的,这位小朋友能主动承认错误,真了不起。而且当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时,真的应该求助大人,听听他们的主意。”几次鼓励式回应激发了幼儿的自信心,也调动了更多的幼儿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激励,如果教师能使幼儿所说的不起眼的办法提炼变成了不起的想法,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3.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幼儿的经验。在这次活动中我使用追问的方法使幼儿进一步思考,促使幼儿自我提升。如当幼儿说“生气了,火,好多好多火”时,我在肯定他们“观察仔细”的同时,追问“这是什么火”,鼓励幼儿用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帮助幼儿在说出大火、生气的火、狂火的基础上用怒火这个词来描述。而当幼儿说出一个成语“火冒三丈”时,我又以“还有一个相似的成语知道吗”来追问,激发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突破。
4.挑战
第三次教学中打破冷场局面时使用的体谅式语气加激励式语言就是这种策略,当问题更有挑战性时,一些幼儿的思考热情又会被激发出来。
附:故事《礼物》
有个幼儿名叫贝贝,这天贝贝过生日,他把爸爸送给他生日礼物带到学校,要与教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一匹漂亮的玩具小斑马,贝贝真喜欢他的新玩具。朋友小豆子看见了也很想玩,问贝贝借,这可怎么办呢?贝贝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与朋友分享,还是将玩具借给了小豆子玩。
可是,不久,贝贝听到“啪”的一声,转头一看,“不好”,小豆子不小心打破了小斑马,贝贝心理又气又急,脸涨得通红,这可是新玩具,越想越气的贝贝,怒火从他的头上一大团一大团往上冒,一直冒到了天上,看着火冒三丈的贝贝,小豆子吓得脸色苍白。这么大的怒火怎么才能熄灭呢?正在这时教师悄悄的给了贝贝一封信,信中有一枚心形,心形上写着两个字“原谅”,聪明的贝贝马上明白了,教师是让我爱小豆子,要原谅朋友的不小心。贝贝拥抱了又紧张又害怕的小豆子,说也奇怪,他头上的一大团怒火一下子就熄灭了,两个朋友又握手言和了。
正在贝贝高兴的时候,一个更大的礼物在等着他,贝贝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修好的小斑马和许多的爱心,贝贝知道他得到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教师的爱、爸爸妈妈的爱、小豆子的爱,还有许多朋友们的爱。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爱的不同方式。
2.感受爱的温暖,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准备:
爱心卡,字卡,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出示“爱心卡”,引出主题。
二、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1.图—:猫妈妈和小猫的爱心故事。
(1)提问:猫妈妈和小猫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
(2)幼儿用动作表演亲亲热热。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亲亲热热。
2.图二:熊妈妈、熊爸爸和小熊的爱心故事。
(1)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为什么?
(2)谈话:你爸爸妈妈有没有对你有过严格的要求,爸爸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为了长大。
3.图三:小动物们一起过生日。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
(2)幼儿结合自身经验,交流一起分享的`故事。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一起分享。
4.图四:老爷爷和小鸟的爱心故事。
(1)老爷爷和小鸟之间有什么爱心故事?
(2)幼儿相互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给予帮助。
三、表演手语《感恩的心》,体验爱带来的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户外活动:
集体活动:
发展动作:
平衡
活动内容:
游戏“走过小河”
活动准备:
小蘑菇12个。
指导重点:
提醒幼儿大胆迈步,保持身体平稳。
分散活动:
跳跨栏、走小桥、钻小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有为弟弟、妹妹作榜样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幼儿大胆与小班幼儿交往,学习尝试关照弟弟妹妹。
3、利用多种美术技能制作不同美术作品,作为礼物。
重难点分析:
重点:会用不同技能制作不同作品。
难点:体验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知识:中班学习了各种技能。
物质:各种美术材料(画纸、画笔、剪刀、彩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主题:
问:“今天早上我们幼儿园里有什么新变化?;小弟第、小妹妹刚刚来到幼儿园一定很想家,我们怎样来关心、安慰他们呢?
二、展开:
1、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注意及时引导。
2、根据幼儿自己的想法,教师支持幼儿的选择,并提供不同材料,
3、幼儿利用自己的美术技能,制作不同作品,教师进行适当帮助,做好鼓励表扬。
4、启发幼儿利用礼物,想出一句关心或安慰弟弟、妹妹的语句。
5、组织幼儿到小班去礼物,并注意观察幼儿间的交往情况。
三、结束:回到教室,进行总结,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验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对客家饮食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种类、味道和制作过程。
3.体验客家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培养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各种客家美食图片(例如:黄元米果、鱼丝、荷包肉、烫皮、炒米糖、芋兰片、炸鱼粑等), 然后老师将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2)教师收集一些传统客家美食制作过程的录像或图片。
(3)电脑一台,投影仪、摄像机一台。
2.设计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并在家填好。如图:
3、分组操作材料:一组:荷叶、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酱油等调料。二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饭(注意保温)、大木盆一个、长木棍、做花样黄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组:幼儿及家长到郊外采来的艾叶(已煮熟并和好面粉),印艾米果花样的模板模子若干。
4、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了“赣县客家文化城”。
5、 实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客家美食或特产。
6、音乐《斑鸠调》。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众多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向同伴介绍和交流自己的发现;另一个重点是组织幼儿学习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如: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打黄元米果)。
难点是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到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孩子体会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
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设计理论:
我园使用的“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的大班下学期主题教学中,教师组织幼儿进入到了最后一个主题教学《家乡美名扬》;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老师为本班孩子设计了这样一个有关客家文化的延伸教学活动;另外,赣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在这里居住的孩子无时无刻地在感受着客家文化,但是作为客家人的后代,孩子们不能去发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于是,老师决定从最直观的孩子最喜爱的客家美食入手,引导孩子去发现和体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另外,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五大领域中“社会”的目标及教育要求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幼儿教育总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教育活动。
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客家美食。
2、 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客家美食的实物或图片。
3、 发放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发现客家美食。
4、 操作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客家美食。
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赏客家美食。
1.师:小朋友去过我们赣县的客家文化城参观吗?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客家人的后代,还知道了我们的客家祖先非常地聪明和勤劳,发明了许多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还做出了许多别的地方没有的美食呢!今天,你们知道有什么客家美食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边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课前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一边由幼儿向同伴介绍美食名称、味道和制作材料等)
二、交流讨论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
师:刚才,我们看见了许多客家美食,小朋友知道还有很多客家美食没有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小朋友们都做过调查了。下面就请小朋友把你调查表里的小秘密告诉自己的小伙伴吧!
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幼儿做的`《好吃的客家美食》的调查表,同时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调查内容。
2、幼儿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调查表。
三、品客家美食
1、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实物——客家美食。
2、幼儿互相分享客家美食。
3、幼儿分享结束后进行集体讨论:你吃了什么美食?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客家美食?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四、教师向幼儿展示“客家美食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师:小朋友知道老师爱吃的客家美食是什么吗?下面,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来看看吧!
1、幼儿集体欣赏多媒体课件:包艾米果、做烫皮、打黄元米(重点引导幼儿看大家合作打米果的场景)、做荷包肉、炸鱼粑。
2、幼儿讨论:你们看见了老师喜欢吃的客家美食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看见大人做这些美食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吃的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我们这里才有的美食,是客家美食;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不仅很勤劳还很聪明,制作了这么多的美食。小朋友想学会做这些美食吗?(想)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做客家美食的材料,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五、延伸活动:制作客家美食。
1、带领幼儿看各组材料,并向幼儿介绍材料。
2、讨论:这些分别是做什么的材料?(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怎样做?你想做什么美食?
3、幼儿自由分成三组制作客家美食: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斑鸠调》)
4、教师利用摄像机把幼儿制作客家美食的过程全部真实自然地进行拍摄。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频道观看“活动掠影”一栏“我们会做客家美食啦”。
教学反思:
幼儿生活在这么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对客家美食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播放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演示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投影仪放映幼儿的《好吃的客家美食》调查表;加上播放典型客家风格的音乐);这些多媒体的手段不仅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丰富多样,更使幼儿清楚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其中;另外,老师拍摄幼儿制作的全过程并在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一起观看录像,不仅让家长了解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促进了家园联系及亲子关系的加深。活动的组织通过收集资料,填写调查表、欣赏、讨论、品尝、制作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对客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客家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品质,同时激发了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这些活动很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了客家美食的美味和丰富多样性。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会《毕业》教案04-04
大班社会《家乡》教案04-08
大班社会《茶》教案05-31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6-01
大班社会《爱》教案06-03
大班社会教案06-11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28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3
大班社会树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