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13 11:14:5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8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目标:

  1.能运动多种感官途径了解认识秋天,知道秋天是一个美好的丰收的季节。

  2.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

  准备:

  柿子外套柚子石榴萝卜落叶菠菜水稻螃蟹菊花橘子桂花盘子若干柿子图片落叶图片螃蟹图片菊花图片水稻图片秋游的小朋友图片

  过程:

  一、提问导入,开门见山。

  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二、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1.师:现在老师准备了很多有关于秋天的东西,请你去选择好,然后带到前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秋天,说一说为什么这个可以代表秋天。

  2.幼儿操作。

  3.幼儿分享经验,交流探讨。

  师: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他可以代表秋天?

  三、深入认知,感受秋天。

  1.师:小朋友找了很多可以代表秋天的东西,可是也有几种是小朋友们没有选择的,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什么。

  2.分析讲解幼儿没有选择的`实物,和幼儿一起感知秋天更多的特征。

  3.欣赏图片,感受秋天。

  落叶---菊花---柿子、橘子---螃蟹---水稻---秋游的小朋友

  (播放图片,和幼儿一起感受秋天的色彩美,丰收美。)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4.听秋风 ,感受秋天的季节变化。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代表了什么?

  5.闻花香,体会秋天的气味。

  你闻到的是什么?秋天的气味是什么样的呢?

  5.品尝实物,感受秋天。

  师:把秋天吃到嘴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秋天是什么味道的呢?

  四、延伸小结,爱上秋天。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它带给我们的丰收的喜悦,带给我们果实的甜蜜,带给我们秋叶飞舞的快乐浪漫,现在,我们的幼儿园也被秋姑娘打扮了一番,来,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秋天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让幼儿用手感知几种不同物品的特性(软硬、光滑、粗糙、冷热等和各种形状)。训练幼儿的触觉感受力。

  教学准备

  1.摸箱若干个。制作方法是:将纸盒子四周用彩色纸贴封好,在每个面上挖一个孔(大小刚好伸进一只手)。

  2.不同质地、形状的材料。如积木、海绵、棉布、丝绸、钥匙、玻璃球等,冷、热水袋各一个。

  教学过程

  1.辨别不同质地的物品

  (1)教师向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物品和材料,让幼儿随意摸一摸。然后,请他们辨别:哪些东西是软的?哪些东西是硬的?哪些东西是光滑的.?哪些东西是粗糙的?哪些东西是凉冰冰的?哪些东西是热乎乎的?

  (2)游戏《盲人摸物》。让幼儿闭上眼睛(或用布蒙上眼睛),然后用手摸桌子上的物品。摸到一个物品要说出它是什么。说对了的幼儿应受到表扬。

  2.摸箱游戏

  (l)随意摸出物品:将一些小物品放进摸箱中,让幼儿从箱里随意摸出一样东西,并说出摸到了什么。然后把物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检验摸者说得对不对。

  (2)摸相同的物品:教师拿出一样东西,请幼儿在摸箱中摸出相同的东西;让幼儿将两只手分别伸进两个摸箱中,摸出两个相同的东西。

  (3)按指令摸物: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在摸箱中找出东西。如“摸出一个正方体的积木”、“摸出一个软的东西”等。

  教学建议

  1.教师要尽量多为幼儿提供一些材料。

  2.活动结束后,可将摸箱摆放到活动区,让幼儿自由地玩(摸一摸》的游戏。要不断变换摸箱中的材料。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感知沙子、石子、黄豆的不同特征。

  2.会用耳朵辨别三种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3.关注身边的自然物,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子、石子、黄豆,盆子、罐子、椅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自然材料,引发活动兴趣。

  1、“我们身体有什么宝贝?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知道我们要用6个宝贝:眼睛、鼻子、耳朵、嘴、手、脚进行探索活动。)

  2、“小朋友们请看,椅子下面藏着什么好玩的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沙子、石子、黄豆.)

  二、用手玩材料,感知他们的不同特征。

  1、“你们想玩吗?想怎么玩?”(要求:蹲下来玩,轮流玩三种材料,注意不要把材料撒到盆子外面。)

  2、“你怎么和他们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摸上去有不同的感觉,看上去也有不同的感觉。

  三、用罐子玩材料,初步了解声音。

  1、“欢迎罐子宝宝,请小朋友们想办法用罐子宝宝和三种材料制作一种乐器。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玩,教师引导幼儿: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倒一倒。

  3、反馈:“你是怎么让罐子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的?罐子是怎么会有声音的'呀?(打开验证)谁能发出相同的声音?请相同声音的罐子宝宝来一起唱唱歌。”

  4、思考:“你们的罐子宝宝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不同的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不一样)

  四、通过听觉辨别沙子、石子、黄豆发出的不同声音。

  1、出示三个罐子:“沙子、石子、黄豆玩捉迷藏躲进罐子里,你会把它们找出来吗?考考你们不打开盖子看,你有什么更聪明的好办法吗?原来听声音就能很快找出它们是谁?那我们仔细听听,这个罐子里是谁?”

  2、再请几名幼儿上来辨别,教师引导:摇一摇、听一听、说一说(与它告别的话)。

  五、送沙子、石子、黄豆“回家”。

  1、沙子、石子、黄豆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这是谁的家?(示范送罐子宝宝回家)

  2、幼儿探索游戏:摇一摇、听一听、送一送、说一说。

  3、检查验证:老师带领幼儿打开验证,发现错误及时随机应变作出处理。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体哪些部位特别怕痒。

  2.在相互挠痒的过程中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

  活动准备:

  海面、羽毛、毛笔、积木、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哪里最怕痒

  1.师:小朋友们,你们和爸爸妈妈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2.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挠一挠,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别怕痒,帮他贴上即时贴。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page_break] 5.交流:请你说说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痒?还有其他怕痒的地方吗?(教师在人体结构图上贴上即时贴)

  6.师:觉得脖子特别怕痒的请举手,看看有多少……(单数、双数)

  7.小结:小朋友们都找出了身体上的脖子、胳肢窝和腰这几个地方特别怕痒。

  二、痒一痒

  1.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有什么?

  2.海绵摸上去怎么样?毛笔摸上去怎么样?……

  3.待会儿就请你们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肤上特别的痒,把它们记录下来。

  4.(出示记录表)谁看懂了?可以怎么记录?

  5.小结:请你和好朋友用这些材料在皮肤上相互挠一挠,在使你感觉特别痒的材料下面画上一个简单的标记。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展示各组记录表,出示大记录表)

  我们一起把找出来的材料统计一下,觉得海面痒的有几个?一起数一数;还有几种材料谁愿意来统计一下?

  8.师:仔细观察这张大统计表,你们发现哪几种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为什么?

  9.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软绵绵的、毛茸茸的东西碰到皮肤上就觉得特别痒,而一些硬硬的东西就不太觉得痒。

  三、经验迁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碰到皮肤上是很痒的,我们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挠一挠好吗?

  修改意见及建议:

  1第一环节中的举手数数去掉,只要目测一下,小结一下让幼儿了解就可以了。

  2.教师表述的时候要更明确、规范,体现出“怕”痒。

  3.材料的质地感觉这个环节省略,教师出示材料之后直接引导幼儿探索,在探索完成之后再说说材料的质地是怎样的。

  4.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挠痒痒的时候可以配上一些象声词和肢体语言,让整个活动氛围更加的轻松、自由。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大班已进入了《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的后阶段,幼儿常常会流露依依不舍的情感,还讲以后要来看看老师,为了满足幼儿情感需要,结合我班计算水平,我取了“破译电话号码”的教材,设计了这篇幼儿园教案《编译电话号码》,并把提高幼儿加减式题的口算能力寓于活动之中。

  活动目标:

  1.通过破译电话号码活动,提高幼儿进行加减式题口算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愿望和要求。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列式题的表格,记录电话号码的表格,笔

  活动设计:

  一、引起破译电话号码的兴趣,了解破译的方法。

  1.激发幼儿破译电话号码的兴趣

  师:“再过一个月啊,我们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去了,你们会想老师吗?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和我联系呢?”(上网,写信,到幼儿园来,打电话)

  小结:保持联络的方法有很多,打电话是保持联系的一种好办法,因为打电话非常方便也能非常快的找到你要找的`人。

  2.破译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师:“那你们知道严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出示表格)其实啊,我家的电话号码就藏在这些算数式题中,如果你们能按顺序算出这里的每一道题目得答案,那么我家的电话号码就被你们破译出来了。”

  请幼儿尝试破译电话号码,并对应写出电话号码。

  提问: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几位数的?编了几道题目?

  小结:原来,8位数的号码就编了8道题目,每个数字对应了一道题目。

  二、设计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1、看教师讲解如何编算式题。

  师:你们真厉害把老师藏在算式题中的秘密都破译出来了,可是还有其他小朋友家的电话号码我们都不知道呢我们来一起来做个游戏(给电话号码编算式)

  讲解编题的方法及表格的填写方法:

  先在表格第一格写下你的姓名,再表格内依次写下你家的电话号码。然后给每个号码编一个算式(可以是加法,可以是减法。)并记录在对应的表格内。

  2、幼儿尝试编算式题

  幼儿人手一张作业纸进行操作。(作业纸设计成多层次的。)

  幼儿操作,老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对幼儿进一步提出编题要求。(给同一个号码编写多个算式)

  3、幼儿操作完后可以相互检查编题的对错。

  4、讲评:

  请幼儿说说你给自己家电话号码编的算式,同一个数字有几种方法?

  三、给老师赠送电话号码

  今天小朋友们非常能干,既破译了老师的电话号码,还学会了给电话号码编算式题,现在老师很想保留你们的电话号码,你们愿意把它送给我吗?

  幼儿赠送电话号码,并跟老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自然界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就拿“风”这一自然现象来说,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们会面,是孩子们从能来到户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现象。现在正是孩子们探索风的好季节。在幼儿园,会听到孩子们在议论: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昨天我看见广场有放风筝的,飞的可高了;今天风大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从孩子的话中,发现“风”是孩子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追随孩子的经验和生活,就让孩子围绕“风”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风的秘密”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风的存在,探索风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萌发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风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尝试制造风。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配合,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

  2、物质准备:风车、扇子、电风扇、吹风机、塑料瓶、塑料玩偶、针筒、视频《风的危害》和《风能的'利用》、风的音效、各种植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感受风的存在

  1、设置情境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特殊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活动,请小朋友猜一猜他会是谁呢?打开门欢迎我们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活动吧!门外什么也没有,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呢?

  2、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你能猜出我们的朋友是谁吗?

  二、尝试制造风探索风产生的原因

  1、提问:我们今天请来的是我们的“风”朋友那风是哪里来的?

  (幼儿自由回答)

  2、投放各种材料,请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制造风”。

  3、交流讨论

  (1)你是用什么方法“造”出风来的?(幼儿边回答边演示)

  (2)幼儿互相尝试同伴造风的方法,进一步感觉风的形成。(边尝试边思考)

  (3)为什么一扇、一捏、一挤、风叶一转动就会有风呢?(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当我们一扇、一捏、一挤压、一开开关风叶转动时,空气就流

  动了,空气一流动就产生了风

  三、风的基本特征

  请幼儿相互合作,两人互相对着扇风,请幼儿看看、闻闻、摸摸风是什么样的?

  小结:风是摸不到、尝不到、闻不到、看不到的一种气体。

  四、游戏:大风和小风

  幼儿分别戴头饰扮演各种植物,听音效用肢体表现小风来时植物怎样动,

  大风来时植物怎样动。

  五、通过短片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观看短片《风的危害》后提问:风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怎样减小风灾?

  2、观看短片《风能的利用》后提问:风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风能?

  六、教师总结,以游戏《风车和风儿共游戏》结束活动

  风车想请小朋友与风儿一起做游戏,大家快举起你的风车一起欢迎我们的风朋友和我们一起游戏吧。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幼儿去户外放风筝或去参观风能发电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动手,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总有许多的“为什么”从嘴里冒出来,怎样满足幼儿的这些愿望,怎样将《纲要》中的目标落实到我们的科学活动中。因此我设计了这次大班科学活动“动手变一变”,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选取活动内容:

  1、选择幼儿身边常见的材料,诱发发现的兴趣。

  例如:吹泡泡、做馒头、充皮球等这些活动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

  2、选择幼儿熟悉、兴趣的内容,激发探索的欲望。

  例如:将两种颜色混合的变色游戏,调配调味品等这些都是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内容。

  3、丰富相关知识,引发交流的愿望。

  例如:活动前我班开展了与该活动相关的两个活动:一、谈话活动“我的变化”→主要是让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与现在的自己对比,并通过观看人生长过程的图片,了解人的变化过程;二、家园活动“找一找”→请幼儿回家后通过各种途径找找身边有什么事物发生了变化,然后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探索中发现事物的变化。

  2、引发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排笔、透明水杯,记录表。

  2、糖、盐、醋若干、温开水,汤匙、电磁锅、面团、盘子。

  3、洗洁精、各种塑胶、吸管、气球、皮球、毛线、打气筒。

  四、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1)引发幼儿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师:前几天,我请你们找找身边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你们找到了吗?现在就把你发现的秘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通过亲切的谈话,秘密的分享,教师很自然将幼儿的兴趣点引入活动中。)

  (2)以变魔术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初步了解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的.神奇变化(如:酚酞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融合会变成玫瑰红)。

  师: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现在我来当个魔术师,来变一变我们身边的事物。瞧!这是两瓶什么颜色的液体?(无色)你们猜猜它们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个别幼儿说说)好!现在让我来变一变吧!(操作实验)呀!变成玫红色。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呢?今天我们的实验区内就准备了许多的东西,请小朋友也当个小小魔术师,动手去试一试,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魔术表演是幼儿特别喜欢观看的节目,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利用一个小小的魔

  术表演,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让幼儿明白我们身边的事物都在不

  断的发生变化,同时也为后面的操作活动提出了示范性的要求。)

  2、操作实验,观察记录。

  (1)学习观看实验操作示意图。

  师:实验之前我们来学看操作示意图。(讲解如何看示意图)

  (2)交代实验区的规则:认真实验;在实验中遇到困难可求助老师或同伴;工作完后请收拾好实验材料,并将椅子搬到中间,然后可以去看其它组的实验,但不要影响同伴进行实验。

  (在这次的实验操作中,我们运用到记录卡和实验操作示意图,让幼儿学习自

  己观看示意图、自己记录结果,这样即能帮助幼儿明确探索的目的,又能帮助

  幼儿梳理探索的方法和思路。)

  3、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发现物体的变化。

  (1)颜色的实验

  1组:颜色变变变(颜色的调配)

  (2)水的实验

  2组:把糖放在水里(水变甜了);把盐放在水里(水变咸了)

  把醋放在水里(水变酸了)

  3组:用磁化锅烧水、蒸馒头。(水开了,冒泡泡,并且有许多气体,馒头变大了,有香味。)

  4组:把洗洁精放在水里。(可以吹泡泡)

  (3)气体的实验

  5组:吹气球、皮球(投放没有气的气球、皮球,用嘴吹或用打气筒打,气球变大,皮球的气充满了、变硬了。

  (各组通过颜色、水、气体等不同的实验操作都得出了共同的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

  4、交流分享。

  (1)每组请一位代表来交流、分享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小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小朋友回去在找找,把它们画下来说给爸爸、妈妈听。

  (通过交流分享,幼儿即能了解到其它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也提高幼儿在同伴中大胆表述的能力。)

  5、分享馒头。

  幼儿与老师共同分享馒头,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与同伴共同品尝馒头,体验成功的喜悦,加深“对事物都在变”的理解。)

  五、活动效果分析:

  活动开始时教师以变魔术引题,孩子们兴趣盎然,瞪大眼睛等待教师的魔术表演。这个魔术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的神奇变化,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接着我们为孩子提供丰富、有趣且探索性强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实验组进行操作→探索→观察→记录,在玩中发现各种事物的变化,并互相交流讲述各自的发现;最后再引导孩子们观察“蒸馒头”的过程,通过与同伴共同品尝馒头,体验成功的喜悦,加深“对事物都在变”的理解。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

  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

  1)教师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教师: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三、联系生活,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引导幼儿把吸水的海绵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桌面的操作材料。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2、数小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收海绵。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教案01-09

科学活动《蚂蚁》教案01-23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5-04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4-14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04-15

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转动06-19

科学活动教案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