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
2、初步认识区别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会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别物体的大小,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
2、难点: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卡片上的各个动物。
2、物质准备:大小动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礼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皮球若干、箩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树”和“小草”,区别大小。
1、教师带着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围坐在草地上。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和草,请他们比较树和草的大小,并和幼儿一起念儿歌: “大树大,大树叫小草娃娃,小草小,小草叫大树妈妈。”
3、请幼儿去抱抱大树妈妈,抚摸小草娃娃。
二、给大树和小草找邻居。
1、师: “今天还来了许多动物客人,它们想和大树妈妈、小草娃娃做邻居,大动物说想和大树妈妈做邻居,小动物说想和小草娃娃做邻居,我们给这些动物排排好,行吗?”
2、请幼儿按“大动物”和“小动物”分别取动物卡片放在大树脚下和草丛边,边放边说: “大xx是大树的邻居,或小xx是小草的邻居。”老师个别指导。
三、给大树、小草和动物们送礼物。
1、师:“我们给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找到了邻居,我们再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2、请幼儿按大小给卡片分类,大的'挂在大树妈妈和它的大动物邻居身上,小卡片送给小草娃娃和它的小动物邻居。
四、玩“拣皮球”游戏。
1、师:“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真开心,它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拣皮球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2、游戏:老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四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了一个大(小)皮球。” (游戏2—3次)。
延伸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益智区增加比大小活动,美工区增加涂色活动——涂大树和小草。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手套的颜色、款式和材料以及手套的作用。
2、根据一只手套的色彩、图案、大小找到相应的另一只手套。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手套、挂手套的绳子、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看,摸摸、戴戴,发现它们的不同。
我们的手宝宝有个好朋友,它呀,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就藏在我们的小椅子下面,快,我们把它找出来。(小朋友拿出手套)戴一戴,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手套娃娃是怎么样的?
1、 你的手套是什么颜色的?
2、 款式: 请小朋友互相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说出手套的'不同,并积极地同伴交流。
3、 材料: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4、 手套的用途。 我们的手套有什么用呢?
(二)尝试活动。
幼儿玩“手套找朋友”游戏,请小朋友为绳子上的手套找朋友。自己找手套配对,积累经验。我们的手宝宝有两个,可手套娃娃只有一个,原来另一个不见了,请你帮你的手套娃娃找到它的好朋友,让它们变成一双手套。(自由寻找、配对)
(三)交流讨论,知道一双手套是一模—样的。
讨论:你找到的是不是一双手套?为什么?(从颜色错的—颜色相同图案不同的—颜色图案相同有大小差异的,逐步评价取得正确认识)
(四)戴好手套,听音乐做动作。
现在手套娃娃要和我们的小手做朋友了。随音乐一起跳舞。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初步具有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兔妈 妈胸饰一个、小兔胸饰人手一个;
2、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的卡纸蘑菇若干;与之对应的四色呼啦圈;3、布置一块地,撒满蘑菇;磁带音乐《小兔跳》;小玲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导入游戏情境。老师饰兔妈 妈,小朋友饰小兔。
兔妈 妈说:“今天天气真好呀,小兔们跟妈 妈去地里采蘑菇吧!”
(放音乐)小兔们蹦跳到妈 妈身边。
(二)小兔练本领。
1、妈 妈布置任务:小兔们采蘑菇前跟妈 妈一起来练习以前学的本领吧!
听妈 妈说,小兔做动作:我的小兔跳三下,我的小兔拍四次手,我的小兔走五步,我的小兔转两圈等。
2、练本领提要求:第一次妈 妈说慢一些,小兔可以数出声来;第二次妈 妈说快一些,能干的小兔不数出声来。
3、小结:表扬小兔有本领。
(三)小兔采蘑菇。
1、听铃声采蘑菇并将蘑菇按颜色分类。
(1)妈 妈交代游戏内容:地里的蘑菇真多呀,采蘑菇之前仔细听妈 妈的话。
提出要求:请小兔听妈 妈敲小铃的次数去采蘑菇,采到蘑菇后,看清蘑菇是什么颜色的,就放到相同颜色的'呼啦圈中。
(2)小兔采蘑菇。妈 妈敲小铃,让小兔听铃声采蘑菇并学习检查。检查顺序:先请妈 妈检查;接着和伙伴相互检查;最后请小兔自己检查。
2、听铃声采蘑菇,蘑菇上的点数必须与铃声一致。
妈 妈:蘑菇长得真快,看这个蘑菇和你们刚采的有什么不同?(蘑菇上有点点)。这次请小兔听妈 妈的铃声去采一个蘑菇,蘑菇上的点点必须与妈 妈的铃声一样。采到后可自己检查或和伙伴相互检查,对了按颜色放到对应颜色的呼啦圈中。
3、看胸饰采蘑菇,蘑菇的颜色、点数必须与胸饰的颜色、点数一致。
妈 妈: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小兔,这回可以采一个蘑菇送给自己,采到的蘑菇的颜色、点数必须与自己带的小兔的颜色、点数一致。给妈 妈或自己检查。
4、小结。夸小兔真能干,注意鼓励能力弱的宝宝。
(四)结束。
师: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快到中午了,肚子饿了吧!请兔宝宝把采来的蘑菇都交给兔妈 妈,让妈 妈来做顿丰盛的午餐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通过送蔬菜水果回家,学会按颜色分类。
3、有参加游戏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重点:学会按颜色分类。
难点: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卡片若干。(大、小形状相同)(雪花积木,放在篮子上)
2、各种颜色相同的水果、蔬菜图片若干。(苹果、香蕉、梨子、红辣椒、草莓、黄瓜、西瓜等)
活动过程:
一、给卡片找家。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提问:这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
分别举红、黄、绿卡片,并带领幼儿向卡片问好,如:红卡片好!
2、在黑板上,出示红、绿、黄三个方框,告诉幼儿这是卡片的家。
引导幼儿观察方框说说:这三个家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哪个是红卡片的家?谁愿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励幼儿边送边大声地学说:**卡片,我送你回**颜色的家。
二、将水果、蔬菜按颜色归类。
1、出示各种水果、蔬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这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这些水果和蔬菜也想回家,应该送它们会哪个家?要求幼儿边说边送。如:红苹果,我送你回红颜色的家。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红颜色家里住着谁?为什么它们能住在一起?(因为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最后让全班幼儿一起说:红颜色家里住着XX……绿颜色家里住着XX……黄颜色家里住着XX……
三、幼儿操作活动。
将相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按颜色归类。(巩固知识)观察衣服和服装的色彩,引导幼儿按不同颜色对衣服进行分类。
四、评价活动情况。
请幼儿说说,住在红篮子里的'有谁?
五、总结。
用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相互道谢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并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不足:
1、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缺乏亲和力、童趣和吸引力,没能真正用语言吸引住幼儿。
2、教师忽略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没能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
3、在游戏活动中,没能向幼儿直接点明每一个游戏都是在按颜色分类。
4、对幼儿的评价方式太单一,教师应准备一些激励性的奖励,如:智慧星,贴画等。
5、部分游戏幼儿的参与面较小,教师应扩大幼儿的学习参与面,让更多的幼儿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6、“颜色找家”这个环节,由于教师缺乏指导,幼儿没能充分观察自己的头饰,记不住自己头饰的颜色,导致几个幼儿钻错了圈。应该让6个戴头饰的幼儿先把头饰拿在手上,充分认清并牢记自己头饰的颜色后,再戴在头上,而不是戴在头上后听其他幼儿说颜色。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杯子、碗、床图片。
三、活动导入: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 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套娃,教师语言要有吸引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2) 让幼儿自己观察三个玩具套娃,说出这三个套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己说。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哪个套娃是小的.?哪个套娃是大的?找出最大的套娃和最小的套娃,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这是最大的套娃,这是最小的套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 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戏。
引导幼儿认识排序卡,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幼儿能正确使用。
(2) 用排序卡给三个套娃排队。
让幼儿从小到大排,从大到小排。
3、 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套娃的床、杯子、碗进行排队。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评价:
针对操作与认识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没有得到表扬的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区分图形特征,尝试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2、体验帮助小熊的快乐。
活动重点:
区分图形特征、大小。
活动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画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图、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多个,人手一份镂空纸制小路。
3、PPT。
活动过程:
一、熊宝宝摔跤了
(价值分析:情境导入,激发帮助小熊的情感)
1、出示手偶小熊胖胖:(幼儿向小熊问好)
2、播放PPT:小熊摔跤(音效)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会摔跤?
重点提问:原来路上有洞洞,让小熊摔得好痛!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洞洞是什么形状的?那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洞洞的形状、大小,并想到要修路)
二、一起帮小熊修路
(价值分析:复习巩固图形,根据图形的不同和大小配对)
1、说说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导幼儿想象)
2、修路(出示背景图以及有洞洞的路面、与洞洞相应数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石头"若干。)
(1)请个别幼儿来搬"石头",
重点提问:你搬的是怎么样的石头?(引导幼儿说出形状和大小)
(2)鼓励幼儿一起帮助同伴搬"石头" 修路(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进行配对。)
重点提问:说一说你搬的石头是怎么样的,你的是什么形状的,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头?
? 可能出现状况1:图形未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形状对不对)
状况2:图形配上,大小没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大小对不对)
小结:原来要把洞洞填满,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石头"才行。
(3)师生共同检查"修路"情况。
重点提问:我们终于把路修好了,大家一起看看路修好了吗?(引导幼儿观察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进行检查)
三、结束活动
小熊说:"谢谢你们!帮老师把路修好!现在老师可以和老师的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啦!"
活动评析:
1、精心选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动物是小班幼儿极为感兴趣和喜欢的,出于幼儿的兴趣以及小班幼儿对数活动中几何图形的认知需要,选择学习活动教材中,"动物花花衣"主题中的" 熊"这一点,进行了适当的延伸,设计了此数学活动,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这样的选材是非常感兴趣和投入的,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关注本年龄段幼儿兴趣点。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图形配对上,其实,老师考虑融入大小、图形特征两个维度,因此在提供的图形数量上,老师进行了限制,只提供与洞洞数量相应的图形数量,以降低幼儿操作难度,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发展,可适当将难度提升,提供比洞洞数量更多的.图形数量,这样就对幼儿的操作造成了干扰,提高了挑战性。
2、游戏激趣,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考虑到已经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更具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就增添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也给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背景,以及将主人公小熊会声会色的表演融于PPT的音效及视频的直观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其次,修路的游戏操作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幼儿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功感,以及自老师价值的实现。
3、精美教具,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首先,老师用纸板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制片作为修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让幼儿在帮助小熊修路完成修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其次,将主人公小熊摔跤的可怜形象以及急切需要帮助的表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在PPT的制作中,采用形象直观画面,以及生动的音效,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帮助小熊修路的情感。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感受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到4。
2、启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和体验数数的.快乐。
教学准备:
1、自制教具小拖车(3节车厢)
2、实物教具:水果,香蕉 苹果 葡萄 梨等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生问好!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小拖车,还有好听的。小朋友要认真听故事,就知道小拖车能干什么用了,(出示小拖车)
2、复习:3以内的点数:让孩子数小拖车有几节车厢。
二、基本部分
尝试学习
1、讲故事:《三只小猪》第一部分,重点引导幼儿帮助小猪捡水果。
(1)老师讲述故事,讲到“走近一看,原来是黄黄的香蕉”时就问幼儿:“猪老大发现香蕉,不知怎么办?孩子们快帮帮猪老大吧!
(2)动手操作:一个一个数香蕉,1 2 3 4 一个一个装进小拖车、老师引导孩子数数“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2、当故事讲到“他爬上数一看,啊!有几个红苹果!”时引导幼儿说出“怎么办”?(我们一起帮猪老二数苹果,装苹果。)重点引导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手口一致点数。
3、他们有继续往前走,小猪第第发现了什么呢?出示紫色的葡萄。小朋友都很聪明,再帮猪小弟数葡萄好吗?引导孩子动手点数葡萄 再装进小拖车里。
4、游戏:我会骨碌碌
孩子们真能干,三只小猪在你们的帮助下,捡到了满满一车水果,他们高兴的跳起来了,我们和小猪一起做做运动吧!“骨碌骨碌1,骨碌骨碌2 骨碌骨碌3 骨碌骨碌4、”边说儿,歌边作动作,让小手表示数字。引导孩子扩散思维。
三、结束部分
游戏中巩固练习
1、引导幼儿进入表演游戏情景,巩固学习的知识。
谈话:看看满满一拖车的水果,就知道孩子们有多棒,让我们能干的小手在帮助小猪把水果送回家好吗?(找个别孩子拖着小车走在前面,其余幼儿跟在后面绕活动室走一圈。) 小猪家到了。(活动)
2、小猪奖励小朋友吃糖葫芦:让孩子数各种颜色的算祝珠、(点数练习)
3、我们能不能帮助小猪把这车水果卸下来呢?
帮助小猪卸水果:重点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到4、
4、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能干,帮助小猪运回来这么多的水果,小猪很开心,你们高兴吗?(高兴)为我们加油吧!引导孩子欢呼“呀”!跟老师到外面休息去啦!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交集、分类,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物体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物体的特征。
2、学习用符号表示交集的关系。
3、在观察、讨论中感受、理解交集的意义,学习按交集的要求分类。
活动重点:
学习交集、分类,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物体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物体的特征。
活动难点:
学习用符号表示交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p36,每人一份。
2、黑板、彩色粉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两个集合的交集部分。
1、教师分别出示红圈和蓝圈(见附图一)。
师:这里有两个什么圈?
2、教师将红圈和蓝圈的一部分交叉重叠在一起(见附图二)。
师:现在红圈和蓝圈怎么了?
师:红圈和蓝圈交叉的位置在哪里?谁来指出交叉的部分?
师:这个交叉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呢?(既是红圈部分,又是蓝圈部分)
二、根据特征标记在集合圈中放物体。
1、教师出示各种气球(如附图四)
师:这里有什么?都是些什么样的气球?
2、教师出示标记放在相应的位置(如附图三)
师:这里有些什么标记?
师:想一想,根据这些标记,这些气球分别应该住在哪个圈里?
3、幼儿根据标记选择摆放相应的气球。
师:谁能看着这些标记将气球分别放进相应的圈中?
三、学习按交集要求分类。
1、师:红圈中住着什么样的气球,蓝圈中住着什么样的气球?中间的圈里又住着什么样的气球?
2、师幼讨论:为什么小的黄气球可以住在中间的.圈里?
3、教师出示一个小的紫色的气球。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气球?
师:这个气球能住在红圈、蓝圈交叉的位置吗?为什么?
四、幼儿完成操作练习。
1、画圈。(幼儿操作材料p36,第1组)
师:画一个大圆圈将红蝴蝶圈在一起,再画一个大圆圈将小蝴蝶圈在一起,看看哪些蝴蝶在两个圆圈交叉的部分,想一想中间交叉部分的蝴蝶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是大蝴蝶,哪些是小蝴蝶。(师幼一起认识一下哪些是大蝴蝶,哪些小蝴蝶,因为材料纸上的蝴蝶大小不太明显)
2、画标记。(幼儿操作材料p36,第2组)
师:黑圈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篮圈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黑圈和蓝圈交叉的部分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在旁边的空格中画出相应的特征标记做记录。(同样做练习之前和幼儿一起认识一下大小棒棒糖)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大石头和小石头》这个活动,是在“石头大玩家”主题活动中一个数学活动。本次数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行4以内的排序。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以帮助小蚂蚁铺彩色石头路的游戏情境贯穿整个活动,给幼儿创设宽松的氛围,通过两次比大小,铺一铺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动脑、动眼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
2.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行4以内的排序。
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石头4块、教学PPT、幼儿操作材料《数学》中的《石头路》。
活动重难点:能按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行4以内的排序。
活动过程:
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石头比一比
1. 小蚂蚁去找食物,路上遇到了几块大大的彩色石头,路被堵住了,请小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搬动石头)
2. 将4块大小不一的彩色石头随意摆放在桌面上,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搬动了几块彩色石头。
3. 小蚂蚁的提议:彩色石头真美,可是搬掉了石头,路上变得坑坑洼洼的,不如我们一起来用这些石头来铺一条彩色的石头路吧(按大小排列)。请幼儿仔细观察,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石头。
以“帮助小蚂蚁搬石头和铺石头”的游戏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 石头排一排
1. 最大和最小的石头应该排在哪里?引导幼儿将最大和最小的石头排在两端。
2. 在剩下的两块石头中,哪一块大?哪一块小?它们应该怎么排呢?
3. 请幼儿说说用什么办法可以将4块石头的大小排列出来。
4. 教师总结比较石头大小的方法。
通过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石头并进行排序演示,通过叠一叠的方式,可以方便幼儿理解大小排序方法。
三、石头路铺一铺
1. 幼儿将操作材料1上的石头取出来,并找其中最大和最小的“石头”,然后按从大到小的的顺序铺成石头路。
2. 幼儿将拼好的石头路贴于黑板上,集体评价。
3. 幼儿将操作材料2上的石头取出来,找出最大最小的“石头”,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铺成石头路。
4. 每人到“路边”捡起一块石头,一起到操场上铺一条超级彩色石头路。
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数学操作活动中,体验“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排序方式。
将幼儿排好的石头路进行集体展示,可帮助幼儿巩固对排序的认知。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6-12
小班数学教案06-10
小班数学教案01-08
小班数学教案【推荐】06-28
【精】小班数学教案06-29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06-29
【荐】小班数学教案06-29
小班数学教案【荐】06-29
【推荐】小班数学教案06-29
【热】小班数学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