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3、巩固学习操作的记录方式,通过记录提炼认知经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人手三块磁铁(一个彩色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份记录纸,红绿水彩笔和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过天线宝宝吗?它们四个好朋友你爱我,我爱你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2、(老师出示彩色磁铁)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呢!它找到好朋友的时候也会和好朋友紧紧地吸在一块儿。你们猜黑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老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如果是他的好朋友就画上绿点,如果不是它的好朋友就画上红点。
3、出示第一张记录纸。彩色磁铁还想找朋友呢,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是它的朋友呢?到底这些东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4、集中。你发现哪里有彩色磁铁的朋友?(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
1、彩色磁铁能和铁做的东西做好朋友,那它能和环形磁铁做好朋友吗?是不是环形磁铁的两个面都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来试一试。交流幼儿的发现。
2、我们发现环形磁铁有一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面不是。那我们怎么记录下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哪一面是彩色磁铁的.朋友,哪一面不是呢?(引导幼儿在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绿色即时贴,不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红色即时贴。)
3、幼儿根据实验在两个环形磁铁上贴上相应的即时贴。老师验证幼儿贴得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1、刚才我们发现环形磁铁都有一个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个面不是。那环形磁铁和环形磁铁是不是朋友呢?是不是每个面都能做朋友呢?
2、出示第二张记录纸,绿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红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幼儿猜想并把猜想记录下来。
3、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引导幼儿总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四、结束。今天我们用磁铁玩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还会用磁铁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磁铁。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时科学《磁铁找朋友》,磁铁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今天的科学活动主要让幼儿对磁铁的想象感兴趣,并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和铁制品的特性。让幼儿借助对磁铁的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幼儿用磁铁玩一玩,吸一吸。去感知磁铁的性质,幼儿再通过自己的观察结果,会生成很多有关磁铁的问题。充分让幼儿自己探究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特别是我在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吸布条时,有几个小朋友告诉我说,我能吸住布条,从而使让我能为下一步隔着物体吸铁有了明确的指引。
在实验操作时,小朋友能认真参与到实验中,但是出现过于关注实验,等实验结束后,才发现忘记记录了。说明小朋友还不太习惯记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记录这种方法用得太少了,以后要让小朋友多记录。
在活动结束后,我将磁铁放入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时,很多小朋友拿着磁铁去找好朋友,教室里、走廊上、活动室、午睡室。每当他们找到磁铁的朋友,他们都会兴奋不已。我请小朋友到家里再找找磁铁的朋友,找到了再和小朋友来分享。通过这样的探索活动,小朋友就知道铁和铁制品都是磁铁的好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初步认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对神秘海底世界的探究欲望。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境与材料】
1、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介绍"海底宝藏"的图片。
2、《科学》下P.24~25。
【教学过程】
一、海底的风景
1、请幼儿根据收集的海底宝藏信息,讲一讲:你眼中的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2、幼儿讨论:海底有什么?可以根据自己带来的图书上的内容进行介绍。
3、教师和幼儿一起分类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带领幼儿惊醒概括"海洋资源"。
二、海底的宝藏
1、教师带幼儿初步认识海底的一些资料。
2、幼儿交流感受。
3、看画册《海底探宝》,丰富幼儿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三、海洋的声音
1、"你觉得现在海洋的.环境好吗?"请幼儿说出一些了解到的海洋污染的情况。
2、"为什么会这样呢?"组织幼儿展开讨论。
3、"怎样保护海洋?"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多种保护海洋的办法,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通过观察及尝试活动,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
3.每天准时起床、来园、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幼儿第二次尝试练习:
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相应的钟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归纳: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延伸活动: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中初步了解人眼睛的结构及动物眼睛的一些特殊功能,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
2.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与同伴、父母一起观察眼睛的样子、收集有关眼睛的知识。
2.操作活动材料:电筒、镜子、小鸟旋转卡片、表情图。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眼睛知识
(一)介绍观察到的人眼睛的样子。
1.谈话导入。
2.幼儿根据记录单介绍观察结果。
3.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二)介绍动物特别的眼睛。
1.幼儿介绍收集的动物眼睛知识。
2.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录像等及时进行补充,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知识。
二、分组探索眼睛的秘密
1.提出探索要求。
2.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探索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发现的秘密。
三、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看电视要保证房间有足够的亮光;离电视机1.5米远;每看3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看书也要避免光线太强和太暗,距离书本30厘米……
四、延伸:了解关于眼睛更多的知识。
活动反思:
在开始的部分我让孩子带着眼罩进教室,这样让孩子感觉到真正看不见带来的不便再来引出主题里的盲人眼睛。其中孩子们在进来的时候会说:"老师我看不到,老师我找不到椅子,老师这样太黑了"等等。我赶紧抓住孩子此时的感受,让孩子在对盲人的眼睛和自己的眼睛有一定的对比性后。知道了盲人的苦难和不便,孩子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爱心,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尊重。同时使幼儿发现自己的眼睛是多么的重要,接着就导出我们眼睛的结构图。孩子们在认识眼部的宝贝后,提起孩子的观察力。
在播放ppt的时候,很多孩子对眼睛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只知道眼睛的眼珠和眼白,而且不知道眼睛里的部位其它用处,只知道眼睛是用来看的。其实它们有更好听的名字,进一步让孩子了解眼睛的各部位名称和它们的用处。这一环节我觉得自己做的比较充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看清自己眼睛里的.部位,孩子每人一份镜子利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我觉得同伴观察比观察自己的眼睛,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看着孩子们在那里照着镜子 ,东找找西找找,仔细的在观察着自己眼睛。完全不用老师一直说观察观察,他们会主动去镜子里发现,这样也达到了孩子为主体的要领。在此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活跃,我在此穿插了小游戏:黑猫警长抓老鼠。孩子们的眼球在这时得到了一定的放松,让整节课不会那么枯燥。
知道了眼睛的好处后,会引起孩子们的爱护之心。在此我又利用PPT里各种眼睛疾病图片,带领孩子发现在没有保护好眼睛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又进一步的让孩子对眼睛的保护产生极大的动力。这时,我又及时的提问孩子,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不受到伤害?
孩子们回答问题很积极,因为这一切关系到自己的眼睛。在等孩子们完全讨论完后,我对孩子们进行了个小结,让孩子了解到各种眼睛保护的知识。在最后结束的延伸活动里,我要求爸爸妈妈跟我们小朋友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事先一直在做的眼保健操。这次让我们的孩子带动我们的家长来完成我们整节课的要点:保护眼睛。
其实《我的眼睛》整个活动通过幼儿的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由浅入深地展开,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使幼儿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提高了科学认知能力。
在活动指导过程中,我注重"三个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适时提供帮助),最小的干预(教师不干预代替,突出幼儿为主体),最多的鼓励(肯定、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另外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让幼儿在体验、讨论、游戏、操作中获取新知,充分表现自己,较好地达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小百科: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经验提出假设,乐意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2.通过实验获得物体穿越弯管需要具备的特性,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喜欢操作,大胆交流,懂得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之一。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弯管玩具,螺帽(直径小于弯管的直径)、毛线、较长的硬钢丝、米、手电筒、小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弯管拼搭
教师:看,这是小朋友们平时常玩的管子玩具,请你们搭一根弯管,比比谁搭得又快又有创意。(幼儿拼搭,教师计时。)
教师:举出你的弯管让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说说你搭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给予回应。)
2.预测假设
(1)寻找弯管共同点
教师:你们搭的弯管各不相同,真有趣呀,可仔细观察一下你们的弯管,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地方?(幼儿仔细观察,允许和同伴小声交流。)
小结:弯管的造型无论怎么变化,中间都是空的。
(2)预测
教师:弯管的中间都是空的,像一条弯弯的隧道,今天来了许多的小东西,它们想钻到弯管的身体里去旅行!看看,有哪些小东西?(出示统计表,表上有空气、米、毛线、电筒、硬铅丝的图片。)请你们想一想,猜一猜,哪些东西能穿过弯管,哪些东西不能穿过弯管,能穿越的打√,不能穿越的打×。
(3)统计猜测结果
教师:我们看一下小朋友的猜测结果,你是怎么猜的?有不同的吗?
3.验证、记录
(1)教师:小朋友有不同的意见,那它们到底能不能穿越弯管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验证一下。
教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请你们去做个实验,然后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到统计图上,能穿越的打?√,不能穿越的打?×。不要忘了每一样东西都要试一试哦!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过程及问题,提醒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4.交流实验结果
(1)空气:空气是流动的,所以能在弯管子里通过。还有哪些东西是流动的,也能穿越弯管呢?(风、水、声音、气味等)
(2)米:颗粒比较小,能在管子里滚动、穿过。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东西呢?(米、小豆等)
教师:怎样可以快速地穿过弯管呢?(个别幼儿试验后教师小结:放入沙子后,晃动弯管,更容易快速穿过。)
(3)毛线:因为线是细细的,软软的,不容易穿过。我们可以想想办法请谁来帮忙呢?出示螺帽。那为什么老师还要在线上面绑一个螺帽呢?(因为可以增加它的重力,使它能够更加方便地穿越弯管。)
(4)光:它只能到哪里啊?
教师:手电筒照出来的光是直射的,所以不能穿越弯管。
(5)钢丝:因为长钢丝是直直的、硬硬的,不能拐弯,所以不能穿越弯管。
教师:有什么办法让它穿越弯管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人们动了很多脑筋帮助它们穿过弯管。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宝贝(出示钢丝弹簧),钢丝变成螺旋形的样子后,可以伸到长长的弯管里帮助清理堵塞在弯管里的垃圾了!
小结:通过实验,小朋友发现流动的、小颗粒的物体可以比较容易穿过弯管,但是一些不能一下子就穿过弯管的东西,想想办法,可能也会穿过弯管。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科学角试一试,怎样让光穿越弯管。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有角的物体不可以滚动。
二、教学目标
1、幼儿了解物体的形体,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滚动;
2、通过操作幼儿感受可以滚动物体的特征。
3、激发幼儿乐于动手动脑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可以滚动物体的特征
难点:认识物体的形体,并可以流利地说出它的形体和特征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操作练习法.引导发现法.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体育场今天有一场滚动比赛,我们来看一下有哪些参赛选手呢?(皮球、魔方、文具盒、报纸、八宝粥桶)
2、学习新知识:
(1)引导幼儿了解球体和圆柱体为什么会滚动?
(2)幼儿了解正方体、长方体、长方形为什么不可以滚动?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角,圆圆的,所以会滚动。
(3)、幼儿操作并作出判断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物体,幼儿来动手试一试它可不可以滚动,可以滚动的.打√,不可以滚动的打×。
(4)、归纳总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角,圆圆的,所以会滚动。
3、布置作业:家中寻宝
我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中可以滚动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下雨前兆的知识,知道动物也会预报天气。
2、使幼儿学会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知道天气预报的知识经验在生活加以运用。
3、让幼儿了解水蒸气蒸发的现象,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 《下雨的前兆》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今天查老师把小朋友们带到这里来看电影,你们高兴吗?我还邀请了许多客人老师,大家打个招呼吧!
师:有时候,天空中会突然的下雨,如果我们没带雨伞的话,就有可能会被淋湿,那样我们就会生病。唉,要是我们在之前就知道要下雨就好了,是吧?
2、小朋友想想看,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天快下雨了呢?
幼:(电视机里、报纸上、新闻里、电话里、广播里、手机上)哪个幼儿说对了就说表扬的.话。
师:除了从这些地方了解快要下雨了,我们还可以从什么地方了解呢?
请幼儿讨论一下,老师走进幼儿身边问问。(幼儿说,不知道的话也不要紧)
师:其实老师有一种很特别的方法也能了解到,你们想知道吗?(幼:想 )
3、倾听故事,“下雨前的故事”
师:那我就告诉你们,其实小动物也可以预报天气,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预测的?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吧。(播放一段故事)
师:你听到了些什么?哪些小动物会给我们预报天气?
教师出示小动物PPT,让幼儿来说说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来预报天气的。
4、播放CD,了解动物预报天气的原因:
师:我们知道,许多的小动物都能预报天气。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这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呢?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小.电.影里是怎么说的。(继续播放CD)
总结:电影看完了,你们也知道了,动物预报天气是空气中有水蒸气的原因。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预报天气,比如冰箱滴水、干墙面变潮湿,还有一些植物也有这样的本领!只要我们平时用眼睛多看、多观察,就可以做一名小小的气象员,来预报天气了,多神气,多棒啊!
4、迁移经验,活动的延伸:
师:下雨前,天空中有变化吗?(天变黑、会打雷、刮风、会闪电……等等。)
如果知道今天要下雨,我们还能到户外活动玩吗(不能)?
爸爸妈妈能上班吗?怎么去呢?( 能,带雨伞、雨衣)
设计意图:
“下雨”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在这次教研中,我们选择了《下雨的前兆》这个活动作为研讨内容。大班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更强,对于科学内容更具有探究性,为了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了解一些常见的下雨前兆的知识,知道动物也会预报天气”难点放在“水蒸气蒸发的现象”上,旨在通过这个小小的活动,激发幼儿愿意观察事物,发现周围生活中不同现象,尝试去探索科学,热爱自然。
活动目标是对活动有着导向作用,根据我对本节活动内容的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将活动的目标拟定为:
1、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下雨前兆的知识,知道动物也会预报天气。(知识)
2、使幼儿学会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知道天气预报的知识经验在生活加以运用。(能力)
3、让幼儿了解水蒸气蒸发的现象,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情感)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教材简解]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孩子们眼中,小动物就是我们人类亲密的小伙伴。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和小动物有关的问题,“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还要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兴趣。”基于此我选择了这节有关小动物的科学探索活动。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方式。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2.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让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从中感受到极大的兴趣。
3.技能目标:让幼儿能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过动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理解词汇:冬眠、迁徙等。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过冬的不同方式。通过观察,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难点:让幼儿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操作让幼儿实际的参与了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设计理念]
以孩子的兴趣作为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地进行探索和观察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主旨。根据《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要求幼儿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选择了《不一样的过冬方式》来进行教学,并且小动物又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愿意亲近的。让幼儿了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和他们过冬的不同方式。采用以操作法和电教法为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使幼儿沉浸在一个快乐、自由、主动探索、学习的氛围中,感知大自然的变化与神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思路]
根据《新纲要》的指导,培养幼儿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积极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物过冬》录像,先观察、再动手操作,不仅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还从讨论中体会了学习知识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动物图片、四种过冬方式文字、四块展板。
活动过程:
一、讨论,引出话题
(1)师:今天的天气真冷啊,我们都穿上了什么衣服啦?人们除了穿上厚衣服以外,还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来过冬呢?(开空调、取暖器、加强锻炼、戴帽子、围巾等)
(2)师:人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过冬,那么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和你的好朋友讨论一下(讨论后请幼儿回答)。
(3)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动物过冬的办法,究竟他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现在,请大家看一段录像,要仔细看哦。(播放录像躲藏、冬眠一段)
二、根据录像提问
(1)师:录像上有哪些动物,他们是如何过冬的?
(2)幼儿说到蜜蜂、蚂蚁后提问:他们为什么要在秋天的时候把食物都储存起来?师:蜜蜂、蚂蚁呀他们都会把秋天的食物储存好,在冬天的时候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
(3)师;青蛙、蛇、熊他们整个冬天都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动不动的睡觉。
(4)诶,你们知道他们的这些过冬方式叫什么吗?我们一起看(播放躲藏、冬眠总结片段)
三、出示白板课件
(1)
1、出示蜜蜂图片,师:刚才我们看到蜜蜂、蚂蚁的过冬方式是?出示躲藏文字,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一起说一说(躲藏,教师点躲藏文字)师: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躲藏过冬的呢?(松鼠、老鼠、田鼠,幼儿说到就利用课件拖出该动物)
2、教师根据图片小结:原来小松鼠、田鼠都和蜜蜂、蚂蚁一样躲藏过冬的。
(2)
1、出示白板“冬眠”一块。直接出示文字“冬眠”。师:青蛙、蛇、熊他们的过冬方式叫冬眠,和蜜蜂、蚂蚁可不一样,蜜蜂、蚂蚁他们是躲藏过冬,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而他们躲在洞里吃不吃食物呀?(不吃)所以他们的过冬方式叫什么?大声告诉我,冬眠)师:冬眠的动物可多啦,除了青蛙、蛇、熊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呢?
2、教师小结:对呀,我们小朋友说到的蝙蝠、刺猬、蜗牛、蚯蚓、乌龟他们都是冬眠过冬的。你们了解的真多。(利用白板擦出所有冬眠过冬的动物)
(3)
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大雁图片,师:认识它吗?是谁?(大雁)它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往南飞)为什么要往南飞?(从寒冷的地方飞到暖和的地方),知道的真多。出示老虎图片,谁呀?(老虎)他在寒冷的冬天是怎样度过的呢?(请幼儿说)师:是吗?我们来看一下(播放视频迁徙、换毛一段)师:刚才大雁小朋友们说对了,她呀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过冬,也就是从寒冷的地方搬到暖和的地方,有一些鸟类呀都和大雁一样,冬天的时候飞往暖和的地方过冬。老虎、狮子这样全身长满毛的动物,他们不会储存食物,也不会飞,他们会吃很多的东西来增厚脂肪,换上厚厚的皮毛,就象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一样来抵御寒冷。师:像这些动物的过冬方式你们知道吗?看(播放迁徙、换毛总结片段)利用白板,拖出大雁,问:大雁的过冬方式是?(幼儿说出迁徙,出示迁徙文字)响亮的告诉我(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还有谁也是迁徙过冬呢?(说出一个,就拖出该动物。
2、教师小结:除了大雁,我们还知道燕子、丹顶鹤、黄莺也是迁徙过冬的,他们从北方飞回南方,像这样迁徙过冬的鸟类,我们把他称作“候鸟”。
(4)
1、出示换毛板快。师:像这些全身长满毛的哺乳动物,他们的过冬方式是什么?一起说(换毛,擦出换毛文字)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换毛过冬的动物。三、师:小动物们很聪明,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特点选择不同的过冬方式,刚才我们讲到几种过冬方式呀?(点下一页,表格那张)哪四种过冬方式呢?(幼儿说到就按1、2、3、4顺序拖入)师:诶,下面有好多动物,你能不能帮他们找一找最最合适的过冬方式?(随便选一动物,如:老虎是用什么方式过冬呢?应该放在哪里?对,放在换毛的这一格,燕子又应该放在哪一格,是用什么方式过冬?谁来试一试(请一幼儿上台操作)对不对呀?
四、幼儿操作
(1)师:老师呀也帮你们准备了一张操作分类表和好多小动物,请你按照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把他贴在对应的格子里,不要搬椅子,轻轻地走过去。
(2)师:请贴好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一下。都贴好了吗?请你们把操作卡轻轻的放在椅子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五、结束
师:今天呀,我们讨论了四种过冬方式,其实除了躲藏、冬眠、迁徙、换毛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呢?比如说......老师帮你们查了好多资料,走,我们一起回教室看一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太阳头饰一个、小雨滴头饰若干、酒精灯一个、水一杯、玻璃片一块、教学课件、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雨滴旅行进入活动室,组织幼儿坐好。
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下雨的情景),引导幼儿边看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象与猜测。
2、老师做实验,请幼儿观察,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点燃酒精灯(注意点燃的`方法),把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并让幼儿仔细观察烧杯中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3、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小结:水热了就会产生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提问幼儿:你还在哪里见过水“蒸发”现象?
5、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提问:热水倒在杯子里,用玻璃片盖在杯子上,会发现什么?
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幼儿讨论后回答)
6、教师小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7、让幼儿重新看录象,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8、教师与幼儿讨论雨的危害与好处。
9、做游戏:“太阳与小雨滴”
分给幼儿小雨滴头饰,教师扮演太阳。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交代游戏规则:太阳出来,小雨滴蒸发了,太阳下山了,水蒸气遇冷变成小雨滴了。
10、发给幼儿图画纸,让幼儿添画小雨点。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时继续添画。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科学教案06-15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泥鳅》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