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18 07:16:1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合集9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能和着伴奏唱歌。

  2、培养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活动准备:

  一张猫妈妈和小猫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两个客人,听,(老师边出示小猫图片边学小猫轻轻地叫)是谁来了呀?”

  小猫是怎么样的?小猫是怎么叫的?

  小猫叫起来轻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

  (出示大猫,边学大猫响亮的叫声)听,这又是谁来了呀?

  为什么说这是大猫?(猫妈妈)呢?

  原来大猫叫起来声音响响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大猫叫,好吗?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听一听,大猫和小猫来做什么呀?(放音乐,欣赏一遍歌曲),他们是来唱歌的,歌的名字就叫《大猫,小猫》。”

  2、教师:“好听吗?歌里唱了什么啊?”(引导幼儿用原歌词回答,教师可以提示)

  3、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歌里唱的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听的时候,我们可以轻轻的'跟着一起唱。”(再听一遍)可以加上动作。

  4、教师:“小朋友也想唱唱这首歌是不是呀?那和沈老师一起来唱。(带领幼儿,放慢速度,一起清唱歌曲两遍。)

  5、教师:小朋友唱得真好听,配上音乐和动作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唱吧。(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做动作)

  三、游戏

  1、教师:“现在,老师做猫妈妈,唱大猫唱的,小朋友们做小猫,唱小猫唱的,好不好啊?唱的时候要把动作做出来。”来,小猫都到妈妈的身边来唱(让幼儿自然地走到老师身边站着唱)

  2、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歌,名字叫什么啊?我们现在知道了,大猫和小猫的叫声是不一样的,可大猫和小猫走路都是轻轻的,如果走路重了,就会被老鼠听见了,那么他们就抓不到老鼠了。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教室里,在午睡室里走路的时候也要轻轻的,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别的小朋友和老师,对不对啊?”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 X|X X|,和X X|X X X|,并用拍手动作表示。

  2、 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活动重难点:

  能听辨不同的节奏型会用拍手动作表示,并能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活动准备:

  1、 图谱、节奏谱、小动物图片。

  2、 铃鼓、碰铃、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四位小伙伴,他们想和小朋友们一

  起来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你们看,谁飞来了?”(小鸟)“它还带来了一张节奏谱呢,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帮助它?”出示节奏谱“X —|X —|”“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幼儿拍打节奏)

  2、“下面这位小伙伴可害羞了,不好意思出来。它想先请你们来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吗?”(幼儿:X X | X X |)“你们演奏得真棒,通过这个节奏,你们觉得它是谁吗?”(幼儿猜)出示小兔。

  3、“看看,大嘴巴青蛙来了,可它把节奏谱丢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想一想,它表演的节奏谱是什么样的呢?我悄悄的提醒你们一下哦,它的.节奏谱是叫出来的,你们猜出来了吗?”(幼儿)X X X |XX X |

  4、“咦,那第四位小伙伴呢?不要急,它来了。你们看,它是谁啊?(小猪)小猪他说:‘我是一名指挥家,我的出现就表示大家一起来演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演奏吧。”

  三、分组用身体动作来演奏(1—2遍)

  四、配乐器演奏图谱

  1、教师:“四位小伙伴,想得真周到,都为我们配上了小乐器,小鸟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小兔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小青蛙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我们也把乐器宝宝请出来吧!”教师指图谱,幼儿演奏。(2—3遍)

  2、请幼儿当小指挥,教师协助。(2遍)

  五、活动结束。

  “下面,我们和小伙伴到教室里去交换乐器演奏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表达自己喜爱花卉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欣赏:

  老师有个小花园,你们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教师念歌词。

  幼儿完整欣赏。

  2.学唱歌曲教师边按旋律节奏,边带领幼儿拍手。

  教师放慢速度清唱,幼儿轻轻哼唱。

  幼儿完整跟唱。

  鼓励幼儿在"茉莉和玫瑰"出替换自己喜欢的花名。

  3.表演歌曲幼儿扮花,教师扮花园主人游戏。

  请个别幼儿扮花园主人。

  活动反思: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容易让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设计这次音乐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音符,体验作品中的'幽默的情趣,从而激发幼儿乐唱、会唱、自主唱的意识、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目标:

  1、通过扮演角色及看图谱节奏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准备:

  PPT课件,音乐,猫叫录音,歌曲伴奏录音。

  过程:

  1、谈话交流:

  --"今天吴老师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PPT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家?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呀?"(小老鼠打电话)"打电话找谁?找朋友来干什么?"(找个朋友过家家)"打电话需要知道什么呢?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么拨号码的呢?"(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

  2、学看图谱节奏:

  --"老师们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有哪些内容?"播放PPT课件图谱节奏:

  (1)教师边播放图片边引导幼儿熟悉歌曲中的.对话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带领幼儿根据图谱做节奏动作。

  3、角色扮演游戏:

  --"现在请你们来扮演小老鼠和猫,好吗?"--"那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可以怎样做不让猫发现呢?"(引导幼儿"蹲下",反映较慢的小老鼠会被猫捉走)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游戏。

  (2)男女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后互换角色。

  4、延伸: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小结:真是一只粗心的老鼠,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这么粗心,做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和仔细。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自制图谱一份。

  自备小提琴曲《梁祝》。

  蝴蝶头饰(红黄蓝绿)若干,花朵头饰(红黄蓝绿)若干。

  由幼儿在美术区里制作的若干“纸花”插成的花篮4个,顶部贴有蝴蝶的教鞭1根。

  活动目标

  感受音乐优美动人的旋律,努力用连贯、优美的肢体动作表达。

  借助图片分辨乐句,感知乐句长短,随着音乐做蝴蝶飞的动作,并在句尾表现花的造型。

  感知动作幅度大小与空间大小的关系,知道根据空间大小的变化改变自己蝴蝶翅膀的姿态和动作幅度。

  活动过程

  一、复习韵律活动“绿毛虫”。

  教师:春天来了,毛毛虫动了动身体,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它在做什么呢?

  二、欣赏音乐《梁祝》片段——《化蝶》。

  1.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想像蝴蝶在干什么。

  教师:毛毛虫已经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了,让我们来听着音乐,想象一下蝴蝶可能在干什么?(完整欣赏)教师:你觉得这段音乐所表现的蝴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它们好像在做什么?

  2.观察教师用装饰有蝴蝶的教鞭指图谱《化蝶》,再次感受音乐。

  教师:蝴蝶飞啊飞,它们是要和花儿做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一遍)教师边指图边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听音乐感受乐句。

  教师:这段音乐中的蝴蝶在花园里找了几朵花?图上只有四朵花,表示这段音乐有几句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蝴蝶每飞一次就拍一次手。

  教师:那除了用刚才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已经是一个停顿的地方呢?(幼儿探索、尝试)教师个别幼儿的介绍,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教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多,把掌声送给你。

  三、听音乐,分辨乐句的长短。

  教师:请你们听听,蝴蝶找花的过程中,那一朵花最难找,用的时间最多?我们一起来帮助它!

  四、随音乐根据乐句分别做蝴蝶飞的动作和花儿的造型。

  教师不断反馈与分享幼儿优美独特的`造型。

  教师:这朵花真自信,它开到了我的眼前;那些花是朋友,它们开成了一片;这些花一定也是小雨的朋友,我曾经看到它们和小雨一起跳舞。……

  五、玩游戏“蝴蝶找花”。

  1.教师将幼儿制作的“花篮”布置在场地的四个方位,然后引导幼儿按乐句找花,一个乐句找一个花篮,在乐句末尾做花的造型。

  2.改变“花篮”的位置,再次玩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悟:根据音乐长短、速度调整自己的飞行,距离远就要快快地移动,距离近就可以慢慢地移动。

  六、分角色玩游戏。

  根据幼儿意愿确定分工,一部分幼儿做花,另一部分幼儿做蝴蝶。

  教师扮演小仙女,在音乐结束后用魔棒(教鞭)将幼儿的角色互换,再次游戏。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美工角提供材料让幼儿画蝴蝶或折纸。为音乐游戏区提供音乐磁带、录音机,鼓励幼儿随音乐跳舞。将幼儿在美工角制作的花或蝴蝶作为道具,并提供纱巾作为蝴蝶的翅膀,让幼儿利用自制道具来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诗歌《吹泡泡》篇幅短小,共四句,诗中意境优美,有一定的韵味,适合中班上学期教学。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入这个活动,也为了取得好的互动效应,我在班内区域中投放了玩“吹泡泡”的游戏材料,班中孩子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自由活动或吃过午饭后,他们几个人一组兴致勃勃地玩着,一边吹一边交流着自己的的发现:“我的泡泡多大呀!”“我的泡泡是彩色的”“我的泡泡是小鱼吐的泡泡”``````中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在此基础上,他们愿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发现、想象,基于此,我把《吹泡泡》纳入了活动课程,教案《中班活动教案一(数学 语言 音乐 体育)》。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优美、抒情的语言,能在学念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彷遍、想象。

  2、懂得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存在着相互关系。

  三、活动准备:

  1、孩子已有吹泡泡的经验 。

  2、诗歌图片几幅。

  3、优美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兴趣

  1、小朋友,上次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都吹出了泡泡,好玩吗?

  2、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我们这么好玩,她也想玩了,她是谁呀?(看图片)

  3、这个小妹妹一边玩,一边还在说着“吹泡泡”的诗歌呢,听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二)、倾听,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1、师朗读诗歌一到二遍

  2、小妹妹说了什么?

  3、师根据幼儿说的随即贴上图片

  4、我们能不能跟着小妹妹一起说一说诗歌

  5、为什么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雨点、小鱼、果子)

  (三)、彷编诗歌

  1、小妹妹还要吹很多泡泡,看看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会不会用“谁是谁吹的泡泡”帮小妹妹说一说。

  2、小朋友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幼儿彷编,根据孩子彷编的诗句,幼儿互相学习,

  (四)、延伸活动

  把我们刚才编的诗歌画出来,贴到图上去,让全班小朋友看看说说。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学习分辨歌曲的前奏和间奏。

  2、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雪花和雨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对唱,在一方唱的时候另外一方要保持安静倾听,然后马上接唱,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要引导幼儿创编,做出和同伴不一样的造型。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雪花” “雨滴”“窗户”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数“1、2、3”给小朋友一个惊喜,向天上抛雪花,问幼儿:是谁从天空中飞下来了?(雪花)雪花怎样飞下来的?(是沙沙沙的飘下来的)请幼儿做一做雪花飘下来的动作。做后提问:什么季节会有雪花啊?(冬天)老师说:对了,雪花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2、老师告诉幼儿,雪花是唱着歌飘来的,你们来听听,(放录音)完整欣赏后提问: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都有谁和谁啊?

  3、幼儿学唱第一段。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学唱雪花的歌吧。(放录音,跟录音唱2次)

  4、学习第二段。提问:“刚刚小朋友听到录音机里唱了小雪花还唱了谁啊?”(雨滴)那雨滴敲着窗户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哗啦啦、咚咚咚、滴滴嗒)对了,有时候小雨滴的声音是哗啦哗啦,有时候是咚咚咚,有时候是滴滴滴的声音,我最喜欢春天了,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的小雨滴吧。{唱2次}

  5.请小朋友站起来,完整的和老师边唱边做一次。

  6、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第一段,老师问,小朋友回答。第二段。小朋友问,老师回答。

  7、老师放录音,告诉幼儿分辨歌曲中的前奏和间奏,

  8、请幼儿听音乐,在前奏和间奏的部分,自己做一个静止不动的造型,可以是雪花,雨滴,大树,房子。小鸟。小兔,等等,进行歌表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雪花和雨滴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以带来惊喜的方式抛洒雪花引起幼儿的兴趣,重点是为了让幼儿能够学会第一段的.歌曲,难点是引导幼儿能够掌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创编出第二段的歌词。 学第一段的歌曲时,我通过清唱让幼儿逐步听清,但是因为我的紧张,忘记教幼儿,然后幼儿复述并学习歌词,在引导幼儿串连起来朗诵、演唱,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过听磁带,第二段歌词的变化进行创编内容,引导幼儿讲出“雨滴”出示图画让幼儿,按着“雪花”的那一段进行编唱。创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提问,雨滴的声音,教师利用清唱的方式,让幼儿清楚的理解、掌握“雨滴”的歌词。结尾部分,幼儿扮演雪花和雨滴,边唱歌,边跳舞,很快乐…在课开始时幼儿通过撒雪花这边带有一定的乐趣性,掌握第一段歌词比较顺利,到了第二部分时,幼儿通过的我出示的雨的图标能够很好的进行联想创编,还会跟老师做动作,跟着我的提示去表演创编,但是在幼儿学唱会歌曲后,设计了一个游戏对唱环节,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忘记了,是本次课我最大的遗憾,最后幼儿还是基本掌握了这首歌曲,也能按照歌曲的节奏边唱边做,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小百科:雪花也称银粟,玉龙,玉尘,是一种晶体,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多呈六角形,像花。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象小山一样的身体;而小鸟有着娇小、灵巧的身体,大象和小鸟都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脑筋里,孩子们平时喜欢模仿它们。而"大象与小鸟"这段音乐欢快,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老师给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更使人愿听、想听,从而再想要去表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AB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尝试用大象和小鸟的动作进行表现。

  2、在活动中听辨高低音,并用肢体、乐器的方式感应音乐的欢快和缓慢。

  活动准备:

  ppt、大象和小鸟的胸饰若干、音乐、手鼓、沙锤。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出示ppt森林背景(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大象和小鸟》,大森林的早晨空气真新鲜,小动物们都还没有睡醒,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声音"咚、咚、咚、咚"。树上的小鸟被吵醒,(出示小鸟图片)揉了揉眼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来了。(小朋友们猜猜有可能是谁来了?真棒,猜对了,是大象来了。)出示大象图片。大象摇着长长的鼻子、踩着沉重的步伐"咚、咚、咚、咚"对小鸟说:起床了,我们一起做早操吧。小鸟拍拍翅膀说"好呀好呀"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师问:你们觉得大象的声音听起来应该是怎么样?

  幼答:(很粗、很沉、很低)师问:小鸟的声音和大象相比怎么样?

  幼答:(轻巧、很细、很好听)

  二、听音乐《小鸟和大象》,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小鸟和大象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分别倾听A段与B段音乐,初步感受音乐问:

  (1)在刚刚这两段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大象和小鸟的声音)

  (2)怎么听出来的?(粗的是大象的声音,细的是小鸟的声音)小结:在我们刚刚的听的音乐里有两种声音,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们听到的大象的声音,听起来很沉,很低,更重,就像在地上走路;高音就像我们听到的小鸟的声音,很清脆,像小鸟在天上飞翔问:在音乐里是谁先出来呢?(大象)然后又出来的是谁呢?(小鸟)再接着呢?(大象)再接着呢?

  (小鸟)在音乐的后半段,有什么变化呢?(大象和小鸟同时出现)

  2、再听音乐,验证第一次听的对不对。听到大象的声音,就伸出手来左右划;听到小鸟的声音,就扬起手来在天上飞。

  三、游戏将小朋友分成两队,并分别戴上大象和小鸟的图片。

  问:听到大象的声音时,小鸟怎么办?

  听到小鸟的声音时,大象怎么办?

  (听到大象的'音乐时,小鸟不动;听到小鸟的音乐时,大象不动;听到大象和小鸟的音乐时,一起动。)(音乐结束:每一个小鸟找一个大象做朋友)

  四、听辨乐器音色,并用乐器进行合奏师:有两个乐器宝宝,它也想来给你们伴奏。你们认识他们吗?(手鼓、沙锤)敲打鼓,你们觉得她应该给你们哪一队伴奏,为什么?那沙锤呢?——(第四遍音乐)高音:沙锤低音:手鼓鼓大象组拿手鼓,小鸟组拿沙锤,跟着音乐合奏表演。

  五、活动结束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离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小毛驴》;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学会这首歌,理解小毛驴的心情 用身体语言表现小毛驴主人被摔的样子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小毛驴一个

  2创设“小毛驴出去吃草”的游戏环境。

  3风琴 乐普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不信,你们看,小毛驴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阳呢。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 “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小毛驴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小毛驴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只可爱的小毛驴,主人对我有意见,说我跑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加油,看我现在跑得快吗?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主人又说我跑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我跑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小毛驴呢?”(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只可爱的小毛驴的主人,我高兴的一边拿着皮鞭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草地上小毛驴真的啊,我哈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赶毛驴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毛驴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啪嗒啪嗒) “我们一起来说说,啪嗒啪嗒……”

  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教学反思

  《小毛驴》是一首活泼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小毛驴的主人是怎么对它的,让幼儿感受到小毛驴在外面吃草的快乐。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小毛驴和他的主人都只有一个,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不信,你们看,小毛驴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阳呢。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22

中班音乐教案12-05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11

中班音乐教案01-14

中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02-16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06-10

中班音乐教案:春雨02-13

中班音乐教案:伞02-15

《听》中班音乐教案03-11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