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18 08:38:54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科学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科学教案模板集合10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五官的作用。小班的孩子对五官已经有了初浅的认识和了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有关五官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3、知道人的.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各自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正常人五官的课件;五官残缺病人的课件。

  2、三张大的面孔及其五官的卡片;大镜子一面。

  一、活动建议:

  1、通过游戏“摸摸头,摸摸脸”,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2、操作演示课件:正常人的脸,使幼儿主动说出五官的位置与名称。

  3、到医院看“五官科”的病人(演示课件),讨论、了解五官的作用,使幼儿懂得不但要尊重残疾人还要关心、帮助他们。

  4、通过各种方式感知不同事物进一步体验五官的作用。

  5、讨论:如何保护五官。

  6、请幼儿为大面孔粘贴上五官。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当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但由于小班孩子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经常会重复同一个问题,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现象较多。如在讨论五官的作用时,这个说:眼睛能看人、看电视,那个也跟这这么说,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会说出还能看书、看路、看

  到各种东西;谈到鼻子,除了说能闻香味就是说能闻臭味------当讨论到如何保护五官时,孩子们回答很好,有的说:不用脏手揉眼;有的说不用手挖鼻孔、抠耳朵;还有的说不把手、脏东西放到嘴里。在贴五官的时候,三张面孔出现了不同的表情,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由此生成了第二个活动——《表情》。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温度计,知道温度计的用途

  2.使幼儿获得温度计如何指示温度的粗浅经验,学习观察、测量温度的'简单技能。

  3.培养幼儿对测量温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每组一只温度计、其他温度计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认识温度计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温度计,看看这些温度计有什么不一样?

  2.教幼儿怎样测量气温

  (1)幼儿小组测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使用温度计和读数。

  (2)引导幼儿将温度计拿到户外,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3.小组进行,将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热水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4.教师指导并参与记录。活动结束。

  效果分析:

  因孩子们对温度计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前期经验(班级内有,孩子们已早就观察过)所以接受起来较容易些,孩子们的兴趣较浓厚,观察到了温度计在不同水温中的变化,但数字记录不是很理想,因温度计上的数字过小,分格过小,有些幼儿看不清楚。建议进行此次活动时,教师可将温度计的小格放大,画在纸上使用,效果会更好些。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参与中期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解释和表述对心脏、大脑、血管、青春期发育特点等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1)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2)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本小组内容的探究中也会发现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因而教材也设计了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数据、相互合作解疑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方法寻找证据,并及时交流方案。

  教学后记:

  事实与证据的探究阶段,不拘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教师可采取课上与课下,分散追踪与适时集中短暂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醒学生及时修改方案,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以便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与汇报。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关注身边常见事物的明显特点和现象。

  2、尝试根据不同物质的吸水特点进行不同组合搭配,寻找最佳的吸水效果。

  3、理解实物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习用简单的符号做记录。

  活动准备:

  玻璃杯、不透明的罐子、装水的塑料瓶、盘子、小方巾、海绵、棉花、有一定坡度的塑料槽、幼儿实验记录表、符号对照表、教师统计表等。

  活动过程:

  一、魔术游戏,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了杯水来和小朋友做游戏,你们想一起玩吗?

  (1)出示一杯水和一个不透明的瓶子,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瓶子,请幼儿猜猜水还能倒回杯子吗?(结果是将水倒了回来)

  (2)出示另一个不透明的瓶子,请幼儿看看两个瓶子是不是一样?(是一样的)再次做实验,引导幼儿猜猜这次水还能倒回来吗?(能)结果水倒不出来了,老师把水变不见了?

  2、启发幼儿猜猜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在瓶子里。

  幼儿:飞到外面去了。

  3、打开瓶盖,找出原因。(原来里面有一条毛巾)小结:水被干毛巾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来了。

  幼儿非常兴趣地观看魔术游戏,揭开谜底后都发现了水是被毛巾吸走了,反过来幼儿也理解了毛巾会吸水这一道理。

  二、实验验证,寻找答案。

  1、介绍实验材料,符号对照表。

  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会吸水,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师介绍提供的物品后出示符号对照表,引导幼儿理解不同符号所代表的物品名称。)

  2、讲解实验方法。每5个人一组,每次每种物品取一件,分别放进塑料槽的黄色区域内并记录摆放的顺序,接着取一瓶水从塑料槽顶端的红色圆点处慢慢的将瓶子内的水倒进槽内,直至全部倒完,最后将流入槽底托盘内的水倒进事先准备好的量杯内,看清量杯内的水量并做相应的记录。实验结束后取出槽内的物品,放进塑料筐内,将手擦干后再次取物,改变物品的摆放顺序后再次实验。

  大班科学活动——“水到哪里去了”实验记录表材料材料材料次数1次数2(备注: 代表小方巾; 代表海绵; 代表棉花。)

  3、提出实验要求:

  (1)5个人一组,每次实验每种物品各取一件,摆放后先做记录才开始实验。

  (2)水要倒到塑料槽顶端的红色圆点上,速度要慢。

  (3)每次实验结束将槽内的物品取出放进塑料筐内。

  (4)每次实验物品的摆放顺序不能相同。

  4、幼儿分组操作,寻找答案。

  幼儿:海绵最会吸水。

  幼儿:我觉得毛巾最会吸水。

  幼儿:最会吸水的要排第一,水才不会留走。

  幼儿:最会吸水的`排中间。

  幼儿:我觉得应该先放毛巾,第二放海绵,再放棉花,这样最会吸水。

  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丰富的操作材料,较顺利的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流出的水被倒进了事先准备好的烧杯里,幼儿很快能根据杯子中水的多少判断出本组的哪种组合最会吸水。

  三、分享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根据幼儿实验记录,用大统计表集体统计实验结果。

  大班科学活动——“水到哪里去了”实验统计表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2、得出结论:哪种组合最会吸水。

  师幼共同统计各组实验结果汇总在大记录表上,根据大统计表比较出哪种组合的吸水效果最佳。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通过一个特殊的杯子引出课题激起孩子好奇心的同时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引领孩子再次关注杯子里的毛巾,比较湿毛巾和干毛巾的不同,让幼儿发现其中的秘密。整节课的设计主要 运用探索式教学法,尽量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尝试进行分类。

  2、乐意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蔬菜。

  2、筐子五个,分别贴有果实、花、叶、根、茎。

  关键点:能够按蔬菜吃的不同部位进行分类活动过程:

  一、幼儿相互交流喜欢的蔬菜1、幼儿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2、集体认识,教师出示蔬菜,幼儿讲述名称。

  师小结:哦,原来啊,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吃蔬菜。有的喜欢它的颜色,有的喜欢它的形状,也有的是喜欢它里面的营养。蔬菜的营养很丰富,有很多的维生素、矿物质,我们应该样样蔬菜都爱吃。

  二、介绍吃的部位,并进行分类1、师:老师也带了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你们来猜一猜,好吗?(幼儿猜。)师: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们?吃萝卜的时候是吃萝卜的哪个部位呢?

  2、幼儿了解蔬菜的各个部分3、出示贴有标志的“蔬菜的家”,向幼儿一一介绍。

  4、幼儿按蔬菜吃的部位分类放菜。

  5、纠错——看看有没有找错家的蔬菜宝宝?为什么?

  6、小结:原来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有的要吃它的茎,有的吃它的'叶,还有的吃花和果实。

  三、延伸活动1、幼儿游戏:蔬菜对对碰2、经验积累:莴笋、荸荠吃的是哪个部位呢?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几种蔬菜,知道其名称和外形特征。

  2、丰富幼儿相应知识,引导幼儿学会按植物食用部分的不同名称分类。

  活动准备:

  芹菜 萝卜 白菜 花菜 玉米 茄子实物各一

  各种蔬菜图片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蔬菜宝宝们要开一个联欢会,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参加,你们愿意吗?

  (二)集体学习活动。

  1、分别出示各种蔬菜,引导幼儿认识各种蔬菜,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它们的外形特征和各种吃法、味道等。

  2、蔬菜宝宝们都出场了,可是,它们却为了"比谁的贡献大"吵起来了。有的说:"我的贡献比你大,人们可以吃我的根。"有的说:"我的贡献最大,我开的花人们最爱吃,营养可丰富了。"就这样,它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了,谁也不肯让步,怎么办呢?

  3、小朋友们快来做调解员,帮它们分分类、评评理吧!

  4、教师手拿实物,以蔬菜宝宝的口吻分别介绍自己的特点:

  芹菜:我是芹菜宝宝,人们最爱吃我的杆(茎),我的杆又鲜又嫩又好吃。

  萝卜:我是萝卜宝宝,人们最爱吃我的根,我的根营养丰富,还有杀菌的作用呢。

  白菜:我是白菜宝宝,人们最爱吃我的叶,我的叶子又大又白又水灵,真好吃。

  花菜:我是花菜宝宝,人们最爱吃我的花,我的开的花好看又好吃,还有抗癌功能呢。

  茄子:我是茄子宝宝,人们最爱吃我的果,我的果实又黑又亮,营养也很丰富。

  玉米:我是玉米宝宝,人们最爱吃我的籽,我的籽煮熟了香喷喷的,可好吃了,人们还说我是一种保健食品呢。

  5、它们都作了自我介绍,小朋友们来给它们评评理吧。

  (引导幼儿认识蔬菜的根、茎、叶、花、果、籽六种不同组成部分,知道各种蔬菜都可以为人们提供不同的食用部分,每种蔬菜的营养都很丰富)

  6、蔬菜宝宝们说: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评得也很有理,它们都成了好朋友,高高兴兴地去参加联欢会了。

  (三)分组学习活动。

  教师:蔬菜宝宝还有许多好朋友,你能帮它们分别找到好朋友吗?

  (引导幼儿按蔬菜不同组成部分分类)

  (四)评价活动。

  请分得又快又对的一组幼儿选一名代表上来演示,师作适当评价。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

  (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

  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

  (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

  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

  (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察结果。

  (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

  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

  活动建议:

  (1)受石磨.电磨数量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分组教学。

  (2)品尝豆浆的环节,可结合幼儿园的早点进行。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离不开水)。

  2、学习分辨鱼类和非鱼类,并说出理由。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对于鲫鱼和金鱼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物质准备:

  《小朋友的书》、金鱼和鲫鱼的手偶各一个、人手一张指示牌,正面笑脸,反面哭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鲫鱼搬新家》的故事。

  二、找出鲫鱼和金鱼的共同特征

  ——通过比较在黑板上罗列出鲫鱼和金鱼的共同点。

  ——及时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出鱼的特征。

  三、辩论赛:它们是鱼吗?

  ——提出问题:乌龟鱼是鱼吗?幼儿举牌回答,笑脸表示肯定,哭脸表示否定。

  ——请幼儿分成左右两队坐,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直至说服对方,得出正确的.结果。

  ——教师播放乌龟生活习性的视频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乌龟不是鱼。

  ——提出新的问题:墨鱼是鱼吗?再次辩论,结束后播放视频请幼儿了解。

  四、《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

  ——小朋友,你认识这些水中生物吗?哪些生物你觉得不是鱼类呢?说一说你的原因。

  活动延伸:

  请你再去收集资料:还有哪些"*鱼"其实不是真正的"鱼"。

  活动反思:

  1、教师准确把握孩子已有的经验

  科学活动是严谨的,孩子的思维也是严谨的,往往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迁移整合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设计一个科学活动的时候,为幼儿提出了一个任务让幼儿去完成,作为教师,一定要考虑到这个任务涉及到那些方面的,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没有,前期要进行铺垫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不要一下子布置出难度较大的任务,孩子的经验少,那么成功的几率会很小。例如让幼儿概括鱼类的基本特征,以孩子当时的经验,能零星地表达,但是缺乏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而老师准备了鲫鱼、金鱼的图片,对比鲜明,给予幼儿充分观察鲫鱼、金鱼的过程,因此幼儿在认识鲫鱼、金鱼的基础上,能根据图片自主探索,寻找鱼类的主要特征。活动中,由于有一定地铺垫,这样,孩子新的经验不是很多,这样更便于孩子总结、归纳、内化自身的经验。

  2、活动中教师注意资料的积累

  科学活动的资料积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培养幼儿自己进行记录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资料积累的意识,资料的积累可以是多种方法的,照片、录像、录音、谈话记录,甚至是孩子操作的原始材料都是保存的资料,例如,教师准备了记录表,在幼儿阐述观点时,及时将幼儿的表述记录,教师一一展示幼儿的表达,既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又激烈了其他幼儿表达的积极性。由于教师的记录,有意识第将活动的过程进行展示,这样孩子很快就可以回忆已有的经验,便于幼儿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内化经验。因此在后面环节中,幼儿才能有效运用记录表中的内容,分辨鱼类和非鱼类。

  活动中,我通过这两点策略的运用,幼儿能初步分辨鱼类和非鱼类,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由。最后在“小蝌蚪是鱼吗”新的问题中,我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自己去寻找答案,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记录阳光下肥皂泡表面的七彩色。

  2、产生探寻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兴趣。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活动。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肥皂水、CD盘

  吹泡泡工具、CD盘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以前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你们觉得吹泡泡的游戏好玩吗?你们喜欢玩吹跑泡泡的游戏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吹泡泡的瓶子)老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

  3、等下老师让你们来吹泡泡,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在玩吹泡泡的时候,你们要看清楚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二、组织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1、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肥皂水及吹泡泡的工具,让他们尽情地吹泡泡,观察阳光下泡泡的样子。

  2、吹泡泡真好玩,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小朋友边吹一边观察肥皂上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3、仔细观察太阳照射在肥皂泡表面出现的“彩虹”。

  在阳光的照射下,你们要到的肥皂泡泡是什么样的呀?

  4、引导幼儿变换角度看泡泡,说说它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就可以看到肥皂上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远远看上去,就像彩虹一样有七种颜色。特别的漂亮。

  三、其他物体上的“彩虹”。

  1、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说说哪些东西上能看到“彩虹”。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能从哪些东西上看到彩虹呀?(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2、提供CD盘、贝壳内部等,引导幼儿设法看到“彩虹”。

  老师带来了CD盘,只要我们小心地调整CD盘的角度,可看到许多“彩虹”图样。你们想看看看吗?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观看,你们在看的时候,可以转动光盘的表面,你们看看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发现肥皂泡,CD盘等物体的表面,随着我们观察角度的变化,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颜色。

  四、引导幼儿将刚才看到的'色彩记在纸上。

  刚才我们通过光碟还有肥皂泡,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刚才看到的色彩记在我们的纸上。

  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大班孩子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环境也是十分的关注的。《肥皂泡上的“彩虹”》是大班的一个科学活动,肥皂是小朋友们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的物品,跟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所在对孩子来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孩子会非常感兴趣。

  大班的孩子开始慢慢产生了探索世界的欲望,孩子们对色彩充满了好奇。色彩到底来源于哪里?色彩会有多少种颜色?都是什么颜色?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根据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我准备了一些可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彩虹的物品,如:CD,肥皂泡泡水每组一个,抹布每组一块,吸管每人一根,为整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我首先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让小朋友回忆以前有没有玩过“吹泡泡”的游戏,接着用变魔术的方式引出“泡泡”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在第二个环节,我把重点放在了动手操作,,使幼儿通过尽情的吹泡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在阳光下观察发现肥皂泡呈现出来的多种色彩,并尝试变换角度看泡泡,发现其中颜色的变化。又通过利用多种材料,让孩子进一步观察物体上的“彩虹”,产生探寻五彩缤纷世界的兴趣。

  观察完肥皂泡泡上的彩虹以后我出示了一张CD光盘,这个平时生活中也接触过,但是他们未必都观察过光盘,光盘上的彩虹是比较清楚的,所以有了之前两个物品的观察经验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光盘上也有“彩虹”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彩虹”就更加清楚了。

  整节活动,幼儿都能较好地进行观察,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发现了七彩色的许多秘密。在以后开展活动时,我还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小朋友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使小朋友们对活动更有兴趣。

科学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光和影》这篇课文内容的安排是从手影游戏开始引出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进而深入研究影子的几个特点。同时让学生认识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及产生影子需要什么条件这一活动导入。

  第二部分:联系实际说明什么叫光源。

  第三部分:通过三个实验,探究影子的位置、大小及形状变化的特点。

  第四部分:简单介绍投影的运用。

  学情分析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五年级学生喜爱游戏及动手实验的特点,应按教科书的安排及要求,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用不同彩色粉笔分别记录投在“屏”上的影子。再根据影子进行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使人能看物体的那种物质。

  2、影子的形成条件:光、遮挡物、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3、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所发出的光。

  4、影子的特点:①位置 ②大小 ③形状

  5、投影:光源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如我们教室里的实物投影仪。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光、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

  2、分组进行光和影的三个实验。

  3、分析、推理影子的特点。

  4、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过程要用直观的演示及实验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电筒、大号电池(作遮挡物)各八只,4开图画白纸24张,红、黄、蓝彩色粉笔各八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2、板书课题

  3、通过闭眼活动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认识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

  1、打开实物投影仪。

  2、用手在投影仪及黑板中间作各种手影。

  3、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光源及影子的形成需要的三个条件。

  三、进行影子特点的三个实验

  1、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

  2、说明三个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放下窗帘、准备工作。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归纳影子位置、大小、形状的特点。

  四、巩固运用

  打开投影仪做游戏,验证我们发现的影子变化规律:

  1、改变光源位置,影子有什么变化。

  2、改变遮挡物在光源间的距离,影子有什么变化。

  3、用手在光源及屏中作不同侧面的变化。

  4 、投影是用移动光源远近进行物体大小变化。

  五、课外延伸: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教案 篇10

  【设计理念】

  1、本课从无色、透明的液体的分辨引入,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比较的学习方法,感受和认识水的基本性质和液体的一些共同特征,欣赏体会水体的美丽。

  2、本课主要组织学生对水和其他外观与水一样的液体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水的物理性质、水的溶解性、水的净化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等水域景观,学会欣赏美丽的水体。

  3、本课是以“水及外观与之相同的液体”展开研究,认识水的一些性质。所以应重点选择一些学生常见的典型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它能溶解一些物质。

  (2)知道影响溶解的因素。

  (3)通过学习过滤的实验操作,初步了解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步骤。

  2、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

  (2)学会欣赏美丽的水体,体会自然界的美丽。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它能溶解一些物质,初步了解什么是溶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运用对比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知道影响溶解的因数。

  【教学准备】

  活动1:白酒、纯水、白醋各一小瓶。

  活动2:气球、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常见的液体图片。

  活动3:滴管、烧杯、水、食盐、糖、小石子、墨水、油、玻璃棒。

  拓展:茶水一杯。

  活动4:烧杯、玻璃棒、方糖、冷水,热水、小锤。

  拓展:一杯浑浊的泥水、玻璃棒、过滤装置(铁架台、漏斗、烧杯、滤纸)。

  资料:自来水过滤示意图、视频。

  活动5:美丽水体的相关图片、视频。

  第一课时 认识水

  [教学目标]

  1、通过找出纯水的活动,区分不同的液体,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以及水与其他液体的不同。

  2、通过讨论,区别白酒、白醋与纯水,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

  3、通过玩水球,把水倒入不同的容器,知道水是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像这样的物体叫做液体。

  [教学重点]

  通过找出纯水的活动,区分不同的液体,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以及水与其他液体的不同。

  [教学难点]

  通过玩水球,把水倒入不同的容器,知道水是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像这样的物体叫做液体。

  [教学准备]

  活动1:白酒、纯水、白醋各一小瓶。

  活动2:气球、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常见的液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条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好吗?

  师: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水。

  师:同学们真聪明!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水。

  引出课题,板书:4 清清的水。

  问题情景:海水很清澈,为什么不能喝呢?

  师:我建议同学们不能单纯从颜色方面去认识水,应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去观察,等一下我们再解答这个问题好不好?

  二、探究活动一:

  活动1:哪瓶是纯水?

  台面三个小瓶里分别装有白酒、白醋和纯水。你能找出哪一瓶是纯水吗?

  讨论:根据平时你对白酒、白醋和纯水的了解,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哪一瓶是纯水?把方法写在P28中间。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师提示:实验时,不能采取尝的方法。闻的时候,要用扇闻的方法,以保护我们的鼻子不受刺激。

  师示范方法:轻轻地用手扇动瓶子上方的空气,用鼻子闻此空气。

  学生探究活动后,请一名或两名学生到讲台用扇闻的方法观察这三个小瓶,并把闻到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区分它们。

  归纳:无色无气味的'那一瓶是纯水,白酒有很刺激的气味,白醋闻起来有酸味。

  师:白酒、白醋都是无色透明的,它们和纯水有什么不同?

  师:白酒、白醋用眼睛看起来和水一样,但是它们中都比纯水多了一些物质,只是这些物质已经溶解在水中了,用肉眼看不出来。海水虽然看起来清澈透明,但是,海水里面却含有许多其他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氯化钾等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进入人体内将对人产生不利的作用。所以,不能饮用海水。同学们回家后可以试一试糖水和盐水要怎样区分?

  三、探究活动二:

  活动2:给水变个样

  (1)玩水球

  (出示装满水的气球)你玩过水球吗?能把水球变成不同的形状吗?

  师提示:往气球里加水时,不要装过多的水,要把球口扎紧。

  实验:分小组做玩水球实验,把水球捏成不同的形状,并画出每次捏成的形状。(学生画在课本第29页)

  汇报交流各组捏成的形状。

  归纳:水可以捏成任意一种形状。

  (2)倒水游戏

  谈话:出示各种形状的容器。根据玩水球的实验想一想,如果把水倒在这些容器里,水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猜想。

  实验: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形状的改变。

  归纳: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里,就会变成什么形状。原来,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3)认识液体

  师出示概念: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板书)

  提问: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师:常见的液体还有许多,如油、橙汁、牛奶,这三种液体也像水一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总结。

  板书:

  4 清清的水

  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范文06-19

有关科学教案03-01

精品科学教案09-30

关于科学教案07-24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

科学教案模板03-25

关于科学教案02-20

《除垢》科学教案04-10

昆虫科学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