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分析、讨论等,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知道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与生存环境、外形之间的关系。
3.喜欢探索动物的奥秘,有保护动物的初步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认识各种动物,对各种动物感兴趣,进行调查问卷,鼓励幼儿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环境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自我保护的录像、各种动物卡片、标记、白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办法。
(1)播放动物保护自己的办法的视频。
(2)师:当动物遇到危险,它们是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
(3)观看PPT蜥蜴图片,这张图上有什么?为什么很难发现它?
小结:蜥蜴有一种特别保护自己的方法,它皮肤颜色会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大家也叫它“变色龙”。
2.介绍、交流、讨论动物保护自己的多种方法。
(1)你还知道动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幼儿们互相讨论交流)
(2)请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分别出示相应的保护方法的图片标记。(如青蛙变色保护自己,教师出示“颜色”图片做标记,并追问还有哪些动物也是用变色隐藏保护自己的)
3.小组记录。
(1)动物有很多保护自己的方法,请各小组在统计表上分类记录。
(2)各小组幼儿分工合作进行分类记录。
4.汇总交流
每组代表进行分享交流。
小结:动物们真聪明,有的用保护色、有的用盔甲、有的用硬刺、有的用气味、有的断肢还有的装死来保护自己。你还知道其他动物保护方法吗?大家可以从书中了解更多更多的信息。
活动拓展
科学区域投放动物保护自己方式的自制图书,如:
1.毛毛虫身上的颜色很鲜艳,这是警告敌人,不能来吃我,我是有毒的。
2.青蛙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季节而改变;变色龙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3.豹子身上的.颜色,与它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近;
4.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身体的颜色是白色的,
5.蜥蜴身上的颜色跟地上的颜色很像,这样可以隐藏自己,
6.梅花鹿身上的花纹,与周围丛林的颜色很像,可以隐藏自己。
7.竹节虫细长的身体如同竹枝,两者颜色也难分你我。
8.色彩斑斓的枯叶蝶,遇到敌害,两翅合拢,成为一片枯黄的树叶,落在地上混杂在树叶中。
9.羚羊、狐狸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吃掉,想出装死的方法逃命,
10.金龟子在树上,遇到鸟吃时,纷纷从树上落地,脚朝天装死,鸟不吃死虫,金龟子死里逃生。
11.当遇到危险的时候,黄鼠狼、甲虫会放出一股强烈的臭气,从而逃脱危险。
12.小壁虎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挣断自己的尾巴来保护自己。
13.螃蟹被强敌抓住脚,会立即断去被抓的脚,乘机逃生,这是"丢卒保车"战术。
14.乌贼的体内有一个墨囊,里面有浓黑的墨汁,能在遇到敌害时迅速喷出,将周围的海水染黑,掩护自己逃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观察葡萄干在雪碧里的变化过程,并能正确描述自己的发现。
2.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观察习惯。
3.乐于参与探究活动,在小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大表格一份、记录表。
2.学具准备:一杯水、一杯雪碧、一份葡萄干、一个托盘、记号笔等每组一份。记录表每组2份、芸豆、弹珠、红豆若干。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瓶水,引起观察兴趣。
桌上的两杯水一样吗?有气泡的那杯水,你有什么发现?
二、出示葡萄干,引起探索。
1.幼儿猜想:同样大小的`葡萄干放在两杯水里会有什么反应呢?(教师表格记录)
2.操作验证,并记录。
3.分享交流结果。
三、观看视频,总结提升。
1.观看视频,了解原理。
2.师幼小结:
原来这是因为当葡萄干沉入杯底时二氧化碳气体就吸附在表面,使葡萄干变轻浮到液面上来,小泡泡破了,葡萄干就沉下去了。
四、再次实验,经验迁移。
让我们一起来试试,仔细用眼睛观察一下,这些材料是不是也能像葡萄干一样上下跳舞呢?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绿色的表格里。会跳舞打“√”,反之打“×”。
活动延伸:
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做一做这个实验。
活动反思:
活动材料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注重自然过渡,即探索交流——思考讨论——体验感受——经验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得知识与经验,在情感上获得愉悦与满足。为每个幼儿都能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从幼儿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入手,让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去积极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幼儿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知识,从而发现汽水中气泡与沉浮之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幼儿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及几种粮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2、 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 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及乐于猜想的意识。
活动准备:
凉白开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筷子、记录纸、笔、几种食物(花生、黄豆、大米、芝麻)分装在盘中。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 猜一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2、 试一试:想办法辨别杯子里是什么?
导语: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是无毒的,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他们是什么呢?你来试一试。
3、 说一说:杯子里装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 猜一猜:假如猜把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 幼儿实验、观察。
1) 把油和水倒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 用筷子搅拌几下,再次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3、 小结: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油和水是分开的,而且油总是在 上面,水总是在下面。
三、实验并记录四种粮食放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1 、 猜一猜:“今天,来了许多粮食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它们想在油、水中游泳,请你把它们一个一个放进杯中,猜一猜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教师介绍记录纸,然后让幼儿把猜想的事情记下来。
2 、 幼儿实验、观察,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纸上。
3 、 交流实验结果
1)同伴间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区别卡的异同点,提高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卡(散放在两张长桌上,可供幼儿自由参观)、做过汉字标记的卡(如:贵宾卡、门卡等,可以粘贴在黑板上)、
2、场景的图片展示板(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3、2人一只彩笔、一张记录表(一栏记录卡的相同点、一栏记录卡的不同点)活动过程
一、我认识的卡–激发对卡的兴趣:
1、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卡,和你的朋友说说你认识的卡?
2、提问:(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张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呢?(接送卡)(2)我们每天都有人来接送,那还要接送卡有什么用?(和幼儿共同回忆门卫伯伯检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对小朋友的重要性。)(3)怎么让别人知道你今天用过接受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验证机器上的绿灯是否亮了?一起数数亮灯的`人数。(4)小结: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认识的人就不能随便进来,还能知道今天一共来了几个人。接送卡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别丢失哦。
二、我喜欢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1、除了接送卡,生活中还有许多卡我们也经常在用。(出示做过汉字标记的各种卡)
2、提问:(1)哪一张你也很喜欢的,为什么?(在幼儿讨论后,让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钱就比原来少。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答疑。)(2)配对游戏:出示5个场景图片: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请把这5个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来,放到图片中,看看找得对吗?(3)幼儿操作,说说理由。(4)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卡: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这些卡会带给我们方便、带给我们优惠、带给我们安全,还能节约我们的时间。
三、观看视频–比较卡的异同:
1、提问:(1)图片上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银行卡)她到哪些地方用过这张银行卡,(百货、新华书店、华氏大药房、可的超市、银行自动取款机)(2)小结:原来有的卡除了在一个地方用,还可以在许多的地方使用,使用的地点越多说明这张卡的作用就越大。(3)录像里的老师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机上刷一下)所有的卡都是这样用的吗?(有的是插进机器里、有的是对着机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输入密码。)(4)小结:原来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样的。
2、提问:(1)找个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这些卡还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标记把你们找到的秘密记录在表上。(2)幼儿两两结伴组合,观察比较,尝试记录。(3)幼儿交流,老师将幼儿发现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探究式科学教育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幼儿科学的思维方式。
这节探究活动《一条腿的纸桌》,在看似简单的搭高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并且所使用的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这样的科学活动寓科学于游戏、寓科学于生活,它为幼儿在常规的生活中打开了一扇探索的奥秘之门。大班幼儿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操作能力,在大班开展这节科学活动是很合适的。
活动目标:
1、幼儿探索获得成功的要领:重心、小心、积木摆放、高矮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
3、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重点:
幼儿自由探索制作纸桌的方法和使纸桌变稳的方法。
难点:
幼儿探索纸桌"稳"的方法,并能用较完成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A4纸,一份积木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主题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桌子,一张桌子有哪两部分组成?
师:一张桌子由四条桌腿和一个桌面组成!那如果缺一条桌腿会怎样呢?三条腿的桌子你见过吗?它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
二.幼儿探索,一条腿的纸桌
(一)(PPT) 题目:一条腿的桌子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出示PPT(一条腿的纸桌)。
这张桌子不是4条腿,也不是3条腿,而是1条腿。(出示两张纸)有难度才需要我们去挑战!让我们的脑筋转一转,只有小手去动动、去试试,这样我们才会成功!
师:请你想一想,这张纸怎样才能做成桌腿呢?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提要求,幼儿初次尝试操作。
师:两人一组在一张桌子上操作。你们可以自己想,也可以参考别人的。请大家轻轻的选一个位子坐下来。(教师个别指导"你用什么方法做成的桌腿")
2.教师讲解做纸桌的方法并做记录。
师:我们继续来聊聊,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做成这一条腿的纸桌?注意说方法。
幼:卷--圆柱体 出示PPT幼:折--三棱体、长方体 出示PPT师:先折再折--讲解"双层"纸桌的"稳"。出示PPT"稳"
(三)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接下来我们再一次探索,用积木来做测验,把积木一块块的放在纸桌上,全部放上去,纸桌不倒,你就成功了。积木倒了,我们重来。这一次要让你的桌腿变的稳,想想有什么方法。
(四)教师讲解获得成功的要领
1、师:你觉得要让纸桌变得稳,可能跟什么有关系?--积木的摆放(交叉摆更集中,找到重心)、积木摆放的数量、纸桌高矮、粗细、小心等等。
2、师讲解"插"的方法要领。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要思考、探索,怎样让桌腿更稳。老师昨天在午睡的时候也在思考,后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你来看一看。(师示范折纸桌)请大家将所有积木都放在老师的积木框里,观察老师所用的方法带着思考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在活动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不但经常把自己的玩具拆得零零乱乱,还会把家里的一些日常用品,如电筒、闹钟、相架、笔等拆开来,但由于孩子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拆开东西后他们往往不能按原来的样子装好。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交流,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拆笔、装笔、换笔芯的过程中能一边拆一边仔细地观察研究。
2.鼓励幼儿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提供拆装难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三种笔及与之相匹配的笔芯若干。
2.操作盘人手一只。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尝试给最简单的水笔换笔芯,引导幼儿边拆边动脑
1.请幼儿给水笔换新笔芯。
师:这些水笔的笔芯已经用完了,请小朋友给水笔换上新笔芯,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2.幼儿开始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
(1)观察幼儿如何把笔拆开。
(2)询问个别幼儿采用某种方法的理由。
3.引导幼儿较完整地讲述自己是怎样换笔芯的,并说出理由。
师:你从笔的什么地方打开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幼A:我发现笔头的地方有一圈一圈的,我转啊转就转开来了,换好了新笔芯。
幼B:我想从笔盖的地方拆开,可是很紧,打不开。后来,我再从笔头试试,就打开了,换好了笔芯。
幼C:我学了阳阳的办法,换好了笔芯。
(评:水笔的结构比较简单,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很快能发现笔头处的螺旋线,可以转开来,换上新笔芯,露出满意的表情。有四五个孩子先从笔盖处试着打开,但笔盖比较紧,无法打开,教师就鼓励他们从笔的其他地方试试。教师没有把正确的方法告诉幼儿,而是让他们自己尝试,充分探索,一方面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二、通过给圆珠笔换笔芯,鼓励幼儿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着通过自己和同伴解决问题
1.请幼儿给圆珠笔换笔芯。
师:我们还有一支圆珠笔也要换笔芯了,但这支笔很奇怪,看看它的笔头会怎样?(引导幼儿观察圆珠笔的笔头会伸缩)给这支笔换笔芯可能会很难,你们敢不敢试试呢?
2.观察幼儿在换笔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关注以下问题:
(1)幼儿会把圆珠笔拆成什么样子?
(2)幼儿如何选择笔芯?
(3)重点观察幼儿在装笔过程中,会碰到什么困难。
3.师幼共同探讨。
(1)引导幼儿提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幼A:我把笔拆开了,东西太多,装不好了。
幼B:我换好了笔芯,但笔头不会伸缩。
幼C:我的圆珠笔笔头看不见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拆开了的圆珠笔里有些什么东西。(引导幼儿认识弹簧、笔芯套――“幼儿称大帽子、小帽子”等配件,为接下来的讨论做好准备。)
(2)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再拆一支圆珠笔,并能一边拆一边仔细地观察研究。
师:装笔时碰到困难的孩子可以再拆一支笔,边拆边仔细看看,研究研究,圆珠笔里的弹簧、大帽子、小帽子是怎么装的。
(3)集体讨论:解决装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师: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谁能帮助我们解决刚才碰到的困难?
幼A:我发现小帽子要装在大帽子里面。(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讲述)
幼B:笔头不会伸缩可能是忘了装弹簧。
幼C:刚才我选错了笔芯,所以笔头看不见了。
4.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教师提供的圆珠笔内部结构比水笔稍复杂一点,里面有弹簧、大小不同的两个笔芯套――“幼儿称大帽子、小帽子”,外部有笔头、笔盖。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笔芯,让幼儿自己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带着自己的问题再拆一支圆珠笔,这样,不仅能使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拆装的过程是一次真正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三、鼓励成功的幼儿尝试给较复杂的笔换笔芯,没有成功的幼儿继续努力完成任务
1.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2.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困难,并请同伴帮助解决。
(评:幼儿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提供配件较复杂的.笔,鼓励成功的幼儿继续探索,没有成功的幼儿可以请教同伴和老师坚持完成任务。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发展。)
活动延伸
请尝试给比较复杂的笔换笔芯的幼儿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或遇到的问题,鼓励幼儿把问题带到科学角去研究。
总评
这是一次典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了一个富有探究性的学习环境。水笔、圆珠笔等材料,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新鲜。其中,带有笔芯套、弹簧的圆珠笔,操作性强,变化大,这为幼儿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其次,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紧紧把握材料、探索、问题这三者间的双向流动,以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围绕“换笔芯”不断地探索、操作、观察、研究,鼓励幼儿多角度地提出问题,交流发现,并通过向同伴学习的途径获取和积累经验,大大满足了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及基本生活习性,懂得分辨雌雄。
2、知道阳澄湖大闸蟹是我们昆山的.特产,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探索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螃蟹每组2只,透明塑料盒每组1只。
2、阳澄湖大闸蟹幻灯片,电脑、电视机、实物展示仪。
3、筷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幼儿猜谜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有一位朋友要到我们大四班来做客,会是谁呢?我们一起猜猜看:两只大钳会夹人,小小嘴儿吐白泡,身穿青灰衣,烧熟变红衣。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请出今天的客人螃蟹。
2、认识螃蟹
(1)幼儿第一次观察螃蟹
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
②请个别幼儿说说:它长什么样?
③教师小结:青背、白肚、黄毛、金爪,长着八只脚,两只大钳,嘴里吐着泡泡。
(2)第二次观察螃蟹
①引导幼儿让螃蟹动起来,再比较雌雄的不同。
②请个别幼儿说说有何新发现。
③教师小结。
3、介绍昆山特产——大闸蟹
出示图片欣赏,知道它是昆山的特产。
4、认识熟螃蟹
自由讨论,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动物的家。
2、发展幼儿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6、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音乐游戏磁带;
2、各种动物卡片;
3、动物的家背景图。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了解动物的家
师: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给动物找家
4、引导幼儿根据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并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①师:除了这些动物,小朋友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的家在哪里?
②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该如何对待动物?
5、游戏:动物找家
玩法:设置游戏场景。一名幼儿扮演猎人,其他幼儿贴胸饰扮演各种动物,音乐响起,幼儿随着音乐做相应动物的模仿动作,猎人来时(音乐停),“动物”赶紧跑回自己的家。
6、结束活动: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5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精】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