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19 10:27: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集合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练习课,就是让学生通过分层次的练习,理解并会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在本节课中,要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体会数学每个知识点都有其实际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规律,而且具备合作意识和能力,为本节练习课奠定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直观感知仍占很大部分。许多同学能说出商不变性质的内容,但实际应用却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预设:

  1)能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2)能灵活应用商不变的性质,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目标预设1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请你们看两张动物的图片,请看这是什么?这是猎豹。这个是谁?这是羚羊。我这有一个数学问题,听一听好吗?凶猛的猎豹2小时奔跑160千米,美丽的羚羊4小时奔跑320千米,谁的速度快?

  说说你的列式:

  生:160÷2=80千米/小时

  320÷4=80千米/小时

  80千米/小时=80千米/小时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除法算式,它们的什么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这两个算式里面蕴含着一个什么规律?

  生:(商一样,被除数和除数不一样,蕴含着商不变的性质这个规律)

  师:说一说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再请其他人来说一说。

  2、说明这节课的目标:板书课题:练习(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二、基本练习:

  师:要想准确快速的做题,首先你必须理解商不变的性

  质,对吗?那么你们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这个性质呢,来做几道题检查一下,好吗?

  1、慧眼识真假:先判断对错,再说说为什么?

  ①100÷20=(100÷10)÷(20×10)

  ②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任意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③150÷50=(150+3)÷(50+3)

  师插问:那这要是减号呢?

  ④480÷20=(480×0)÷(20×0)

  ⑤60×50=(60÷3) × (50÷3)

  ⑥两个数的商是15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4,商仍是150.

  师:通过这几道题,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商不变性质中哪些词语是关键词?谁来说说?

  (强调: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生:我来补充,还应该强调是在除法中,乘法就不行了。

  2、快乐选择ABC

  ①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8,那么商是( )

  A、 160 B 、 20 C、16 D、200

  ② 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仍是80,除数应是( )

  A、 缩小5倍 B 、乘5 C、增加5 D、减少5

  ③ a÷c=( )

  A、 ( a÷b ) ÷(c÷d)

  B 、( a×b ) ÷(c÷b)

  C、 ( a×b ) ÷(c×b)(b≠0)

  ④ 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9余数是10,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乘5,商是几,余数是几? ( )

  A、 45,50 B 、9,10 C、45,10 D、9,50

  ⑤ 18÷3=6,如果被除数乘2,除数不变,商是( )

  A、 6 B 、12 C、3 D、24

  ⑥ 18÷3=6 ,如果除数乘2,被除数不变,商是( )

  A、 6 B 、12 C、3 D、24

  师:哪组愿意跟大家说说选哪几题,你们选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选?

  3、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1) 师:这几道题做完以后,我发现你们已经真正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很好,那理解是理解了,我们学的这个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啊?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做什么呢?(口算、竖式、简算)

  2)师:说一说你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口算的?

  举例:如320÷40,320和40同时除以10,划去320和40末尾各一个0,变成32÷4,等于8

  6600÷600,6600和600同时除以100,划去6600和600末尾各两个0,变成66÷6等于11

  师:10÷3=3……1

  100÷30

  1000÷300

  你能根据第一个算式来说一说后面两题的答案呢?

  (强调商不变,但余数中的0不能去掉。)

  3)课本P95页第6题。说一说这两题各出错在什么地方?

  师: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有两个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一个有两个0,另外一个有一个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一个有两个0,另外一个没有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三、综合练习:

  1、趣味比赛

  师:我们学知识应该活学活用,对吗?那么下面啊,老师这有个趣味比赛,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比一比,看谁写的连等式多?老师给了一个例子,谁能解释一下我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的?我写这个是不是连等式?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你来说一说你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写的?

  (2400÷300=240÷30=24÷3=8÷1=4800÷600=9600÷1200=960÷120=96÷12=……

  师: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我们可以写出无数个连等式,商不变的性质是多么神奇啊!

  2、能力拓展

  1)甲乙两数相除,商是42,如果把甲、乙两数都扩大2倍,商是( )

  2)甲乙两数相除,商是30,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是( )

  3)甲乙两数相除,商是87,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商是( )。

  4)一个数除以5,如果除数变成1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80,如果这两个数都除以4,商是( )。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6,如果补除数乘以2,除数不变,商是(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 ),商就变成了18。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四、学习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更加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知道了商不变的性质能应用在口算中,竖式计算中。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商不变的性质,还能够学以致用,其实我们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它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应用。

  五、课后延伸:

  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制成数学小报。(小组评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P68~69

  二、教学目标:

  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乐于交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和一块手表。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角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习题2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判断。

  3、完成习题3: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出示答案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收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口述方法。

  5、指导完成习题5

  (1)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

  (2)分组拨一拨,找出哪两个时刻时针、分针所成的角是一样大,并把角的名称写下来。

  (3)发现什么规律,两个时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习题6、7

  (三)全课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教学重、难点: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花卉展览吗?

  生:喜欢!

  (课件出示20xx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

  师:这是20xx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从1995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浓缩

  了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史。正如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施天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花展可以看出云花正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和花卉展览有关的数学问题,好吗?

  板书:解决问题(二)

  二、走进新课

  1、图示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和文字部分)。

  师: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红色闪动条件和问题: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还多20万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问:题目中是怎样说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间的关系的?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画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师:仔细观察线段图,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草本花卉的盆数;

  草本花卉的盆数-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数×20=草本花卉的盆数-20。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等量关系式,看看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数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数是未知的。

  问:能根据上面的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试着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学生试做后,指名板演。

  解:设木本花卉有x万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师:这道题做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

  20×6+20=120+20=140

  师:通过检验,我们发现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数相等,符合题意,说明我们的`

  解答正确,可以写上答语了。

  (板书答语)

  师:刚才我们根据草本花卉的盆数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你还能根据另外的两个等量关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数吗?请试一试。

  学生试做后,指名汇报,板书: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程解决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个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个方程好一些,因为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容易找。

  三、完成练习,巩固深化

  1、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再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

  找等量关系的,又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骤是怎样的,是怎样检验的。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突出要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2)小题和第3题。

  五、总结学法,谈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得到这些收获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天天在学校喝的圣澳特牌桶装纯净水。仔细观察和思考,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

  生:装纯净水的桶是一个近似圆柱体。

  生:从标签中可以知道纯净水的厂址、送水电话。

  生:整桶水是18.9升。

  师:这桶纯净水已经喝了一部分,谁来猜猜看,还剩下整桶水的几分之几?

  生:1/4。

  生:1/5,也可能是1/6。

  二、归纳建构

  师:1/4、1/5和1/6这几个数,你能化成小数和百分数吗?现在请各小组分工完成,然后把自己的转化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生计算,并交流转化方法。)

  师:通过计算知道:1/4等于0.25,也等于25%。那么这桶纯净水已经喝了一部分,还剩下整桶水的1/4这句话中的1/4能改成0.25或改成25%吗?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剩下的`纯净水是整桶的1/4,也就是25%,也有的同学说剩下的纯净水是整桶的1/5或1/6,你们有办法证明自己猜对了吗?

  生A:可以先量出原来整桶水和剩下的水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再计算还剩下几分之几。

  生B:可以先测出剩下的水的质量或体积,再计算出剩下的占整桶水的几分之几。

  师:那现在就请A同学去测量,然后再告诉大家。

  (生A 操作后得出:整桶纯净水的高度是35厘米,剩下水的高度是8厘米,剩下的占这桶水的8/35,大约是22%。)

  生B:因为桶口部分细一些,所以A同学测出的不是很精确,要想得出更精确的数据应该用我的方法。

  师:那就请你更精确地测量一下。

  (生B演示,测出剩下的是3.78升。)

  生B:还剩下3.7818.9=1/5=20%。

  师: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知道喝了的是整桶水的百分之几。

  师:怎样计算?

  生:1-20%=80%。

  生:也可以用(18.9-3.78)18.9。

  师:通过刚才的解答,你认为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三、回归生活

  1、提供材料:

  公司最近总共生产了20xx桶纯净水,有4桶不合格,纯净水去年每桶成本5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20%,现以每桶6元的单价销售了生产总量的95%。

  师:如果你是公司的生产销售经理,你能知道什么?请你们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2、分析材料:

  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组的学习成果汇报一下?

  生: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知道最近生产的合格率是多少。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是1-42000=1-0.2%=99.8%。

  生:我们小组知道了公司现在能节约成本多少元,(5-4)20xx=20xx(元)。

  生:我们小组求出公司现在赚了(6 - 4)200095%=3800(元)。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认识直角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看书21-22页。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留直角 )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1) 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相同?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 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 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表面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效果不错。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小班数学:吃吃玩玩(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标记把吃的和玩的分类。会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玩具:玩具车、娃娃等

  2.吃的:苹果、香蕉、橘子、果冻、酸奶、饼干

  活动过程:

  一、吃吃玩玩

  宝宝们,你们看,妈妈在我们的旁边给宝宝们准备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吃一吃、玩一玩吧。

  提问:你刚才赶什么了?(学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二、学习分类

  现在妈妈想请宝宝们帮我一个忙,好吗?

  出示大筐里混合的东西。你们看妈妈这些筐里有很多吃的和玩的东西,请宝宝把这些吃的和玩的东西分开来。把吃的给嘴巴吃,把玩的给小手玩。(幼儿分类)

  宝宝门很快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让妈妈来检查一下,看宝宝们分的饿好不好。(如果有错,就请大家一起纠正)

  三、活动结束

  今天宝宝们真能干,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做饭的阿姨今天也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准备了一些零散的经验,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比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快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秋天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幼儿园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开展着捡落叶的活动,这些颜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叶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好奇,“老师这是黄树叶,老师你看这是片树叶真大呀!”,当小班的孩子们高举这些落叶向老师诉说的时候,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激动。设计树叶分类的科学活动,能够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尽情畅游在树叶多彩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

  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四、帮助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

  1、秋风吹,又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帮助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

  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

  3、操作后简单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五、延伸活动,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

  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

  设计意图:

  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

  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

  通过送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

  延伸环节让幼儿继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兴趣和激发研究愿望

  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小班教学活动《多彩的春天》

  活动名称:

  多彩的春天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幼儿园的小花园里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柳树抽出了嫩芽,桃花开得正艳,在午后散步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新奇的发现着,交流着。与季节相结合,最近我班正在开展“小花园”的主题。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爱幻想,喜欢艳丽的色彩,所以我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说说心中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

  2、在装扮小花园的过程中,练习涂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VCR、画有线条的纸 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 说说春天的颜色

  1、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幼儿园的花园里可真美丽,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王老师,认为春天是绿色的。你们猜猜为什么呢?

  幼:因为春天里有柳树姐姐是绿色的……

  师:恩,说的真好。

  小结:因为春天到了,绿绿的小草发芽了,所以我觉得春天是绿色的。

  2、那么你们认为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幼:红色的,黄色的……

  3、幼儿相互讨论。

  师总结:我听到有的宝宝说春天是红色的,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看来春天真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春天美吗?

  二、 装扮小花园

  1、师:看看我今天带来的是什么,你们来猜猜看

  2、其实这是老师的花园,黑黑的线是花园里的小篱笆。我在这块种上绿绿的草坪(边说边涂色,指导语:要让草坪长的满满的,可以有小白点吗?)你们帮老师想想花园里除了草地还会有什么?如:花丛,花丛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3、师:可是,这么大的小花园王老师一人装扮,有点累。所以,我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看,哥哥姐姐装扮的小花园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花园里种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VCR

  4、幼儿操作

  师:剩下的,请你们去用各种美丽的颜色来打扮你们的小花园吧。

  三、作品交流:蝴蝶飞飞

  1、暖暖的春风出来,引来了蝴蝶姐姐,我们跟着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小花园吧。

  2、幼儿边做蝴蝶飞边看看伙伴的作品。

  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春天《小花园》的主题下进行的,这段时间我们利用午间散步、森林公园春游等等机会中,一起和孩子们找找春天里的颜色。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说说春天的颜色、装扮春天的花园、和蝴蝶姑娘一起参观花园。

  这三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目标所设置的,教师目标意识较强。在第一环节中,老师用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引导孩子说说他们心中春天的颜色。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语言表达比较完整,基本能说完整话,如:“春天是**色的,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适当的调整一下,在小结的时候可以加强为幼儿感受春天美的体验,如“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的,因为….春天是粉粉的红色的,因为…”但是在幼儿自由交流的环节,也许由于有客人老师在的缘故,讨论的气氛不是很热烈。在第二个环节中,由于看了VCR,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装扮涂色中,孩子们的表现很好,很投入。在第三环节中,老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完成花园的装扮,这样孩子们才水到渠成的跟着蝴蝶姑娘参观花园。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结束活动的时候总是有着很多的遗憾和不足。但是也正是有着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有不断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认识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逛苹果园

  一、活动构思

  刚入园2个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容易分散,不能时时注意教师的讲解,因此我以“苹果”这个孩子最熟悉的水果为主角,采用了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逛苹果园”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感受数量,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不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引发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物品颜色、数量的感知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

  2、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

  3、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1、音乐《郊游》、《苹果》。

  2、椅子若干,皱纹纸铺成的小路一条(宽25cm),红黄绿篮子各2个。

  3、彩色苹果夹若干,纸杯制成花状(比幼儿人数多,花瓣数分别为2、3、4)。

  4、数码相机一个。

  5、事先在门口为每个孩子发一张果园的门票,上面印有不同颜色的苹果。

  四、活动过程

  ㈠ 引出活动内容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去苹果园玩玩,瞧,前面有一条小路,我们必须走小路、跨过小沟才能进入苹果园,走小路的时候要当心,千万不要踩到旁边的小草。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2、幼儿走小路,跨过小沟进入苹果园(这个环节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同时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与跨的能力)。

  ㈡ 捡苹果

  1、走进“果园”,师:“呀,昨晚刮了大风,苹果树上的苹果都被大风刮下来了,我们快来帮忙捡苹果吧!”幼儿分散捡苹果,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2、幼儿集中,老师请小朋友们摸摸苹果宝宝、亲亲苹果宝宝,满足其好奇心。

  3、老师出示自己捡的苹果宝宝,利用夹苹果的机会让幼儿集体数数。

  师:“瞧,我也捡了几个苹果宝宝,你们来帮我数数吧!”

  4、请幼儿把小苹果夹在自己的衣服上(让幼儿夹苹果,目的一是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目的二是为下面的活动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苹果数量奠定基础)。

  ⑴师:“哈哈,你们都变成了苹果树啦!我们一起来唱《苹果》歌、跳苹果舞吧!音乐一停小苹果树就不能动喽。”

  放音乐,音乐声停,给幼儿拍照:“让我来看看哪棵苹果树是一动不动的,我来给他拍照。”(孩子都特别喜欢拍照,因此这个环节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动更有趣味性。而且,小班的幼儿是好动的,拍照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遵守规则。)

  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以“许多”表示。)

  ⑵第二次游戏,要求音乐声一停,幼儿坐下休息:“我们再来玩一次吧,不过小苹果树们刚才站得很累了,这次音乐一停,我们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

  放音乐,音乐声停,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再次拍一张集体照。

  ㈢ 送苹果。

  1、师:“现在苹果宝宝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

  “红苹果宝宝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去?……”

  2、幼儿把苹果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去,老师引导幼儿发现送错的苹果宝宝,并请幼儿自己纠正。(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

  ㈣ 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自己门票上苹果的颜色去取相同颜色的纸杯花。

  师:“我们在进入苹果园之前每个人都发了一张门票,小朋友看看自己门票上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为它们找个好朋友吧!瞧,那里有许多小花,请你去找一朵花心颜色和你苹果宝宝颜色一样的小花,会吗?”(幼儿第二次尝试颜色配对。)

  2、师:“小朋友们,花心的颜色和你门票上苹果宝宝的颜色一样吗?看看小花上有几片花瓣?”(再次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

  “听,那里的苹果宝宝也吵着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吧。看看老师手里的花心是什么颜色的?那我该找什么颜色的苹果宝宝来和它做朋友呢?”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苹果夹子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夹一个夹子。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苹果夹子来装饰,先做好的可以再选择另外的纸杯花。(再次让幼儿用夹子夹物,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并第三次进行颜色配对的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放音乐《苹果》)

  4、拍照留念,发现有错误的进行纠正。(利用拍照使幼儿迅速地集中到老师的周围,同时也便于检查幼儿操作的结果。)

  ㈤ 回家,自然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苹果园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现在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的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与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

  3、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与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未完成的一些轴对称图形。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把你见到的美丽的图片收集起来。

  2.你能找出哪些是由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图片吗?

  二、自主学习新知: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艺术家们运用平移和旋转创作出了很多美丽的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玩中学

  1. 看一看:

  出示课本p22四幅图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2. 说一说: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把这个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②上面那幅图案是轴对称的?

  3. 画一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未完成的轴对称图形:

  (1)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给出图形的对称图形。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法,班内进行汇报。

  (3)认真观察原有图案的构图特征,看看它是由哪一个图形,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

  2、设计图形

  (1)在原有的图案的基础上继续画下去。

  (2)把画好的图案给小组内的同学看一看,互相进行评价,选出最好的在班内展示。

  三、学生可以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说说自己的收获。

  四、检测达标:

  1.基础达标:

  (1)做课本p23的“画一画”1.2题。

  2.巩固提高

  完成23页“练一练”第1题。

  将树叶平移或旋转,在格子纸上绘制你喜欢的图案。

  五、拓展迁移

  完成23页“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用“附页2”中图5提供的一只蝴蝶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或对称设计一幅图案。在绘制之前,先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动手设计。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演示设疑: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教师两只手各拿一支铅笔,同时松手,两支铅笔落在讲桌后面,不让学生看到落地后的情形)

  2.尝试探究:先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大家把不同的摆法放在展示板上。

  (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3.展示分享: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讨论: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得出结论:把小棒的位置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了不同的图形,情况有很多种。

  教师从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并画下来,作为研究的对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的探究,初步感知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存在相交、不相交的两种可能。

  二、分类比较,掌握特征

  (一)图形分类。

  课件出示:

  1.尝试把老师画在黑板上的图形进行分类。

  要求说出: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组小伙伴互相交流,请组长归纳小组的观点并汇报。

  可能出现:

  生:①和④是一类,因为它们是交叉的,②和③是一类,它们没有交叉。

  生:①②③是一类,因为线是斜的,④的两条线是横平竖直的,可以单独是一类。

  (学生如有交叉这样的说法,引导表述为数学语言相交,并说明相交的一点是交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四幅图的分夹,学生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于没有分类标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象任意驰骋。

  2.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引导:生活中很多物体是线段,像刚才我们研究的小棒、铅笔,假如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成为了直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假如把这几幅图中的直线无限延长,又该怎样分类呢?

  生:①和④是一类,因为它们已经相交;③是一类,因为这两条线延长后肯定相交;②是一类,因为图形的两条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

  生:①③④是一类,无限延长后它们会相交;②则无点;而②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揭示: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不仅要看表面现象,更要注重实质。

  生:③号图形中的两条线延长后会相交,有一个交点;而②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设计意图:当直线的特点赋予其中,这几幅图的分类则有了明确的指向,学生的思考自然指向相交和不相交。

  3.得出结论。

  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可能。

  (二)认识平行。

  1.介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板书:互相平行 平行线

  说一说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阅读课本第39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平行。

  2.我们每天都和平行线打交道,说说哪些物体或图形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教师适时出示:

  3.强调同一平面。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请学生在长方体上找平行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也不相交的两条线,提问:这两条线是互相平行吗?

  得出结沦:研究平行线要在同一平面内。

  4.判断:哪几组线互相平行?哪几组线不是平行线,为什么?

  (三)认识垂直。

  以下三幅图,老师已将它们分类,认真看、仔细想!老师是按照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的?静思后小组内交流。

  启发: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这几个角有特点吗?(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图④中的直角)

  1.得出结论。两条直线不仅相交而且形成了直角,数学上是怎样描述的?看书第42页。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互相垂直、垂线。

  2.互相说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练一练: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设计意图:在动手摆两支铅笔的位置、图形的'分类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平行线垂线。采用学生看书自学、在实物图片上找、判断等方法,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强化,从而逐步认识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特征。

  4.判断:哪组线是互相垂直的?哪组不是?为什么?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一)找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

  引导: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封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二)下列图形上有几组平行线和垂线?

  ( )组平行线( )组平行线( )组平行线

  ( )组垂线 ( )组垂线 ( )组垂线

  (三)折纸:你能折出有平行线和垂线的图形吗?

  1.引导:同学们在平面图形上和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组平行线和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具有垂线与平行线的图形吗?

  2.展示分享。

  四、反馈评价,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集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2-07

小学数学教案07-19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4-07

《括号》小学数学教案02-15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03-24

【精】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荐】07-2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7-20

小学数学教案【精】02-2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集合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练习课,就是让学生通过分层次的练习,理解并会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在本节课中,要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体会数学每个知识点都有其实际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规律,而且具备合作意识和能力,为本节练习课奠定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直观感知仍占很大部分。许多同学能说出商不变性质的内容,但实际应用却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预设:

  1)能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2)能灵活应用商不变的性质,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目标预设1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请你们看两张动物的图片,请看这是什么?这是猎豹。这个是谁?这是羚羊。我这有一个数学问题,听一听好吗?凶猛的猎豹2小时奔跑160千米,美丽的羚羊4小时奔跑320千米,谁的速度快?

  说说你的列式:

  生:160÷2=80千米/小时

  320÷4=80千米/小时

  80千米/小时=80千米/小时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除法算式,它们的什么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这两个算式里面蕴含着一个什么规律?

  生:(商一样,被除数和除数不一样,蕴含着商不变的性质这个规律)

  师:说一说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再请其他人来说一说。

  2、说明这节课的目标:板书课题:练习(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二、基本练习:

  师:要想准确快速的做题,首先你必须理解商不变的性

  质,对吗?那么你们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这个性质呢,来做几道题检查一下,好吗?

  1、慧眼识真假:先判断对错,再说说为什么?

  ①100÷20=(100÷10)÷(20×10)

  ②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任意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③150÷50=(150+3)÷(50+3)

  师插问:那这要是减号呢?

  ④480÷20=(480×0)÷(20×0)

  ⑤60×50=(60÷3) × (50÷3)

  ⑥两个数的商是15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4,商仍是150.

  师:通过这几道题,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商不变性质中哪些词语是关键词?谁来说说?

  (强调: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生:我来补充,还应该强调是在除法中,乘法就不行了。

  2、快乐选择ABC

  ①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8,那么商是( )

  A、 160 B 、 20 C、16 D、200

  ② 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仍是80,除数应是( )

  A、 缩小5倍 B 、乘5 C、增加5 D、减少5

  ③ a÷c=( )

  A、 ( a÷b ) ÷(c÷d)

  B 、( a×b ) ÷(c÷b)

  C、 ( a×b ) ÷(c×b)(b≠0)

  ④ 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9余数是10,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乘5,商是几,余数是几? ( )

  A、 45,50 B 、9,10 C、45,10 D、9,50

  ⑤ 18÷3=6,如果被除数乘2,除数不变,商是( )

  A、 6 B 、12 C、3 D、24

  ⑥ 18÷3=6 ,如果除数乘2,被除数不变,商是( )

  A、 6 B 、12 C、3 D、24

  师:哪组愿意跟大家说说选哪几题,你们选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选?

  3、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1) 师:这几道题做完以后,我发现你们已经真正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很好,那理解是理解了,我们学的这个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啊?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做什么呢?(口算、竖式、简算)

  2)师:说一说你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口算的?

  举例:如320÷40,320和40同时除以10,划去320和40末尾各一个0,变成32÷4,等于8

  6600÷600,6600和600同时除以100,划去6600和600末尾各两个0,变成66÷6等于11

  师:10÷3=3……1

  100÷30

  1000÷300

  你能根据第一个算式来说一说后面两题的答案呢?

  (强调商不变,但余数中的0不能去掉。)

  3)课本P95页第6题。说一说这两题各出错在什么地方?

  师: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有两个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一个有两个0,另外一个有一个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一个有两个0,另外一个没有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三、综合练习:

  1、趣味比赛

  师:我们学知识应该活学活用,对吗?那么下面啊,老师这有个趣味比赛,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比一比,看谁写的连等式多?老师给了一个例子,谁能解释一下我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的?我写这个是不是连等式?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你来说一说你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写的?

  (2400÷300=240÷30=24÷3=8÷1=4800÷600=9600÷1200=960÷120=96÷12=……

  师: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我们可以写出无数个连等式,商不变的性质是多么神奇啊!

  2、能力拓展

  1)甲乙两数相除,商是42,如果把甲、乙两数都扩大2倍,商是( )

  2)甲乙两数相除,商是30,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是( )

  3)甲乙两数相除,商是87,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商是( )。

  4)一个数除以5,如果除数变成1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80,如果这两个数都除以4,商是( )。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6,如果补除数乘以2,除数不变,商是(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 ),商就变成了18。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四、学习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更加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知道了商不变的性质能应用在口算中,竖式计算中。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商不变的性质,还能够学以致用,其实我们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它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应用。

  五、课后延伸:

  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制成数学小报。(小组评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P68~69

  二、教学目标:

  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乐于交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和一块手表。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角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习题2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判断。

  3、完成习题3: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出示答案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收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口述方法。

  5、指导完成习题5

  (1)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

  (2)分组拨一拨,找出哪两个时刻时针、分针所成的角是一样大,并把角的名称写下来。

  (3)发现什么规律,两个时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习题6、7

  (三)全课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教学重、难点: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花卉展览吗?

  生:喜欢!

  (课件出示20xx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

  师:这是20xx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从1995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浓缩

  了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史。正如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施天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花展可以看出云花正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和花卉展览有关的数学问题,好吗?

  板书:解决问题(二)

  二、走进新课

  1、图示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和文字部分)。

  师: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红色闪动条件和问题: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还多20万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问:题目中是怎样说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间的关系的?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画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师:仔细观察线段图,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草本花卉的盆数;

  草本花卉的盆数-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数×20=草本花卉的盆数-20。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等量关系式,看看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数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数是未知的。

  问:能根据上面的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试着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学生试做后,指名板演。

  解:设木本花卉有x万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师:这道题做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

  20×6+20=120+20=140

  师:通过检验,我们发现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数相等,符合题意,说明我们的`

  解答正确,可以写上答语了。

  (板书答语)

  师:刚才我们根据草本花卉的盆数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你还能根据另外的两个等量关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数吗?请试一试。

  学生试做后,指名汇报,板书: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程解决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个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个方程好一些,因为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容易找。

  三、完成练习,巩固深化

  1、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再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

  找等量关系的,又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骤是怎样的,是怎样检验的。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突出要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2)小题和第3题。

  五、总结学法,谈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得到这些收获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天天在学校喝的圣澳特牌桶装纯净水。仔细观察和思考,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

  生:装纯净水的桶是一个近似圆柱体。

  生:从标签中可以知道纯净水的厂址、送水电话。

  生:整桶水是18.9升。

  师:这桶纯净水已经喝了一部分,谁来猜猜看,还剩下整桶水的几分之几?

  生:1/4。

  生:1/5,也可能是1/6。

  二、归纳建构

  师:1/4、1/5和1/6这几个数,你能化成小数和百分数吗?现在请各小组分工完成,然后把自己的转化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生计算,并交流转化方法。)

  师:通过计算知道:1/4等于0.25,也等于25%。那么这桶纯净水已经喝了一部分,还剩下整桶水的1/4这句话中的1/4能改成0.25或改成25%吗?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剩下的`纯净水是整桶的1/4,也就是25%,也有的同学说剩下的纯净水是整桶的1/5或1/6,你们有办法证明自己猜对了吗?

  生A:可以先量出原来整桶水和剩下的水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再计算还剩下几分之几。

  生B:可以先测出剩下的水的质量或体积,再计算出剩下的占整桶水的几分之几。

  师:那现在就请A同学去测量,然后再告诉大家。

  (生A 操作后得出:整桶纯净水的高度是35厘米,剩下水的高度是8厘米,剩下的占这桶水的8/35,大约是22%。)

  生B:因为桶口部分细一些,所以A同学测出的不是很精确,要想得出更精确的数据应该用我的方法。

  师:那就请你更精确地测量一下。

  (生B演示,测出剩下的是3.78升。)

  生B:还剩下3.7818.9=1/5=20%。

  师: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知道喝了的是整桶水的百分之几。

  师:怎样计算?

  生:1-20%=80%。

  生:也可以用(18.9-3.78)18.9。

  师:通过刚才的解答,你认为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三、回归生活

  1、提供材料:

  公司最近总共生产了20xx桶纯净水,有4桶不合格,纯净水去年每桶成本5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20%,现以每桶6元的单价销售了生产总量的95%。

  师:如果你是公司的生产销售经理,你能知道什么?请你们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2、分析材料:

  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组的学习成果汇报一下?

  生: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知道最近生产的合格率是多少。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是1-42000=1-0.2%=99.8%。

  生:我们小组知道了公司现在能节约成本多少元,(5-4)20xx=20xx(元)。

  生:我们小组求出公司现在赚了(6 - 4)200095%=3800(元)。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认识直角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看书21-22页。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留直角 )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1) 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相同?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 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 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表面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效果不错。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小班数学:吃吃玩玩(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标记把吃的和玩的分类。会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玩具:玩具车、娃娃等

  2.吃的:苹果、香蕉、橘子、果冻、酸奶、饼干

  活动过程:

  一、吃吃玩玩

  宝宝们,你们看,妈妈在我们的旁边给宝宝们准备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吃一吃、玩一玩吧。

  提问:你刚才赶什么了?(学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二、学习分类

  现在妈妈想请宝宝们帮我一个忙,好吗?

  出示大筐里混合的东西。你们看妈妈这些筐里有很多吃的和玩的东西,请宝宝把这些吃的和玩的东西分开来。把吃的给嘴巴吃,把玩的给小手玩。(幼儿分类)

  宝宝门很快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让妈妈来检查一下,看宝宝们分的饿好不好。(如果有错,就请大家一起纠正)

  三、活动结束

  今天宝宝们真能干,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做饭的阿姨今天也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准备了一些零散的经验,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比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快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秋天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幼儿园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开展着捡落叶的活动,这些颜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叶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好奇,“老师这是黄树叶,老师你看这是片树叶真大呀!”,当小班的孩子们高举这些落叶向老师诉说的时候,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激动。设计树叶分类的科学活动,能够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尽情畅游在树叶多彩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

  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四、帮助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

  1、秋风吹,又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帮助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

  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

  3、操作后简单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五、延伸活动,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

  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

  设计意图:

  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

  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

  通过送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

  延伸环节让幼儿继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兴趣和激发研究愿望

  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小班教学活动《多彩的春天》

  活动名称:

  多彩的春天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幼儿园的小花园里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柳树抽出了嫩芽,桃花开得正艳,在午后散步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新奇的发现着,交流着。与季节相结合,最近我班正在开展“小花园”的主题。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爱幻想,喜欢艳丽的色彩,所以我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说说心中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

  2、在装扮小花园的过程中,练习涂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VCR、画有线条的纸 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 说说春天的颜色

  1、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幼儿园的花园里可真美丽,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王老师,认为春天是绿色的。你们猜猜为什么呢?

  幼:因为春天里有柳树姐姐是绿色的……

  师:恩,说的真好。

  小结:因为春天到了,绿绿的小草发芽了,所以我觉得春天是绿色的。

  2、那么你们认为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幼:红色的,黄色的……

  3、幼儿相互讨论。

  师总结:我听到有的宝宝说春天是红色的,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看来春天真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春天美吗?

  二、 装扮小花园

  1、师:看看我今天带来的是什么,你们来猜猜看

  2、其实这是老师的花园,黑黑的线是花园里的小篱笆。我在这块种上绿绿的草坪(边说边涂色,指导语:要让草坪长的满满的,可以有小白点吗?)你们帮老师想想花园里除了草地还会有什么?如:花丛,花丛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3、师:可是,这么大的小花园王老师一人装扮,有点累。所以,我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看,哥哥姐姐装扮的小花园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花园里种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VCR

  4、幼儿操作

  师:剩下的,请你们去用各种美丽的颜色来打扮你们的小花园吧。

  三、作品交流:蝴蝶飞飞

  1、暖暖的春风出来,引来了蝴蝶姐姐,我们跟着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小花园吧。

  2、幼儿边做蝴蝶飞边看看伙伴的作品。

  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春天《小花园》的主题下进行的,这段时间我们利用午间散步、森林公园春游等等机会中,一起和孩子们找找春天里的颜色。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说说春天的颜色、装扮春天的花园、和蝴蝶姑娘一起参观花园。

  这三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目标所设置的,教师目标意识较强。在第一环节中,老师用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引导孩子说说他们心中春天的颜色。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语言表达比较完整,基本能说完整话,如:“春天是**色的,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适当的调整一下,在小结的时候可以加强为幼儿感受春天美的体验,如“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的,因为….春天是粉粉的红色的,因为…”但是在幼儿自由交流的环节,也许由于有客人老师在的缘故,讨论的气氛不是很热烈。在第二个环节中,由于看了VCR,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装扮涂色中,孩子们的表现很好,很投入。在第三环节中,老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完成花园的装扮,这样孩子们才水到渠成的跟着蝴蝶姑娘参观花园。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结束活动的时候总是有着很多的遗憾和不足。但是也正是有着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有不断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认识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逛苹果园

  一、活动构思

  刚入园2个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容易分散,不能时时注意教师的讲解,因此我以“苹果”这个孩子最熟悉的水果为主角,采用了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逛苹果园”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感受数量,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不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引发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物品颜色、数量的感知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

  2、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

  3、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1、音乐《郊游》、《苹果》。

  2、椅子若干,皱纹纸铺成的小路一条(宽25cm),红黄绿篮子各2个。

  3、彩色苹果夹若干,纸杯制成花状(比幼儿人数多,花瓣数分别为2、3、4)。

  4、数码相机一个。

  5、事先在门口为每个孩子发一张果园的门票,上面印有不同颜色的苹果。

  四、活动过程

  ㈠ 引出活动内容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去苹果园玩玩,瞧,前面有一条小路,我们必须走小路、跨过小沟才能进入苹果园,走小路的时候要当心,千万不要踩到旁边的小草。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2、幼儿走小路,跨过小沟进入苹果园(这个环节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同时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与跨的能力)。

  ㈡ 捡苹果

  1、走进“果园”,师:“呀,昨晚刮了大风,苹果树上的苹果都被大风刮下来了,我们快来帮忙捡苹果吧!”幼儿分散捡苹果,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2、幼儿集中,老师请小朋友们摸摸苹果宝宝、亲亲苹果宝宝,满足其好奇心。

  3、老师出示自己捡的苹果宝宝,利用夹苹果的机会让幼儿集体数数。

  师:“瞧,我也捡了几个苹果宝宝,你们来帮我数数吧!”

  4、请幼儿把小苹果夹在自己的衣服上(让幼儿夹苹果,目的一是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目的二是为下面的活动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苹果数量奠定基础)。

  ⑴师:“哈哈,你们都变成了苹果树啦!我们一起来唱《苹果》歌、跳苹果舞吧!音乐一停小苹果树就不能动喽。”

  放音乐,音乐声停,给幼儿拍照:“让我来看看哪棵苹果树是一动不动的,我来给他拍照。”(孩子都特别喜欢拍照,因此这个环节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动更有趣味性。而且,小班的幼儿是好动的,拍照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遵守规则。)

  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以“许多”表示。)

  ⑵第二次游戏,要求音乐声一停,幼儿坐下休息:“我们再来玩一次吧,不过小苹果树们刚才站得很累了,这次音乐一停,我们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

  放音乐,音乐声停,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再次拍一张集体照。

  ㈢ 送苹果。

  1、师:“现在苹果宝宝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

  “红苹果宝宝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去?……”

  2、幼儿把苹果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去,老师引导幼儿发现送错的苹果宝宝,并请幼儿自己纠正。(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

  ㈣ 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自己门票上苹果的颜色去取相同颜色的纸杯花。

  师:“我们在进入苹果园之前每个人都发了一张门票,小朋友看看自己门票上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为它们找个好朋友吧!瞧,那里有许多小花,请你去找一朵花心颜色和你苹果宝宝颜色一样的小花,会吗?”(幼儿第二次尝试颜色配对。)

  2、师:“小朋友们,花心的颜色和你门票上苹果宝宝的颜色一样吗?看看小花上有几片花瓣?”(再次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

  “听,那里的苹果宝宝也吵着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吧。看看老师手里的花心是什么颜色的?那我该找什么颜色的苹果宝宝来和它做朋友呢?”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苹果夹子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夹一个夹子。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苹果夹子来装饰,先做好的可以再选择另外的纸杯花。(再次让幼儿用夹子夹物,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并第三次进行颜色配对的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放音乐《苹果》)

  4、拍照留念,发现有错误的进行纠正。(利用拍照使幼儿迅速地集中到老师的周围,同时也便于检查幼儿操作的结果。)

  ㈤ 回家,自然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苹果园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现在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的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与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

  3、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与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未完成的一些轴对称图形。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把你见到的美丽的图片收集起来。

  2.你能找出哪些是由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图片吗?

  二、自主学习新知: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艺术家们运用平移和旋转创作出了很多美丽的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玩中学

  1. 看一看:

  出示课本p22四幅图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2. 说一说: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把这个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②上面那幅图案是轴对称的?

  3. 画一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未完成的轴对称图形:

  (1)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给出图形的对称图形。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法,班内进行汇报。

  (3)认真观察原有图案的构图特征,看看它是由哪一个图形,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

  2、设计图形

  (1)在原有的图案的基础上继续画下去。

  (2)把画好的图案给小组内的同学看一看,互相进行评价,选出最好的在班内展示。

  三、学生可以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说说自己的收获。

  四、检测达标:

  1.基础达标:

  (1)做课本p23的“画一画”1.2题。

  2.巩固提高

  完成23页“练一练”第1题。

  将树叶平移或旋转,在格子纸上绘制你喜欢的图案。

  五、拓展迁移

  完成23页“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用“附页2”中图5提供的一只蝴蝶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或对称设计一幅图案。在绘制之前,先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动手设计。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演示设疑: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教师两只手各拿一支铅笔,同时松手,两支铅笔落在讲桌后面,不让学生看到落地后的情形)

  2.尝试探究:先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大家把不同的摆法放在展示板上。

  (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3.展示分享: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讨论: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得出结论:把小棒的位置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了不同的图形,情况有很多种。

  教师从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并画下来,作为研究的对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的探究,初步感知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存在相交、不相交的两种可能。

  二、分类比较,掌握特征

  (一)图形分类。

  课件出示:

  1.尝试把老师画在黑板上的图形进行分类。

  要求说出: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组小伙伴互相交流,请组长归纳小组的观点并汇报。

  可能出现:

  生:①和④是一类,因为它们是交叉的,②和③是一类,它们没有交叉。

  生:①②③是一类,因为线是斜的,④的两条线是横平竖直的,可以单独是一类。

  (学生如有交叉这样的说法,引导表述为数学语言相交,并说明相交的一点是交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四幅图的分夹,学生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于没有分类标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象任意驰骋。

  2.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引导:生活中很多物体是线段,像刚才我们研究的小棒、铅笔,假如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成为了直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假如把这几幅图中的直线无限延长,又该怎样分类呢?

  生:①和④是一类,因为它们已经相交;③是一类,因为这两条线延长后肯定相交;②是一类,因为图形的两条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

  生:①③④是一类,无限延长后它们会相交;②则无点;而②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揭示: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不仅要看表面现象,更要注重实质。

  生:③号图形中的两条线延长后会相交,有一个交点;而②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设计意图:当直线的特点赋予其中,这几幅图的分类则有了明确的指向,学生的思考自然指向相交和不相交。

  3.得出结论。

  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可能。

  (二)认识平行。

  1.介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板书:互相平行 平行线

  说一说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阅读课本第39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平行。

  2.我们每天都和平行线打交道,说说哪些物体或图形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教师适时出示:

  3.强调同一平面。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请学生在长方体上找平行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也不相交的两条线,提问:这两条线是互相平行吗?

  得出结沦:研究平行线要在同一平面内。

  4.判断:哪几组线互相平行?哪几组线不是平行线,为什么?

  (三)认识垂直。

  以下三幅图,老师已将它们分类,认真看、仔细想!老师是按照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的?静思后小组内交流。

  启发: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这几个角有特点吗?(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图④中的直角)

  1.得出结论。两条直线不仅相交而且形成了直角,数学上是怎样描述的?看书第42页。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互相垂直、垂线。

  2.互相说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练一练: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设计意图:在动手摆两支铅笔的位置、图形的'分类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平行线垂线。采用学生看书自学、在实物图片上找、判断等方法,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强化,从而逐步认识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特征。

  4.判断:哪组线是互相垂直的?哪组不是?为什么?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一)找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

  引导: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封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二)下列图形上有几组平行线和垂线?

  ( )组平行线( )组平行线( )组平行线

  ( )组垂线 ( )组垂线 ( )组垂线

  (三)折纸:你能折出有平行线和垂线的图形吗?

  1.引导:同学们在平面图形上和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组平行线和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具有垂线与平行线的图形吗?

  2.展示分享。

  四、反馈评价,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