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是学习计数、计算和ht的学习的准备性知识。比高矮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高矮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节课。主要使学生感知高矮的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学时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引出高矮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想一想怎么知道人或物体有高有矮的,引出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最后通过各种活动、游戏。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方法。加深对高矮概念的认识。
【学情分析】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己经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初步积累了有关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看问题、观察物体不全面,所以教学时,注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各种比较的活动。让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进行评价,使学生饰得看问题要全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
2、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探索、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体验长短、高矮都是比出来的。都是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体验比较高矮方法的过程,加深对高矮概念的认识。
2、在比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关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学会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形状相同但高矮不同的两个瓶子、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引导观察教师选四名高矮差距较大的学生到讲台。让学生观察。
问:看到他们四个同学。你想告诉老师什么?
(二)交流汇报学生观察后,先与同位说一说,再汇报。
学生可能说衣服的颜色不同、男女性别不同、有胖有瘦、有高有矮等。教师都给予肯定。
启发引导说出学生有高有矮。
教师板书:高矮
【设计意图:创设此情境是通过学生观察引出“高矮”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自然有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一)引入研究的内容教师选两个高矮差不多的学生。站在讲台两边。让学生判断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后汇报(学生可能说:看不出谁高谁矮。或说甲高、乙高、一样高)。
(二)探究比较高矮的方法1、怎样知道人或物有高有矮呢?
2、小组讨论交流比较高矮的方法。教师参与其中。
3、小组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两人站在一起比;(2)两人拉紧绳放在头顶。看哪头高;(3)用尺子量;(4)用小棍搭个小桥让他们通过;(5)靠墙作记号等。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三)强化比较的方法1、让学生再来比一比。
(1)教师选一男(高)一女(矮)两生上台比一比。
要求:比一比,说一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学生比较后会说:、‘男生高。”教师趁机和男生站在一起。让学生比一比:“我们俩比。谁高谁矮?’’学生会说:“老师高。”教师抓住机会问:‘。为什么你们刚才说男生高,现在又说老师高至到底这个男生是高是矮呢?”
(2)小组讨论。应怎样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汇报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两个同学来比一比。
学生比时。让一生站在讲台上。一生站在讲台下。教师问:
“这样比行吗?为什么?’’再让一生抬起脚后跟比。问:‘。这样比行吗?为什么?,’
学生一定会说:这样比不行。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不行。学生可能会讲:不合理、站得不一样高、应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比等。
3、出示两个瓶子(下面不齐。并用纸遮住。只让学生看到上半部分)。
问:猜一猜,这两个瓶子哪个高?哪个矮?
大多数学生会说:上面高的那个高。这时教师再打开纸让学生比一比。
【设计意图】:在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自体验比较高矮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听取他人意见。从中受益。
学会合作。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在说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语言。让不生明确高矮是相对的;比较高矮时要合理。要合乎规则。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还要明白比长短、比高矮都要9体看。全部看。橄得看问题要全面。
三、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一)投影练习用实物投影仪投影练习一第7题图。学生独立完成(要让学生充分说,也可和其他动物比)),
(二)摸高活动和搭高活动1、学生站在地上摸。
2、跳起来摸(活动后学生谈体会)。
(三)游戏活动1、同学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从每个班选10名的学生参加入场式,咱们班这么多学生,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帮老师选出来吗?先想一想,再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汇报)。
2、自由结合成小组((5—8人)按高矮排成队。比一比。看哪组又快又好(学生自由活动后。说一说是如何排的)。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游戏。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充分体验比较高矮的多种方法。加深对高矮概念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畅谈感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遗憾?
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谈。让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并且感受知识是无限的。增强继续学习的欲望。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课下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比长短,哪些可以比高矮。
说给同学或家长听。
【设计意图】:拓展延仲,既联系生活又巩固知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本节课以师生共同活动为主。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索。创设了多种实践活动,实现了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感知高矮。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多种方法的产生。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特别是在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和游戏活动时。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找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汇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活动中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
练习的第3题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
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
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4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
学具盒(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3的乘法口诀。
(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教师: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
(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
教师: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7个组有几个人在跳绳?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教师: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应该用哪个算式?
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9个3是27;它表示9个组跳绳的人数;应对应39=27(或93=27)这个算式。
(3)读3的乘法口诀。
学生全班拍手齐读3的乘法口诀。
(4)找特征,总结规律。
教师: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3的乘法口诀共有7句。
口诀的第一个字都是三。
口诀的第二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
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规律?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自己找出了这么多的特征,总结出这么多的规律。你能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5)熟记口诀。
教师: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口诀吗?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4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例2。
教师板书出示例2:36=□73=□
教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再把积填在方框里。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出得数,教师指名在黑板上填写。
学生:我填出的积各是18,21,各用的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这两句口诀。
3、小结
教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学习了例1,自学了例2。下面老师要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题、第2题、练习三第5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你自己解决了几个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3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编3的乘法口诀,了解了口诀的特征,知道了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求积。
五、板书
3的乘法口诀
三三得九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4l页实践活动"男、女生的脉搏"。
教学要求:1、使同学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收集数据和统 计,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求简单的平均数。
2、培养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组织同学参与实践活动,从中体会统计的过程和作用。
教学难点:同学自测脉搏。
教具准备:秒表一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平均数的问题。谁来说一说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出示:下面是第一组男、女同学的数学成果,比较男、女生的平均成果,看谁高?
男生:95、80、90、85、95。
女生:100、80、85、95。
指名同学板演。
集体订正。提问:求男生的平均成果为什么除以5,求女生的平均成果为什么除以4?
二、提出问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求平均数。你能知道我们班里男生和女生的脉搏,谁跳得快些吗? 哪位同学大胆猜想一下,男生的.脉搏跳得快还是女生的脉搏跳得快?你猜想时是怎样想的?
2.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现在大家讨论 一下,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分组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每人1分钟脉搏次数,填入下表
2.组织同学分组活动,由教师计时,组长主持每人测脉搏并填在表里, 再让同学求自身小组里男生、女生平均1分钟脉搏跳多少次,并在组内 交流比较男、女生脉搏跳动次数,看谁跳得快些。
交流汇报。
3.各组汇报男、女生人数和男、女生脉搏跳动总次数,要求学 生自身求班内男生和女生脉搏跳动的平均次数。
4.请大家比较一下,你发现结论怎样?前面的猜想对吗?
四、课堂小结
五、安排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18页。
1、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
本节教学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含义。在学生了解了1-5的基数含义的基础上,教材通过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引入序数含义的教学。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
(3)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区分5以内的几个和第几个,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
为全面准确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教学时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和几个的概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来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创设游戏,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自然的获取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教室里举行一次小小的运动会吧!安排学生看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看看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的概念。
(二)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运动员按照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老师找几个平时接受知识较慢的或课堂上不爱参加活动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发奖牌,从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发奖。师说:跑步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要举行发奖仪式,请学生代表给运动员发奖牌。师提出不同的要求:请你给第一名的运动员发奖牌;请你给第二名的运动员发奖牌等等。2、送水。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送给第3个运动员吗?(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跑步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坐着。学生在给运动员送水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一个学生给从左数的第三个运动员送水,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把水送给另一个运动员。在学生分辨不清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送水的理由,在两个学生的争论中,同学们理解了从左数和从右数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同时巧设练习,把知识的难点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
(三)分组合作,运用新知
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师说:运动会还在进行着,天真热,老师准备了一些太阳帽,请各小组长把帽子发给同学们吧。要求:让小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队,组长仿照老师刚才组织同学给运动员送水的游戏,组织本组的同学玩分帽的游戏,要求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组长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戴帽子。如:给从左面数第4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右面数第2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左数 等。
(四)再设练习,扩展知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第几和几个的概念更深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师说: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表演了团体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答:(1)小林的前面有2人,后面有3人,小林这排一共有几人?(2)小红从前面数排在第2,从后面数排在第3,小红这排一共有几人?让个小组讨论,提示学生可以演示,找出规律,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78÷26×1425×(68÷17)
1、先说一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它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C、讲授新课: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例10:1.75×(24.42÷3.7)
1、有括号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教师小结:通过小数乘除混合训练,你觉得与整数混合运算比较感觉怎样?
D、巩固练习:
4.8÷0.4×64.8÷(0.4×6)
1、先让学生先试算,教师巡视
2、抽两名学生板演。
3、校对,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4、让学生根据算式,编成两道文字题。
E、课堂小结:
1、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F、强化练习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业:
P-38第二题和第三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练习。复习数一数,让学生巩固数数。
2、通过比一比,能够比大小、高低、轻重等。
3、复习认识位置,知道前后左右。
4、认识立体图形,把握立体图形的特征。
5、会看统计图,能够简单分析统计图。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四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会区分上下、左右、前后。
教学对策:通过分类练习,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画一画。
老师读题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二、分一分,圈一圈。
指点:看图,图上可以怎么分?
分成可以吃的水果,和不可以吃的东西两类。
请你把它分一分。
教师巡视
交流答案。
三、找规律。
1、接着涂颜色。
看第一串珠珠,你发现了什么?
2个黑色一个白色,2个黑色,一个白色。
对了,这里是2个黑色,一个白色以3个为一组规律。
2、请你按照这个规律自己接着往下画。
3、学生完成找规律。
4、、交流答案。
修改:增加练习
按规律继续画下去(每条横线上画一个图形)
(1)△○△△○△△△○
(2)△○△△○○△△△○○○
四、分一分、树一数、填一填。
自己独立完成后,交流。
五、认一认,连一连。
1、学生指出上下前后左右。
2、认一认这几个表示方位的`字。
做左右的游戏。
3、看图:草莓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交流:
草莓的上面是梨、下面是樱桃、左面是萝卜、右面是梨。
6、学生自己连一连。
7、独立完成第2小题。
8、交流。
六、下面的动物各有多少只?请你数一数,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七、认一认、数一数、填一填。
从上往下数,第( )个是球。让学生数一数。
从右往左数,第( )个是球。请学生举出右手,然后自己数。
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
完成表格: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 )个( )个( )个( )个
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修改:老师提醒:
长方体不管是竖者着放、还是横这放,还是斜着放,你都要认出它。
圆柱体不管是胖的还是瘦的,高的还是矮的,你也都要认出它。
自己独立完成表格。
交流。
八、比一比,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自己完成。
交流。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作业:
完成以上各题。
板书设计:
分类复习
前后、上下、左右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教科书P96-97页的内容,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
(1)出示: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 万册。
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 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 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
像2709和1999 表示准确的数量 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近似数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 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回忆,交流 。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 时,就用近似数 。
3、读数,判断近似数
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近似数吗?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 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20xx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 600万种。
③江阴市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20xx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 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指名读题 组织交流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市20xx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 男性(人) 女性(人)
970889 484204 486685
先把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级,它们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
2、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
(板书:四舍五入法)
什么叫四舍五入法呢?请你自学书P96页下方的一段话。
交流,老师解释。
例如 48 4204 通过分级,我们知道大约有四十几万,然后看万位后一位,千位上是4,比5小,四舍去,所以
(板书 480000
48万)
同样,486685怎样取近似数? 学生说,老师板书。
970889呢? 自己坐在作业本上。注意格式。
3、以万或亿作单位
(1)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以万或亿作单位的由于实际的需要、为了读写方便
(2) 出示:283000 1970000000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集体讲评,说思考过程 。
(3)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得出:相同方法相同四舍五入,不同前者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 单位 。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97页的想想做做,师指名回答,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在班级里交流
六、作业设计:
1、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再写出近似数。
705 385 1994 3208 9775
2、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8340000000 20680000000 980000000
七、课堂作业
完成相应的《三级训练》。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教材第98~99页练习第3~9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时、分的概念,进一步巩固看钟表的方法和时刻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是几时几分,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加强时间概念的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八第3题。
(1)学生看题,让学生说一说三种交通工具每分钟大约行多少米。
(2)让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2、请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数数,看一分钟内能从1数到多少。
3、你早上几时到学校的?现在是几时几分,到学校大约已经几小时?
三、练习看钟表、写时刻
1、完成练习十八第4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1小时、1分钟各有多长,还要能看钟表上的时间,并且能写下来。看练习十八第4题。
(1)让学生拨5:00。提问:你是怎样拨的?教师演示。7:00怎样拨?
小结:钟表面上的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12,就是几时。
(2)让学生拨6:30。提问:6时30分时针刚走过几?分针要指着几?教师演示。让学生继续拨4:05,10:45,2:15。集体订正。
小结:几时,时针就是刚走过几;分针要从12起走过几小格。
2认识钟表上的.时间。
(1)请学生看老师拨钟,让学生说出拨的时间。(2:00、2:05、2:15、2:30、2:45、2:55)提问:为什么是2:55分,而不是3时55分?拨到3:00、3:05,让学生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2)拨出12:30、6:00,9:15、3:45,4:40、8:20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八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八第7题。
四、时间单位的应用
1、做第5、8题。提问:为什么第5题用除法?第8题用乘法?
2、我们一节课40分钟,现在离下课还有几分钟。从上课到现在,用了多少分钟?你是怎样算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9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7-19
小学数学教案04-07
小学数学教案02-07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3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07-06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必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