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
提问: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现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活动反思:
1、通过《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在活动中利用PPT凸显弹簧的伸缩及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的展示,重难点突破直观形象,易于幼儿理解;
2、认知上:让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主动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能力上:在探索操作过程中,让幼儿根据各自感兴趣的物体去发现弹性的用途,并注重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的特点,特意提供了幼儿自由操作机会,使幼儿敢于、善于、愿意表述自己发现的过程。情感上: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极大兴趣。
3、情境教学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设置一个PPT,引入幼儿在平时活动中的情景去设疑,发现玩具中秘密,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了条件。
4、动手操作法:它是幼儿科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方法,《纲要》中指出:提出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多种方式探索提供条件。本次活动我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的让幼儿主动探索,感知弹性的特点,第二次通过再次操作来记录,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来辨别物体是否具有弹性。
5、记录: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的结果,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必备环节、所谓求证。
科学教案 篇2
一、预设内容:生活中的卡
二、活动目标:
(1)、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卡,初步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了解各种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三、环境创设:已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卡 卡名称的字卡
四、活动步骤:
(1)、师生交流,由“交通卡”引出有关卡的话题:
师:上一次刘老师乘轻轨的时候,使用的是什么卡?
交通卡除了可以乘轻轨以外还可以有什么用?
(引导幼儿观察卡后面的小标志。)
师生:交通卡的用途很广泛,可以乘坐很多的交通工具。
师:除了交通卡以外,你还知道认识哪些卡?
(2)、幼儿自由上来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卡,并向大家介绍这些卡的名称和用途。
师:为什么要发明这些卡?你认为这些卡有用吗?除了这些卡,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卡呢?
(3)、请幼儿按这些卡的性质进行归类,将相同的卡在相应的卡名称下排队并统计数量。
银行卡、交通卡、社保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其他卡
(4)、游戏:今天谁会赢
A、幼儿成人数相等的五组,每组幼儿按顺序编号,每次按编号的顺序猜题。
教师将卡按顺序贴在磁性黑板上。
B、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每组抽题后,先要说己这组猜的这张卡是第几排的第几张,并说出这是一张什么卡。说对了,计一分,说错了,有其他的小组进行补充。
C、游戏结束后,各小组统计自己小组的得分情况,评出本次竞赛的冠军组。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五指,知道五指的名称。
2.通过手偶配对游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知道五指的名称
活动准备:
1.手指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宝宝(教师一份示范用,幼儿人手一份用于配对游戏)。
2.房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做客,看,这是谁的家?我们敲敲门问问看,咚咚咚,门开了,哦———原来是小手一家。
(出示戴好指偶的手)
二、认识五指,初步了解五指名称。
1.师:看,小手一家住着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
2.介绍具有明显特征的手指(大拇指、中指、小指)
教师拿掉大拇指上的爷爷指偶提问:爷爷住在哪个手指上?
师:看看这个手指长得怎么样?(矮矮、胖胖)
爷爷住在矮矮胖胖的'大拇指上,我们叫它大拇指爷爷,你的大拇指爷爷在哪里?打个招呼吧!
师:那宝宝又住在哪呢?这个手指长得怎么样?(细细小小的)
宝宝住在细细的小指上,我们叫它小指宝宝,你的小指宝宝呢?打个招呼吧!
师:爸爸住在这个手指怎么样?(高高的)
爸爸住在高高的中指上,我们叫它中指爸爸,你的中指爸爸呢?打个招呼吧!
师:妈妈住在无名指上,我们叫它无名指妈妈,奶奶住在食指上,我们叫它食指奶奶。
三、通过配对游戏,巩固对五指名称的认识。
师:小朋友的小手一家在哪?让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住到自己的小手上吧!
(引导幼儿边戴指偶边说:***住在***手指上)
师:小手一家亲亲热热住在一起(手指收拢)
师:早上,太阳公公出来了,让我们把小手一家叫醒吧!
大拇指爷爷醒了......
师:大家都醒了,该锻炼身体了:大拇指爷爷弯弯腰,食指奶奶弯弯腰,中指爸爸点点头,无名指妈妈扭一扭,小指宝宝跳一跳。
四、结束部分。
师:做了运动,好累呀,让小手一家休息下吧。
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睡了,无名指睡了,小指睡了......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图形拼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元素和创造空间。但作为中班的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尚处于探索的状态。在中班图形教学中,如何让他们在拼拼搭搭中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并由单一的图形拼搭转换成多向的思维活动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这个活动就是以绘本为主线,充分挖掘绘本中蕴含的数学元素,故事正是围绕着图形拼搭而展开。故事中讲到 :一位懒惰的魔法师他通过念咒语变出了一位会烤各种形状饼干的`哈哈阿姨,他吃了哈哈阿姨的饼干还把哈哈阿姨关进了牢房,从此哈哈阿姨便想出很多办法逃出来,而魔法师又设了很多障碍,他们运用魔法进行了几轮的智慧较量,哈哈阿姨每次都利用不同的图形变化最终打败了魔法师。活动中,我利用绘本中的情境,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探索,帮助哈哈阿姨逃离险境、战胜困难,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领悟到各种图形变化组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从而发展他们的空间感和图形思维。
活动目标:
1.根据绘本故事内容,尝试将图形组合拼图。
2.能将不同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并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3.体验探索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重点:
根据故事情节,大胆展开想象,能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拼图。
活动难点:
在创意组合拼图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卡。
3. 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拼搭图形的已有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出故事人物,激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故事,感受图形的变化
1.讲述画面2——6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
2.讲述画面7——13内容,初次感受单一图形的组合。
(1)哈哈阿姨关在牢房很伤心,特别想逃出去,想想用三角形拼组在一起变出什么,帮助哈哈阿姨逃出牢房 ?
(2)哈哈阿姨悄悄走出大门却遇到了向她扑来的大猫,想想用方方长长的能拼组出什么赶走大猫?
(3)阿姨赶紧跨出门往前跑,跑着跑着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河和一片三角形的树林,她非常着急,于是她捡起了一片三角形树叶,想一想,你会用三角形的树叶拼出什么工具帮助哈哈阿姨过河呢?
小朋友去尝试拼一拼,说说自己帮哈哈阿姨拼出来了什么,用了几片三角形树叶?
3.讲述画面14——16内容,尝试进行两种图形的创意组合。
哈哈阿姨继续往前跑,当她快要走出城堡时,她惊奇的发现魔法师的城堡竟然是飘在空中的,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有圆圆的饼干,她把其中几块掰成两半,她会用圆形的饼干和半圆形的饼干拼出什么工具帮助她落到地面呢?
(1)幼儿大胆想象,交流想法。
(2)个别示范拼图,共同讨论完成大鸟的拼图并尝试记录。
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助哈哈阿姨变出了一只大鸟逃出城堡。
(二)继续讲述故事,幼儿交流讨论,进行多种图形的创意拼图并记录图形数量。
1.激发幼儿想象力,说出打败魔法师的办法
魔法师一觉睡醒,突然发现哈哈阿姨已经逃走了,魔法师一怒之下变出了一只大灰狼,想去抓哈哈阿姨,哈哈阿姨看到恶狠狠的大灰狼又着急,又害怕,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我们能用各种图形组合在一起拼出什么比大灰狼更厉害的东西对付大灰狼呢?
2.幼儿进行创意拼图,并进行记录。
3.作品展示验证,评价小结。
你拼出了什么?用了哪些材料?交流、检查。
三、结束部分
讲述故事结尾,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哈哈阿姨终于安全回到家了,为了感谢大家对她的帮助,她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她说“这些图形宝宝其实都自带魔法,它们拼组在一起,还能变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了。”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一、通过实验操作自制小电池,使幼儿知道在盐水中灯泡能亮。
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实验成功的快乐。
三、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每人一套:固定在塑料板上的碳棒、锌片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一个带夹子的小灯泡及电铃一个,勺子一个。
二、一号干电池一节,剥开的电池一个。
三、每两人一杯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灯泡,引出电池。
提问:小灯泡亮不亮?为什么能这样?
二、以小故事形式介绍电池是怎么发明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外国的科学家,名叫伏特,他特别喜欢做各种实验。有一次,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把两种金属放到化学药品中,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这里产生了电,于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就被发明出来了。
伏特就成了发明电池的科学家。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喜欢做小实验,今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己来做一个小电池。
三、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制小电池。
1.用剥开的电池,介绍碳棒、锌片
2.教师示范制作小电池。把灯泡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在锌片和碳棒上,放进有水的烧杯中,灯泡就亮了。
3.自己做小电池,放进准备好的清水中试一试。
(1)教师检查夹子夹的对不对。
(2)观察小灯泡亮不亮。
4.在杯中加入盐试一试。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2)提问:你的电池是怎样做成的?
刚才加入很多盐为什么不亮?(需要搅一搅,让盐水溶入在水里)
(3)请没有做成小电池的小朋友再试一试。
5.小结:刚才在没有加盐的清水中灯泡不亮,在盐水中灯泡就能亮。
四、有趣的小电铃
1、教师出示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小电铃唱歌了。
2、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试一试。提示:看看别人的夹子是怎样夹的。
3、提问:你的小电铃为什么能响?为什么小电铃不响?
4、小结:电铃上的夹子有两个,一个红颜色、一个黑颜色,夹子只有夹对了才会响,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等小朋友长大以后学了更多的本领就会明白的。
五、扩展知识。
今天咱们做了小电池,你还知道有哪些电池?(干电池、BB机上用的电池、表上的纽扣电池,充电电池……)这些电池都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出来的,小朋友今后也要多动脑筋,长大以后发明出多种多样的电池。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飞行是一门很奇妙的学问,它牵涉到力、气流、飞行器的构造等因素。在这次制作活动中,我们想通过纸、吸管等简单常见的材料,制作飞行器。看哪种飞行器能飞、飞得最远,并分析其原因。幼儿要想做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飞机要经过多次的制作--试飞--推测--修改,这有助于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做中玩,玩中学,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自然地习得科学方法。
【活动目标】
1、设计、制作吸管飞机,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玩纸飞机,体会纸飞机滑翔的感觉。
2、材料准备:吸管、大纸环(长18cm、宽2cm)、小纸环(长14cm,宽2cm)若干;剪刀、透明胶、双面胶、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飞机吗?飞机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讨论。
3.师:看来大家对飞机都有一些了解。今天,我就要请小朋友们自己做一架飞机。这里有吸管,大纸环、小纸环,用这些材料作一架什么样的飞机才能飞的很远呢,现在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吧!
二、制作与试验
1.幼儿尝试制作吸管飞机,教师了解幼儿制作情况。
2.幼儿试验飞机性能,并尝试找出问题,改进设计。
师指导:
①你的飞机是否能飞?飞得远吗?为什么?
②你的飞机怎样改进才会飞得更远呢?
3.教师制作飞机,并与幼儿的`飞机进行对比试验。
师指导:
①为什么这架飞机飞得最远?
②你能用三个零件,制作一架飞得远的飞机吗?
4.幼儿制作、试验新飞机。
5.幼儿以图画的方式,记录制作方法、实验情况与实验结论。
三、展示、分享经验
1.幼儿展示飞机,分享实验结果。
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制作了什么样的飞机,它的飞行情况和你的发现。
2.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
师:这里有几架飞机都是用一根吸管和二个纸环制作的,它们会飞得一样远吗?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请幼儿试验用一根吸管和二个纸环制作的各式飞机,了解纸环位置与飞机飞行速度的关系,并尝试分析原因。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小班幼儿对水的了解,从中体验幼儿合作玩的乐趣,初步感知水的特征。了解泡泡的特性。让幼儿在操作中玩泡泡,我特设计此课(玩泡泡)。
【活动目标】
1.体验玩泡泡的乐趣。
2.激发想象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能想出多种办法吹出有变化的泡泡。
【活动准备】
四个盆中溶解有餐洁净或洗衣粉的水,塑料杯、瓶、塑料吸管、音乐磁带(汽车开来了)、图形若干、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汽车开来了》入场
老师开车带你们一起去玩吧!双手转动做开车状入场。
(二)来到这里,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瞧!它们是谁?出示:教师吹
泡泡,说出名称(泡泡)。
(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试一试(提醒幼儿吹泡泡时,注意不要含在嘴里)
泡泡长得什么样?(大、小)(圆)你看到什么颜色(红黄等)总结泡泡是彩色的,怎样吹出许多泡泡。
鼓励:自己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吹法。
(四)引导幼儿思考
1.你用什么方法让泡泡越飘越高?越飘越低?
2.泡泡飞到高的地方会怎样?说一说泡泡为什么会破?
(五)我们认识了解了泡泡后,让我们一起和泡泡玩游戏《玩泡泡》
泡泡累了,我们也累了,我们快和泡泡说再见。把相应的彩色泡泡送回家。孩子们快坐上我的.汽车回家了。
说课:
本课是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本课题是科学课《玩泡泡》,我把此课分成了1、认识泡泡2、体验泡泡3、引导思考4、玩游戏四个过程,逐步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快乐的情绪。我入场选择了汽车开来了,让幼儿坐上汽车去找一找泡泡并玩一玩,认一认。认识的同时让幼儿自己去体验吹泡泡并观察,充分观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想象能力,再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变化,从而培养幼儿的思考力;在玩游戏中让幼儿再喜欢泡泡;泡泡累了,让幼儿知道把泡泡送回家,从中让幼儿自己去操作送泡泡,幼儿体验了泡泡回家的乐趣。
最后,幼儿听音乐《汽车回家》达到本节课的前后呼应,连贯性,整体性的一面。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精选】07-25
《除垢》科学教案04-10
昆虫科学教案04-10
科学教案:蜗牛03-26
科学教案范文04-06
《空气》科学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