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实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我班本月的主题是“我要上小学了”,在数学活动中,小朋友们对钱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买卖物品非常感兴趣,在科学活动中,对小学学习用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小学的生活十分向往,于是我两个内容整合起来设计了这节活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玩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进行统计列出算式。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文具小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15元、16元、17元不等)
3、每人一个框、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邓老师就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小朋友填写文具购物统计表(姓名和日期),每人拿一个框,数数你一共有多少钱?然后用框里的钱去买文具。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目的'钱购买文具,并进行记录,用算式列出所购买文具的情况。
4、请个别幼儿说说算式的意思。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朋友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培养幼儿收藏玩具或物品的良好习惯。
2、活动结束: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让我们到教室外面找找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2、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教具: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
教学过程:
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
(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
(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
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1)幼儿每人一份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
(2)听指令取出相应的物品。如“找出一张厚的纸。”“把粗的毛线举起来。”指令可由教师发出,也可让幼儿发指令,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向命名过渡。
(3)要求幼儿说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粗细、厚薄的)。
3、通过命名活动使幼儿完成概念与词的匹配。
(1)让幼儿说出教师出示的物体的粗细、厚薄。
(2)让幼儿按指令介绍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请说说你盒子两根小棒的不同”。
4、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体验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根据语言标记分类。如:“请把粗的小棒放在红的篮子里。”
(2)向幼儿展示分类结果,让幼儿思考分得对不对。
5、通过讨论使幼儿理解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比较而言的。
(1)检查分类结果。如:“红篮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
(2)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进去,现在却是有的粗有的细。
6、通过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 让幼儿按指令作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如:“请你让盒子里的毛线变细”。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线变细,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线作比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人手一张统计表、水彩笔、黑板、白纸、各种超市用品。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参观超市,初步探索统计的方法
1、货架上有什么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2、幼儿分组自由选择货架进行记录,记录方法由幼儿自由决定。
3、教师点评幼儿统计结果。
二、通过观察法和推理法来学习统计
1、我的朋友也有一家店,是糖果店,糖果店的阿姨和蜘蛛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来看看吧!
(1)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表。
提问:东东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
(2)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洋洋的买糖记录。
提问:洋洋买了几种糖?她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
小结:好吃的东西会经常买。
(3)菲菲来买糖,蜘蛛出示菲菲的买糖记录。
提问:菲菲来过几次?买过几种糖?这次他会选棉花糖还是果冻?下次会买什么糖?
小结:两种喜欢吃的东西轮流买。
三、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
4、教师讲解:数字最大的就是卖出数量最多的,就可以多进货,数字最小的'就是卖出数量最少的,就要少进货。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你们用统计的方法不但帮助了庞老师,还帮助了我糖果店的朋友,谢谢你们!平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统计的事情要做,我们再去看一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仪器:实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智力数学教案03-01
大班数学教案07-0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5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01-12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4
好玩的大班数学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