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9 09:08:1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

  2、通过分角色演童话剧,加深对童话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31《快乐的王子》

  2、学生齐读并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片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讨论;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自学情况。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出示学习提纲。

  3、先自学,后分组讨论交流。

  4、反馈自学情况。

  5、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谈体会。

  6、假如你是王子,你会……

  五、

  1、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了这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你有什么感想?

  六、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板书设计:

  31*快乐王子

  宝石无助的母亲

  小燕子眼睛可怜的乞丐王子的伟大

  眼睛可怜的小女孩

  金箔片子穷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姿势,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学习描红、临帖等写字方法,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指导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做到:读书写字时身体重心落在坐骨和凳(椅)支撑点范围内,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胸部与桌缘距离保持在6—8厘米之间,始终做到坐姿端正,读书时要使视线与课本平面所成的夹角接近直角:写字时左右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笔杆与练习本平面成6()‘左右的夹角。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处与笔尖保持3—4厘米距离。

  [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幻灯片。

  2.挂图。

  一、导人新课小朋友们,我们已在学校生活了一学期了,知道了读书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知道了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巩固,形成习惯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读好书,写好字,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

  二、看图说活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第2页,从上往下看,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

  1.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字姿势歌》,歌唱的是我们写字时要做到的要求。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投影显示《写字姿势歌》。

  2.逐句出示《写字姿势歌》,结合看图,训练写字姿势。

  (1)投影映示第1页最下面的—一幅图,同时在图下方覆盖上“眼离书,约——尺”。

  ①请小朋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眼睛离书本大约有多远?为什么要有一尺远?

  ②上学期老师讲过,一尺在米尺上30厘米过一点的地方,请小朋友拿出尺,同座互相量—量,看有没有达到要求;

  ③同座互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

  (2)胸离桌子约有多远?

  ①点名说。

  ②请小朋友按要求做,同座互查。

  (3)在图下方覆盖:“臂肩脚,要摆平”:

  ①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这句话要求我们写字时要做到什么?写字时背要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点名说。

  ③请小朋友按要求做,老师巡查。

  (4)写字时该怎样握笔呢?请小朋友们看书上第3页最上面的小朋友是怎样握笔的。

  ①写字用右手握笔,握笔时,壬要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他的两根手指起帮助作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让学生也做一做。教师巡查,对于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②握笔的地方离笔尖该多远?请小朋友们看第1页中间的图,观察后、投影出示“离笔端,约一寸”。点名说。请小朋友们用尺量一量,在3厘米过一点的地方用橡皮筋或水彩笔做上记号。

  ③再次训练握笔姿势,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同座互查。

  (5)写字时,左手该怎样放?书本和文具盒该怎么放?投影映示“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点名说。

  (6)训练写字姿势。

  请小朋友按照《写字姿势歌》的要求去做,看谁做得好。

  ①请小朋友读儿歌。

  ②同座小朋友拿出本子、铅笔,摆好写字姿势,同座小朋友互相检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姿势。

  3.评析错误写字姿势:下面请小朋友们当老师,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错在哪里,投影映示:胸靠在桌缘上,眼睛离本子太近,人身体倾斜着写字,握笔点离笔尖过近或过远等。

  四、找出相通处,训练读书姿势

  1.投影映示一小朋友读书的正侧面图。请小朋友想和写字姿势有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2.点名说。

  3.小结:读书和写字的坐姿大部分是一致的,如身子坐直、两臂平放、胸口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课本和练习本放在正前方。

  4.复习《读书姿势歌》,投影显示,齐读。

  5.小朋友们能按要求做吗?请小朋友们摆好读书姿势,教师巡查,同桌互查,纠正错误。

  五、举行读书写字仪式,再次训练读写姿势

  1.刚才我们学习了正确的读写姿势,知道该怎么做,从现在开始,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小朋友们就要按要求去做,注意读写姿势,读好书写好字。(板书:读书写字)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读《读书、写字姿势歌》。

  2.老师请小朋友们先摆好读书姿势,再做写字姿势,看谁做得好。(教师巡视,表扬优秀学生。)

  六、总结

  1.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2.我们不光在学校要注意读写姿势,在家里也要注意。

  3.发读写姿势检查表,要求家长填写

  附:读书、写字姿势歌

  读书姿势歌写字姿势歌

  学写字,重姿势读书时,要做到:

  眼离书,约一尺眼离书本要一尺

  胸与桌,离—拳脚放平,背挺直

  离笔端,约一寸胸离桌子约—拳

  臂肩脚,要摆平书本稳稳手中拿

  用左手,轻按本还要稍稍向外斜

  学用品,放有序书本用具放有序

  记得牢,学巩固条条要求须牢记

  好习惯,早养成还要天天坚持练

  终身益,受无穷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运用“一面……一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味书屋的有关知识。

  2.学习并运用课文从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三味书屋的图画,指名说说图画内容。

  2.齐读课文第二段,比较同学们的发言,说说课文在叙述上的优点

  3.明确学习目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声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哪些内容。

  3.说说鲁迅的书桌在哪儿。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音形,交流记忆方法。

  1)检查生字读音:强调:“塾、绍、寿、弛”是翘舌音。

  2)同音字、形近字比较区别并组词。

  塾( ) 墨( ) 砚( ) 弛( )

  熟( ) 默( ) 观( ) 驰( )

  2.理解词语:

  (鲁迅、戒尺、严厉、默默、毫不松弛、奔走、信念、料理、花骨朵)

  四、学习第一段。

  1.读课文,想段意。

  2.理解“书塾”的意思。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看图,说说你对三味书屋的印象。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 图文对照,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三味书屋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墙上”、“画前面”、“四面”、“东北角”上等词语,告诉学生作者是按空间位置,从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来观察、叙述的。

  (2) 讨论:这样写有何好处,有何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如何使用方位词帮助叙述介绍?

  (3) 理清本段层次

  (4) 有感情朗读,尝试背诵本段

  2.学习第三段

  (1) 默读本段,说说本段的大意(“早”字的'来历及其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2) 根据“早”的形状、来历、作用将本段分为3层。

  (3) 学习“早”字的形状的写法及其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鲁迅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作者采用打比方的写法,写“早”字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理解:“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4)体会重点句: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体会带点词语及句子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一面……一面……”

  (5)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刻字 ——“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个坚定的信念”。

  三、总结课文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师:今天过去,还有明天,时间好像永远用不完,是吗?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五、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了解大意

  1.小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语境中识记生字新词特别是新词词义。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课文说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六、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音形

  1)读准字音:持、梭、奔

  2)记清字形:忧、哀、慰、梭、奔、若

  2.理解词语:

  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欺骗、日月如梭、滋味、假若、与其……不如里

  七、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26.水

  共几课时

  2

  课

  新 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精读课文2—6自然段,通过想象、联想、对比等方法,体验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苦与乐,并体会文中生动描述的方法和全文所采用的“反衬”的写作方法。

  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水的珍贵,激发学生珍惜水的情感。

  4. 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2—6自然段,通过想象、联想、对比等方法,体验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苦与乐。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生动描述的方法和全文所采用的“反衬”的写作方法。

  教学资源

  1. 网络等媒体中反映中国水资源现状的资料。

  2. 《一课一练》《补充习题》中有关水的资料和美文。

  3. 学生对水的认识,和水有关的生活经历。

  4. 多媒体课件、课文中的插图等。

  预习设计

  读读文中描写“雨中洗澡”和“勺水消暑”的情景,感受有水之乐。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回忆课文(4分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感受。

  第二板块:学习“雨中洗澡”,感受有水之乐(8分钟)

  1.自主学习。(3分钟)

  2.合作探究。(1分钟)

  3.展示。(4分钟)

  (1)体会雨水给村子里的人带来的“快乐”。

  (2)读第二小节。

  (3)想象说话。

  第三板块:学习“勺水消暑”,感受苦中作乐(18分钟)

  (一)感受缺水之苦(7分钟)

  1.快速浏览课文3、4自然段,用“——”画出体现干燥和炎热的句子。

  2.理解“风干”。

  3.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说话:缺水,可真 啊!

  (二)感受解暑之乐(11分钟)

  1.读读4、5自然段,用“~~~”画出水带给我们奇妙感受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交流分享。

  3.听老师读课文。

  4.尝试对比朗读。

  5.抓住要点交流感受。

  6.理解文中的“饿“字。

  第四板块:学习“反衬”写法(10分钟)

  1.学习“衬托“手法。

  2.通过学习本文,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艰辛取水”,感受缺水之苦

  1.上节课我们一起跟随作者马朝虎走进了他的家乡——一个缺水的小山村。感受了艰辛的取水场面。

  2.咱们一起再来读这段文字,体会这份艰辛。(出示图文,齐读。)

  3.假如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缺水的村子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板书:苦)

  第二板块:学习“雨中洗澡”,感受有水之乐

  1.过渡:在饱受缺水煎熬的日子里,人们都在期盼──

  就在人们苦苦的期盼中,一场喜雨从天而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雨中洗澡”的情景吧!

  2.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雨水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②作者用哪些生动的词语向我们传递这份情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词语。

  ③自学时间:3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5.导学。

  (1)雨水给大家带来的是——乐。(板书)

  (2)“痛痛快快”“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仰起头”“张大嘴巴”等词语向我们传递着人们的快乐,谁能用朗读把这种欣喜若狂的感觉读出来?(指名2生朗读。)

  (3)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孩,你已经有三个月没有洗澡了,在雨中快乐地冲洗,你会怎样的大喊大叫?听,二丫在喊——小胖在喊——三娃子在喊——所有的孩子都在喊——(先指名,再全班)

  (5)真是一群快乐的孩子啊,让我们一起沐浴着清凉的雨水,读出这份酣畅淋漓的感觉。(齐读)

  第三板块:学习“勺水消暑”,感受苦中作乐

  (一)感受缺水之苦

  过渡:同学们,此情此景,你觉得雨中的人们仅仅是在洗澡吗?这哪里是在洗澡啊,分明是在享受,是在过节,是在过狂欢节啊!可惜这样的日子毕竟太少了,雨停了,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什么?(干燥和炎热)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3、4自然段,用“——”画出体现干燥和炎热的句子。

  2.出示句子:

  ①谁来说说“风干”的意思?

  ②你见过风干的东西吗?什么样儿的?

  ③那么“人好像被风干了”是怎样的呢?

  ④出示图片1:一株在水滋润下的狗尾巴草,它青翠欲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图片2:一株被晒干的狗尾巴草。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想说什么。因为缺少水的滋润,所以我们四兄弟就像这快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显得_____________ 。

  ⑤有了这样的体悟,咱们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话。(指名1,齐读)

  3.谁能用这样的句式:“缺水,可真 啊!”概括缺水的感受?板书: 苦

  (二)感受解暑之乐

  过渡:虽然母亲用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但是,我们四兄弟缺水的苦,母亲还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终于有那么一天,她笑着打开了水窖,用一勺水给我们兄弟四个解暑纳凉。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4、5自然段,用“~~~”画出水带给我们奇妙感受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组织交流画到的句子及批注。这三段话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感觉,那就是快乐。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把你的.批注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出示相关句子)(板书:乐)

  3.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句子只有反复品读,才能读出它的妙处来,现在老师就想来读读这第三段话,大家欢迎吗?

  出示:(教师配乐范读)

  ① 同学们,请你们也用心再读读这段话,体会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

  ③作者为什么能把这种感受写得如此真切呢?请同学们对比着读读这两段话,看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从我们的脸上一直流到脚板。我的感觉太舒服了。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要点一:用“滑”不用“流”,写出了水的柔滑。四个“滑”,把句子拉长,写出作者想要留住美妙的感受。

  要点二:“像一条小溪流”采用比喻,写出水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感受。

  要点三:“每个毛孔……血管里的血……”细节描写,使感受更加真切。“毛孔吸吮”写出皮肤对水的渴望与满足。“血的流动在加快”写出得到水的幸福感受。

  点拨:这就像电影的一个慢镜头,细腻、具体地表现了舒服的感觉。像一条小溪流,形象的比喻突出了一点儿水带来的舒适的感觉。张开嘴巴,有趣的想象写出了身体的确非常需要水。

  你们找到的不同之处,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是因为这些细腻的描写,才把淋浴的舒服与畅快刻画得入木三分。

  ④这么美的语言更像是一首诗。(转换成诗的形式)

  ⑤谁能试着把这种美妙的感觉读出来(指名配乐读),让我们一起动情地读一读,享受这幸福的一刻。(配乐齐读。)

  4.酣畅淋漓的“勺水消暑”结束了,母亲是怎么说的?

  出示:“母亲锁上水窖……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①母亲为什么不说“渴”而说“饿”呢?(一方面,联系上文,用词更加准确,意指需要。另一方面,更能体现出对水的渴望程度。)

  ②告诉学生:原文的题目就是《饿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对比阅读。

  第四板块:学习“反衬”写法,升华文本主题

  1.一个“饿”字浓缩了取水艰辛的苦:一个“饿”字包含了雨中洗澡的乐;一个“饿”字更交杂了勺水消暑的苦与乐。

  2. 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衬托)

  3. 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越是渲染雨中洗澡、勺水消暑的快乐,越能衬托出漫长日子里缺水的苦涩。这种写法叫“反衬”。(板书:反衬)

  4. 关于水,作家有太多复杂的情感,苦、乐交织,构成了童年生活的底色。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乐,也都有苦。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呢?或许这篇文章的书评会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出示书评:苦中作乐,以苦为乐,虽苦犹乐。只要热爱生活,那么希望永在!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 完成《补充习题》《一课一练》余下内容。

  2. 学了课文,你肯定对“水”又有了新的认识,请选取一个方面写一篇简短的小文章。

  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习题》《一课一练》余下内容。

  2.学了课文,你肯定对“水”又有了新的认识,请选取一个方面写一篇简短的小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阶段目标: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六册教材的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有八个主体单元,和一个选读课文单元。单元主题分为:童真童趣、勇敢坚强、仁爱之心、民族风情、风景名胜、脚踏实地、社会公德、信任他人。

  “阅读”板块有课文16篇,“快乐读书屋”重的阅读材料有16篇,“能说会写”板块的 “口语交际”和“习作”各安排了8次,选读课文单元编有8篇文章。

  二、单元重点

  第一单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相关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想象文中的画面,理解课文内容。

  3、写作时能按要求,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

  第二单元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相关词语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背诵有关段落。

  3、完成习作,给自己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作文。

  第三单元

  1、会读、会背诵课文,要求复述。

  2、课文会复述,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3、学会生字新词,会按要求完成习作。

  4、学习成语、练习钢笔字、毛笔字。

  第四单元

  1、学会、理解生字新词,读懂课文,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来历,懂得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终会成功的道理。

  2、按要求完成作文。

  3、积累成语,通过口语交际锻炼口语能力。

  第五单元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祖国的'美丽。

  2、按要求认真习作,认真练习钢笔字、毛笔字。

  3、积累成语,口语训练。

  第六单元

  1、学习生字词,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2、调动写做兴趣,能交好介绍自己的文具。

  第七单元

  1、掌握生字新词,通过朗读、感悟,学习伟人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发挥想象力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3、积累成语,加强口语训练。

  第八单元

  1、学习生字、新词,会用相关词语造句。

  2、类界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措施

  1、以教材为基础,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认真扎实抓好学生关于钢笔字、毛笔字的书写,继续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2、重视对学生认真读书的指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想方设法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读懂、列界课文。教学中正确处理“读”与“讲”的关系,各种教学辅助手段要切实为教学服务。

  3、重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开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童真童趣”为主题,选编了两篇课文《童年的泥巴》《雨后》和“快乐读书屋”《“球星” 马嘴》《故事故三首》,课文都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

  课时安排:10课时

  课题:1童年的泥巴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 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 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 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时间: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 了解小羚羊、小马、小狗、小松鼠这几种动物怎样避暑的知识,激发学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学习小羚羊主动关心他人的品质。

  3 多种方式了解其他动物避暑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四种动物不同的避暑方法,感受小羚羊主动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

  多种方式了解其他动物避暑的方法,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炎热的`夏天到了,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蝉儿在树上拼命地叫着“知了—知了”,柳树也无力地垂下了枝条。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避暑的?

  2 你们会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避暑,那动物又会怎么做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4课。齐读课题。

  3 认读生字词语词语。

  4 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羚羊的妈妈要带小羚羊到哪儿去避暑?小羚羊都叫了谁去?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羚羊小黑狗小红马小松鼠高山地带)。

  二感悟课文,朗读课文

  1 过渡:为什么小羚羊要到高山地带去避暑?谁跟小羚羊去了?让我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2 讨论:为什么小羚羊要到高山地带去避暑?理解“炎热、高山地带”。

  3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羚羊呢?指名读1-2自然段。

  4 读后交流: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羚羊?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得叫上、边跑边喊”等词体会小羚羊对伙伴的关心。)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夸夸这位关心同伴的小羚羊。

  5 谁跟小羚羊去了?谁也没有跟小羚羊避暑,可课文却三次提到“小羚羊放心了”你知道第一次小羚羊对谁放心吗?(对小红马放心)为什么放心?你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吗?指名读,学生用波浪线勾画。读2题的例句。(伺机板书:多出汗)

  6 课文第三自然段就讲了小羚羊与小红马交谈的经过。一大组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孩子想:你觉得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红马?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小红马:活泼可爱——欢快地跑来 有礼貌——谢谢你)齐读,夸夸这位活泼又有礼貌的小红马。

  7 刚才我们先读课文,找到小羚羊第一次放心的原因,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次、第三次小羚羊对谁放心?为什么放心?请小朋友默读课文4—6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有关的句子。

  8 读后交流:

  (1)第二次小羚羊对谁放心?交流勾画的句子。当小羚羊来到小黑狗家,看见小黑狗是什么样子?用“——”勾画有关的语句。你能做做小黑狗的样子吗?(指导做好:趴 张伸 喘等动作)问一生:哎,小黑狗,你为什么张着嘴,伸出舌头,直喘气呢?学生答后夸奖:你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狗。用2题的句式说话。(伺机板书: 舌头排汗)

  (2)请男生朗读课文,夸夸这位聪明又有礼貌的小黑狗。

  (3)第三次对谁放心?为什么?交流勾画的句子。用2题的句式说话。(伺机板

  书:换毛)

  (4)小松鼠避暑的办法可真巧妙,请女生一起读课文,夸夸这位开动脑筋的小松鼠。

  三分角色朗读

  1 小羚羊告别了小松鼠,继续往前走。他想:究竟谁会跟自己一起去避暑呢?你们来猜猜看?

  2 猜得对不对呢?我先来听听你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得好我再告诉你们。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4 揭示谜底:大熊猫、香獐等动物也跟羚羊一样到高山避暑。

  四拓展练习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种小动物奇妙的避暑方法。其实,动物避暑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请把你搜集到的告诉大家。

  五课外作业

  孩子们真能干,搜集了这么多动物避暑的方法。如果小羚羊邀请它们到高山避暑,它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请回家和家长一起接着编故事,看谁编得好。

  板书设计:

  14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

  小羚羊 高山地带

  小红马 多出汗

  小黑狗 舌头排汗

  小松鼠 换毛

  …… ……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猫的教案03-1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2-27

小学语文教案06-25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19

小学语文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30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