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9篇(精品)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 比较大和小,根据纸盒的特征进行分类和配对。2. 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鞋盒,其中大小鞋盒各一半。将大小配对的两只鞋盒使用相同的包装纸进行包装。一只特大纸盒;大小不等、形状相同的球和积木若干;一大一小两只塑料筐。
2. 自制图片两张。
3. 幼儿两两分组就坐。
4. 伴奏音乐《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认识纸盒一家,两两对应区分大小。
1.老师变魔术,变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请幼儿观察,找出两只纸盒相同的地方,比较两只纸盒的大小,区分“纸盒妈妈”和“纸盒宝宝”。
“这两个盒子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你知道谁是盒子妈妈?谁是盒子宝宝?为什么?”
2. 幼儿每人取一个纸盒,要求根据包装的特征找到与自己相同的.纸盒,分组进行比较,区分大小。
根据相同的纸盒特征,两两分组。
“找一找,哪两个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将相同图案的纸盒进行比较,区分大小。
“比一比,谁是纸盒妈妈?谁是纸盒宝宝?”
帮助幼儿加深对纸盒的大小的认识。
“请纸盒妈妈们一起来打个招呼”
“纸盒宝宝们来亲一亲。”
3. 将小纸盒放进大纸盒里,再次帮助幼儿比较大小。
“纸盒宝宝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快把纸盒宝宝藏到纸盒妈妈的怀里去。”
二.情境游戏,根据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分类和配对。
1.游戏一:运果果。
老师拖一大盒子装满大小不同的球,扮纸盒爷爷。
“嗨哟嗨哟,我是纸盒爷爷,今年我的果园大丰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纪大了,没力气了,想请盒子妈妈和盒子宝宝帮我运果子。”
“大、小不同的果子,应该怎么运呢?纸盒爷爷把要求都画在图片里了,请你们看一看,说一说。”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 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小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与反思》摘要:
1、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
2、能够一边操作一边讲述,能有序的整理操作材料。
3 、增强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草地背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小兔等卡片(数量1—4)若干,小虫,小鱼,骨头,萝卜等图片各若干。
2、小碟若干。
活动过程:
1、数数小动物:鼓励幼儿逐个讲述每张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帮助幼儿获得确认物体数量的'基本方法是手口一致地点数,进一步体验最后一个数字表示被数物体的总数。
教师: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他们各有几只。
幼儿数一数说一说,草地上有1 只小黄鸡,2只小黑鸡等
教师:用什么来表示小动物各有几只呢?
幼儿用点卡表示小动物的数量。
2、小动物找朋友
教师:小动物要找朋友玩,找谁呢?小动物要找和自己一样多的动物作朋友。
幼儿操作,将一样多的小动物摆放在一起。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概括:他们都是4只小动物。
3、喂小鸡吃食。
*喂小鸡吃食。
教师出示虫子。
教师:小鸡肚子饿了,它喜欢吃什么呢?每只小鸡吃一条虫子,谁愿意来喂它们。
请个别幼儿示范喂一只,鼓励幼儿边喂边说:1只小鸡吃1条虫,2只小鸡吃2条虫。
*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先数数每张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再喂食物,边喂边说:例如:4只小鸡吃4条小虫子。
*送小鸡回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有序整理学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喂鸡吃饱要回家了,我们先把小虫子放到小碟子中,再把小鸡放到盘中。
3、换组活动。
4、唱儿歌活动结束。
儿歌:《数小鸡》
鸡妈妈数小鸡,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只小鸡在吃米, 两只小鸡抢东西, 四只小鸡叽叽叽, 躲在妈妈怀抱里。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活动准备:
超市用的柜台,里面有各种玩具、食品、文具等、篮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 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麽,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
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动物玩具若干个,小架子(上、下两层)1个,苹果树挂图一幅,苹果卡片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演示法、操作法教幼儿辨别上、下
1、展示小架子,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鸡放在下面)
3、自由取玩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二)用游戏法辨别上下
出示苹果树及苹果,组织幼儿做游戏。苹果树上结苹果(请小朋友把苹果粘贴到苹果树上),苹果熟了(请小朋友将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三)看图《小动物藏在哪儿》教师让幼儿看用书上的图,说一说小动物都藏在哪儿,如:小猫藏在桌子下面等。
活动反思:
通过上课、反思,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向下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不应过多的去牵着幼儿走,让他们独立完成,这样才能看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掌握差异,以对个别没掌握的幼儿进行巩固辅导。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多种感官感知1、2。
2、能从许多物体中取出数量为1、2的物体。
准备:
1、积木及各种文具,纸盒子1个,有一面留一个洞,能伸进一只手。
2、每个幼儿1、2点卡各一张。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将一块积木放在桌子上,问幼儿:桌子上有几块积木?然后手里拿一支铅笔,问幼儿:我手里的东西和桌子上的积木一样多吗?都是多少?教师手里拿两块积木,问幼儿:老师手里有几块积木?
2、分别出示画有1个、2个实物的贴绒图片,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将其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分别在实物上方贴上相应的.点卡。
3、幼儿根据点卡上的圆点数,分别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4、教师敲击琴键1次、2次,幼儿根据发出的声音次数,举起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5、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长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文具和积木放在盒子里,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1、2件东西,摸好后未拿出来时要说出:所拿物体的名称、数量和特征。如:我拿的是一块大(小)积木或一支长(短)的铅笔。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分辨物体的长和短,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段长短不一的绳;两支长短不一的粉笔。
2、放大的幼儿操作材料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比较长和短。
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根绳:这两根绳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绳、短短的绳。)
2、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绳找出来;把短短的绳找出来。
3、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支粉笔:这两支粉笔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粉笔、短短的粉笔。)
4、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粉笔找出来;把短短的粉笔找出来。
二、谁的鼻子长?
1、教师出示两只大象的图片,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谁的鼻子长?”
2、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彩笔给鼻子长的小象涂色。
3、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谁的鼻子长”、“谁的耳朵长”“谁的尾巴长”“谁的脖子长”
三、长颈鹿找东西。
1、教师出示“长颈鹿找东西”的图片:长颈鹿爸爸和长颈鹿宝宝起床了,他们分别在找自己的皮带、裤子、围巾。长长的裤子、皮带和围巾应该是谁的'?短短的裤子、皮带和围巾应该是谁的?
2、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笔分别给他们连线。
3、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连线。
四、评价:谁的画面最整洁。
教学反思
1、本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知识。
2、师生配合较好,学生愿意参与,具有积极的表现欲。
3、再次上的话,材料选择应更丰富点。最好是现成的物品。更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东西直接区分描述。
小百科:长短,指长度,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为点到点的距离。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2.喜欢参加分类活动,能耐心按规则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班级的旧图画笔若干;高笔筒、矮笔筒(可用大号牙膏盒在2/3处一分为二)人手各一个。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内容及规则
出示旧图画笔及高矮笔筒,告诉幼儿:班级的图画笔需要整理,请小朋友来帮忙,把长的插在高笔筒内,短的插在矮笔筒内。
2.幼儿进行长短分类
请每个幼儿自己取一高一矮的笔筒各一个,分别选长或短的.图画笔插入相应的笔筒,直至插满。
3.检查分类结果
请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结果,看看长笔都有哪些颜色,以及短笔都有哪些颜色。
活动延伸
在进行本活动时,还可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例如:让幼儿对图书、积木进行分类整理。整理画笔、图书、积木的活动可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进行,也可以分几次按小组轮流操作的方式单独进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区分图形的大小。
能将图形与影子匹配,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材料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包(no12),相应的彩色图形纸,浆糊
重点与难点:
图形与影子配对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图形:
出示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图形?
2、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3、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二、图形和我捉迷藏:
出示图形的轮廓,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和我们玩游戏,看,它们藏起来了,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三、图形宝宝找家:
根据形状和大小,把彩色的图形宝宝贴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
要和彩色的图形宝宝形状、大小相同。
四、幼儿操作:
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五、结束活动:
整理学习用品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6-10
小班数学教案06-12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4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5
小班数学教案01-08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1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