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课时:1
(3)学科:美术
(4)学生准备:场景道具、画纸、各个小组的评价表、水彩笔、或者各色彩色纸、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
二、教学课题《蚂蚁搬家》
三、『教学分析:』
1、蚂蚁搬家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认为,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师生一起愉快地、相互参与体验乐趣的过程。这个故事体现了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寓意深刻。因此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淡化双基意识,着眼于情感的陶冶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活动的方式采用小组或集体合作为宜。
2、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一节表现性绘画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以故事为前提,创设好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昆虫外形特征的描绘,激发探究兴趣,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蚂蚁搬家的情景。学习蚂蚁的造型表现方法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其中包括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及动态的表现。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型特征,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
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参与的喜悦,树
立集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重点:运用绘画形式,通过集体创作,创造性地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教学难点』
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以及蚂蚁搬家过程的拟人化的想象。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探究学习的过程为:创设情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小结内化五大教学环节实施教学。
1、课堂伊始,我先让学生听歌曲,从学生熟悉的儿歌《小蚂蚁》入手提出问题:谁能听出歌曲里面唱的是谁?它长得什么样子?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并出示蚂蚁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质疑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先画一画,自己见过的蚂蚁,初步认识结构特征,相互讨论一下蚂蚁是怎样搬运食物的?首先想象有着夸张动态的蚂蚁形象,接着探究出蚂蚁为什么要搬家的?然后把家搬到哪里去?并能想象总结出蚂蚁搬运食物常用的方式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课堂结束,我通过“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我力求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及精美图片的欣赏,以及现场演示搬运物品的表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语言描绘活用行为模拟蚂蚁搬家的情景,师生互动,展开讨论学习,并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小组2人合作表现,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动脑去想。在学生的观察、讨论、想象中了解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现,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六、『教具准备』
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
为小组准备:画纸、各个小组的评价表、水彩笔等。
小组查阅、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图片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儿歌《小蚂蚁》导入:
(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蚂蚁的生活环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百度搜索】:儿歌《小蚂蚁》
1、师问:刚才这首儿歌里唱的是谁?
生:回答、、、(小蚂蚁)
师问:平时我们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的?同学们想想···老师找同学起来大体描述一下蚂蚁的外貌。
生:思考。并找学生描述。(学生描述:头圆圆的,全身黑黑的。头上有一对触角,六对足,还有一个大肚子)
2、图片欣赏
【百度搜索】:平时见过的小蚂蚁图片
(目的:让学生通过欣赏真实的蚂蚁图片,加上教师的简单讲解,进一步加深印象,知道了蚂蚁的'大体结构。)
【百度搜索】:小蚂蚁身体结构图片
(目的:再次让学生清楚明白蚂蚁的身体结构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又大又重的物体,自己力气小,搬不动,需要有人帮助。而在细小的昆虫世界,这样的事情也会经常发生,蚂蚁就是这样的群体。
他们喜欢在地下筑巢,他们成群居住在一个巢穴里。别看蚂蚁身体那么小,只要发现一点吃的食物,蚂蚁们就会立刻返回蚁巢,一边走一边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在路上留下记号,等回到窝里,就用他们头上的触角和其它的蚂蚁交流。
4、动脑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蚂蚁们要成群结对地搬家呢?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对,就是天要下雨了,蚂蚁们才匆匆忙忙的搬家。蚂蚁是怎么搬家的?你能做做蚂蚁搬东西的动作吗?
课件展示蚂蚁搬东西的动作,师一边讲解一边模仿。师一边讲解一边模仿。同位之间也相互模仿蚂蚁的样子搬运东西。给别人的感觉东西要很沉很沉的。师:你们看,他们好像搬得好辛苦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想一想······生:大家一起搬。
师:对了,3个人一起搬或者抬或者拉、推等等,力量大了,就能更快的把很沉的东西搬走。人多力量大呀。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蚂蚁搬家
(二)、欣赏蚂蚁
1、再次欣赏真实蚂蚁图片。师讲解蚂蚁的结构: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有三对足。
【百度搜索】:小蚂蚁的身体结构图片
(目的:认识蚂蚁的外型特征,学习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的方法。)
2、知道了蚂蚁的身体结构,怎样表现会把蚂蚁画的更可爱?
【百度搜索】:再次欣赏图片1:真实蚂蚁搬运东西
【百度搜索】:欣赏图片2:卡通蚂蚁搬运东西
(真实蚂蚁、卡通的蚂蚁)对比一下,哪种方法表现的蚂蚁更可爱?师略作分析讲解,师生共同总结出:
卡通的表现手法更可爱。
(三)、画蚂蚁。
1、教师示范画蚂蚁:
头是圆形的,胸也是一个椭圆形,腹部也是一个长长的圆形。(教师当场演示,学生认真看)
2、蚂蚁搬运食物用的工具、姿势:
【百度搜索】:
图片一小蚂蚁自己扛着、拖着
图片二多人合力搬运
图片三:雨中的小蚂蚁
图片四:小蚂蚁搬虫虫
3、蚂蚁爱吃的食物:(图片展示)
【百度搜索】:(水果、饼干、馒头渣渣、米饭粒、鸡腿等等。)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 了解大象的造型特点。
2、 使学生学会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乘着大象时的'情形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乘着大象时的情形和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彩笔、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 新授
1师出示挂图,学生观察,思考。
2、讨论乘着大象时的感受。(快乐、兴奋、紧张、害怕…的感觉)
3、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只要求起草)
4、讲评
学生自评、 教师选有特色的讲评。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 小组讨论该如何上色。
三、 继续完成新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板书设计:
略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关恐龙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2、在认识和了解恐龙的基础上,抓住不同恐龙的个性化特征进行表现。
3、大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恐龙。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认识。
2、各种恐龙图片,如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3、勾线笔,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恐龙。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恐龙吗? (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2、观察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恐龙? (霸王龙)霸王龙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满嘴都是尖利的牙齿,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头部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呢?
(2)引导幼儿观察剑龙的特征。
教师:这又是什么恐龙? (剑龙)在它的外形上有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身上长着剑一样的骨质板,从头到尾都是)这些“剑”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
(3)引导幼儿观察另外几种恐龙,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恐龙一般身体大,尾巴粗而长,后腿粗壮,从头至尾线条像山坡一样,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有甲、剑等生长物。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大胆作画。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恐龙,可以先在纸上将恐龙轮廓画出来,再用不同的线条和花纹进行装饰。
(2)教师:恐龙画好后,还可从添画上我们上次画过的蕨类植物,来丰富画面。
4、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
☆环境创设
①开辟“恐龙博物馆”,引导幼儿搜集、展示各种形态不同的恐龙玩具。
②设置“恐龙创意空间”,展示以幼儿绘画形式表现的各种恐龙想象创意作品。
☆家园共育
①与幼儿共同搜集关于恐龙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了解各种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②可开展亲子活动,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到恐龙园去玩一玩,让幼儿亲身去感受恐龙的凶猛、恐龙的巨大。
美术教案 篇4
《捣练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学具准备: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
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
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
二、新授
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
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问题:
1.什么是捣练?
2.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中共有多少个人物?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三、思考与讨论: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
评价与小结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四、布置作业:
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1.要有自己的观点。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节课美的变化—蝴蝶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课本第八册,美的变化—蝴蝶属于工艺设计部分,教材出示了许多自然界的蝴蝶形态,也提示了在保留蝴蝶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对蝴蝶的外形和图案怎样进行变化。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美术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具有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前一节课也已学过工艺设计《漂亮的窗帘》,学生对工艺设计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他们已基本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互助互动的气氛较浓。应该说学生对蝴蝶比较了解,也比较喜欢蝴蝶,所以会很喜欢这节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大自然中美丽的蝴蝶,并用夸张、变形、概括的方法,创作出具有装饰趣味的蝴蝶形象,进一步认识装饰美,体验装饰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理念: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教学策略:
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蝴蝶资料,学生会对蝴蝶有初步的了解,会很积极的参与本课;情境导入和操作过程中的音乐播放,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通过各种媒材的使用和各种问题的创设,培养学生主动创新;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创作,充分体现自主性;通过评价欣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让学生更自信。
教 具:
手工纸(包括挂历纸、毛线等)、剪刀、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演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这是一段动态画面与音乐的播放,画面上是不同的蝴蝶在不同的花丛中飞舞,各种各样的动态蝴蝶和鲜艳的花丛非常美丽,再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情境,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蝴蝶感兴趣。]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蝴蝶)
提问:你喜欢蝴蝶吗,那么你都见过什么样的蝴蝶呢?
(学生回答: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介绍)
3、引出课题:蝴蝶
[根据四年级学生特点,通过学生互相介绍收集的蝴蝶资料,让学生对蝴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
1、了解装饰性蝴蝶特点:
(1)、多媒体演示:大自然中珍贵的蝴蝶图片
师:蝴蝶被称为会飞的花朵,是大自然中最具灵性的美,请欣赏老师收集的蝴蝶图片,思考一下蝴蝶的特点是什么?
[这是一组世界珍贵蝴蝶的图片,图片旁边注明名称、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初步感知蝴蝶的共性]
(2)、学生汇报
(3)、学生汇报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蝴蝶的特点是翅膀阔大,身体瘦长。
[多媒体显示蝴蝶的翅膀轮廓和躯干轮廓]
蝴蝶的对称性显得庄重大方,有稳定感。
[多媒体用动画显示蝴蝶翅膀的重合来说明对称性]
(4)、多媒体演示:把蝴蝶图片进行装饰变化。
师:同学们看,老师把刚才的蝴蝶形象进行了变化,请分析它们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演示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在真实蝴蝶的基础上淡出装饰变化的蝴蝶形象,直观的展示了蝴蝶真实与变化的关系。]
(5)、讨论后,学生汇报:(大约答案:夸张、装饰性等)
[老师提示可以完全脱离真实蝴蝶的形象,只要根据蝴蝶带给你的灵感进行创作就可以。创作时,只要遵循对称原则,外形可以是任何形状,色彩要和谐漂亮,图案基本归纳成点、线、面三种,三种结合作品才会丰富。]
(6)、教师小结:装饰变化了的蝴蝶形象,外形变成了基本形,图案变成了点、线、面的组合,色彩鲜艳。用的是夸张、概括、变形的方法。
[多媒体在课题“蝴蝶”的上方再出示“美的`变化”四个字。]
2、提问:装饰变化了的蝴蝶形象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1)、学生自由汇报
(2)、多媒体演示:服装、风筝、花布、地砖等
[一系列的多媒体展示,不但是美的感受,也让学生了解了装饰性蝴蝶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紧紧的联系了生活。]
三、动手操作:
1、设想创新: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美丽的蝴蝶形象,对蝴蝶的装饰性也有了很好的理解,我们这节课就用手工的方式做一只装饰性的蝴蝶形象,你能根据你带的材料谈一谈你的设想吗?
[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的创新想法。]
2、教师适当演示:
将手工纸对折,画半只蝴蝶形象,然后剪下,再进行装饰。
展示范品,范品体现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的效果。
师:同学们已经看过了老师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做的作品会比老师做的更好。
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多媒体演示)
色彩和造型充分运用概括、夸张、变化的手段,使蝴蝶具有装饰性。
保持卫生、注意安全。
4、学生进行操作,播放音乐。
[本环节是主要部分,学生在操作时放音乐,使学生始终处于美的氛围中。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给学生自主权,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有的作品非常有创新意识,随时向学生展示,会起鼓励和导向作用。]
四、欣赏评价:
师:1、谁能谈一谈自己的作品?
2、你认为最美丽的作品是哪一个?
[学生在谈作品时,可以自由的谈。谈的好的同学给表奖卡,被表扬作品的同学也发给表奖卡,此环节是提高发展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充分体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表奖卡是我校各学科独特的奖励方式。通过本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与评价能力,也就是审美能力;通过指导,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更自信。最后教师总结性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
五、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蝴蝶,又把蝴蝶的美进行了装饰变化,你能不能把你进行装饰变化的蝴蝶形象应用到生活当中呢?请课后汇报给老师。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课应与生活紧密联系,才更具生命力。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观察、实践,把装饰变化了的蝴蝶形象应用到生活中,教师要进行参与。通过这一环节,会使学生更多的发现生活的美。]
[简析]:
本课是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的,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蝴蝶本身是美的使者,本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音乐的播放,使学生始终处于美的氛围中;各种材料的运用,教师的启发,表奖卡的发放,势必会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操作时,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发展自己的个性,对于有创新的作品,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装饰蝴蝶的应用,使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02-20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经典]07-29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