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06 12:28:4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10篇【精选】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美术教案10篇【精选】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画和内容添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

  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

  教学过程 :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手形画 :

  1、

  (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需要你们帮老师找到答案: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手)

  “哦,手!”小朋友们真是聪明(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2)“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小手,我们来玩摆手势的游戏”

  ①张开你的手指

  ②合并你的食指和中指

  ③握紧你的拳头,大拇指伸出来

  ④小指也伸出来 ⑤四跟手指并拢,大拇指往外伸

  ⑥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其余手指握起来。耶!

  除了这几个手势,小朋友还能摆出什么手势呢?(小朋友自行发挥)

  小朋友们想到的手势真多,表扬你们!

  (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用手干了什么?(这时,教师拿出手形范画)

  2、

  (1) 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

  (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手)

  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4、

  (1)那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说画手形画的步骤:

  ①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

  ②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

  ③想一想(要变成你想画的事物还要添上哪些东西?)

  ④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注意:描画手形时,笔要紧依手的'外延,被描画的手不要移动。)

  (2)转动手形的方向,你还能将手形想象画成什么?

  5、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

  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①动动脑筋,跟家长一起完成一副有趣的手形画。

  活动反思

  美术课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现在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手也越长越大,学会了许多的新本领。活动开始运用手指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在作画时,大家都能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只是由于第一次使用记号笔,很多小朋友画画时会将小手弄脏。因此,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还将继续指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作画工具,帮助幼儿养成干净作画的良好习惯。

美术教案 篇2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以“花”为题材布置欣赏、设计等内容,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创作课来扩大同学的审美范围和知识范围,在变换的创作乐趣中提升同学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更加直观形象的接受知识。是“示之以形、动之以情,愉快教学、快乐学习”的美术教学模式完美显示

  在设计教学过程初时,收集了大量的花卉图片,想运用花的不同造型让学生对花有新的认识,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花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花卉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服饰、家具等图片的展示更加坚定了学生们学习本课的信心。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时能不时地听到学生惊讶的赞叹声,对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喜爱。就这样,他们带着这一份喜爱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的每一环节,并快乐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二方连续花的制作方法,学生在设计、绘画、剪刻、漏印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每位学生都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花边图案,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荣誉感又一次得到提升。

  不足之处 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应该鼓励其学生激情创造,大胆夸张,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快乐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现实世界的标准决定其合理性。 这节课在课前花了很多精力去准备,以后也会再把这节课多磨一磨,希望可以上的更出彩。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享受自制“食品”的喜悦,提高对美食的兴趣与欣赏水平。

  2、学习泥塑的简单技法,用可塑性材料进行事物造型。

  3、在布置食品店、进行模拟商品交易过程的游戏中,体验社会生活分工协作的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各种有趣的食品用泥塑。

  教学难点:体验社会生活的分工。

  教学用具:各种材料(生活废旧物),彩泥。

  教学过程:

  一、观赏“逛食品街”录像,导入新课。

  1、老师今天看一段录像。

  2、问: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小朋友逛食品店的录像。

  里面的小朋友你认识吗?都是谁?

  你觉得刚才看到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你有没有买过食品?和谁一起逛

  的?能不能较为详细地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次逛食品店的经历?

  二、出示课题——逛食品街。

  三、情境表演——逛食品街。

  (指着黑板上十张画拼摆出的食品一条街)说:这是我们***有很多好吃的一条街,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朋友在这条食品街上买了许多可口食品的录像。你想不想也到这条食品街上去逛一逛,买几样可口的新食品?(想)

  好!老师今天就带着你们到这条街上去逛一逛。

  四、学生课堂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分小组讨论,合作制作食品。

  1、现在请你根据刚才看的录像所做的表演,以及你自己亲身逛食品店的经历,用你的手把这热闹的场面做下来,好吗?(请组长把材料拿去)

  2、重点根据刚才看的逛食品街录像、表演及自己亲身的经历,做出各种逛食品街的情节,如:饼干,水果糖,水果,蛋糕,面包等。

  3、先小组讨论如何分工,即每人要具体做些什么?然后按照分工,具体完成所分到的任务。

  4、现在我们已经把这条街搬进了我们的课堂。想想看,还缺了些什么?(老板、顾客、食品柜台等)

  5、谁愿作老板?(选中的自己装扮一下到食品摊上去)

  6、其它同学扮顾客,可以自由组合成家庭(如爸爸、妈妈和孩子、姐妹、兄弟、学生或大婶领着她的孩子……等等。

  (用自带的'道具互相装扮,组合成一组,手拉着手,分散站在食品摊位前。)

  7、我们以音乐声为记号,音乐响起就开始逛食品街,音乐停止,我们就结束回到座位上。

  8、表演

  ①请同学们谈谈刚才逛食品街的感受。

  ②问:这是刚才我们逛的食品一条街,食品街上挂满了许多食品,非常热闹。我们仿佛听到老板们在一声声的吆喝、一声声的叫卖。下面我们请二位做老板的同学每人吆喝一声,然后其它老板齐声吆喝,评一评谁最像老板。

  ③听到这一声声吆喝、一声声叫卖,顾客会怎么样?

  五、展示学生作品、评比

  1、各小组的组长自己上台站在原来的位置。

  2、教师欣赏拼图“逛食品街”,并请组长上台介绍食品的内容。

  3、请学生十个食品中哪个最好,好在哪里?

  六、教师

  我好像也听到了这条食品街上各种各样的吆喝声,说明小朋友平时能仔细的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手真实地表现出来。希望小朋友以后要更加关心生活、了解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征。

  2、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天油菜花金灿灿的美景。

  活动准备

  1、图片:油菜花

  2、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油菜花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种花吗?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二、展开

  1、观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观察花的外形

  --仔细看看它有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油菜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油菜花是怎么排列在肢干上的?像什么?

  (2)你还见过什么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样吗?

  (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讲述。)

  教师小结: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有四个花瓣,花瓣是椭圆形的。

  (3)观察枝干及菜叶。

  --油菜花的枝干是一根还是有很多根?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油菜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怎样排列生长在枝干上的?

  幼儿观察后回答。

  2、幼儿绘画。

  教师:今天我们就把油菜花画出来,大家一起欣赏好不好?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幼儿画好后可以再添画一些别的.景物。

  3、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三、结束

  教师小结,表扬绘画有创意的幼儿。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喷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大班美术:金灿灿的油菜花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线描画基本技能直线分区,并能用喜欢的各种点、线装饰漂亮的落叶。

  2.在线与点的游戏中,喜欢画线描画。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1-59划线

  2.拾取各种落叶,记号笔、黑色碳素笔。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落叶:枫树叶;银杏叶。

  2.请幼儿观察落叶叶面。

  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叶子上的叶脉。

  3. 出示图片:树叶,观察叶脉。

  教师讲解叶脉像直线,像叶脉那样将画分开区域的方法叫“直线分区”。(大概理解意思就好)

  4.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落叶。

  根据幼儿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也可让部分的幼儿将叶子描边。

  教师指导重点:像叶脉那样直线分区,每个区域里画一种纹样。

  5.欣赏评价:提问:落叶画为什么漂亮,哪里稍稍改动一下会更好?

美术教案 篇6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

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小班孩子对于父母还是很依赖的,观察一下班中的孩子特别是一些小年龄的宝宝每天来园离园时都要父母抱不肯走路,还经常向父母撒娇或是无理取闹。在主题活动“娃娃家”中针对孩子们的情况我们要开展“爸爸妈妈好”的一系列活动,我们想通过各种形式对孩子们进行爱父母的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美工活动“花儿送给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在说说、看看、做做的过程中体验为父母制作礼物的快乐,同时练习区分小、中、大和学习按简单顺序粘贴的技能。

  活动目标:

  1、能将花瓣按大、中、小三种顺序粘贴,并知道圆心对圆心。

  2、在制作过程中体验为父母做礼物的快乐情感。

  3、感受作品的美感。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带一张全家照。

  2、正方形、长方形、心形、菱形、圆形图画纸若干。

  3、大、中、小三种用彩色纸做的花瓣、双面胶、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环节要求:回忆爸爸妈妈送给自己的礼物。引导幼儿把话说完整。

  1、爸爸妈妈平时给你买了什么东西?

  (引导幼儿从吃、穿、玩等方面来说。)

  2、爸爸妈妈给宝宝送了各种各样的礼物,他们这么爱宝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

  想给爸爸妈妈送礼物呢?

  3、请孩子们想一想,然后说一说想给爸爸妈妈送什么礼物?

  (先让孩子自由发表见解,然后通过出示孩子们的全家福照片来引导孩子对装饰“相框”达成共识。)

  二、装饰相框

  环节要求:在老师的提示下,积极地参与装饰活动。

  1、教师出示范例,提问:照相放在哪里了?这叫什么呀?(相框)

  2、引导幼儿共同制作

  1)先把全家照贴在相框(图画纸)的中间位置,待用。

  (巡回指导,对个别幼儿进行帮助,把照片贴在底纸的中间位置。)

  2)接着取大、中、小三张花形纸片,教师讲解。

  (提示幼儿三片花的颜色要不一样,这样粘贴出来才好看。)

  3)然后把花背后双面胶纸撕去,按大中小数序重叠粘贴,并且注意用三个不同的颜色。

  (引导幼儿将撕下的双面胶纸放在指定的小箩筐里,在粘贴时注意花心对着花心贴这样贴出的花才整齐、美观。)

  4)最后把做好的花用固体胶粘贴在相框的周围,并用蜡笔画小圆做装饰,放学后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巡回指导,帮助幼儿适当用花粘贴在相框周围不要过密或是太少。)

  三、花儿送给爸爸妈妈

  环节要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1、送给爸爸妈妈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是有礼貌?

  (引导幼儿练习双手捧着制作好的相框来送礼物。)

  2、请幼儿试着说一说在送礼物时怎样对爸爸妈妈说?

  (可以提示幼儿学说——爸爸妈妈这是我自己做的相框,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3、展示幼儿制作的'相框,幼儿欣赏。

  (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孩子尝试自己来介绍作品,也可以引导孩子们来评价自己或是同伴的作品。)

  延伸活动:

  请父母协助引导孩子在送礼物时介绍礼物的制作过程,并且提醒孩子用双手捧好礼物送到父母手中。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介绍自己父母送的礼物都非常开心,虽然有些孩子话语表达不够完整但是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发现父母送的礼物孩子们都印象深刻非常喜欢。当老师提议让孩子们给父母制作礼物时他们既开心又好奇纷纷积极来参与,通过听老师讲解、看老师示范孩子们都很快学会了粘贴小花的正确方法,当老师帮助他们把一个一个漂亮的相框做成后孩子们便互相交流起来都说自己做的最好看,要拿回家送给爸爸妈妈。放学时,孩子们都小心地捧好相框怕弄坏了。

  从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都爱自己的父母都愿意说给大家听,都喜欢参加美工制作活动。这次的活动虽然是以美工活动为主,孩子们在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初步学习了简单的制作技能技巧,但是我特别注意了对孩子常规习惯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因此这次的活动是一举多得的,以后这种适合小班孩子的综合性集体活动可以尝试多组织开展对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美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的材料,通过折、剪、粘、贴、画等多种方法作画,来表现春天的景象。

  (2)、幼儿通过观察范画,自己总结作画方法完成作品,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激发幼儿内心爱美、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展现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四周挂上“春天多美丽”的图片。

  (2)、配有《春天在哪里》的音乐。

  (3)、操作的材料:一卷长白纸、油画棒、剪刀、皱纹纸、蜡光纸、胶水、毛笔、各种颜料。

  (4)、春姐姐的标志饰物。(两套)

  (5)、幼儿已经会利用一些材料制作。

  三,教学过程:

  (一)、感受春天。

  导入活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响起,教师带领孩子一起在我们的教室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到来。

  教师语言:“今天春姐姐带你们去春游,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吧!”在看的过程中春姐姐可以用语言引导幼儿说说看到的景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启发幼儿用词汇来描述春天。(发挥自己的想象)

  (二)、描述春天。

  1、(将幼儿随意集中座在教室的中间部分)幼儿自由讨论,聊春天。

  2、请幼儿描述春天。(幼儿可以根据找到的图片内容描述、或是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讲述。)

  3、教师总结:选择一首春天的优美诗歌,总结。

  春天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

  红的桃花,

  绿的柳叶,

  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

  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开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三)、组画春天。

  孩子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共同创作。教师指导、观察、协助。

  鼓励幼儿大胆动手,通过小朋友一起集体创作来表现一个美丽的春天。

  (四)、展示春天。幼儿签上自己的名字,分享美丽的春天,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幼儿可以在“春天在哪里的”的音乐中欣赏大家创作的春天,感受集体创作的力量与乐趣。)

美术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造型游戏,让学生了解塔的相关知识,并鼓励学生用探究的思维方式,发现塔的特点,画出记忆中的塔或设计出漂亮、新颖的塔,拓宽学生的创作领域,启发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不同地区塔的造型、材质、功用的特点。以绘画的形式用线条表现塔的造型特点。

  过程与方法:利用分析对比、游戏、讨论等多种方法,在观察体验中了解塔在造型、材质上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了解塔知识的同时,对自己家乡的塔有深入的了解,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传承文化的意识。在关注我国塔文化的同时,放眼世界,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塔,从而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塔的造型特点,学习用线条疏密、粗细、长短、曲直的变化表现塔的造型。

  教学难点:

  表现不同角度的塔,感受其雄伟的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塔”这个字,询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学生回答)谁知道塔的含义呢?(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见过塔玛?谁能说出自己知道的塔的名字嘛?(学生回忆自己知道的塔)好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来一起对塔有个更深的知识,好不好?(好)那就听老师的指挥,首先大家的坐姿要正确,那样老师才会高兴的与大家一起了解塔的知识。

  二、新授

  首先我们来欣赏几幅塔的图片。浙江杭州六和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雷峰塔、潮州龙湫宝塔、德庆三元塔、会师塔、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

  好,欣赏了那么多名塔,我们来具体认识认识几个塔。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某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形十三层,内卫七层,塔内有阶梯可达顶层。塔内行弥座上砖雕的飞仙、乐伎、海石榴、荷叶花、宝相花、凤凰、狮子、麒麟、仙露以及回纹、云纹、如意等图像,是研究南宋装饰图样的可贵资料。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中国西南地著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县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为密檐式空心砖塔,方形16层,高69.13米。塔身每层正面开券翕,内置石雕佛像,塔顶有铜制覆钵、相轮;为10层八角实心砖塔,共高42.19米。塔身表面涂有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各层分别由券和、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装饰,两塔顶各有三个铜质葫芦。

  铁塔又名“开宝寺塔”,坐落在开封城东北愚铁塔公园内,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铁塔成等边八角形,共十三层,高55.88米,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塔身遍砌花纹砖,上有飞天、麒麟、菩萨、乐伎、狮子等花纹图案50余种,造型优美,神态生动,堪称宋代砖雕艺术杰作。铁塔以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中外,其设计精巧,结构坚固,虽经地震、河患、狂风暴雨和人为的'破坏,仍巍然屹立。

  好的,现在我们观看和认识了这么多的世界名塔,那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不知道大家是否愿意为老师解答呢?(愿意)归纳塔的结构?塔的建造材料有哪些?

  大家赶快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每个小组给老师一个概括的答案,老师期待你们的答案,赶快行动起来吧。(小组同学来汇报)好的,那我们来搜一些资料,检验一下大家说的对不对?关于塔的用料结构和层数、平面形态,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同的变化。首先,在用料结构上,一般有木塔、砖塔、石塔、砖石混合塔、铁塔、铜塔、琉璃塔等类型,其中木塔发展最早,主要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之后,砖、石塔相继发展起来,主要在唐、宋、辽、金几代;再后是多种塔形出现时期,用料结构有铁、铜、琉璃、珍珠、象牙等。其次。是塔的层数和相轮的层数。一般而言,塔层多为奇数,即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层等,而偶数层二、四、六、八、十……却很少见。塔的平面形状,主要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类型,其中四方形多出现于唐代或唐代之前,到了宋、元则转变为六角或八角形。塔形这种转变,第一是增加了抗震的性能,第二十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塔的造型分类:我国古塔的立面造型,答题可分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覆钵式、花塔式、金刚宝座式、过街塔式和宝匣印经式等八种。

  塔的结构:地宫、基座、塔身、塔刹。

  塔的材质:土塔、木塔、石塔。

 三、创作

  我们知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要知道了解的非常多。现在你已经距离一名设计师不远了,你已经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塔的知识,那么有没有信心用画笔创造一个雄伟的塔来展现给大家呢?(有)好,先画什么,后画很美,由部分到整体,怎样让塔更美观,适当的装饰,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画,彩色卡纸、图画纸上。

  四、 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或者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然后进行教师评价。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的:

  1、用不同的花瓣形状、颜色和数量画出各种花朵。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活动准备:

  范例、笔、纸

  重点: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美丽的春姑娘。

  流程:

  欣赏与介绍——示范与讨论——创作要求——幼儿作画——评价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传说天上有位美丽的春姑娘,黑头发,圆脑袋,穿着漂亮的衣服,随着微风飘呀飘,她飘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美丽,因为她有一条奇妙的裙子。

  2、春姑娘的裙子和我们的裙子有什么不同?她有一条用什么做的裙子呢?

  3、春姑娘穿着奇妙的裙子,飘呀飘,把嫩绿的小草和五彩的花朵送到大地的每个角落,让世界更美丽。

  二、示范与讨论

  1、提示画人物的顺序:先画基本部分(头、身体、手臂),再画主要特征(五官),即先画大,再画小,画人物面部时,从上向下画:头发、眉、眼、耳、鼻、嘴。注意不遗漏。

  2、请幼儿尝试示范画随风飘的柳条裙,飘得远,不折断。

  3、进一步观赏作品,找一找不同大小的花蕊,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瓣,数一数花朵上花瓣的多少。

  三、创作要求

  请春姑娘飞来幼儿园。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确定春姑娘的位置,提示幼儿画在纸的上方。

  2、按自己的想象,为春姑娘穿上美丽的柳条裙,并注意用弯曲的线条表现飘动。

  3、鼓励幼儿不断变化花朵造型。

  活动结束:

  找一找春姑娘又送来了哪些花朵。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经典]07-29

美术教案【精选】07-30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经典】美术教案08-04

(精选)美术教案08-06

《美术》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