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08 07:28: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范例(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范例(3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

  1、幼儿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2、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学具、笔和橡皮擦。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优质课件《10以内数的连加》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加法是怎么算的吗?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

  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PPT。

  4+3+3=10播放PPT计算过程。

  三、幼儿操作(学具2张)

  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习,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习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帮小鸡找妈妈—连线题

  四、小结

  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认识钟面上的数字,掌握数字排列规律。

  2.认识秒针、分针、时针。

  3.认识钟的作用,培养幼儿不浪费时间的习惯。

  4.能画出自己喜欢的钟。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6.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以及三根针。

  认识钟的作用,并能画出一个完整的钟。

  活动准备

  三角形数字卡片1—12,板画圆形的钟面,幼儿收集的小闹钟,图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过程1:导入——听钟

  教师告诉幼儿要送给他们一个礼物,这个礼物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请幼儿像小白兔一样竖起耳朵听一听,并请幼儿闭上眼睛,通过听声音来猜一猜它是什么?教师让小闹钟发出闹铃声,幼儿猜出是闹钟的声音后出示小闹钟。教师请幼儿说一说小闹钟为什么每天早上都“叮铃铃”的叫?引导幼儿说出是为了叫小朋友起床,教育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过程2:看钟

  1.认识各种形状的钟

  教师请幼儿看一看教室里还有没有其他的闹钟,引导幼儿观察幼儿收集的钟都有些什么形状(圆形钟、长方形钟、房子形钟等),让幼儿明白钟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同时引导幼儿认识到有的钟摆在桌上,有的种要挂在墙上。

  2.认识钟面上的数字

  教师拿出一个大挂钟,请幼儿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有数字,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数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数钟面上的12个数字,教师讲解所有的钟面上都有1——12这12个数字,让幼儿明白。

  3.认识钟面上的三根针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除了数字以外还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出中间的三根针,教师向幼儿讲解: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秒针;粗的两根针中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反复教读几次这三根针的名称,便于幼儿记忆。

  4.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师请幼儿看不停走动的秒针,让幼儿明白时间不会停留,它总是在不停地走动,告诉我们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比如早上7点了该做什么了?(该起床了)早上9点该干什么了?(上幼儿园了)等等,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节约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3:贴钟

  教师出示板画(一个没有数字的钟面),请幼儿看看黑板上的钟缺了什么?幼儿回答(没有数字)。教师引导幼儿对比较教室里的钟面,将钟面上、下、左、右的四个数字12、6、9、3先贴在黑板的钟面上,然后请幼儿来完成其他数字的粘贴活动,并给与及时地鼓励,增强幼儿对钟面上数字排列规律地掌握。

  过程4:变钟

  教师问幼儿想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小闹钟,教师请幼儿起立,用两只手分别代表时针和分针,让幼儿的一只手竖直向上不动代表分针,另一只手代表时针,转动代表时针的手,分别比划12点、3点、6点、9点,这几个有代表性的整点让幼儿感受时间的流动和当小闹钟的乐趣。

  过程5:玩钟

  教师为每组幼儿发一个钟,让幼儿玩一玩。引导幼儿看一看钟面上的数字、针,听一听钟走的声音,拨一拨钟上的旋钮,让幼儿都来把玩一下,感觉钟的构造。

  过程6:画钟

  教师问幼儿想不想画一个钟,教师为每个幼儿发一张图画纸,没足以和水彩笔,鼓励幼儿画一个自己喜欢的钟。幼儿画钟,教师巡视指导。幼儿画完后,教师请幼儿上前展示,并将幼儿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请全班幼儿欣赏。

大班教案 篇3

  我做到了吗?

  家长评价

  [家园共育]

  建议家长培养幼儿时间观念不能急,不要一个劲儿催孩子,而应该把时间限度该诉他,引导孩子自己学会安排。例如:家长可以给孩子这样的提示“你的'好朋友还有20分钟到”,“离电影开演还有半小时”等。坚持用精确的时间提示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孩子会有进步!

  [活动反思]

  时间观念不是一天培养起来的,老师的激励手段在短期内就能见效,在活动开展的第二周迟到现象就基本杜绝,但这并不表明幼儿的时间观念已经形成。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坚持,长期的关注。家园之间的联系也尤其重要,我们每周都和家长交流,随时发现新问题随时解决。有个别家长由于工作特点(如:饭店)不能按时监督幼儿睡觉。我们也正在讨论新办法。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经典)大班教案07-29

大班教案(经典)07-30

【经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07-23

大班教案[经典]07-23

大班教案【经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