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时间:2023-08-10 06:57:5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

  一、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生:想

  师:恩,我们看看谁最聪明,听好了:大脑袋,长尾巴,黑灰身子水中滑。

  生:小蝌蚪

  师:有同学说是小蝌蚪,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蝌蚪图片,指向图片相应位置)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黑灰色的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是不是小蝌蚪呀?!

  生:是

  师:那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

  生:青蛙

  师:(课件出示青蛙图片)看一看,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么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又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学生跟老师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复习生字

  师:先来检查一下上节课我们认读的几个生字,看一看这些字藏在新的词语里,我们还认不认识。

  (课件逐一出示词语“灰色”“欢迎”“追赶”“披着”“打鼓”“阿姨”“山顶”。)

  生:(认读字词)

  2、交流识字的方法

  师:打开课本151页,看34课,《小蝌蚪找妈妈》,昨天我们自己预习了这篇没有注音的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样解决的呢?谁能把自己的好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根据图片和上下文的意思猜字音;请教其他人;查课后生字表)

  3、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值得借鉴,下面我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还没解决的生字,可以做上记号,等老师读的时候再认识它。

  生:(自读课文)

  师:下面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要注意喽!

  (教师配乐范读)

  三、朗读感悟

  1、结合图片,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老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谁有信心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给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点名读第一自然段,2至3名同学试读,教师就语气、感情和流利程度做适机点评指导)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如果同学们感悟不够充分,可以换另种方式提问,比如:“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呢?”)

  生:(个别回答)我知道了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师:(结合同学的描述,用课件逐一出示图片及“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条长尾巴”等重点词句)

  2、结合游戏表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帮助小蝌蚪的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自然段。

  (点名读第二自然段,可选2至3名同学朗读,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出点评,如谁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更形象,谁把鲤鱼阿姨的关切表现出来了)

  师: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谁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选出角色演员,配戴好头饰,提醒演员“迎上去”的蝌蚪和鲤鱼阿姨各自该站在什么位置,该向什么方向游)

  生:(表演)

  师:(情景表演结束,教师点评。)

  师:小蝌蚪又遇到了谁?

  生:乌龟

  师:我们来看一看,乌龟是怎样说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过程同上,情景表演时提示演员“追上去”的蝌蚪和乌龟该站在什么位置,各自向什么方向游。)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在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来看第四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范读)

  师:小蝌蚪这次遇到了谁?

  生:青蛙妈妈

  师:(出示青蛙图片)谁能说一说,青蛙有什么特征?

  生:“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师:(随着学生的介绍,用屏幕逐一出示重点词句)

  4、自主学习五、六自然段

  师:我们自己来读一读五、六两个自然段,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记下来一会我们集体来解答。

  生:(学生自读五、六两段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生:(学生互问互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谁知道一只青蛙每天大约能捕捉多少只害虫呢?

  生:(议论)

  师:老师提供三个数字,你们来判断一下,哪个数字更准确:7,70,700,正确的数字应该是多少呢?

  生:(选择)

  师:一只青蛙大约每天能捕捉700只害虫,多不多呀?!青蛙可是田里捕捉害虫的能手,那以后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

  生:保护青蛙、不伤害它们

  5、分角色朗读,巩固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教师从旁指导。

  四、拓展活动

  1、思考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曲《小蝌蚪找妈妈》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教师播放FLISH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又欣赏了歌曲,那么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呢?

  (课件逐一出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不见了的图片。分别观察小蝌蚪的身体有了什么变化)

  生:完成练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没过多久,(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青蛙)”

  2、激发学生情感,学习故事中人物的精神

  师:我们在故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生:个别发言,陈述喜欢的理由

  师:相机点评指导

  (蝌蚪:不畏艰险,面对挫折不气馁,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找到了妈妈;青蛙:捕捉害虫,是田里的卫士;乌龟、鲤鱼:关心别人,助人为乐。)

  五、布置实践活动作业——写给小蝌蚪的一封信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很喜欢故事里的小蝌蚪,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跟小蝌说呀?

  生:有

  师:那么就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跟小蝌蚪说的话写下来,老师当邮递员,帮你们把写给小蝌蚪的信寄给它们好不好?

  生:好

  (学生兴致勃勃地给小蝌蚪写信,教学活动结束)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2

  设计意图:春天来了,池塘里游涞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最爱,他们关注着小蝌蚪的变化,伴随着小蝌蚪的变化我给孩子们讲述了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中小蝌蚪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的动态变化使我想到,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我想如果我能用这个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那么将会增加活动的乐趣,调动幼儿的活动的兴趣,使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

  教学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涞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评: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三、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1、(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2、青蛙妈妈:孩子们,田里的害虫可多了,练好本领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3、青蛙们捉到害虫后,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自我评析: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强,喜欢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适合开展集体性的游戏,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教师也和幼儿一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带领幼儿活动,以角色的情绪影响着幼儿情绪,使幼儿自然而然的跟着活动,活动的情节性既主动的迎合幼儿又不失教学目标,活动中有一定的运动量,强度适合小班,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情绪参与游戏,游戏中的音乐使得孩子们更加投入,也使游戏增添了一份吸引力。游戏中的对话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又培养了幼儿自觉使用礼貌语言的良好习惯。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感受动画中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

  2.蝌蚪变成青蛙的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

  (2)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3)它的妈妈是谁?

  2.过渡:你们都知道它的妈妈是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它的妈妈到底是谁,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吧!

  三、分段欣赏。

  1.观看课件(一)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小结:因为他们看见小鸭的妈妈带着他们在水中玩耍,所以他们非常的羡慕,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过渡:于是小蝌蚪就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

  2.观看课件(二)提问:(1)在寻找的路上小蝌蚪遇见了哪两位小动物?(鱼、乌龟)(2)这两位小动物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呢?

  小结:鱼妈妈说: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乌龟说: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子是白色的。

  3.幼儿学说对话4.观看课件(三)提问:(1)白鹅妈妈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

  (2)他说了些什么呢?

  小结:小结:白鹅说: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色的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小蝌蚪一路把鱼、乌龟、鹅当成妈妈,他们的妈妈到底是谁?我们继续往下看。

  5.观看课件(四)提问:(1)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啊?

  (2)小蝌蚪最后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

  小结: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腿来,再长出两条前腿来,他们的小尾巴呢,不见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三、完整欣赏。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

  2.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的妈妈长得什么样?

  四、巩固故事。

  1.这是一个春天里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找到妈妈心情怎么样?

  2.那我们和小蝌蚪一起开心的游戏吧。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4

  【说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⑴ 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⑵ 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⑶ 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了大意

  三、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就使观察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

  2、从图入文。根据低年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学生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看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味,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第二自然段,层层深入,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儿童有一定困难。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游过去”和“迎上去”换位比较),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及时追问: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这样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师小结,回顾学法:

  ⑴ 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⑵ 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只求领悟,不求硬记)

  四、自学点拨,灵活运用

  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逐步形成能力。

  1、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投影出示思考题。

  ⑴ 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

  ⑵ 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时采取自己想、同座说、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如果学生体会心情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强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习,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 数量 样子 干什么

  ⑴ ( )有( ),大象( )( )

  ⑵ ( )( )( )( )

  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5

  教学设想: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图文结合。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学完每幅画之后,让学生表演有关内容,这样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4、大胆运用心灵换位新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学内容:

  新课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自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用谜语,激趣导入。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后是庄稼的好朋友。(小蝌蚪)

  2、引出课题:今天啊,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妈妈,好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录音。(出示第一幅图)

  (1)、师: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提问法)

  (2)、师: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

  (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现第二幅图

  (1)、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2)、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分角色读)

  (3)、指名上台表演。(理解迎上去,指导朗读小蝌蚪问的话。)

  (4)、提问:从鲤鱼妈妈的口中,小蝌蚪了解到妈妈有什么特点?(反馈:四条腿,宽嘴巴)

  (5)、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

  3、点击第三幅图。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放课文第三段录音。

  (2)、这次,它们又遇到了谁?(乌龟)。它们是怎么样做的?(追上去喊妈妈)

  (3)、区别迎和追的动作。

  (4)、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联系前面的内容,学生反馈)。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那乌龟是怎么对小蝌蚪说的?(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想象:听了乌龟的话,小蝌蚪心里会怎样想?

  (5)、分角色朗读。指名上台表演。

  (6)、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妈妈,它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了(激趣法)

  4、操作出现第四幅图。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什么样了?(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它们又遇到了谁?(根据投影回答)(青蛙)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提问法)

  (2)、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听课文第四段录音)

  (3)、那小蝌蚪现在高兴吗?为什么高兴?

  (4)、分角色朗读。指名上台表演。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2)、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小蝌蚪的形体裁变化,(尾巴不见了)(也就是终于长成了青蛙)。

  三、图片演示,巩固提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四、总结全文,评价体验。

  1、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我们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总结(自由发挥)。

  五、拓展延伸,灵活运用。

  下课后,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是庄稼的好朋友,再跟老师、同学、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

  六、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长出两条→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后腿 前腿

  (迎) (追) (游) 跟

  鲤鱼 乌龟 青蛙 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6

  学情分析: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师应根据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3、能用已经练习说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以识字、写字,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他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为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猜谜语好吗?

  小朋友;好

  老师: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小朋友:青蛙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青蛙的故事。

  (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在水里的动画图片,同时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呢?让我们看看动画就知道了。(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

  老师:找到没有

  学生:找到了

  老师: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不会读的拼拼音,问老师和同学)

  (2)组织学生分小组互助学习,看谁认字多,达到初学生字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每组评出认字大王)

  (3)认字大王在全班读生字条中的字(读后鼓励)

  三、师生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让学生起来说自己是怎样记住某个字的,说得好的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老师: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住?

  学生:我觉得姨迎鼓最难记住

  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学生读这几个字)

  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让学生开火车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

  (1)找朋友:阝辶女丁扌支火

  可页支(让学生把有这些偏旁的字找出来)

  (2)老师设情景,让学生在趣味中巩固字

  老师:我也编了一个小故事让你巧妙地记住这些字,你喜欢吗?

  学生:喜欢.

  老师用课件打出下列内容:

  hui ying a yi zhui ding pi gu

  黑灰色迎上去阿姨追赶顶着披着鼓着

  老师问:是谁迎接上去

  学生:是黑灰色的蝌蚪迎上去

  老师:是谁在追赶

  学生:是阿姨

  老师:阿姨追赶,青蛙只有这么样啊?

  学生:青蛙只有顶着、披着、鼓着

  老师:这个短故事好不好记

  学生:好记

  (学生在趣味中记住了字,达到巩固的目的)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看着图,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老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自己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学生:小蝌蚪开始没有腿,在找到鲤鱼妈妈的时候有了后腿,在找到乌龟的时候有了前腿,在找到自己妈妈的时候尾巴变短了)

  2.讨论交流:

  老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让学生提问,老师回答)

  五、练习写字,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写、临写书后的6个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巩固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3、能用已经练习说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会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本课的生字

  1课件打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齐读

  2去掉拼音让学生读

  3让学生用生字组词读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导入新内容:

  老师:小蝌蚪找妈妈真有趣,今天我们来帮助小蝌蚪找妈妈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谁知道蝌蚪的妈妈叫什么吗?

  学生:青蛙

  老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课件出示书上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我们只有知道了小蝌蚪妈妈的样子,才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现在你认识小蝌蚪的妈妈了吗?

  学生:认识了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第一段

  (2)师生合作学习

  老师:谁能够说出蝌蚪头、身子、尾巴分别是这么样的吗?

  学生: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老师:你喜欢它吗?

  学生:喜欢

  老师:你看见过小蝌蚪吗?在哪里见过?(让学生说自己的见闻)

  老师:同学既然怎样喜欢小蝌蚪,我们就再来读一读描写小蝌蚪可爱的句子吧.(让学生再读第一段)

  老师:谁能说一说一群是什么意识吗?

  学生:一群就是不是一个,有很多的意识

  老师:谁能够用一群说一句话?

  学生:我在河里看见一群鸭子(老师让学生夸奖他)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抽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学生学习蝌蚪与鲤鱼妈妈的对话。

  (老师让学生观察第二幅图与第一幅图进行比较)

  老师:谁能够说出蝌蚪有了什么变化?

  学生:有了后脚

  老师:谁知道迎上去是什么意识呢?(让学生看图)

  学生:赶上去

  老师:不对。是面对面的靠近

  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读读蝌蚪与鲤鱼妈妈的对话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抽一个小组读这一自然段

  (2)老师指导学习

  (老师先让学生观察蝌蚪的变化)

  老师:谁能够说出蝌蚪又又了什么变化?

  学生:又有了两条前腿

  老师:你们观察真仔细,谁知道追上去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看图)

  学生:就是从后面赶上去

  老师:你们真会观察

  老师:蝌蚪把谁当妈妈了?为什么会犯错误?

  学生:把乌龟当妈妈了,因为前面鲤鱼阿姨说了它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和宽嘴巴。

  老师再让学生分角色读这一段

  5.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男同学第四自然段

  (2)老师指导学习

  (继续让学生观察蝌蚪的变化)

  老师:谁能够说出蝌蚪又有了什么新变化?

  学生:尾巴变短了

  老师:它们在荷叶上看见什么了?

  学生:看见自己的妈妈了

  老师:这次它们为什么没有认错了呢?

  学生:因为它们记住了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话了

  (3)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6.学习第五自然段

  (1)女同学读这一段

  (2)老师辅导学生学习

  老师:妈妈这么看孩子的?

  学生:低头一看

  老师:谁能给做一个低头一看的动作(让学生表演)

  老师:小蝌蚪又做了什么动作?

  学生:蹬、跳、蹦

  老师:谁能够表演一下(让学生表演)

  (3)分角色读一下这一段

  7.学习第六自然段段

  (1)全班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2)老师辅导学生学习

  老师:你们看青蛙又有了什么变化?

  学生:尾巴已经不见了。

  老师:谁能够用已经造句

  学生:我已经长高了.

  学生:我已经把作业完成了.

  老师:它们在和妈妈一起做什么?

  学生:捉害虫。

  三、让全班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整体理解课文

  四、巧设五、悬念,课外延伸

  老师:读了这篇课,你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吗?

  生:老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鲤鱼阿姨、乌龟阿姨为什么不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害得小蝌蚪不断地寻找妈妈呢?

  师: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没说清楚呢?咱们先把他们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吧。(学生读书、划线。)

  生:鲤鱼阿姨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结果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

  生:乌龟阿姨只是说:你们的妈妈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还是没说完整。

  师:如果要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把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的话合起来说。

  生:编个青蛙的谜语让小蝌蚪猜一猜。

  生:把青蛙妈妈的相片直接拿给小蝌蚪看!(学生们吃吃地笑了。)

  师:你们的办法真不错。假设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寻找妈妈的小蝌蚪,你把你的想法跟他(她)说一说。

  (学生积极地讨论,交流。)

  生:告诉你,小蝌蚪。你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生:你们的妈妈不是鲤鱼,也不是乌龟,是可爱的大青蛙。她鼓着大肚皮,张着大嘴巴,头顶上两只大眼睛,被着绿色的外衣。她是庄稼的好朋友,名字叫青蛙。

  生:小蝌蚪,荷叶是你妈妈的歌台,她最喜欢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她是谁?你到荷花池边去找吧。(教室里一片掌声。)

  师:你真了不起,灵活运用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说得多棒呀!小蝌蚪碰到你们这群热心又聪明的孩子,不愁找不到妈妈了。

  生:(一生举手)其实,不能怪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是小蝌蚪找妈妈找得很心急,等不及听明白就游走了。

  生:(举手又放下,有些犹豫)我认为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是故意不向小蝌蚪说完整的。(师生均感诧异。)

  师:为什么?

  生:鲤鱼、乌龟和青蛙都住在一个池塘里,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不可能说不清楚青蛙妈妈的样子,他们是想让小蝌蚪自己去找妈妈。

  教师总结:是呀,小蝌蚪找妈妈确实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它们不怕困难,终于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自己渐渐地长大了。让我们也向蝌蚪学习,不怕困难吧!

  五、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已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7

  教学目标:

  会认“灰 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 姐“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读生字,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它在哪?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好吗?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从图入手指导总观全图

  问:小蝌蚪长什么样?我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三、读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

  (1)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①问:哪一自然段写小蝌蚪的样子?

  ②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问: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问: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三句话)说说每句话什么意思?重点指导三个问题,要求先谈问题a.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看图观察小蝌蚪长后腿的位置?b.它见到了什么,问了什么话?(见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c.它是怎样得到回答的?(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结:学习这段我们分三步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每句话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四、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三个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

  (1)问:三、四、五自然段哪两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叙述方法基本相同?(三、四自然段)

  (2)师扶着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分步骤学习。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④再读全段。

  (3)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把第二个问题改为②它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问:小蝌蚪在看见鲤鱼、乌龟、青蛙妈妈时怎么做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迎上去:有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发现自己。这与我们问路一样。追上去:小蝌蚪和乌龟前进方向相同,表现它们找妈妈的心情。这也是急中出错的原因。游过去:真实地表达出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因为这次肯定不会错了,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游过去。

  三、讲读第五自然段

  问: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

  1 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出示幻灯,显示小蝌蚪整个的变化过程。

  2 第二句什么意思?从青蛙天天捉害虫你想到了什么?

  四、小结:同学们看图,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随着不断了解妈妈的特征,自己的身体也在变化,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它多高兴呀!

  五、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读一读

  观察它们的位置,想想该怎么写。

  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8

  [教学要求]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lǐ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pī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bì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 小蝌蚪找妈妈。

  3.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

  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青蛙长尾巴

  两条后腿 披 碧绿的

  两条前腿 露 雪白的

  尾巴变短 鼓

  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9

  设计意图:

  春天里,活动室的自然角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蝌蚪。从此,孩子们总是爬在哪儿久久地观察起了大头细尾的小蝌蚪,谈论的话题里也总是离不开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象呢?……这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地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讲述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

  活动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

  2、挂图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挂图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4、集体排序图四张;

  5、幼儿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

  6、青蛙头饰一个;

  7、音乐:《悄悄话》。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3、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四、小组活动:请幼儿动手操作,给四张小卡片来排队。老师要巡回指导,当幼儿操作结束后,请幼儿之间互相讲述。

  五、带领幼儿玩游戏,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伴随音乐《悄悄话》)。请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戴青蛙头饰扮演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找朋友。

  阝 辶 女 丁 扌 支 夷 可页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

  4.学生描写、临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角色迁移,体验文本

  播放课件,多种形式读好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知道“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

  鲤鱼:亲切。

  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B.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

  4.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

  四、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五、巧设悬念,课外延伸

  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一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11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⑵ 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 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⑶ 分角色读。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12

  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难点是: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具体的设计过程如下:(结合了学情)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随机认识甩、脑袋。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生:我就画了只小蝌蚪,先画一个大大的脑袋,涂上青灰色,再画一条长长的尾巴,在甩来甩去。

  生:我画了很多小蝌蚪在快乐地游。

  生:我画了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生注意到了体形的变化,但是没有注意到颜色的变化。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反思: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为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在这一次,无意间让学生画一画,没想到一画问题就画出来了,在画中检查出学生在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只注意到四肢的变化,没有注意到颜色、花纹的变化,而这就不能正确地反应出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经过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对这一认识会由不正确到正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蝌蚪成长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故事讲解法

  2.问答互动法

  3.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1.教师先介绍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先了解故事大概。

  2.教师让学生阅读故事,然后进行问答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教师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1.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表达,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问答互动和教师的观察,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教师的评价,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2.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1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大家帮忙的? (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按照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第二课时

  要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又先最后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本2、5、6

  第三课时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顺序:

  (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欢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育意义:要保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判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作业。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15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2、学习角色对话,初步分角色演示故事情节。

  3、感受故事优美的意境及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图片、活动课件《小蝌蚪找妈妈》 。

  2、小蝌蚪、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白鹅妈妈、青蛙妈妈头饰。

  3、录音机、音乐磁带《好妈妈》 、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播放歌曲《好妈妈》幼儿随教师搭火车进入教室进行韵律活动。

  二、谈话引题

  提问

  1、小鸟们都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他们幸福不幸福啊?

  2、有妈妈的疼爱好不好?

  3、那么,你们的妈妈都是什么样的呢?平时都给你们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朋友们回答的都很棒,每一个妈妈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小宝宝的`,但是妈妈很辛 苦每天下班以后还要照顾自己的小宝宝。 所以小朋友们要帮助自己的妈妈, 帮妈妈做一些自 己能做的事,好吗?) 教师:我们小朋友都幸福快乐的在妈妈身边成长,可是呀,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她确找不到 妈妈了,你们看他是谁?(出示小蝌蚪) 教师:让我们一起帮她去寻找妈妈好不好?

  三、感知故事、理解故事、知道小蝌蚪的成长历程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欣赏一遍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的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了谁?

  3、小蝌蚪找到的妈妈们长的一样吗?

  四、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故事

  提问

  1、小蝌蚪看见了鸭妈妈,是怎么问鸭妈妈的呢?鸭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小蝌 蚪听了鸭妈妈的话后就去找自己的妈妈, 它找到的第二个妈妈是谁?鱼妈妈是怎么 说的?

  2、小蝌蚪找的第三个妈妈是谁?乌龟妈妈是怎么说的?

  3、小蝌蚪找的第三个妈妈是谁?白鹅妈妈是怎么说的? 最后,小蝌蚪又看见了谁?它是怎么问的?青蛙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五、情景表演

  1、幼儿分组学说角色对话。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随音乐做活 动,离开教室,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

  养蝌蚪

  活动后在自然角和幼儿一起养蝌蚪,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生长变化的过程。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3-09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9-09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9-03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1-1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9-20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8-25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1-14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03-05

小学教案:小蝌蚪找妈妈03-21

小蝌蚪找妈妈美术教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