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0 10:09:3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精华10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3.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1.参观材料: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

  (1)可乐瓶降雨

  (2)管小雨

  (3)海绵雨

  (4)树叶雨

  (5)牙刷雨

  (6)小手来降雨

  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用手接雨,喜欢穿着雨具玩,喜欢雨敲打瓶子的声音,雨一停,他们就感到失落了。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在班级里准备了那么多制造雨的材料,在平时活动后或者午饭后的时间让孩子玩一玩水,降降雨,以满足他们活动的欲望。同时让他们了解花草树木也是需要水的,鼓励孩子用这些方法给小花小草浇浇水。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豆子泡水之前和泡水过后的变化。

  2、了解泡过水后的豆子的构造。活动准备:干黄豆和泡过一夜的湿黄豆若干,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回忆泡豆子的情形。

  1、想想昨天我们是怎样泡小豆子的?泡的是什么豆子?它是什么样的呢?

  二、观察泡过水的`豆子的形状。

  1、出示两种豆子:泡之前的豆子和泡过水后的豆子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个大哪个小?泡过水后的豆子外皮怎样?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2、请你们拿一个小豆子,轻轻剥开两瓣,看看里面怎样?你知道里面长出细细的小芽叫什么吗?胚芽有什么作用呢?(

  3、小结:植物的胚芽是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胚轴的顶端,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三、画一画。

  1、请你将泡之前的豆子的样子和泡过水后的豆子模样画出来。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泡过水后的豆子的构造。

  四、延伸活动。

  我们将这些豆子种植起来,看看它们都会有什么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中,我清楚地了解到,幼儿科学教育应以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究为目的,大班孩子喜欢猜测,喜欢操作,他们开始学会用实验等方式发表见解;记录自己的方法,获得学习经验。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兴趣需要,班级开展了生活秘密角《有趣的影子》,在这个探究阶段中,孩子们通过找影子,探究影子的来源,和影子做游戏等活动了解了光透过物体会形成影子,影子是黑色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将跟孩子一起继续探索光的穿透性。选择的探索材料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活动中我们将让孩子自主选择探索材料,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光的穿透现象,并对探索光感兴趣。

  活动内容:

  《魔力彩光》

  活动目标:

  1.对探索光感兴趣。

  2.积极探索,感知光的穿透现象。

  3.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记录不同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手电筒幼儿每人一支,并学会使用。

  (2)活动前教幼儿学会用压花机压花。

  2.物质准备

  (1)各种颜色的彩色纸、“我的记录表”、彩色笔、压花机、剪刀、石头、塑料袋、透明纸、水果泡沫网、各种颜色的布、各种玩具。

  (2)供幼儿操作的画板贴上白纸、展示记录表的底板。

  (3)两段灯光视频、音乐。

  3.场地准备:将活动室进行遮光处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看视频激发幼儿对探索光的兴趣。(5分钟)

  1.播放灯光视频,激发幼儿好奇心,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10分钟)

  1.幼儿实验,记录。“你们能不能找出有颜色的光,把你找到的记录下来,当听到音乐结束时请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2.集中展示记录表并交流: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了什么颜色的光?是怎么找到的?你在哪见到这种颜色的光?

  3.教师小结:有时候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的物品,会变出了各种各样颜色的光,跟我们刚才看的视频里面的颜色一样的美。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再次感知光的穿透现象。(手电筒的光透过各种玩具或图形后,光形状的变化。)

  1.观看灯光动画造型视频。

  2.回忆:刚才的.灯光秀里你看到什么造型?

  3.灯光造型图真的很漂亮,你们能不能也来尝试用常见的材料找出有造型的光?可以让辅助工具帮助你哦!

  4.幼儿实验。 ( 常规强调,音乐停时请把材料放回篮子里,带上你的发现回到我身边)。

  5.教师评价:你成功了吗?谁愿意来说说你变出了什么形状的光?

  6.师幼一起得出的结论:平时我们看到光透过物体会形成黑色的影子,今天我们还发现了光还有穿透的本领。光透过不同形状的图案能发出不同形状的光。

  (四)观看幻灯片,进一步感受光透在生活中的运用。

  (五)活动延伸

  1.剧场要举办一场灯光秀,让我们也来做一回灯光师吧,小朋友们可以去邀请一位客人老师一起表演!

  2.播放音乐。幼儿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在活动室各个地方,发出不同颜色、形状的图案。随音乐舞动灯光。

  3.音乐停活动结束:灯光秀结束了,让我们问问客人老师们,我们的灯光秀精彩吗?请给我们掌声!谢谢大家!

  (六)活动结束,幼儿快乐地离开大厅!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给气球充气,知道气球充了气就会鼓起来,观察说出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2.体验给气球充气的乐趣。

  3.装饰气球,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气球、绳子、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

  一物真奇怪,胖也快,瘦也快,胖能天上飞,瘦了落下来。

  这是什么呀?

  二、 幼儿自由探索给气球充气

  1.幼儿自由操作,观察气球的变化。

  问:幼儿你想用什么办法让气球鼓起来的?

  2.教师出示两个色彩、形状相同的`气球,但是一个有气一个没气,引发,对气球的兴趣。

  两个气球一样吗?你们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 探索充气的多少与气球的大小的变化。

  吹气球时,嘴巴不能撒气,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要捏紧,不能让气漏出来,这样才能鼓起来,最后把气球用绳子系起来。

  三、自由添画

  1.幼儿自由装饰气球。

  2.展示作品,讲解作品。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将美化好的气球装饰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一课我选了常见的气球,小朋友会很喜欢同时小朋友也会有玩气球的经验和方法。这样互相交流起来容易些。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给幼儿自由想象和发展的空间。气球的一次减少使幼儿有了分享玩具的体验并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多人合作玩气球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伙伴合作带来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气球是易爆的这点要向幼儿说明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在这里幼儿可能不太理解分享和合作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给幼儿提供分享和合作的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其意义。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身边感兴趣的小动物,了解小蜗牛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喜欢观察大自然,有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兴趣,好奇爱问。

  3、能通过收集、观察、绘画等多种活动进行探究。

  4、学习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简单的猜想,能大胆与同伴交流。

  5、使幼儿掌握一些蜗牛的生活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观察蜗牛的兴趣,能大胆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2、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知道蜗牛对农作物的危害。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捉蜗牛,每人准备一个盛有蜗牛的昆虫盒。

  2、《学前班科学活动上册》第1至2页。

  活动过程

  一、观察活动:蜗牛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昆虫盒里的蜗牛,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小结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1)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它的眼睛长在哪里?它的触角有什么用?捕捉蜗牛时,为什么常常看不见它的头?

  (3)蜗牛的壳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4)蜗牛的怎样走路的?蜗牛爬过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一条线呢?

  二、讨论活动:蜗牛的生活习性。

  1、蜗牛喜欢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2、它是怎么过冬天的?

  小结:蜗牛生活在墙边、草丛、树根、叶子背面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它喜欢吃绿色植物,特别是蔬菜。蜗牛冬天躲进壳里,用粘液封闭壳口,十分耐饥。由于蜗牛的腹足会分泌粘液,粘液粘在地上就会留在一条白线。为了保护自己,它常常在头缩进硬壳里。

  三、谈话活动:蜗牛的危害。

  引导幼儿看《学前班科学活动课上册》第1页,了解蜗牛的危害。

  四、游戏活动:幼儿学蜗牛爬。

  五、画一画:我见过的蜗牛。

  教学反思

  活动前对幼儿已有的经验估计过高,有的幼儿虽经常捉来蜗牛玩,但没仔细观察过。当谈到蜗牛喜欢吃什么时, 对于老师而言也比较困惑,因为平时的司空见惯使我不再留心去观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大胆猜想、分工合作、动手尝试,并且持之以恒地做好记录,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蜗牛爱吃实物的秘密。由此我得到启示,从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科学活动能力,培养爱观察、善思考、勇探究、乐合作、勤表达等良好习惯,对其日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主要构造,知道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2、能辨认整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自制钟

  2、课件PPT

  3、游戏题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时钟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2、教师小结: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情,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二、播放课件、观察交流

  (一)认识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1、引导幼儿欣赏钟表,从中认识钟面结构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钟表,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看(PPT课件),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钟表上有哪些数字?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原来钟是由1到12这些数字围成的,不多也不少。

  (3)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

  师:比比看,两根表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

  小结:个子高的是弟弟叫分针,个子矮的是哥哥叫时针。

  2、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师:今天时针和分针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小朋友们当裁判员。

  提问(1):请幼儿猜猜时针和分针跑步比赛谁跑得快?

  提问(2):分针跑了一圈,时针跑了多少?

  小结:分钟走一圈,时钟才走了一格。(弟弟长,哥哥短,弟弟跑了一大圈,哥哥一格才跑完)

  (二)、认识整点

  1、教师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整点运转规律。

  提问(1)三只钟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想一想,3点整时,时针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在哪个数字上?7点整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在哪个数字上?

  2、老师归纳:当分针指在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三、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

  1、游戏《修理钟表》

  教师充当钟表店的管理员,放歌曲《钟》,幼儿根据老师唱出的时间,在自制的钟面上拨出时间,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2、分组操作,巩固整点

  A看时拨钟B看时间对应画时钟

  C对应时间插卡D时间时钟对对碰

  四、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离不开钟表,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钟表,就可以帮助我们学会看时间,到点睡觉,吃饭和学习。

  活动延伸:

  1、户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老狼(教师)出示标有时间(整点、半点)的钟面,请幼儿说出是几点。

  (2)幼儿扮演的小兔在自制钟上拨出老师说出的时间。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对称性。

  2、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活动准备:

  1、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片若干。

  2、幼儿活动材料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

  3、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

  4、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

  1、教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幼儿猜测,教师打开图形让幼儿验证)

  2、幼儿每人一张方形手工纸,折对称图形。(角对角折三角形,边对边折长方形等)。

  二、找朋友。

  1、在绒板上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他们为什么是朋友。

  2、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

  2、找找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眼睛、耳朵、手等)

  3、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指导其找出对称的图画并图色。

  4、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想对称的另一半。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感受立交桥的形态,进一步了解立交桥的功能。

  2、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交流的乐趣。

  3、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都见过城市里的一些立交桥。

  环境准备

  城市里常见立交桥的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我知道的立交桥。

  小朋友,你见过立交桥吗?你看到的立交桥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你们分别是从立交桥的什么地方看的?有什么感觉?这些桥为什么叫“立交桥”呢?

  二、欣赏漂亮的立交桥。

  师带来了一些立交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说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为什么?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有几层?有哪些你觉得特别的'地方?这么多立交桥,你觉得哪些立交桥是从上面往下看到的?哪些是从下面往上看到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

  立交桥是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让汽车畅通无阻的通过一个个路口,不必在路口慢慢的等红绿灯,免去交叉路口拥堵的烦恼。现在很多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都建起了多座立交桥,城市立交桥越多城市现代文化程度越高。

  三、师幼讨论:立交桥的作用。

  你觉得城市里有立交桥好吗?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你遇到过吗?为什么会堵车呢?在城市的什么地方需要立交桥?为什么?

  附:儿歌《立交桥》

  立交桥像彩虹,

  高高架起在空中,

  沟通东西和南北,

  秩序井然顺序行,

  嘉定交通展新容,

  道路平坦又畅通。

  四、作品介绍参观。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时在学习同伴作品基础上再次创造。

  2、引导幼儿在建筑区搭建各式立交桥。

  活动反思

  课前幼儿对各种立交桥已经有所认识,对立交桥也产生了比较高地兴趣,尤其是双重立交特别感兴趣,通过师幼讨论,我发现幼儿对立交桥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一活动基本上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体验物体沉浮现象。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能够根据沉浮现象将物体进行分类。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老师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出示图画)

  叙述,在蔚蓝的大海里生活着好多各种各样漂亮的鱼,这些鱼在大海里游得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这些小鱼都伤心地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些游客来游玩,把好多废旧垃圾丢到了水里。这些垃圾严重污染了水里的环境,使小鱼生命受到了威胁。

  2、“你们想知道人们扔到水里的都是些什么吗?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你们认识这些都是什么物品吗?(展示桌子上的物品,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

  3、师:环境遭到破坏,小鱼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小朋友你们想帮助这些小鱼吗?那我们今天就赶紧组织一批打捞队,去帮助小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好吗?

  4、可是,这些垃圾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入到了水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打捞队分成两队才行,一队去打捞浮在水面的垃圾,一队去打捞水底的垃圾。你们说好吗?

  5、猜测活动。

  师:小朋友,那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会沉到水底,哪些物品又会浮到水面上来吗?(教师操作演示,引导幼儿观察)

  6、操作活动。

  师: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样?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请小朋友对照自己的猜测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

  7、师:小朋友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

  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和物体大小没有关系。

  8、师:对,它们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来,真有趣!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真棒!

  9、分类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帮小鱼把垃圾打捞上来之后,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把它们装进垃圾箱里好不好?(出示两个带有上浮、下沉符号的纸箱。)

  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指导幼儿认识沉浮标志,然后把下沉和上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箱子里,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10、小朋友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能当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了,现在让我们动起手来帮小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吧!大家要记得一定要把打捞上来的垃圾分别放在不同的两个垃圾箱里。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始行动吧!

  四、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还有好多上浮和下沉的物品呢!请你们回到家里仔细找一找,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把你收集到的资料记下来,讲给大家听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

  3、发展幼儿现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搭建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活动难点:

  简单了解长方体、圆柱体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区内事先摆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铅笔、橡皮等;装有若干奶盒、药盒、易拉罐的大纸袋,火柴盒、扑克牌、光盘、硬币、魔法师面具。

  活动过程:

  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教师戴面具出场,扮演魔法师表演火柴盒变硬币的魔术。

  请幼儿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币是什么形状的?(引入正题)二、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魔法师的口袋里还有好多的宝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1、分类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试一试哪些能滚动哪些不能滚动,将材料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能滚有的却不能。

  2、摸一摸,数一数

  a、长方体有几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方体的定义。

  b、 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吗?小结圆柱体定义

  3、找一找在活动区内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

  4、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的?

  三、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

  2、教师再出示一枚硬币和许多硬币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

  3、请幼儿用扑克牌和光盘分组演示,亲自感受长方形、圆形和长方体圆柱体之间的关系。

  四、形体搭建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房子?该怎么做?

  2、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5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