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3 14:24:3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9篇[实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9篇[实用]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游戏活动中体验与朋友交流带来的乐趣。

  技能目标:比较熟练地进行“5的减法”运算,并能够列出算式。

  认知目标:认识“5的减法”的实际意义,并理解“吃掉了、拔掉了、还剩”等词语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5的减法”运算,并能够根据运算列出相应的算式。

  难点:认识“5的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理解“飞走了、吃掉了、还剩”等词语的含义。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森林绿草地等情景布置、小动物形象(小猴子一只、小兔子一只、小蜜蜂五只)、小猫钓鱼情景画两幅(钓鱼之前一幅,钓鱼之后一幅)、PPT音乐图片,蝌蚪,青蛙头饰若干等。

  经验准备:幼儿已以学习过“5的分解与组成”,并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复习“5的分解与组成”。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以前玩过的《碰球》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再来玩一次数字“5”的碰球游戏,准备好了吗?

  师:小朋友,我问你,我的一球碰几球?

  (幼:X老师,告诉你,你的一球碰4球)

  (游戏反复进行,可以齐答,可以单独,也可以分组答)

  师:“小朋友表现得很不错嘛,今天老师邀请到了一位新朋友来我们这里做客,小猴子说想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大森林里玩一玩,你们想不想去呀,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设计情境教学——初步学习五的减法。

  1.小猴摘桃子——初步了解5的减法。

  师:“小猴子走着走着有些饿了,它想要是能吃上1个又大又甜的桃子该多好呀,突然,它看见远处有一颗桃子树,我们看一看桃子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5个)

  师:“小猴子它还太小了,够不到大树上的桃子,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帮助小猴子摘1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呢?”

  师:“小猴子说’谢谢xx小朋友’,帮小猴子摘了1个桃子,我们来看一看树上原来有5只桃子,我们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被小猴子吃掉了1个桃子用数字1来表示,那桃树上还剩下几个桃子呢?(1个)那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

  师:“今天还请来两位朋友(出示减号,和等号),小朋友看一看它们分别像什么呢?”

  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看法,师幼互动认识“?”“=”。

  师:“这是减号,把它放在5和1的中间,意思是5个桃子减1个桃子,这个是等号,放在4的前边,意思是是5个桃子减去1个桃子等于4个桃子,5个桃子减1个桃子和4个桃子这两边是相等的。”

  师:“我们用数字宝宝可以表示为5-1=4”(教师演示)小猴子又看见一颗桃子树,它想给它的两个好朋友乐乐和奇奇每人也带一个香甜的桃子,那我们一起动手用数字宝宝把它表示出来好吗?”(教师分发数字宝宝卡片,每人一套,幼儿动手操作)

  师幼一起验证操作结果:5-2=3

  师:“小猴带着两个桃子继续向前走遇见了小兔子,她在干什么呢?”

  2.小兔拔萝卜——尝试口述5的减法运算。

  师:“小兔子说兔妈妈让它到萝卜地里拔萝卜做午饭,萝卜可真多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根胡萝卜(5根)。

  家里有兔妈妈,兔爸爸和小兔子,它们每人吃一根胡萝卜,那么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白兔应该拔几根胡萝卜呢?(3根)

  师:“有哪位小朋友大胆完整说出一共有几根胡萝卜拔掉了几根,还剩几根呢?”

  师:“我们一起动手用数字宝宝把它表示出来好吗?”

  师:“老师看小朋友都表现得很认真,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的答案(5-3=2)是否和老师的答案一样”

  师:“现在小白兔拿着胡萝卜高高兴兴的走回家去了。”

  3.蜜蜂飞走啦——动手用数字卡片列出5的减法算式。

  师:“小猴子继续往前走,这时它遇见了一群采蜜的小蜜蜂,我们看一看一共有几只小蜜蜂?(5只) 可是有四朵花,请问有几只小蜜蜂采不到蜂蜜呢?”

  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不可又快又准确的用数字宝宝把它们表示出来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在黑板上摆一摆呢?”

  师:“老师看小朋友摆的都非常迅速,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的答案(5-4=1)是否和XX小朋友的答案一样呢”

  师:“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棒,小猴子继续向前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又会遇见谁呢?”

  (三)小猫钓鱼——尝试自编应用题巩固5的减法。

  教师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尝试自编问题。

  师:“是呀,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小猫在钓鱼,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仔细的想一想,能不能根据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片用自己的话编一个小问题来考考其他的小朋友”

  师幼讨论大胆尝试自编问题。

  (四)《小蝌蚪找妈妈》游戏——结束活动。

  师:“刚刚我们都学会了5的减法,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分成两组,这边一组是青蛙妈妈,另一组是小蝌蚪,(分发头饰)请小朋友们带好头饰,现在青蛙妈妈都有相应的数字号码,小蝌蚪们要想找到自己的.妈妈,就需要开动脑筋算一算自己手中的算式卡片,算出结果后,就可以去寻找自己的青蛙妈妈啦。”找到后进行检查数字卡片对应是否正确。

  (提醒幼儿,青蛙妈妈需要用双脚跳的动作找蝌蚪宝宝,蝌蚪宝宝要双手合拢游的动作找青蛙妈妈,并播放《小蝌蚪找妈妈》音乐。)

  活动延伸

  师:“小蝌蚪都已经找到了青蛙妈妈,但是它们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帮它们,我们到建构区给小蝌蚪们建个家吧。”

  活动总结

  数学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更能理解减法的意义,本次活动采用“情境教学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层层递进,以幼儿为主体的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为下一步活动奠定了基础。

  并且不断教育生活化,从幼儿生活中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入手,较新颖不乏味,在学习到本次活动“5的减法”知识的同时,让幼儿更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选择调查、记录的方法,统计小组同伴中不同入园方式的人群。

  2.完成本班的调查统计结果,感受表格在统计中的作用。

  3.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入园方式的标记,统计表

  学具:分类盒,笔

  活动过程:

  1.选用标记表示各自的入园方式。

  (1)教师:小朋友平时都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2)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这些入园方式呢?

  (3)请幼儿每人选择一个标记表示今天自己的'入园方式。

  2.选择不同方式进行调查统计。

  (1)教师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本组同伴入园方式”的要求。

  (2)师幼讨论调查的方法。

  (3)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确用数字“2”表示两个人,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下方。

  (4)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教师:请你们试用这些调查方法,将你们这组各种入园方式的人数统计在记录单上。

  (5)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的结果。

  (6)请个别幼儿介绍在自己的统计结果和调查方法。

  请幼儿与同伴商量,将小组里每个人上幼儿园的叫交通方式统计在一张记录单上,然后相互交流记录单。

  3.师幼共同完成全班的调查统计结果。

  (1)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调查结果。

  (2)讨论:怎样才能知道全班每种入园方式各有多少人呢?

  (3)出示全班统计表。

  (4)每组选择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5)师幼共同读表格。

  教师: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替代的方法进行游戏。

  2、熟练运用10以内加减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熟练运用10以内加减法

  难点:使用替代的方法编写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幼儿用书《猜猜电话号码》、笔、数字代码条等

  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我们就要毕业了,如果毕业以后要想和好朋友说说话,可以有什么办法呢?”(幼儿介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猜猜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吧,我的电话号码藏在这张纸条里呢。”

  (出示密码条)“想知道我的电话号码,还得用这些卡片来帮忙呢。”

  (2)、观察密码条,尝试用做加减法的方法将密码破译出来

  电话号码为:55313820

  (3)、观察数字代码,了解代码的作用和替代方法

  3、猜猜朋友家的电话号码

  “我们也来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变成密码,让别人也来猜猜吧。”

  (1)、幼儿制作电话号码密码条

  (2)、相互猜猜别人的电话号码

  结合幼儿用书《猜猜电话号码》进行

  4、收拾整理操作材料

  教学反思:

  这堂课适合学前班的幼儿,只因他们年龄小,还处在未成年期,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为了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电话号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常用电话报急电话,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基本的统计方法,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敢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1.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张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记号笔

  3.铅笔、胶水、剪刀、书本学习用品若干份

  4.多功能厅有风扇、桌子、喇叭、空调、相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了大班,我们用到了许多学习用品,怎样才能知道箩筐里有哪些学习用品,分别有多少呢?

  小结:像这种先要把统计的物品分一分类,再数一数,最后再把统计结果记录下来,就是统计。

  二、自由探索,尝试统计

  1.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学习用品的数量。

  师:老师在每组桌上放了学习用品,请你用自己的方法统计箩筐里的东西,并记录结果。在统计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哦,别统计错了。好的,去试试吧。

  2.交流统计结果

  师: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的统计结果?

  小结:小朋友都运用了先画出物体标记,再记录数量的方法进行了统计。

  三、观察讨论,认识条形统计图

  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记录方法,看这张图上记录了哪些物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说说它们各有多少?谁的数量最多?谁的数量最少?

  3.你们怎么一下子看出来谁多谁少的?

  4.和刚才你们记录的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像这种有横轴、纵轴,用条形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统计,叫做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观察高矮,一眼看出数量多少,速度快又方便。

  四、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你们会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了吗?现在四个小朋友一组,每一组有一张大统计纸,小朋友分工合作,将多功能厅里的喇叭、相框、空调、桌子、风扇进行统计。

  3.展示幼儿统计图,交流分享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讲一讲你的统计图,你统计了什么?什么物品最多?什么物体最少?谁还想说一说?

  五、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条形统计图,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条形统计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条形统计图统计了什么?有多少?你能一眼就看出来什么东西最多?什么最少吗?

  原来条形统计图有这么大的用处啊,可以不用数数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回去后我们再去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条形统计图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找出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逐级分类。

  2、引导幼儿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从不同特征、范围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多媒体学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师:在森林里,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造了三幢小洋房。小动物们知道了都想搬进去住。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幼儿讲述)有狐狸、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猫头鹰、小喜鹊、小山羊、小松鼠、大老虎、小猴子、小麻雀、百灵鸟、小蜻蜓、大象......

  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狮子大王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讨论方法,教师在电脑上演示。

  4、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二、分散活动:(二次分类)

  1、师: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后,觉得不舒服。它们请狮王再为它们造房子。这一次狮王为每一间小洋房造两间小房子,请小洋房里动物搬到两间小房子里去。幼儿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

  3、师小结:小朋友分的方法很多:有的按动物翅膀多少分,有的按动物脚的多少分,有的按动物的叫声分……

  我们发现只要找到动物的一个特征就可以将它们分开来。

  三、幼儿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狮王再请你们帮它一个忙。兔妈妈生了许多小兔子,长得差不多分也分不清,请你们分一下,一样的放在一起。

  2、幼儿电脑上操作。

  3、幼儿自由交流分法。

  兔子长得都差不多,但是有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这是按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眼睛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耳朵长短分;有的按兔子的体重分......

  活动反思:

  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拉近了师生距离。孩子们乐于参与课堂游戏,喜欢听老师指挥。达到了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孩子们始终在我创设的具体环节之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有充分的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通过"动物运动会""捉迷藏""小动物找家"等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用不同方向辨别数序,并通过动手操作,轻松获得1--5序数认知经验,同时,让幼儿把序数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如: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亲身感知和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存在,知道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学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会用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活动准备:

  1、运动会跑道一副, 5种小动物各一个。

  2、楼房图片每组一副,5种小动物每人一套。

  3、小动物胸卡10个。

  活动过程:

  游戏1:

  一、导入活动 ,比赛前。

  师:小朋友,森林里要小动物要开运动会,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他们开始做准备前的有关工作了。你看。

  他们在:

  1、比赛开始前先点名:参加赛跑的有5只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共5只,为小猪、小猫、小狗、小象、小虎)

  2、(这里必须告诉幼儿:从左往右数,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第一后面的是第二,后面依次类推。)

  师:哪只小动物排在第一?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的顺序)哪只小动物排在第四?排在第五的是什么小动物?(这里让幼儿巩固一下新学的概念:xx排在第一,xx排在第二……)

  二、现在比赛开始了。(这里先让孩子看一下一共有几个跑道,5道。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跑道,第二跑道……)

  师:请幼儿看图说出小动物站在第几跑道?

  师:还可以问第几跑道站的是谁?

  师:哪个小动物跑在第一?第二?……(老师随意摆放)

  三、比赛结果怎么样呢?(与原来排队的顺序不同了)××小动物跑在第一,××小动物跑在第二……。

  游戏2:

  四、游戏"捉迷藏"小动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师:咱们看看第几只小动物不见了?小动物是谁?(从左往右排队,从上往下排队,让幼儿找。)(难点)

  五、游戏"帮小动物找家"出示:楼房图片。让小朋友从下往上数一数有几层楼,并贴上数字。

  师:请将××小动物送到第一层楼房里……。

  游戏3:

  六、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幼儿戴好胸卡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5个小朋友,听口令做完动作排队,看一看你的队伍从前往后数,是谁排第几?变换形式,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小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按照数字排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来是第二……,还学会了从左往右,从前往后,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照不同的方向排顺序。生活中还有按照数字顺序排列的物体,比如看电影的座位,站队的位置等等,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可以找到,请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大家哦!)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体验切蛋糕方法的多样性及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布娃娃4个。

  2.学具:按小组准备,油泥制成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蛋糕若干(可在前一天和幼儿共同准备好)。人手一把泥工刀,画有蛋糕图案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回形针若干,人手一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小丑要为布娃娃分蛋糕了,请仔细看好。

  (二)为生日的布娃娃分蛋糕。

  1.教师出示一个蛋糕和4个布娃娃,请幼儿说说有几个娃娃过生日。

  教师:4个娃娃过生日,分一个蛋糕,小丑是怎么样分的呢?

  教师:小丑分出的4份蛋糕是不是一样多?怎样证明4份是一样多的?

  2.同伴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证明方法。

  (三)教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蛋糕请幼儿帮助小丑二等分、四等分。

  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蛋糕2.教师向幼儿提出活动要求。

  教师:请帮助小丑把不同形状的蛋糕分给4个娃娃,每份一样大。分好后,想个办法证明自己分出的4份一样大。

  3.幼儿分组切分蛋糕。

  4.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形状的蛋糕的等分。

  比较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四)交流分享,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请个别幼儿展示等分蛋糕的方法,介绍操作方法。

  2.共同验证是否等分成4份,4份是否一样大。

  教师:怎样知道4份一样大?分开的1份和整个蛋糕比哪个大,哪个小?为什么?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各种形状的蛋糕投放在数学活动区,请幼儿探索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以及不同的方法将相同形状的蛋糕等分成4份。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提供等分的机会让幼儿练习。

  活动目标:

  1.主动探索,尝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分成二份、四份,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尝试用说说、折折、剪剪的办法找出各种图形的二等分、四等分。

  3.幼儿运用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心形、树形、正方形、长方形。

  2.课件制作:笨熊新传、部分与整体关系图。

  活动过程:

  一、初步接触二等分。

  1.设置情境。

  森林里住着一对可爱的双胞胎,(操作)他们是小黑和小红,今天,是他们兄弟俩的生日,瞧!他们收到了好多礼物呢(操作)(桔子、饮料、蛋糕、绸带)小红小黑吵着说:"我要""我要"妈妈说:"宝贝,别着急,想要礼物有个要求,你们要把这些东西分成两份,让两份一样多。"两只小熊遇到了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们和旁边小朋友商量一下,帮帮他们兄弟。

  2.操作演示。

  桔子。(操作)

  教师:假如请你帮忙,你会怎么分这些桔子?请你上来试一试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数一数的办法把这些桔子分成一样多的两份。

  3.饮料。

  教师:那饮料我们又怎么分呢?

  瞧!这里有两只一样的杯子,现在,两只杯子里的饮料一样多。

  4.蛋糕

  教师:蛋糕怎么分,我请小朋友来分一分。

  5.绸带

  教师:绸带又有什么好办法来分一分呢?请你来试一试。(先要怎么样?就这样剪吗?)

  教师小结:原来,一根绸带找到中线,从中间剪开,两段重叠在一起,把物体分成了一模一样的两份,这就是二等分,等分后的部分比整体小。

  刚才,小朋友用了数一数、折一折,剪一剪、倒一倒、量一量,切一切的办法把这些礼物分成了一摸一样的两份,进行了二等分,这也让小熊顺利的拿到了礼物,他们太开心啦!谢谢小朋友!

  二、用不同方法对圆形、心形、树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

  第一关闯关。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并讲解

  (操作)教师:"好大好大的礼盒呀,送礼物的客人要想考考这对双包胎,要想拿到这个礼物,我们要通过三关,先来看看第一关,(操作)请把这些材料分成二等分。双胞胎兄弟又犯难了,怎样才能把这些图形分成二等分呢?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对角折,对边折,折的时候可要细心了,要让两个面重合。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方法对长方形进行了二等分,请你上来介绍一下你的好办法(操作)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动脑筋,想办法,把这些形状都分成了同样大小的两个部分,你们顺利的闯过了第一关,真不错!我们有信心帮助双胞胎闯入第二关吗?

  (三)第二关闯关

  教师:"第二关,可是有点难哦,请你用三种方法把长方形进行二等分,看,这里就是三张长方形,我们要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为这三个长方形进行二等分,(拿着操作卡讲)我们可以先折一折、再剪一剪,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示范)先做完的小朋友看看是不是能够重合在一起。

  教师:做完的小朋友赶快回到位置上来说说你们的好办法。

  教师小结:原来,长方形有这样三种等分的办法,刚才小朋友发现剪下来的部分要比原来的怎么样?剪下来的两个拼起来就和原来的一样了

  (四)第三关闯关

  教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双包胎兄弟终于闯到了第三关,你们有没有信心帮助他们赢得最后的胜利?给图形四等分。刚刚我们学会了二等分,这里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那如果请你们帮这些图形分成相等的四份,你们愿意帮忙吗?请你选一个图形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

  小结:这些把图形分成了相等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五)结束部分

  第三关也闯关成功啦,你们真是了不起了,看两只小熊收到礼物多开心啊!

  活动延伸:

  1.在数学区将其他形状的图形进行等分。

  2.帮助一些实物或液体进行等分。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目的:

  1、培养幼儿的倾听力

  2、学习动物的叫声准备:

  准备:

  1、五种动物的图片、挂件。

  2、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3、图谱一张。

  过程:

  一、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那我们就坐着火车一起去吧。

  幼儿坐到位置。

  “森林晨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非常高兴,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

  放录音一遍。“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

  幼儿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听出来了,它们是小猫,小狗,小鸭,公鸡,青蛙。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 放录音“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

  “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图片)”

  “它是怎么叫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

  “谁愿意把你学的叫声,来叫给大家听一听呢?”每次叫四五个幼儿。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

  1)、幼儿自由选挂件。

  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了,那你们喜欢谁呢?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小动物要我告诉大家,你们去选它们时,要一边学着佗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如果小动物没有听到你学它们的动作,你学它们的叫声,那小动物就不请你了,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现在你们都到了小动物家里了,都成了动物宝宝了,老师就请动物宝宝们来做游戏,当你听到录音机里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

  一种声音一次。放录音,游戏一遍。

  现在,小动物都听到自己的声音站起来,那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回录音机里放的是谁的声音,听到是谁的声音,就请这个小动物一边发出声音一边做动作,坐回自己的家。

  放录音游戏一遍。

  四、看图谱,学儿歌森林里的其它动物看到你们今天这么能干,它们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 老师念儿歌一遍。

  ② 引发兴趣,这首儿歌里有五种小动物的叫声,是不是有和你一样的动物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幼儿跟念儿歌一遍。

  小结:今天,动物宝宝学会了自己的叫声,又学会了好听的儿歌,现在,请被请到的动物宝宝跟我们到外面去做游戏。但是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到我们这边来,听到了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图形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根据勾画的图形特征,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仔细检查作业,养成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彩色几何图形和差异标记(图一)、图表(图2)

  幼儿用书及作业工具

  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学习按差异标记画图形。

  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和差异波浪线,说说:黑板上有什么?波浪线表示什么意思?第一个是什么图形?他后面有几条波浪线?表是什么意思?启发幼儿上来按标记在空格画图形,并说说:画的 什么图形?为什么画这个图形?鼓励幼儿完整说出图形名称。

  教师和全体幼儿检查画的图形是否正确。

  (2)按勾画的图形特征画图形。

  出示图表2,幼儿观察表说说:图上有什么?启发幼儿根据每一排上勾画的标记说说:这个图形有哪些特征?分别请个别幼儿上来在左边的空格里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完整地说出图形名称,集体进行检验评价是否正确。

2、操作活动

  按差异标记画图形。

  启发幼儿观察图形和差异标记的数量,在空格里画出一定的图形。

  观察各种立方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并在标记的后面记录它们的数量。

  3、活动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活动,其他幼儿对照检查操作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1-12

大班数学教案07-0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大班智力数学教案03-01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5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