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8 09:40:1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5篇【精品】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5篇【精品】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利用书刊及其他信息员查询自己想要的资料,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制作资料卡片。

  2.能够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方便与快捷;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了解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知道现代的信息传递工具及方式。

  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信息了第一节《生活中处处有信息》,并且一开始就指出了“信息就在我们身边”,那有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感知“信息就在我们身边”的呢?

  学生回答

  归纳:我们感知信息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我们“如何”感知,就是信息“如何”被获取。

  二.猜想假设:

  小组内进行

  三、制定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四、实施探究:

  1、信息的获取

  人们通常用眼、耳、手、鼻、舌等感觉器官来捕获信息。但我们天生的感觉器官获取我们想知道的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或是有障碍的。例如,我们仅凭肉眼想去看到细菌,这样往往就是力所不能及了。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采集技术代替或延伸了任的感觉器官。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可以使用显微镜。再例如,人老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开始退化,出现了耳聋、眼花等感知障碍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助听器、老花镜等科技产品帮助感知、获取信息。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例如,一种知识技能怎样才能从一个掌握者的手里传播出去呢?就是通过语言、肢体示范等等交流活动。例如:一个人搬砖头盖房子快还是多各人一起盖房子快?(学生回答:多人快)如果只有一个人掌握了盖房子的技术怎么办?(学生回答:传授技艺)那技术的传授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过程了!信息的交流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3、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肢体动作——>语言、行为——>文字书信——>烽火狼烟、击鼓飞鸿、飞马传书——>电报、电话、电视、广播——>移动通信:卫星、网络

  信息传递的速度:慢——>快

  4、过渡:

  选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得到的信息量大、速度快,那么,是不是我们所接受到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都是必须的'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往往都是原始信息,而原始信息往往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五、展示交流

  信息的处理

  举例:气象站每天都要记录一天的风向、风力、云层、雨情等等,那记录下来的这些数据都是“已发生”的,那么,这些历史数据的意义在哪里呢?人们经过分析和整理这些数据,就对天气的变化规律有了一定的掌握,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推测出未来的天气变化,就有了我们对我们生活有帮助的“天气预报”。要做出一次准确的预报,所需要的已往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那么人么对那些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就是对信息的一种处理。对于像例子里这样大量的数据,也就是信息的处理,如果是采用人力,那么付出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时候,人们就可以借助计算机这种有着高速度、高精确度、大容量存贮和逻辑判断能力的信息处理工具了。

  六、拓展创新:

  畅想未来的信息传递方式。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知道现代的信息传递工具及方式。

科学教案 篇2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1、出示挂图。

  2、提问:你见过这些动物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3、小组讨论,汇报: (蜂鸟、丹顶鹤、牦牛、犀牛、羚羊、蝎子、鸽子、龙虾、熊猫、热带鱼、青蛙……)

  4、提问:你还认识哪些动物?

  5、小组讨论,汇报。 实物投影 多媒体 知道大自然中动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游戏:猜动物。

  1、 讲述: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不许直接猜动物的名称,只能问关于动物的特征,而回答只能是“是”或“不是”。 2、 游戏:请一同学上前,其他同学问动物的特征。 例如:(老虎) 问:它长毛吗? 答:是。

  问:它是吃肉的动物吗? 答:是。

  问:它会生蛋吗? 答:不会。

  问:它有四条腿吗? 答:是。

  问:它生活在陆地上吗? 答:是。

  问:…… 答:……

  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

  三、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挂图)。

  2、提问:狗和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3、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结:(板书)

  5、发给学生动物卡,讲述:在动物卡中另选两种动物,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76页活动记录中。

  6、 交流汇报。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会观察、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四、给动物分类。

  1、 提问:根据我们刚才的观察和比较,你能给你手中的动物卡分类吗?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 小组活动:给动物分类。

  3、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4、 填写活动结果。 学会按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喜欢小动物。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

  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科学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在进行“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主要想体现这几个基本理念:

  1、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指导学生探究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时,“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的问题是在学生“玩”了小电珠等材料后根据“玩”的结果自发提出来的。提出这一问题后,按照两个研究方向展开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学生小组交流、进行充分猜测设想后自然归纳出来的。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向导、引领者,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起到点拨的作用。

  2、体现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这一环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玩弄”,这种“玩弄”其实是一种探究,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让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亲身去经历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点亮”与“点不亮”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进而逐步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3、体现教学设计的动机情感原则。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如:在开始部分,从“介绍材料”到提问“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再到“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充分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急于动手的心理,迎合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当顺利。避免了这类课引入时很容易出现的“学生不顾教师反应,却急于动手玩弄材料”的现象。在教学观察小灯泡内部秘密时,抓住学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灯泡的关键结构:两根金属柱下端到底连接到哪里?)适时提供材料,使学生带着强烈探究欲进行观察,而这种观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情感之上。在课的结束部分,点亮小灯泡的环节安排,其实是想再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总之,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应及时引导、鼓励和启发,从而创立一个更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环境。

  (二)、学习目标:

  1、经历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用笔画出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三)、学习重点:

  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懂得小灯泡点亮的道理,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四)、学习难点:

  画出电的流动路线。

  (五)、学习准备:

  学生材料:放大镜、电线、电池、小灯泡、剪刀、红蓝黑水彩笔各1份、小灯泡电池实物图和白纸各6份。

  教师材料:课件(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图)

  (六)、学习过程:

  1、引入: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谁能来介绍一下?(指名回答)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师揭题:这节课的任务就是点亮小灯泡(师板书课题“点亮我的小灯泡”)。

  2、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

  (1)、师:好,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玩一玩,要求是:①用一根电线将电池、小灯泡组装起来,②无论会亮、还是不亮都用实物图画出来。注意:会亮的打“√”,不亮的打“×”。

  (2)、师巡视,选取典型图例请学生按“亮”与“不亮”两类分别张贴到黑板上,师标号。

  (3)、全班讨论张贴的图例,发表个人意见。(师不作具体评议,只适当鼓励)

  (4)、师板书:为什么 亮 不亮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

  (1)、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猜测性发言。

  (2)、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研究要点。

  师板书:A、材料结构 B、连接方法

  (3)、按照以上两个要点展开研究

  A、 材料结构:

  ①(板书:电线)观察电线,你有什么发现?(内部是金属,两端去除了包皮),想一想电线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②(板书:电池)观察电池,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电池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③(板书:小灯泡)用放大镜观察小灯泡,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师张贴小灯泡实物图,与学生共同给各部分取名,并板书)

  ④ 以上这些部分可以直接看到,哪个部分我们却没法看清?(两根金属架的'下部)你想不想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了解这一部分?为什么?

  ⑤ 师提供剖开的小灯泡(每组1个),让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后在自己实物图上画出两根金属架下端的走向。(指名一生板画)

  ⑥ 画一画,电流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指名一生板画)

  ⑦ 想一想,小灯泡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B、 连接方法:

  ①师补贴电池,组成放大的典型电路。小组讨论流动路线,然后指名一生用粉笔画出电的流动路线。(师课件演示)

  ②选几个代表性图例,指名多生同时上台,用黑笔画出板示图例中的电的流动路线。全班评议纠正,调整张贴位置。

  ③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哪些图例中电是流过灯丝的?哪些没流过?)(板书:正确——亮不正确——不亮)

  ④从不正确的电路中挑选典型图例认识短路与断路两种现象。并说明短路的危害。(师板书:短路断路)

  断路:将放大图中的电线切断,小灯泡会怎样?从而引出断路。

  短路:选一典型错图,观察电线的连接特点,从而引出短路,指出注意点。

  ⑤改一改,错在哪里?(a、b同时进行)

  a、指名将张贴的不正确的电路用红笔纠正错误。

  b、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图纸上画一画电的流动路线,不正确的改正。(师巡视指导)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谁来解释一下小灯泡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

  4、说一说,你的最大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大收获是什么?

  5、结束:请同学们再次点亮自己的小灯泡。下课。

  (七)、板书设计:

  2、连接方法

  正确——亮

  不正确——不亮

  短路断路

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2、学习新课:

  (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

  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

  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

  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

  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

  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

  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

  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经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