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9 11:11:3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8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

  2、让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欲。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海绵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块、桌子、金属(小钥匙)、小花洒、木块

  【活动难点】:

  孩子们对雨水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对此教师除了有简明的叙述讲解以外,还会利用道具进行简单的演示,形象地解释雨水形成的循环过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组织幼儿轻松愉快地入场坐好。(音乐)

  2、(播放雷电声→雨声)利用多媒体等道具营造夏天雷电雨时的氛围,通过声音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受。

  3、教师提问: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会想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雷闪电的声音、下雨的声音)

  (二)基础部分

  1、教师提问:你听过的雨声是怎样的呢?(霹雳啪啦、滴答滴答……)你们知道,雨水是怎么来的吗?想知道吗?

  2、水的形成--观察图片(雨水形成循环图)教师用语:请小朋友们一起安静地、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答案就在里面。

  教师提问: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给小朋友自主观察与思考的时间,鼓励小朋友动脑筋、积极发言)。

  教师解说:雨水是这样形成的-太阳热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飘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气变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我们看见的云朵,当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积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从天空中掉落下来,这就是我们看见的雨啦!你们看,就像这样……

  (1)解说:把海绵当做云朵,当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时,还很轻(让幼儿感受海绵的重量)太阳照射下的空气中充满水分;

  (2)给海绵注入水分,解说:当云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太重,于是从天上落下来,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吗?

  (3)请个别小朋友体验。

  3、水的形态--冰

  (1)教师用语:小朋友,水除了有液体、气体的形态,还有其它形态,是什么呢?(摇动装有冰块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与思考,引导幼儿说出"冰")

  (2)请小朋友摸一摸冰块,说出感觉。(冷冷的)

  (3)教师用语:水一经冷冻,就变成"冰"的.状态了。

  (4)提出问题:冰又怎么变成水的呢?(准备水的三态,让孩子观察与思考)

  4、水的作用教师引导:水这么奇妙,它有什么用呢?(喝、清洁、游戏等等)与幼儿谈话,适当利用语言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让幼儿自主思考,作出经验谈,知道水的用处很多,我们都需要水。

  教师提问:小朋友,如果没有了水会怎样呢?

  引导幼儿说出没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不浪费水,可以怎么做呢?(水龙头关紧、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

  (三)结束部分

  1、水的游戏操作游戏准备:准备三个透明水罐、水、海绵、乒乓球三个游戏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音乐控制)让每组幼儿轮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绵吸水灌进透明水罐里,看哪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为胜。(教师示范一次)

  2、小结与提问水的用处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洁,还可以玩游戏呢!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看清楚--演示:把金属钥匙和木头放进装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种物体形成对比(浮、沉)。

  3、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探索:为什么乒乓球和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钥匙却沉下去了呢?还有什么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请小朋友回家后,自己去寻找一个完整的答案,回来告诉老师。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初步发现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规律。

  2、仔细观察,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PPT三份——傍晚、变化的太阳;下雨和四季问题图片;雨、季节循环;

  2、书(自制两份)——雨和四季

  3、地球仪、手电筒,贴上两个孩子图片。

  4、循环记录纸、青蛙图片

  5、增强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了解幼儿对四季与水循环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价值分析:引发幼儿对自然事物的关注)

  提问:你仰望过天空吗,看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

  (价值分析:激发幼儿探究大自然循环的奥秘)

  1、(1)出示PPT——傍晚的太阳

  师: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看到过许多的东西,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太阳?为什么?

  (2)出示PPT——变化的太阳

  师: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看到答案了么,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3)师:小男孩看见天空渐渐暗了下来,白天就要消失了。他好奇的问妈妈:“妈妈,白天究竟去哪了呢?”,小朋友们:白天究竟去了哪里?它还会回来吗?

  (4)实验——地球仪、手电筒,贴上两个孩子图片。

  师:因为地球在转,太阳照到了地球的另一边去了。老师带来了一个地球仪,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地球仪、手电筒,贴上两个孩子图片。)

  师:假设这是中国的小朋友,吧手电筒当做太阳,太阳公公照到的地方就是白天,(转动地球仪)地球慢慢地转,现在我们中国的孩子那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因为太阳公公没有照到)

  师:因为太阳公公没有照到,所以那里是黑夜,现在照到了外国,那边是(白天),地球慢慢转,又照到了中国,那现在中国(又是白天了),地球还在慢慢慢慢转,太阳(又照到外国了)……那白天是不是不见了呢?

  小结:哦!原来白天过去了,黑夜就来了,当夜晚结束的时候,新的白天又来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循环着。

  (5)出示字:循环

  提问:什么是循环呢?

  小结:循环就是运行一周在回到原处。

  2、(1)出示下雨和四季的问题图片

  师:小男孩谢谢你们告诉了他这个答案,让他知道了白天不是不见了,但他有两个问题要来问问你们。请仔细观察图片,他会问什么呢?

  幼儿猜测第一张图片的问题,PPT给予答案:秋天去哪里了

  幼儿交流讨论第二周图片的问题:雨水去哪里了

  (2)师:小男孩提了两个问题,今天老师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了后面的书里,请你们轻轻地去书里找答案,说一说它到哪里去了?

  分成两半,幼儿看书寻找答案(每人一本书,分别为下雨和四季)。

  (3)你选的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4)验证:出示雨—循环的PPT;出示四季—循环的PPT。

  小结:小男孩说要谢谢你们,他知道了:原来这世界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来了又去了,去了又来了,总是这样循环着。

  三、拓展发现

  (价值分析:进一步巩固对循环的理解)

  1、出示青蛙图片,进一步思考:青蛙也能循环吗?它是怎么循环的呢?

  提问:除了动物还有什么也是这样循环的?(根据幼儿回答记录)

  2、提供记录纸,记录循环

  小结:你们都有一双亮亮的眼睛,快去发现这个世界中的循环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蚕宝宝长大及结茧的过程。

  2、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记录表达自己观察的过程。

  3、对喂养活动感兴趣,体验蚕宝宝结茧的艰辛,萌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蚕宝宝生长过程的 ppt。

  2、熟蚕的照片和图片,录像,纸和笔。

  3.蚕茧几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

  提问:最近,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它们是谁呢?那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

  这是小朋友画得蚕宝宝,它和你们讲得一样吗?

  (1)现在的蚕宝宝还吃桑叶吗?不吃桑叶的蚕宝宝叫什么名字?

  (2)蚕宝宝刚来时是什么样子?你们是怎样喂养的?

  (3)从蚁蚕到熟蚕它们是怎样长大的?请你们边看录象边商量,请一个小朋友来记录蚁蚕到熟蚕的生长过程。

  3、幼儿分组画画。

  4、蚕宝宝结茧。

  (1)这些蚕宝宝长大后会干什么?它们是怎样结茧的?是不是这样呢?

  (2)幼儿看录像。

  提问:蚕宝宝结茧要几天时间?当你看到蚕宝宝结茧这么辛苦,你们心里有什么想法?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学看,学了以后感觉怎样?

  5、蚕宝宝吐了丝,接了茧,还会变吗?会变成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6、出示茧。

  (1)茧里面有什么呢?它和吐丝前的熟蚕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老师总结:蚕宝宝真了不起,它从小变成大,从大变成不一样的'东西。那蚕蛹还会变吗?会变成什么?

  7、幼儿猜想。

  小朋友猜了很多,蚕蛹到底会变吗?会变成什么?

  活动延伸:

  关于蚕的一生还没有玩,我们将继续带领孩子在科学区中观察蚕蛹变成了什么?蚕妈妈是怎样生宝宝的,这样他们对小蚕的一生就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尝试多种记录的方法。

  2、学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下冰雹等画面。

  3、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知识经验。

  2、纸张、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放天气变化的录像,看后请幼儿讲讲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接下来描绘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2、如果没有录像,教师出示不同天气的范画,便于幼儿认真观察并学习记录。

  3、幼儿自己学及气象日记,在画面上表示出来。

  幼儿相互学习,交流气象日记。

  4、延伸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便于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做气象日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在科学区坚持做好气象日记,每个月都与幼儿一起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户外活动:练习早操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所设的'目标,幼儿能自己画出晴天等画面,但在交流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大胆的表现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

  2.学习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经验。

  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说明:

  动物过冬的方式作为一种知识对幼儿的发展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幼儿怎样获得这些知识。因此本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获取知识的能力上。

  活动准备:

  1.饲养一些动物如乌龟、兔子、鸟、鱼等。

  2.准备纸、笔让幼儿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讨论:冬天来了有什么感受?人怎么渡过寒冷的冬天?

  (2)提问:动物怎么过冬?说明

  回答这个问题必然会涉及具体的动物,如狗怎么过冬?鱼怎么过冬?凡是没有得出正确答案的幼儿或答案不一致的,教师可将想应的.图片贴在教室里,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有关的书籍和图片。

  2.通过探索活动是幼儿自主的,即由幼儿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探索,用什么方式探索。

  3.通过表达活动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

  说明:

  探索要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成果,如用图画或语言(由教师或家长记录幼儿口述的内容)。然后让幼儿将答案贴在相应动物的周围。

  4.通过交流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获取知识的方式。

  说明:

  交流活动以讲述为主,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成果和探索经过。

  5.通过相互提问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

  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刺猬球、羊角球、皮筋、丝袜每人1份。

  2、乒乓球、夹子、橡皮泥、手链。

  3、石头、海绵、毛衣、弹簧、弹力球、玻璃珠、气球、记录表每组1份。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弹性——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弹性。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小秘密, 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玩一玩,可以压一压,拉一拉,去发现他们共同的秘密。

  幼儿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分享:说说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归纳:像刺猬球,羊角球,丝袜,皮筋这些物品,我们一用力,它们有的会变大,有的会变长,还有的会凹进去一些,我们不用力了,它们又都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些物品都有弹性。

  二、比较尝试,认识弹性物品和没有弹性的物品。

  教师出示夹子,乒乓球,手链,橡皮泥,让幼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注意验证认识有弹性的和没有弹性的`物体。

  三、分组实验,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朋友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讨论说说并记录。

  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卡。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 ”。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幼儿园里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蹦床、皮球、羊角球……)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弹性物品?(松紧裤带、袜子、皮筋、皮肤……)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本堂课气氛活跃,孩子兴趣很浓,达到了活动目标,但对于弹性的极限没有阐释清楚,以后备课需要思考的更全面一些。

  小百科:弹性是一个物理学名词,与挠性相对,在物理学和机械学上,弹性理论是描述一个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或发生形变。弹性在不同的领域有着有联系但是截然不同的意义。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而幼儿科技小制作就是集知识与技能、奥秘与创造、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它材料收集简便、能揭示蕴藏的科学现象与原理、深入浅出,倍受幼儿青睐。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动手制作、体验玩中探索的快乐,并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感知,提高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促进幼儿手脑协调及心智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对称图形的制作及竹蜻蜓飞行中的奥秘。

  2.看懂图示,尝试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竹蜻蜓。

  3.养成活动后收拾材料工具的习惯,体验成功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蝴蝶图片一张

  2.工具材料准备:剪刀、吸管、透明胶、人手一张画报纸(稍厚)、记号笔

  3.制作流程图七幅

  4.五角星(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用)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蝴蝶,认识左右对称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二)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1.讨论制作左右对称图形的方法提问:你们会做左右对称的图形吗?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尝试用画报纸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3.出示图示,方法:纸儿长长边对边,中线起始图案画,沿着轮廓剪一剪,再给图形穿新衣!

  (三)制作"竹蜻蜓"

  1.出示范例"竹蜻蜓"提问:制作竹蜻蜓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2.幼儿看图示并理解提问:谁看懂了?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谁他?

  3.幼儿看图示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玩玩竹蜻蜓,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提问:你的竹蜻蜓能成功飞行吗?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为成功飞行及发现奥秘的幼儿贴五角星,表示鼓励)

  2.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竹蜻蜓在我国已经流传了0多年的历史,据说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就是人们受到竹蜻蜓的启发后才制造出来的。看来这小小的玩具中还藏着大道理呢!

  活动延伸:

  将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操作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它飞行的更多奥秘,并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兴趣。

  活动建议:

  平时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一些看图示制作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看图示制作的本领,为此活动打下基础;建议没有制作经验的幼儿可以分两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练习剪对称图形制作竹蜻蜓的翅膀及装饰不同花纹,第二次活动进行吸管及翅膀的粘合和探索飞行的奥秘。

  活动点评:

  生态课堂的理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化、个性化,更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此活动始终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观察、讨论、图示、制作、探索等方法与手段,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做做玩玩中自主获得相关的经验与技能,幼儿学得有趣,教师指导方法得体,充分体现了师幼角色的和谐生态关系:即课堂的主人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把课堂更多的时空让位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地走到台前,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方法。

  2、激发幼儿探究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生蛋、熟蛋、玻璃杯若干,苹果、小旗标签每人一张。

  2、电筒、盘子若干。

  3、口袋一个、小箩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今天,有两个朋友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猜一猜他们是谁。(口袋里放入生、熟鸡蛋,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

  二、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区分生蛋和熟蛋。利用已有经验尝试区分生蛋和熟蛋。

  操作结束后请孩子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来区分的。好的方法大家一起学一学。

  如:摇一摇,通过感官感知生、熟鸡蛋的不同。

  验证幼儿的发现:晃动的是生鸡蛋、不晃动的'是熟鸡蛋。

  转一转,通过旋转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

  验证幼儿的发现:转得慢的是生鸡蛋、转得快的是熟鸡蛋。

  2、照一照,利用光线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

  (1)鼓励幼儿利用电筒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

  (2)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互相说说再回答)(3)验证幼儿的发现:透光的是生鸡蛋、不透光的是熟鸡蛋。

  三、再次尝试。

  1、讨论区分的方法。

  (1)说一说:自己用了那些方法区分生、熟鸡蛋。

  (2)总结区分方法。

  2、用标识区分小篮内的鸡蛋(生蛋贴小旗,熟蛋贴苹果)

  四、看标识分享熟鸡蛋,进行自我验证,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2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