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火车开啦》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匈牙利儿童歌曲。全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2/4拍,大调式,歌词简练通俗,采用模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开始的声音效果。通过学唱歌曲和学做"开火车"游戏,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小幼稚,注意力容易焕散转移,但想像力丰富,爱唱、爱跳、爱玩,表现欲望十分强烈。对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首歌曲正是孩子们喜欢的类型,教学时要注意音准的练习,要多关注学困生。
教学目标:
1.用自然、快乐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火车开啦》。
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
3.用游戏和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掌握“X—,X,XX”这三种节奏。
教学重点:
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在游戏和情境等音乐活动中掌握“X—,X,XX”三种节奏。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节奏模仿,师生问好
1、学生在《火车波尔卡》的音乐声中进教室,模仿老师做节奏律动。节奏和动作可以重复或交叉做。
2、师生随钢琴互相问好。
二.节奏练习,进入情境
1、节奏练习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火车声)生答:火车
师:多漂亮的火车呀!火车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谁能来模仿一下?
生答:呜呜、轰隆轰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等。
师提示:火车汽笛声用:呜——火车大车轮声用:轰隆——火车小车轮声用:咔嚓咔嚓。(课件出示)
2、三声部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分组来模仿火车的三种声音,一组同学模仿汽笛
声,一组同学模仿大车轮声,老师来模仿小车轮声。(学生看老师手势分三组依次读出,再读两组<汽笛声、大车轮声><大车轮声、小车轮声>,最后进行三组练习)
三、学唱歌曲《火车开啦》
1、多好听的火车交响曲啊!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了一位火车司机的注意,听!他开着快乐列车来了!(课件播放《火车开啦》原唱)
2、火车司机唱的好听吗?现在我们拍着手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再次播放歌曲,师点头、拍腿,拍手、拍肩,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
看到老师是怎样拍的了吗?能不能和老师一起随音乐拍一拍?生答:能
3、师:现在就让我们听着歌曲,一起随音乐做一做。(第三遍聆听原唱)
4、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拍的`也很准确,请同学们跟老师学读歌词,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课件出示歌词)
5、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句歌词跟第二句的歌词出现的咔嚓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句是四个咔嚓,第二句是两个咔嚓
师:同学们把歌词读准确哦!现在请同学们边拍手边跟老师再来读一遍歌词。
6、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能不能自己来完整的读一遍歌词?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带领生齐读歌词)
7、教唱歌曲:请同学们跟琴填唱歌词,老师弹一句你来唱一句。
8、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跟老师演唱。
9、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唱歌曲,听好伴奏音乐,伴奏音乐的速度要比我们刚才演唱的速度快。(师注意间奏的提示,并引导学生做动作)
10、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种类的火车呢?(课件出示火车照片)生:拉木头的、拉煤的、载人的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乘着火车做了一次愉快的音乐旅行,还学会了歌曲《火车开啦》。让我们一起开着火车离开教室吧!
每组组成一列火车,边唱歌边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美术教案 篇2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异同。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 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它们会动、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 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使你这种感觉?
4、 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b、 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
c、 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 二 课 时
5、 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 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b、 布置小玩具画展。
c、 提出评价要点,引导评价。
d、 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能画出玩具的基本特征,构图饱满。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国宝熊猫》
情景描述:
这个星期我们的教学主题是《中国娃》,在这一周的教学中,我们小朋友了解了好多有关中国的知识,今天的午餐过后,我让小朋友看了水墨画《熊猫》后,
请孩子们说说这些画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蜡笔画的画一样吗?(不一样)有谁知道这是用什么来画的?(毛笔)这些与我们看到过的许多画不一样,我们叫它中国画,是用毛笔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学习画《熊猫》。
评价分析:
毛笔画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中国人、外国人都非常的喜欢。但由于国画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比较少,因此显得十分地生疏,这一次的绘画活动用毛笔来画熊猫意在帮助幼儿从美术的角度接近中华文化,感受中国特有的风格,事实上对幼儿的作画技巧倒没有过高的要求。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曾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
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如《国宝熊猫》一课,我首先是在教室中挂置了一些中国画供幼儿欣赏,让孩子们说说这些画与我们平时的水彩笔、蜡笔画有什么不同;再用手摸一摸毛笔,体验一下有什么感觉;
让幼儿观看熊猫的图片或让孩子讲述一些有关熊猫的故事等,在了解了有关熊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方法。再让幼儿分析熊猫的生活习性,或者讲述熊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步的练习,这样孩子们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
所思所悟:
1、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深入生活。
2、幼儿的国画童趣味浓厚,但对作画的技巧并不是很高,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3、在教学之前,可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绘画作品等,丰富幼儿的经验知识。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美术绘画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假日所见所闻的快乐。
2、能用绘画的方式大胆描绘度假的场景,并能合理对画面进行布局。
3、学习用线条、色彩表现度假愉快的场景。
活动准备:
1、彩笔、油画棒、画纸若干。
2、经验准备:和同伴交流过有关度假的话题。
3、度假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引导幼儿围绕自己的度假经历进行谈话。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欣赏各种旅游地区图片,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都是老师假期去过的地方,你在照片里看到了什么?最喜欢照片里的什么?
(2)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3)引导幼儿说说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样画呢?(提醒幼儿重点描绘出度假时的亮点)
(4)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简单梳理。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发放操作材料,交代绘画要求。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度假时的.场景,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特别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4、作品展示,师幼共同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台讲讲自己的作品。
(2)师幼共同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故事,和同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故事。
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后能通过线传递声音,学会制作传话筒的方法。
2.能用各种线和纸杯制作传话筒,并能对传话筒进行添画装饰。
3.通过动手制作传话筒,感受进行科学小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线、纸杯人手一份,剪刀,彩色画笔,传话筒1个,电话铃声,小兔子头饰,门铃声,歌曲《六一儿童节》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图片,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你们有没有玩过呀?是不是还可以传送声音?"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电话铃响"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呀?(这时小兔子打来电话)我请一个小朋友去帮老师接一下电话"听完电话请那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门铃响起,签收小兔研究所寄来的`快递,并和幼儿一起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教师:"那现在我们来帮小兔研究所制作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传话筒,介绍制作材料。
2.讲解神奇传话筒的制作方法:先取两个纸杯,用剪刀将纸杯的底部中心戳一个洞。将线的两端从两个纸杯底部的小洞穿过,并且各打一个结加以固定。两人一组,完后试着用神奇话筒对话。
3.交代要求,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材料:纸杯、剪刀、线等,幼儿可以自由调配材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戳洞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并调适绳子的长度。
4.给传话筒制作一件漂亮的衣服
(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请小兔研究所的所长进行检验评价。
结束活动,和小兔子一起庆祝六一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传话筒,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做传话筒,看看效果有什么区别。
美术教案 篇6
课题:会爬的玩具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
2.能否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
3.能否独立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会爬的玩具的实物、各种纸材、剪刀、胶水、颜料等。
学生:把以前美术课上学做的会摇的、会滚的玩具都带来。各种纸材、剪刀、胶水、颜料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5月24日——5月25日
活动一:玩一玩
玩一玩以前美术课上学做的会摇的、会滚的玩具,回忆什么原理使得他们会摇、会滚。
教师展示会爬的玩具,发给四个组一组一个,大家一起玩一玩,并通过协作讨论说说自己组得到的玩具是以什么形式爬的,你感觉它是运用了什么原理(或是像什么动物一样)爬的。
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并阐述观点。
活动二:探索,解疑
四个组都以“在叶子上爬的蠕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一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的组合使得它会爬的。
拆一拆,议一议,写出简单的观察报告。
交流。教师总结、概括。
1.一片叶子,上面开两个小口。
2.用以前学过的折叠纸条的方法作一条虫子。
3.用较硬的卡纸制作一长一段两条纸条
4.将他们粘贴、插接到一起成为会爬的玩具。
活动三:
每个人试着做一做,可以自己尝试着改变叶子的形状、颜色或直接利用挂历纸表现叶子。
试着在叶子上改变切口的方向或者改变操纵杆的形状来改变虫子爬的方式。
学生展示作业,以虫子是否能流畅地爬为目标进行自评与互评、师评。
布置思考作业:还可以怎样制作会爬的玩具?
下节课讲相关制作材料带来。
第二节
施教时间:5月26日——5月28日
活动一:
各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回家研究的会爬的玩具。
思考:这些作品都利用了哪些动力使它会爬的?
讨论、总结:
纸条或线的拉力,风力、下滑力……
学生中有独创性的想法应及时鼓励,即使无法做到,也应保护、表扬;也可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活动二:
鼓励各组同学从交流中获取新的思路,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会爬的玩具。
教师看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引导,适当帮学生克服困难。
活动三:
当学生们的作品完成后,可让学生们展示,并请学生说说他们的设计思路;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一评、议一议。有的学生作品制作得不够美,可以提议大家帮他找到问题所在并修改一下。
课后拓展:课后可让学生充分利用青岛的`地方资源,如:贝壳等动脑筋再做一个会爬的玩具。
札记:
在自己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合力使我唏嘘不已:三班有几个平时“淘”的令人头疼的男孩居然用硬纸板作了一棵树,树上打了两个孔做成了轨道;由于平时“敢于”观察,他们做的毛毛虫惟妙惟肖;两条线绳拉着毛毛虫爬上爬下,乍一看,吓得女生哇哇大叫。看着他们那从来没有过的成功的笑容,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位家长在为自己孩子的调皮辩解时说的:“在淘气的过程中,他们未必学不到知识。”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精选)美术教案08-06
(精选)美术教案08-08
美术教案(精选)08-07
【经典】美术教案08-04
美术教案【精选】07-30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