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并恰当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3、学习本文叙述详略得当的写法来指导自己的写作。
4、学习本文恰当的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使文章脉络清晰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习本文恰当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从而使文章条理清晰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自学内容: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设计
导入: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交往的人也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看他在工作之余,闲暇之后都和哪些人来往。(板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一、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主要内容 。(明确:星期天;福楼拜家;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一登场;通过对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2、找出出场标志性的词语(每四人一组,讨论完成)
“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学生自己在书上标注。
4、文章通过对四位大家相会时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展现了每个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师生共同研讨,完成课后练习填表: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性格特点行为
福楼拜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学生在书中划出热情奔放和蔼可亲睿智开门,拥抱,握手,拍肩
都德白皙的脸同上睿智深沉平和激情荡漾仰坐在沙发上
左拉头小卷发披肩与胡子连成一片眼睛眯缝同上朴实固执聪慧沉默寡言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
二、研读与赏析:
你谈谈福楼拜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客人来访?
指导:再次扣到对福楼拜的人物描写上。
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师指导紧扣原文,划出写福楼拜的语言、动作及外貌的语句加以体会,生作答。
师出示课件:
1、……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话;紧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大方的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样的句子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好客,热情
2、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来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一段表现他的什么品质?
明确:博学,睿智
三、拓展延伸
假设这天四位文学巨匠都来后,莫泊桑也来了,他与四人都谈些什么,行为如何?表情如何?那四个人又说了些什么?放飞你的思想,结合生活情景谈一谈。
教学反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3.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说起。
二、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 连辟公府(bì) 邓骘(zhì) 璇玑(xuán) 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 河间相(jiān) 乞骸骨(hái)
准确句读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我们不妨用一副对联对其品格和才能: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一)(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
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一)(二);
3.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陶冶爱美的情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一起
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酷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身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测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同学小声自读并考虑: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身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身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昼。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参与。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同学试着解释全诗:
白昼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示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烘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同学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局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安排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 培养同学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交流资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
首诗歌表示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 点面结合
2 动静结合
三、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1 诗歌的朗读 2 诗歌内容的理解 3 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裹上、泻下、红润、杰出、一截、燃烧。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生字字形易错:裹、截、溢、燃、宛。
2、理解文中重点句含义,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范读课文,解题释意
当我们还沉醉在日出的伟大奇观的时候,如诗如画的夕照又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它描绘出来!
2、板书课题
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课文?这篇课文呢?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海上日出》是写景课文,这篇也是。从题目可以知道是描写夕阳的景象。)
3、范读课文(配乐)
二、按预习要求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请学生先讲学会了哪些生字,哪些字易错,应注意,哪些字音应注意。
字形:裹、橘、截、宛、溢、黎。
字音:溜 liū 溢 yì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矫健:强壮而有力。
绝纱:美好的。
宛然:仿佛,逼真地。
3、想一想作者写了夕阳的哪些景色,引导学生再次读书。
第一部分(1—2)写观察夕照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3—7)具体描写夕照的美丽景色。
第三部分(8)写夕照消失。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默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夕阳的句子,提问:为什么说是“迷人的夕照”“如诗的夕照”呢?
1、指名读前2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两自然段写了什么?与下文有什么样关系?(写了观察夕照的时间和地点,引出下文“如诗”的景色)
2、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看看夕照“迷人”在哪里“如诗”在哪里。
五、听写词语
欣赏、杰作、红润、晶莹、绝妙、宛然、波光粼粼、矫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含义。
3、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句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并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画出不懂的句子。
2、再次渗透读书方法的学习:
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
⑴ 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
⑵ 查阅资料理解难句。
⑶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
⑷ 通过多读书展开想像理解难句。
⑸ 我们上课书学的.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方法来理解句子
指名读课后·练习2(课文中把夕阳都比作了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共同解决。
3、重点理解:
⑴ 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了。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房顶是砖瓦时,阳光射在上面是什么景象,这样不难理解这句话。(每一片瓦都是呈凹陷的拱形整齐地铺在房顶上,阳光起起伏伏,就像光在跳跃。这句话描述的画面是静态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动感了。画面生动活泼)
⑵ 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
读出自己的体会(“轻轻的”和“如纱一般”都是写太阳泛出的红色很淡和“微红”中的“微”相对)读出轻、柔语气。
⑶ 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你能不能想像一下这幅工笔画什么样的,然后画出来。
(收获的喜悦是对“熟透”的石榴来说的,又圆又红的太阳挂在杨树杈上,柔和的光照在钻天杨笔直的树干和枝杈上,显得清晰。色彩明暗搭配就像一幅“绝妙的工笔画”。在天尽头形成画面,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引导学生想像,并试着画出来。
⑷ 指名读第7,8自然段,画出给你印象很深的句子:
① 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② 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
提问:为什么给你印象深?
引导学生:太阳即将落山,从“渐渐”“漫了过来”“几乎”可以看出黑暗即将来临,而从“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又看出太阳不屈不挠的抗争,从而作者激动和感慨。第②句写出作者明白太阳此刻落山又为地球另一面的人们送去温暖和黎明。因此尽管留恋,但还是赞美它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激动的心情。
四、指导背诵
1、读背交叉。
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
3、先部分后整体。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五、讨论思考·练习3
读了《海上日出》和《夕阳》,你有哪些不同感受(要学生领悟两篇课文,比较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由于本文是学生升入中学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教学本文,宜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并给予学生必要的示范和诵读方法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吗?知道“竹马”是什么意思吗?其实,“竹马”就是小孩子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根普普通通的竹竿就是一匹奔驰的骏马,这是多么奇特而美丽的想象啊!你在童年时代有过类似的`体验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清人沈复所写的《幼时记趣》。
这篇课文是用文言写的,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我们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丰富语言表达,提高审美修养。要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文言语感,概括起来说,就是这几个字:多读,多背,加强积累,用心体悟。只要我们有信心,学好文言文并不难。
二、板书课题,简介作家作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ァ〉谝槐椋航淌Ψ抖痢
第二遍:教师领读。
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
第四遍:学生齐读。(要注意读准字音,掌握停顿)
之后,教师继续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要在语气、语调、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对学生的诵读练习,教师要及时评价、鼓励。
四、点拨方法,疏通文意。
1.方法点拨: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要掌握一些理解文言词句的方法。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可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理解文言语句的意思,有的不妨采取讲述大意的办法解释,如“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有的要注意将省略的内容补上,如“使(之)与台齐”;有的还要将文言文的词序调整为现代文的词序,如“徐喷以烟(慢慢地用烟喷它)”。
2.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文意(注意运用上述方法),落实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遇到困难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各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4.请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其他同学补充订正,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
(1)本文围绕着“物外之趣”记叙了哪几件趣事?(2)课文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3)作者的“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自主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简单小结。
六、体验反思,拓展迁移。
1.教师在上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你在童年时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你说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2)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对于以上三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
2.推荐《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的其他篇目或其他名家描写童真、童趣的作品让学生阅读。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教材目标】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
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
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教学准备】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
小白兔、小鱼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
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精读第一节
1、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⑴ 读句子。
⑵ 比较读:
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
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
(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
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⑶ 有表情地读:
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2、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⑴ 自由读:
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
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
“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⑵ 多种形式读。
3、连起来读第1节:
⑴ 教师问:
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⑵ 四人小组合作读:
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⑶ 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四、复习巩固
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口头练习:
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下雨前,小鱼在水里( ),游到( )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六、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母鸡教案04-18
语文尊严教案02-04
语文《石榴》教案02-16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下册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