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10篇【精】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还潮、变质。
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简单的封口办法,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好的封口方法,并用标记作记录。
3、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一袋已开袋的饼干,大记录表一张。
2、人手一只已开封的食品包装袋(如:暑片的包装袋)保鲜袋,毛线、双面胶、塑料夹、封口夹、五角星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出示已开袋的'食品,提问:
(1)食品吃不完,就这样放着,过几天吃感觉会怎样呢?
(2)为什么吃上去不香了?
2、幼儿讨论交流——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办让食品吃上去还是香香的?
3、幼儿实践交流。
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
师:你的袋口封住了吗?,你是怎样封住袋口的?
4、实验比较记录。
(1)师:小朋友刚才都试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们来做个实验。
(2)幼儿实验,将保鲜袋装满空气后封口,看哪种方法不漏气。
(3)进行记录,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下贴一个五角星。
(4)师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明的产品越来越先进,就象这个食品封口夹,夹起来很方便,而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经验
师:生活中我们除了没吃完的食品要封口,还有什么时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怎样封口?下次,我们小朋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将塑料袋封口。
四、活动延伸——继续探索其它为塑料袋封口的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玩玩、说说,知道耳朵是我们重要器官,可以听辨不同的声音,方便我们的生活。
2、懂得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耳朵有什么用》。
2、音频文件:各种声音。(雷声、鼓声、电话声、动物叫声、钟声……)
3、幼儿人手一套图片:打雷、电话铃声、鼓、照相机;教师用图:医生、接线员、飞行员。
4、铁盒2个各装报纸和豆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这个谜语就在我们自己头上,猜猜看究竟是什么?
谜语:圆圆一座山,两人住两边,眼睛看不到,声音听的到。(耳朵)
2、小结:原来是我们的耳朵,耳朵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了。
二、听一听(耳朵的听辨能力)
1、听辨豆子和报纸的声音:
(1)今天老师遇到一个困难,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下好吗?
(2)出示2个盒子,问:我带来了几个盒子?
(3)我在盒子里装了东西,一个装了报纸,一个装了豆子,可是我看不到。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个盒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呢?
(4)分别摇一摇、听一听猜测不同盒子里的东西。
(5)小结: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听声音,根据不同的声音我们能猜出这是什么。
2、听辨生活中的声音:
(1)你们听到过什么声音?
(2)考考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幻灯展示:回答正确,将出现相应的图片——雷声、鼓声、电话声、动物叫声、钟声……)
(3)游戏“考听力”:每人一套小图片(打雷、电话铃声、鼓、照相机),
听音频文件:各种声音,然后按各种声音的先后秩序把图片排出来。
小结:我们的耳朵真有用,可以听到这么多的声音,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三、想一想(耳朵的其他本领)
1、那你们知道吗?有些人的工作是离不开耳朵的,你们猜猜会有谁?
(1)医生(看病的'图片)
小结:医生用耳朵戴听诊器,听出你健康还是有病。
(2)飞行员(播放飞行员与地面通话的录像)
小结:飞行员用耳朵戴耳机,接受地面的命令。
(3)接线员(播放接线员工作时的录像)
小结:接线员用耳朵听电话。
2、耳朵的其他用处
(1)耳朵除了听声音,还有那些用处呢?
(2)请戴眼镜的小朋友让幼儿观察、讨论
(3)请戴耳环的老师让幼儿观察、讨论
(4)教师用耳朵夹住笔让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有了耳朵,可以戴上耳环让自己更漂亮;我们的耳朵还可以夹住笔;我们戴眼镜,也要靠耳朵来钩住。
3、散文小结:“耳朵有什么用”
(1)现在就让我们用耳朵静静地来听(●播放幻灯)
(2)小结:我们虽然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可是,我们都知道耳朵用处很大,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耳朵。
三、怎样保护耳朵
1、耳朵有这么多的本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耳朵呢?(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梳理提升)
2、小结:我们知道了要保护耳朵,我们就不可以发出噪音、不能把东西塞在耳朵里、不随便挖耳朵,我们要保护耳朵,保护身体,做个健康宝宝。
附:散文《耳朵有什么用》
大家在一起议论:耳朵有什么用?
耳朵可以听说话,听唱歌,听钟声,听鸟鸣……
接线员用耳朵听电话;飞行员用耳朵戴耳机,接受地面的命令;医生用耳朵戴听诊器,听出你健康还是生病。
有了耳朵,演员可以戴上耳环去演出;有了耳朵,营业员可以用它夹住圆珠笔;老师的眼镜,也是靠耳朵来钩住。
我们虽然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可是,我们都知道它很有用,而且时时刻刻在我们脸的两旁。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几种不同的梯形。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地辨认梯形,探索将各种图形拼剪成梯形。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各种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图形卡片若干,贴有图形标志的分类盒3个。
2、《梯形宝宝做游戏》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玩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按照图形形状进行分类。出示图形卡片及分类盒,请幼儿根据标记,把图形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并一起进行验证。
2、播放教师资源,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问题: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这几条边是什么样子的?合在一起想什么?
总结:图形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叫——梯形。
学习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别梯形。
鼓励孩子跟梯形宝宝一起玩游戏,在许多图形中找到倒立的梯形宝宝、摔倒的梯形宝宝、躺下的梯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区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不同,问题:这些图形宝宝有滑梯吗?有几个滑梯?这滑梯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直角梯形有一个滑梯,等腰梯形有两个一样的滑梯。
活动延伸:
打扮图形宝宝,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幼儿说出梯形宝宝的样子。自由选择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彩纸,用剪刀变成梯形,或者把梯形宝宝变成自己喜欢的图形。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变图形的方法。
亲子课程:
寻找生活中梯形的物体,拍照或者画在A4纸上。
课后反思:
整节课的活动流程就是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来来巩固幼儿对梯形的认识。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幼儿在复习梯形特征的时候,幼儿能很快说出梯形的特征,其实任何一节优秀的课,都离不开很多的教具,只有在教具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幼儿和教师之间才能有共同的语言,幼儿才能正真掌握知识,获得本领。教师会轻松的教,幼儿才能快乐的学习。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出生和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
2、小蝌蚪生长变化图片
3、素描纸、彩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一、诗画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1、诗画大脑袋长尾巴变成蝌蚪小娃娃游来游去找妈妈。一个桃子裂开口两片叶子绿油油。再画两个小喇叭变只青蛙呱呱呱。
2、提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它和妈妈长得像不像它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的是什么青蛙妈妈在哪个季节产卵卵变成什么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1、卵——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小结蝌蚪变成青蛙要以上四个过程从卵变成青蛙要70多天。
2、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3、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蜗牛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四、教育幼儿
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五、幼儿绘画
《蝌蚪》、《青蛙》幼儿自由选蝌蚪或青蛙进行绘画活动。
六、结束部分
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活动延伸在活动区养殖蝌蚪供幼儿观察。
活动反思
农村的孩子对青蛙和蝌蚪非常熟悉能很流利的`说出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了解青蛙的出生和生长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幼儿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我把快乐诗画与本节活动相结合更符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渴望。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学会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大树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了不同树种
1、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二、带幼儿去室外观察树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
2、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三、领养大树活动
1、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
2、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四、观察记录
1、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2、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
3、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五、区分树的种类
1、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
2、让幼儿学习点数。
六、绘画:我喜欢的树
1、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2、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圆、压扁的技能,能运用这些技能来塑造简单水饺的形象,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2.继续培养幼儿对泥塑的兴趣及泥塑活动的常规。
3.使幼儿喜欢参加泥工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我们中国有一个节气叫“冬至” ,你们知道“冬至”吗?
2.让幼儿简单了解冬至的来历。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3.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亲自做饺子给爸爸妈妈吃呢?
好,老师现在就交小朋友们怎么做饺子,但在做饺子前我 们要先检查看看小朋友的小手干不干净呀?
(哦,你们的小手都太脏了,让我们去洗洗吧)
还有老师还要说一下我们做的'饺子不是真水饺而是用橡皮泥做的饺子,所以我们能不能吃啊?
二、制作过程
1.请小朋友拿一块自己喜欢的橡皮泥,然后跟老师做团团….拍拍….擀擀
咦!饺子皮做好了。
2.小朋友做好了饺子皮然后做什么呢?
(幼儿,饺子馅……..)
小朋友都吃过什么馅的饺子?
好,那你们就挑你们最喜欢的橡皮泥做饺子馅.
3.教师以一边讲解示范一边来回帮助孩子完成制作.
4.制作完成后,小朋友们做的饺子可真好呀!
三、结束
展示交流幼儿自己的作品。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目标
1.认识部分红皮或红心的水果。
2.体验共同制作的乐趣。
准备
1.选择红皮或红心的水果(干果),如:红苹果、西瓜、西红柿、火龙果、栗子、山楂等。
2.每桌放一盆已做好的水果沙拉,塑料小勺若干,另有色拉酱、果酱、水果刀(带齿、钝头)、调羹等。
3.幼儿在区角中已学会使用切割工具。
过程
1.尝尝水果沙拉。
――出示水果沙拉,猜猜这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品尝水果沙拉。
――品尝后,说说里面有哪些水果。(幼儿说出一种水果,教师就出示这种水果实物)
――这些水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红色)
――除了水果自己的味儿,还有什么味道? (沙拉酱)
2.做做水果沙拉。
――你知道水果沙拉是怎样做的吗? (让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介绍所提供的.材料。
――每组幼儿自己选择材料或工具,自制沙拉。
3.互相品尝水果沙拉。
――幼儿自由品尝水果沙拉。可尝尝本组的,也可尝尝其他组做的。
――说说哪一组做的水果沙拉味道最好。请这一组幼儿介绍是怎样制作的。
建议
1.本活动试图让幼儿在互相交流、协作、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制作沙拉的方法,在与材料、学习伙伴的交互过程中建构制作技能。在制作沙拉这一环节,教师不要刻意将制作方法告诉幼儿,而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实际上学习沙拉的制作方法已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2.制作沙拉的过程中,教师的巡回观察非常重要。
3.活动可根据条件或分组制作或幼儿每人制作一份。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通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3、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一瓶黄颜色的水。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色及棉签等
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
3、魔术师帽子。
情境准备:
1、魔术天堂
经验准备:
1、认识颜色、熟悉叶子、橘子、茄子的颜色和及气球的画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有瓶什么颜色的水?”(黄色。)
*“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教师摇晃瓶子,变变变,请幼儿观察。
“好了!我们一起来喊一二三,好不好?一,二,三,变成什么颜色拉?”(绿色)
*教师揭开谜底,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就会变成绿色。
“谁看出魔术师是怎样变魔术的呀?他怎么变?最后怎样?”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你们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记录下来。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3、说说颜色的变化.
*你们用红和黄两种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还有哪一组和他们是一样的?同样的方法:红和蓝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蓝和黄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啦?
*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
红+黄=橘黄
黄+蓝=绿
红+蓝=紫
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黄色画橘子;
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4、通过涂色游戏,发展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
*我们也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变出你喜欢的颜色的气球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最后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在主题墙“我变的颜色”。
会变的颜色
颜色 + 颜色 我的猜想 探索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企鹅的主要特征和简单的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企鹅不怕冷的原因。
活动准备:
企鹅视频一个、企鹅图片、《小企鹅之歌》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企鹅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企鹅图片)看看,我们的企鹅客人长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讲述)
二、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
1、引导观察企鹅的头部。
(1)、企鹅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企鹅长了一个圆圆的头。企鹅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巴)老师边做相应的动作。
(2)、小结:企鹅圆圆的头上有尖尖的嘴巴和两只眼睛。
(3)、谁来把企鹅圆圆的头上有什么连起来说一遍?
2、引导观察企鹅的身子。
(1)、我们再来看看企鹅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一对翅膀)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脚上有蹼。企鹅的身体后面有什么呢?(一条尾巴)
(2)、小结:企鹅的圆圆、胖胖的身体两边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一双脚,脚上有蹼,身体后面有尾巴。
(3)、集体、个别讲述小结语言。
我们一起把企鹅的身子两边,下面和后面有什么连起来说一遍:企鹅圆圆、胖胖的身体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一双脚,脚上有蹼,身体后面有尾巴。
3、引导观察企鹅的羽毛。
(1)、我们再来看看企鹅全身长满了什么呢?(羽毛)企鹅身上的羽毛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有的黑、有的白)企鹅身上哪里的羽毛是白色的,哪里的羽毛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2)、小结:企鹅肚子上的羽毛是白白的,其他地方的羽毛是黑黑的,就像穿了一件黑大衣,也叫黑袍。
(3)、集体讲述。
4、完整讲述企鹅的基本特征。
(1)、老师讲述。
听老师把企鹅是什么样子连起来说一遍。
(2)、带领幼儿一起讲述。
我们一起来说说企鹅的样子吧,先说企鹅的头,再说企鹅的身子,最后说企鹅的羽毛。
三、观看录像,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我们知道了企鹅的样子,那谁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呢?
2、观看录像。
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企鹅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看企鹅在干什么呢?
3、对幼儿提出要求。
在观看的时候小朋友要保持安静,认真地倾听,等下把你听到的告诉老师。
4、提问,帮助幼儿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有些很冷的地方也有企鹅)
(2)、你看到了多少企鹅?(许多)对了,企鹅总是和它的好伙伴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
(3)、这么多企鹅生活在一起吃些什么呢?(鱼、虾、贝壳等)
(4)、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它怕冷吗?(不怕)你知道企鹅为什么不怕冷吗?(全身长满了厚厚的羽毛)
(5)、小结:企鹅全身长满了又厚又密的羽毛,就像穿了厚厚的羽绒大衣,又防水,又保暖。企鹅身上还有厚厚的脂肪,并且企鹅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也可以预防寒冷。所以企鹅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动物。
(6)、刚才你们看到企鹅在干什么呢?(游泳、滑雪)
(7)、企鹅是用什么滑雪和游泳的呢?(翅膀)对了企鹅有翅膀,它会飞吗?(不会)企鹅是一种不会飞鸟。
(8)、企鹅的翅膀有什么作用呢?(游泳、滑雪、走路时保持平衡)
(9)、教师小结:企鹅的翅膀可以用来游泳、滑雪、可以在走路时保持平衡,在潜水时紧缩不动。
(10)、企鹅出了会游泳,会滑雪,企鹅还会干什么呢?(跳水、潜水)出示相应的图片。
(11)、企鹅的本领可多了,会游泳、滑雪、潜水、跳水。它的游泳本领特别强,许多会游泳的动物都比不过它呢?
四、激发幼儿热爱保护企鹅的情感。
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可是它一点都不怕冷,真是勇敢的企鹅,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可以伤害它。
五、表演“小企鹅之歌”
1、老师带来了智慧树里表演企鹅的歌,我们一起跟着绿泡泡一起表演吧。
2、播放视频音乐。
请幼儿一个跟走一个学小企鹅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9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