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7 11:58:57 教案 我要投稿

【荐】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荐】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感知气温情况变化的兴趣。

  2、引导幼儿感受冬天气温的变化,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气温的关系。

  3、引导幼儿学习动手制作冰花、欣赏冰花,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矿泉水瓶、清水、细绳、花瓣、树叶、小石头等。

  2、温度计若干。

  活动过程:

  1.在天气不是很冷的时候布置幼儿回家制作冰花后,请带来冰花的幼儿讲讲怎样做的冰花,请没带冰花的幼儿讲讲为什么没带。让幼儿知道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室外是冻不出冰花的。

  “你的冰花在哪里做成的?”(冰箱里)

  “你为什么不放在院子里或房间里冻冰花”?

  “为什么院子里、房间里冻不成冰花”?

  (注:第一步先让幼儿感知气温是否适合冻冰花,不急于关注冰花的造型欣赏。)

  2、请幼儿带温度计到幼儿园,认识温度计后分别放在室内和室外,每天观察、记录气温的变化。

  3、在天气寒冷时再布置幼儿冻一次冰花,要求幼儿在室外冻。请幼儿观察室外温度到多少度时水会结冰。

  4、观看冰灯、冰雕的录像、图片,向幼儿介绍哈尔滨冰灯,为下一活动《不同地方的冬季》做知识铺垫。

  幼儿园科学、健康领域生成活动:卷起报纸做运动

  生成原因:

  “追、赶、跑、跳、碰”这一课程单元进行了刚一周,发现幼儿对于运动性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孩子常常信手拈来,随意物件在他们的手中就能玩出许多新花样。上周结合海啸赈灾活动请幼儿收集相关资料,一张带来的报纸在林海韬小朋友的手中被卷成了小棒,海韬小朋友一边挥动着一边念念有词:“接球、过网……”,其他的幼儿似乎也来劲了,纷纷抢过报纸耍弄起来。缘于对“魔法绳”活动的思考,我设想,一张简单的报纸是否也可以象一根简单的绳子一样成为孩子既动手动脑又快乐学习的好素材呢?于是,我大胆地尝试了将报纸与运动主题结合在一起,生成了此活动,试图通过有趣的活动设计将运动与学习巧妙地融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折、卷活动中感知报纸承受力的变化。

  2、发挥幼儿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

  活动准备:

  1、用皱纹纸在地面布置成小河的情景。(4条小河)

  2、报纸足量,玩具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动物到了河边没法过河,哎,有张报纸,我们用它搭座桥让小动物过河吧!

  观察:立即有幼儿提出:“报纸那么软那么轻,小动物怎么过河呢?

  师:那你们想想办法吧!

  二、幼儿操作探索:如何帮助小动物过河。

  观察:幼儿两人一组积极地行动了起来。大部分幼儿都能很快地将报纸进行折叠,让其变得牢固,让小动物安全过河,并激动地跳起来:“我们成功了!”也有部分幼儿两张椅子的间距太近,不用折报纸就能让小动物安全过桥,经教师引导后才又做尝试。

  三、为了让幼儿折叠报纸的方法更多些(如瓦楞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独木桥小动物很害怕,怎样才能让桥变宽一些,更安全一些呢?”幼儿再度探索操作。

  观察:经过反复的尝试、引导,有幼儿折出了瓦楞状的桥、有栏杆的桥。

  四、尝试用报纸做运动。

  1、师提议:“不如我们用报纸来做操吧!”

  观察:拿着又大又轻的报纸做操,幼儿有些不满意,很快有幼儿将报纸卷成棒,于是大家都高兴地这样做,然后大家一起高兴地做棒操。

  2、师又提议:“既然报纸又可折又可卷,我们用它做材料,开个小小运动会吧!

  观察:孩子们很兴奋,回顾了暑期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比赛项目后,幼儿很快创造性地用手中的报纸玩起了这些项目:

  1、用报纸卷成棒,两头折叠让其站立,反复多个,当成跨栏的`栏杆,幼儿学百米跨栏冠军刘翔越过栏杆,比赛跨栏。

  2、简永川小朋友用卷成的小棒当成杠铃,学石智勇练举重。

  3、洪屹威、郭正霖等四位小朋友将报纸团成球,用报纸小棒击球玩棒球游戏。

  4、还有幼儿将报纸折成一个面当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玩球类游戏,另有幼儿玩起了击剑、跳高、跳水等项目。小小的纸棒在他们的手中妙用无穷,孩子们开心极了。有幼儿问:“纸棒可以带回家吗?”户外活动时他们又把纸棒带了去。

  备注:

  反思:

  这是一个科学与健康领域相结合的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非常地积极和兴奋。只是在前半部分的“造桥”活动中,教师的要求不够仔细明确,如椅子的间距、怎样叫安全过河等,以及教师对科学探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度的把握,因此活动效果有些不尽人意。在后半部分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令教师十分欣喜,小小纸棒在幼儿手中玩出的花样让教师也感受了无穷的乐趣。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时不爱动、年龄小的幼儿也非常投入地参与了这些游戏。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看来,无论再小再简单的物品,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加以巧妙的利用和设计,就一定能成为孩子快乐学习的好素材。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和探索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通讯工具,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学习在常见的几种电话机上给亲人或同伴那拨打电话。了解110、119、120等紧急求助电话的号码和使用要求。

  3、学习自制小电话。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让幼儿回家问问家长最近是否受到过信,是谁寄来的,看看信是什么样的。

  教师准备一些自己最近收到的信。

  指导要点:

  谈话导入:

  爸爸妈妈最近是否收到过信,信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信能从遥远的地方送到我们手上?

  出示信封,引导幼儿观察信封的结构和书写规范。

  老师最近也收到几封信,咱们一起看看能寄到我们手上的信封上都有什么?

  教师给每组分发两个信封,让幼儿观察信封。

  提问:能寄到我们手上的信封上有什么?—(如写好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贴有邮票、盖有邮戳,还要写上寄信人的地址,邮政编码等)讨论:

  这些信是怎样从其他人那儿寄到我们这儿的?

  为什么信封上除了要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还要写上寄信人的地址、邮政编码等?

  讨论和引发幼儿的寄新活动。

  最近小朋友们做了许多好看的卡片,你们想把卡片寄给谁?如果要寄给他们,我们需要做什么?

  活动反思:

  《信的旅行》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1、了解一封信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萌发出要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2、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3、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为了把课上好,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搜集有关的资料。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要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信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在其中付出的辛苦,单靠老师讲,学生的印象没那么深刻,因此,我就上网查阅了有关视频,课上播放给学生看。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让课堂效率更高。因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我准备了相应的课件,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常识。并且学会如何写信,在实际的生活中懂得运用。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大部分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我就利用一些反面教材,事先吩咐班上的学生帮忙拍一段视频,让全班学生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如何才能做到遵守通信规则。

  我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层次清晰,学生容易接受。先是介绍信件的`种类,接着教会学生如何填写信封,然后利用媒体介绍寄信的环节,最后让学生了解通信规则。我能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充分体现课程资源的综合性,课堂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想道德价值导向正确,所以能达到本课程开设的目的,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现代教育日新月异,正确的观念能引领我们前进。现代教育理论为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学生能与老师互动起来, 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注意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学生善于思考和探索的良好习惯。如写信封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小组交流使学生掌握。在学生动手写的过程中,基本上能正确书写。整个课堂学生比较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深受听课评课人的好评。

  我认为:如果有条件让学生对邮局分拣员的工作进行实地调查,学生对他们工作的辛苦体会更深,这是不足之处之一;还有在写信封前,老师没有强调信封上的字的大小,因而使学生在信封上的字写得太小,不够规范;另外,如果最后能以游戏的方式结束,加上编出一首儿歌:“小信封,大嘴巴,满满信纸里面装,贴邮票,去旅行,世界各地跑得快,邮筒里,停一停。邮局里面盖个章,邮递员按门铃,叮咚叮咚送到家。”课堂效果会更加好。以后课前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学生易于发生的问题,考虑要细致,让课堂教学到达最佳效果。

  小百科:旅行,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去外地行走。不同于旅游。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是行走。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2、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初步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玻璃杯每组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的瓶子每组一个,玻璃球每人一个,水盆每组一个老师: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漏斗一个,水勺,泡沫板。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

  幼儿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

  3、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4、让幼儿每人拿一颗玻璃球,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珠子?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5、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味道,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6、实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1)让幼儿观察用水勺舀水,倒在漏斗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2)用水勺将水倒在塑料板上,水像瀑布一样,看看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总结:水是流到桶里的,并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7、玩水游戏,让幼儿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8、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9、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10、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0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