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7篇(通用)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成语故事。理解寓言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通过看书,查资料,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掌握两个成语。
教学难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掌握《滥竽充数》。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通过注释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内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练习朗读
二、学习《滥竽充数》
1、默读根据注释理解古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试说意思。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则语言讲听吗?
5、从这则语言中你体会带了什么?
6、生活中你看过滥竽充数的事例吗?
7、试背寓言。
质疑。
作业:背诵《滥竽充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掌握《狐假虎威》的寓意。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通过注释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内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学过程:
读《狐假虎威》。
1、默读根据注释理解古文。
2、小组交流。提出不懂问题
3、看课件帮助理解内容
4、指名试说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
5、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则寓言讲听吗?
6、从这则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生活中你看过狐假虎威的事例吗?
8、试背寓言
9、想象故事的发展情况,续写
作业:背诵《狐假虎威》
板书设计:
26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狐假虎威
(冒充)(借着)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把词语补充完整练习,背记并书写。
2、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体会字序的变化与词语意思的关系,进行词汇积累,丰富语言。
4、培养学生把握句子主要意思的能力。
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7、习作练习。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一至四题。
教学过程:
一、巩固、掌握常见的四字的词语。
1、默读中独立完成,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填。
二、学生汇报,并订正。
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三、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
1、读例子,体会字序变化与词语意思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从中感受到什么)
自己写几组。
2、读给大家听。
3、进行缩写句子练习。
(1)学生读句子,独立完成。(2)学生反馈。(3)针对学生缩句的情况,采取对比的方法加以指导。(4)读缩写后的句子。
四、作业:
把一——四题写在练习本上。
教学反思:对于缩句的练习,学生能找到句子的主干,但是往往是缩的不到家,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上,师生总结出方法,以便能更好的`完成此项练习。对于调换位置后,词语的意思不改变的这类的练习学生说出的较少,需要教师补充,有些词语不好判断意思是否相同。如:喜欢——欢喜上楼——楼上。
语文教案 篇3
内容预览:
走向虫子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幽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感悟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
3、激发学生走向自然,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读懂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学会反思。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南帆先生的《蚂蚁》和马克·吐温先生的《辛劳的蚂蚁》,知道了他们其实是通过蚂蚁来写我们人类,今天我们要走近更多的小虫子,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过小虫子来写我们自己。我们今天一起--《走向虫子》。
二、作者简介:
刘亮程,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县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在99年引起巨大反响,被誉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风中的院门》、《库车》等。曾获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现为《中国西部文学》编辑。
批评家们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孤独无助,快乐和幸福。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疏通字词。
蜣(qiāng)螂 铲(chǎn) 喘(chuǎn)
土坷(kē)拉:土块。
骨碌碌(gūlūlū):形容很快的转动。
忙碌(lù):忙着做各种事情。
仓皇而逃:匆忙而慌张的逃走。
抡(lūn):用力挥动。
2、疏理文章脉络。
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八条腿的虫子慢慢悠悠的爬。
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蜣螂滚土块。
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蚂蚁搬干虫。
四、具体研习。
1、分组讨论:这三只小虫子的.行为是否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可笑呢?
明确:不是。对于第一只虫子,作者说到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有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对于蜣螂,作者写到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对于蚂蚁,作者的感慨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可见,刚开始是看得可笑,但到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可笑的是我们人类。
2、从文中的三只虫子身上,大家能否找出我们人的可笑之处呢?
明确:从第一只虫子身上,可笑人的自以为是;从蜣螂身上,可笑人类智慧的有限;从蚂蚁身上,可笑人类能力的有限。
小结:至此我们可以说,课文内容虽写的是走向虫子,其实是透过虫子看清自己。作者感悟出: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显,在某些方面连一只小虫子都不如,却常常盲目地为优越感所蒙蔽。
3、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的南帆先生的《蚂蚁》,大家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对人的思考)
明确:相同--都是通过小动物来思考人类。不同点--《蚂蚁》反思的是人的命运,人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驾驭自己的命运,它突出的是人类生存的困惑问题,而本文作者反思的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些方面,人其实不如虫,但人类对此却不自知,它突出的是对人类缺乏自审意识的剖析。
五、结合习题四,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
1、幽默是一种智慧,是让读者在微笑中品味深刻的哲理。课文中幽默的语言比比皆是,请同学们找出一两例来谈谈,品味一下。
例:第7自然段中对蜣螂姿势的描写、第8自然段中说孤寡老小在等着这条虫呢、第9自然段中它生气了、第12自然段我会搬它回家吗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想象两只蚂蚁见面商量等等,都是大词小用,赋予了蚂蚁人的思想行为,显得特别风趣。
2、朗读第8--12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走向虫子》这篇文章让人类看见自己身上的弱点,那么我们就应尽力去克服它,时时注意自我反省。孔子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想,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学习,还得向大自然中万千生灵学习,毕竟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那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走近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做个真正的有心人。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
附:板书设计
1--3 八条腿的小虫--人类的自以为是 走向虫子
4--6 蜣螂--人类智慧的有限 反思自己
7--13 蚂蚁--人类能力的有限 缺乏自审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巨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紧密联系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巨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评议
二、探究赏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整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不懂的问题。
3、师巡视,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形成问题组:
什么是巨人?
说说“当我们领到巨人的'身份证,才有资格在时代的舞台上微笑”一句话的意思。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针对以上问题再次展开讨论,师指导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师评议、点拨
6、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拓展创新
1、出示多媒体课件---古代人的生活情况和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术,学生学生在对比中说一说科学的力量。
2、未来社会将是怎样的?科学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3、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用事实证明“能上银河摘星,可入龙宫寻宝,改天换地的‘盘古’传人,天天把新的神话创造”这句话。
四、课堂小结
语文教案 篇5
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亲昵”。亲昵 江苏版教案
2、欣赏作品,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体验亲昵成功的喜悦。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亲昵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亲昵”。亲昵 江苏版教案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欣赏
1、如果让你设计“亲昵”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 绘画作品:
(a) 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 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亲昵”。它不仅是一座现实生活中的,而是想
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五、小结
1、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一简单介绍。
2、布置下一节课所带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亲昵”,并画出周围的环境。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四、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自己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认识部首,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
2.掌握部首查字典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
2.学习部首查字典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语文百花园中的语海去畅游。
1.课件出示大海、海浪。
蓝蓝的大海,白色的海浪多美啊!
2.课件出示带有以下汉字的浪花:
草红陈纷笑苍队笼附纱茫笔
你们看,浪花中有什么?(浪花中有汉字)
(采用情景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二)认识部首。
1.读浪花中的汉字。
请你们读一读浪花中的汉字,再仔细看看这些字的字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些字的偏旁相同。有“纟”的字,有“艹”的字,有“q”的字,还有“阝”的字。)
2.把汉字按偏旁归类。
浪花里的这些汉字要跑出来和你们做朋友,请你们按偏旁让它们排好队,然后再读一读。
(1)课件出示:纟:艹:q:阝
(2)让学生将浪花中的汉字按以上偏旁的顺序进行归类,课件随着出示:
纟:红 纷 纱
艹:草 苍 茫
q:笑 笼 笔
阝:阵 队 附
(3)按偏旁归类的顺序读一读。
3.结合偏旁归类的课件,帮助学生建立部首的概念。
汉字中有很多偏旁相同的字。字典、词典把有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作为一部,相同的偏旁就是这些字的部首。
如:“红、纷、纱”三个字都有“纟”,都归到“纟”部。“纟”就是部首。
4.照样子说出下面每组字的部首。
课件出示:
例:村朵棉——(木)
吐吸员——()汽流沙——()
仪似休——()诉诗认——()
﹝学生在一年级只认识汉字结构部件中的偏旁,还没建立部首的概念。认识部首是学习部首查字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习查字典前,通过偏旁归类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部首。﹞
(三)学习查字典。
在读课外书时,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就能查出它的读音。
1.课件出示P14中的小男孩和他说的话。
指名读小男孩说的话。
小明学会了部首查字法,他要教我们这种查字典的方法。
2.自由读查字典方法的提示。
“缓“这个字的读音他是怎么查出来的,请你们打开P13小声读读他告诉我们的方法。
3.四人小组边读查字典方法提示,边讨论部首查字的方法。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共同探讨。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请一组学生代表说查“缓”字的方法。其他学生边听边动手查字典,教师边总结出方法。
第一步:确定要查字的部首,数数有几画,从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字的部首和页码。
第二步:在检字表中,找到这个部首,数清这个字除部首外还有几画,找到它在字典中的页码。
第三步:按页码在正文中找到要查的字,看拼音读出这个字的读音。
5.课件出示P13中小女孩和她说的话。
现在我们学会了部首查字法。小梅也学会了,听听她说些什么?
指名读小梅的话。
6.课件出示“铺、笼、绕、羞、隆”五个生字。
(1)让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一边查一边填表。
字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除去部首还有几画在字典哪一页读音
铺
笼
绕
羞
隆
(2)集体反馈。
﹝让学生在独立查这五个生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种查字典的方法。﹞
7.拓展。
(1)让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找自己的'姓。找到后让同桌小伙伴看。
(2)请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从书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找到它的读音。
﹝学生初步掌握了部首查字法后,教师创设查自己的姓和课外书中不认识的字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巩固了部首查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部首查字法的用处。
四、总结谈话。
今天我们在“语海畅游”中,认识了部首,学会了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的读音。今后我们在读课外书时,准备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查到它的读音了。这样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会认识更多的字。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能力 目标: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点
1、了 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个。
2、歌曲《诚信之歌》。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走近信客
三、整体感知,解读信客
1、积累字词
认识了作者,我们就正式走进《信客》的世界。现在先请大家快 速阅读课文并找出文章中你认为需要掌握的字词。(教师请一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指出 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2、合 作研讨
小组合作讨论下列四个问题,教师巡 视指导:
(1)作者为什么在写信客之前要先写老信客”?
教师明确:先写老信客, 意在说明信客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一是强调信客“信”的职业道德。老信客既用自己的经历给年轻信客以指点,又用自己的教训警 醒年轻信客,使这些年轻信客迅速成长。(适当时用“老信客的经历”来引导)
(2)作者是怎么样刻画这位至始至终讲求诚信的 信客的?重点写 了他的'哪些事?
教师明确:重点写了两个:一是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二是遭人诬陷。这些突出说明了信客职业凶险但却仁义待人,任劳任怨,宽以待人等优秀品质。(不求标准答案,学生自由发挥。)
(3)我们从这位信客身上着手,总结 一下,当一名合格的信客,需要什 么精神?
(学生自由发挥,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均可。)
(4)如此优秀的,受人爱戴的信客为什么临终留下遗言,要与不够诚信,坏了名誉的老信客葬在一起呢?
教师明确: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四、品味佳句,体会风格
学生通读全文,勾画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简要说说它的美感。
五、延伸拓展
以下选做 一题:
1、试写一段话,作为为信客的坟墓上的文字。
2、假如这位信客荣获当 年全国劳动模范,请你为信客写一则颁奖辞。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以“诚实”为话题,写一篇短文,可以谈看法,也可以讲故事。
八、教学反思
(暂略)
板书设计
信 客
——余秋雨
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尊严教案02-04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跳水》教案06-13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