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27 13:59:3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8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6.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小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PPT(兔子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老鼠10只)

  2、幼儿操作卡、记号笔、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弹琴律动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出示米老鼠图片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幼儿念咒语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师出示PPT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两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和妙妙屋里的动物表做游戏,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一)先来看小兔子们做游戏(复习6的守恒)

  1、师出示PPT,两排兔子,红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别有6只。

  提问:

  ①"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②"这些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原来它们的大小、颜色不一样,但是数字宝宝是一样的,数字宝宝一样,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

  2、提问:

  ①小灰兔子很调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数到10,看一看,看它们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我觉得灰兔子少了两只,还剩4只,因为它的队伍变短了。

  师小结:原来它们的队形发生了变化,但是数字没有变,6只还是6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来了,快看(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师出示PPT:10只性别、大小、造型不同的米老鼠,提问:

  ①"一共有几只米老鼠?"

  ②"这么多米老鼠,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米老鼠们开始做游戏了,当变换一种队形后提问:

  ①"你们看米老鼠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和原来一样多吗?"师小结:虽然这些米老鼠的大小、颜色、造型都不一样,队形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数量始终都没有变。

  四、操作活动:图形操作卡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为了奖励小朋友,米老鼠带我们去图形城堡玩一玩(开汽车律动)

  1、出示PPT,图形城堡到了,提问:看一看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有一样的地方吗?哪里一样?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2、验证:小朋友们都做完了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总结:原来这些图形宝宝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排列顺序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字宝宝都是一样的,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这就叫数的守恒。

  五、活动延伸:家长游戏请10位家长到前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着音乐转圈,音乐停止时各做出一个不同的造型或变换一个不同的队形,让幼儿说一说哪变了,哪没变。

  六、结束部分站队,带小朋友到外面去玩一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图形中的公用边,能有创意地拼搭。

  2、初步了解公用边能节省材料。

  3、愿意接受挑战,体验主动探索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磁铁操作板、磁条以及若干材料。

  2、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自由拼搭,发现公用边。

  1、羊村村长邀请小朋友来当环保设计师,为羊村设计环保建筑。

  村长想要一个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房子,请用最少的棒搭出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讨论:原来这两个图形要用几根小棒搭出来?(7根)你用了几根?(6根)为什么少了1根。

  小结:这根棒既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正方形的一条边,是这两个图形的公用边。这样就节省了1根小棒。

  二、自主观察,寻找公用边。

  1、逐个出示图形,找一找公用边。

  2、交流:公用边在哪里?

  三、再次拼搭,感知公用边。

  1、美羊羊想要2个三角形组成的花园。你能用最少的小棒设计出来吗?试一试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交流:你是怎么搭的`?你的三角形在哪里?(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你告诉小朋友哪条边是两个图形的公用边?他找对了吗?

  小结:原来六根棒能搭出的图形,用5根就搭出了。我们又节省了1根噢!

  2、沸羊羊也赶来了,他想要游泳池。他要由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组成的,他只有8根小棒。设计师们使用公用边帮他设计一下吧。(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交流:

  (1)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在哪里?公用边在哪里?

  (2)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

  (3)你节省了几根棒?(2根)你是一个合格的环保设计师。

  四、合作拼搭,进一步理解公用边。

  1、小羊们都想请你们设计既漂亮又节省材料的建筑,请2个设计师为一组,接受任务单,共同设计完成吧!

  2、分享交流。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小组设计的作品。

  五、拓展延伸,发现生活中的公用边

  1、生活中也有许多环保设计师建造了环保建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精彩作品!

  2、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运用了公用边,节省了材料。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平时,与家长交流,跟到家长聊的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学习任务比较多。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认识时钟》 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看整点。

  2、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1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

  3、1-12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简单认识钟面。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1只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

  (3)分针跑一圈,时针走几个数字?指针是顺时还逆时针运转?(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指针是顺时针运转)。

  (4)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 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在认识1、2、3时后,又让孩子们认识了8时、6时、7时、12时。小朋友们在认识中,都说的非常好,特别是在认识12时中,小朋友说出了两根针是重叠在一起的都指着12的,所以就是12时。在认识这些时间后,我又让孩子自己动手拨一拨这些时间,在动手拨时间中,进一步认识了时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说出时间2:00,幼儿快速拨出时间:2:00。

  四、全体练习。

  出示自制小时钟,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 ;8:00去学校; 中午11:00吃饭; 2 晚上8:00睡觉。

  五、.教师归纳:

  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

  六、表演游戏:(结束)

  方法:12名幼儿自由选择1-12的数字头饰,按顺序拉手站成圆圈,表示一个大表盘,再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时针和分针,在圈内随着音乐转圈,音乐停止时,两针要指向老师事先要求的时间,其他幼儿当裁判看看是否正确。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交通法规,知道违反交通规则是不能在马路上行驶的。

  2、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学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3、体验愉快的数学活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汽车图片、数字卡片(1—9)人手一份。

  2、数辆汽车玩具,糨糊。

  【重点难点】

  1、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练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2、能按老师给的数字,接着往下编,或自己创编号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以警察身份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对违反交通法规车辆展开讨论。

  2、师小结车辆违规的种种可能性。

  二、讨论解决

  1、出示一辆没有牌照的车:为什么它不能上路?有什么办法让他继续在马路上行驶。

  2、出示三个不同的车牌:

  (1)看看这几个车牌是用几个数字组成的?

  (2)寻找规律(发现这些数字都是连在一起的)

  (3)比较其中的两个车牌。1234、4321

  (4)小结:这些车牌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编排的,而有的是采用了从大到小倒数的方式,有的是采用了从小到大顺数的方式编排的'。

  3、老师出示一个数的车牌,引导幼儿按接着往下数和接着往前数的方法编一个有规律的车牌。

  幼儿用两种方法编车牌:56789、54321

  三、实践操作

  1、引发幼儿自己设计车牌的兴趣,并要求幼儿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车牌号码。

  2、介绍材料层次:

  已有两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已有一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没有数字提示,自己编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3、幼儿编车牌,老师巡回指导。

  四、内化迁移

  游戏:我是小司机

  规则:

  1、出示指示牌:说明——一条路是顺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一条是倒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2、幼儿游戏:听音乐,分别按规则开汽车,听从老师的指挥。

  3、开车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数学活动中引导小朋友探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并尝试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活动中,首先引导孩子们思考:除了分辨汽车的牌子、外形和颜色,还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小朋友纷纷发言,能干的小朋友想到了可以看车牌号。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可展开)。

  2、让幼儿收集各种包装盒、瓶及与立方体相似的自然物品成品。

  3、准备一些规范的立方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子珠子(或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二、基本部分

  1、感知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圆柱体、球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物品,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球体相似的(乒乓球、皮球、篮球)哪些东西和圆柱体相似?(水桶、卷纸铅笔)

  2、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正方体、长方体、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长方体体相似的?(冰箱、文具盒)哪些东西和正方体体相似?(魔方)

  3、幼儿再次认识物体。

  ⑴、老师出示正方体教具,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数一数有几个面?

  每一面是什么形状?展开正方体盒,让幼儿清晰数出由6个正方形围合而成。 妈.咪.爱.婴..幼儿园教案频道

  ⑵、同样的方法认识长方体(用2种长方体)。

  ⑴、展开长体盒,让幼儿清晰看到,有一种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体;另外一种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⑵、:让幼儿出示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4:分一分

  让幼儿拿出带来的包装盒、瓶、自然物等进行分类。

  三、结束部分:

  教师作简单,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

  活动反思:

  通过以前的学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10的组成,并能自己按一定的顺序写出10的分合式,进一步巩固10的组成,只有个别幼儿在观察图时不能很好的写出10的分合式,需要教师的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新《纲要》强调引导幼儿在生活或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感知数学,形成数学意识。橡皮泥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材料,我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玩橡皮泥的游戏情境中,创设了本次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逐步感知、理解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的数量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印制“饼干”用的大小模具(瓶盖)若干;

  3.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顶。

  教学过程

  1.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师:你会用橡皮泥做什么?

  幼:做小动物、水果、汤圆、饺子、饼干……。

  2.教师示范用模具(小瓶盖)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模具来印饼干。先看老师是怎样印的: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在底盘内(装紫菜的大瓶盖),压平,铺满,然后选一个小模具(小瓶盖),在铺平的橡皮泥上面印压饼干。要求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要确保饼干是完整的。印压3次后提问:老师印了几块“饼干”?

  幼:3块。

  师:猜猜看,老师继续印下去,还能印几块饼干?

  幼甲:5块。

  幼乙:7块。

  ……

  3.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饼干的数量与饼干排列的疏密的关系。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和老师一样大的橡皮泥、一样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请小朋友来印饼干,看看你能印出几块饼干,并将数量写在记录纸上“第一次操作”的格子里。

  老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师:你印了几块饼干?

  幼:5块、6块、7块……

  4.组织讨论: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比较两名幼儿印制的饼干。

  师:同样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饼干,为什么明明印了5块,而毛毛却印了7块呢?

  幼甲:明明印的饼干之间的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乙:明明的饼干没有排好,中间缝大,毛毛的缝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师:明明的饼干排列不紧密,中间空隙大,所以印的饼干少;而毛毛的饼干排列紧密,中间空隙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样大的底板中,用同样大的模具印饼干,排列越紧,印的饼干越多;排列越疏,印的饼干越少。

  5.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饼干,并记录操作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次操作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师: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莫具印的饼干一样多吗?为什么?

  幼甲:我第一次印了7块,第二次印了4块,

  幼乙:我用小模具印了6块,大模具印了4块。小模具小,印得多,大模具占空大,所以印得少。

  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饼干多,用大模具印的饼干少。

  6.游戏竞赛:争夺“桂冠”。

  教师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儿竞赛兴趣。师:现在进行比赛,看谁能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老师就把这顶桂冠戴在谁的头上。教师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做出更多的饼干?用泥工板做底板结果会怎样?

  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冠军”,引导幼儿讲述他(她)的制作方法。

  幼甲:我印了13块饼干,是用小模具印的。

  幼乙:我印了26块饼干,我是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压大印的。

  幼丙:我印了69块饼干,我用水彩笔的笔帽做模具印制饼干的。

  师举起王硕小朋友印的饼干,引导幼儿观察:王硕小朋友真聪明,他选用了更小的模具——水彩笔帽印饼干,所以他印的饼干最多。

  师:今天的比赛先进行到这里。冠军是王硕小朋友。下课后,小朋友可以继续进行比赛,看看有没有超过王硕小朋友的。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域内,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儿继续探索,进一步感知饼干的数量与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经教学研讨将幼儿的第三次探索进行了修改

  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饼干的数量与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师:如何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

  幼甲:用小模具做饼干。

  幼乙:饼干排列紧密,可以多做一些饼干。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用泥工板做底板,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印饼干,会不会印的多呢?

  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巡回观察

  (这一环节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索,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为了做出更多的饼干,幼儿不断地将橡皮泥压薄,很专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次活动的主要材料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通过三次操作尝试,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知识。整个活动气氛轻松、活泼,在操作中让幼儿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有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年级组研讨活动,感觉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对幼儿的第三次操作尝试活动,教师交代不够清楚,启发不明;第三次活动包含的内容较多,幼儿不宜全部掌握,应该将探索橡皮泥厚薄与数量的关系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解决,将游戏竞赛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比较清楚。因此在平行班开展此活动时,我们对第3个教学环节做了适当的修改,弥补了第一次活动出现的不足,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掌握“猜棋子”和“抽乌龟”游戏的玩法。

  能不借助于实物进行运算活动,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与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戏,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和快乐。

  活动准备:

  已学过10以内的'加减

  数字卡片;数字为1——10的牌各2——4张,箩筐若干

  活动过程:

  1、争夺冠军

  师:打雷和闪电比赛跑步,结果谁先让人们知道要下雨了?今天我们大家也来举行比赛,看谁是胜利者,你愿意参加吗?

  2、比赛活动一:扑克抽乌龟

  师幼共同介绍游戏玩法:两人一起玩,先观察桌子中间的得数卡,两人从箩筐中取出牌,将牌的背面朝上,从中抽一张牌做乌龟,压在篓子下,不能看见篓子下面的数字。接着轮流取牌,取完后将自己手中加起来是10的两张牌放在自己桌面上,接着比较手中的牌多少,牌少的人抽一张同伴的牌,如果能和自己手中的牌加起来是10,就将两张牌放到桌子上,如不能,则同伴抽牌。依次轮流抽牌。最后剩下一张牌(如2)请拿牌的人猜一猜“乌龟”是几,并说说为什么(如:10减2等于8)。两人将“乌龟”翻开,验证猜的是否正确。

  3、比赛活动二:猜棋子

  师(出示棋子):还有一个“猜棋子”游戏,谁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谁就是胜利者。

  是有共同介绍游戏规则:两人一起玩,先观察桌子中间的得数卡,两人根据总数卡上的数字,取相等量的棋子,一人将棋子放在自己的两只手中并握成拳请同伴猜另一只手上有几只棋子,每次猜完都要说一说为什么。

  4、请幼儿反馈游戏玩法,帮助幼儿了解、掌握游戏规则。

  5、小组操作活动。

  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选择游戏。

  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适时给幼儿帮助和指导,鼓励幼儿友好地与同伴协商合作。引导幼儿看清数卡,用加减的方法进行猜测,复习巩固10以内各数的加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9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