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29 11:02:0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数学教案8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多特征排序的方法。

  3.感受排序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整理”画笔图片;“画笔排排队”组图;“整理画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请幼儿操作排序激发兴趣

  ——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买了一些新铅笔,请你帮忙把它们放进盒子里。

  ——铅笔都放进盒子里了,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铅笔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的?

  二出示组图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进行排序

  1.出示组图“画笔排排队-削铅笔”,引导幼儿了解画笔可以按照粗细进行排序。

  2.出示组图“画笔排排队-上颜色”,引导幼儿了解画笔可以按照颜色深浅进行排序。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排序在生活中的作用

  ——奇奇和妙妙画完画,要把画放进画册里,可是画册太多太乱了,他们想先整理一下。他们想了一些整理的办法,分别是什么?

  ——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给画册排序?

  四请幼儿分组整理活动室在实践中进行巩固

  ——我们的`活动室也需要整理,请小朋友们一起帮忙。

  ——在整理之前请想一想你负责整理的东西可以用几种方法来排序?你想选择哪一种?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

  3、培养观察、比较和逆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扑克牌若张、地垫10块、烟灰壳若个、数字卡若张。

  活动过程

  1、学习10以内的顺数。

  (1)以故事引入,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楼梯图,引导幼儿懂得观察数字与楼梯砖块数量关系。

  (2)教师示范搭楼梯,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上阶梯的时候,砖块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上一级比下一级多1块)教师指着阶梯旁边的数让幼儿练习顺数。

  (3)教师小结:1、2、3……10,像这样数数就叫顺数。顺数时,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2、学习10以内的倒数。

  出示ppt图片。幼儿边观察小猴吃桃子边结合数字学习倒数10、9、8……1,像这样数数就叫倒数。倒数时,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

  3、练习顺数和倒数。

  教师报一个数幼儿接着往后数到10(或倒数到1)。

  4、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熟悉玩法后分组游戏。

  第一组:跳房子幼儿从数字1-10或10-1有序双脚、单脚、小兔、蛙跳。

  第二组:翻数字卡幼儿俩人合作幼儿一人持有卡片数字1-10放在桌面另一人翻,翻到数字几就顺数到10或倒数到1。

  第三组:抽扑克牌幼儿俩人合作一人持有数字1-10的扑克由另一人抽俩次再进行顺数和倒数。

  第四组:搭楼梯巩固顺数逐一增加和倒数逐一递减。

  活动延伸

  数学区:把材料放在数学区让幼儿玩区域时可以继续练习顺数和倒数。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重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具有探索性和时效性的数学环境,尝试通过在日常生活,适时利用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幼儿能在教师创设的童话世界、儿童乐园、愉悦的操作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得以全方位亲近数学、体验数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在主动性,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和掌握6与相邻两数的关系和排列顺序。

  2、使幼儿正确书写数字5和6。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小组用的练习单若干张,1~7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流程:

  1、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复习5的相邻数。

  (1)请幼儿找出5的相邻数,并按顺序排成一行。

  (2)问幼儿为什么找3和4做5的好朋友?要求幼儿能清楚说3个数之间的关系。

  (3)共同小结:每个数都有两个朋友,一个在它前面,一个在它后面,前面的朋友比它少1,后面的朋友比它多1。

  2、请幼儿按照以上方法找出6的相邻数。问幼儿:你找谁做6的好朋友?为什么?

  3、分三组操作练习。

  (1)改成相邻数。提供6以内数的练习纸若干张,要求幼儿根据相邻数多1和少1的关系进行改错:中间一排不动,其他排用去掉或添画的方法改成相邻数。

  (2)印章。提供画有一排物体的练习纸,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印出它的相邻两数。

  (3)填数字。提供带有空格的数字练习纸,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格内填上相应的数字。

  4、教幼儿书写数字6: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左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绕圈向上,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中线一点。提醒幼儿注意坐姿、握笔姿势,保持页面整洁。

  课后反思:本节课使幼儿学会正确书写数字5和6。理解和掌握6与相邻两数的关系和排列顺序。学过了前面的1,2,3,4,幼儿掌握5和6的书写比较容易,许多幼儿都开始喜欢数学这一学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方法将正方形、长方形进行等分。

  2、知道有些图形能被四等分,有些图形不能被四等分。

  3、愿意动手尝试,探索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教学挂图32-4、蛋糕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学具:幼儿用书p8、9,图形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活动过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义。

  1、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2、小熊分饼干的故事。

  (1)教师:听过小熊分饼的故事吗?这个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呢?

  (2)鼓励个别幼儿介绍故事内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3、帮小熊分饼。

  (1)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教师:小熊兄弟俩又捡到一快饼,你能帮他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吗?

  (2)鼓励个别幼儿示范分圆形。

  (3)教师:怎样知道这两半是一样大小呢?

  (4)引导幼儿将分成的两半对应比较大小。

  二、问题解决

  1、帮助麦思妈妈分蛋糕。

  (1)教师:今天麦思妈妈做了几块不同形状的蛋糕,有些什么形状呢?

  (2)出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蛋糕图卡,鼓励幼儿说一说。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引导幼儿了解同伴不同的分法。

  2、四等分蛋糕。

  (1)请幼儿取出图形卡中的蛋糕图卡,自主尝试分一分,剪一剪。

  (2)教师:你是怎么分圆形蛋糕的?分成的四块是一样大小的吗?

  (3)请幼儿展示并介绍分的结果,鼓励幼儿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分好的四块蛋糕是否一样大小。

  重点指导幼儿探索不同的分法,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述出来。

  三、操作与拓展

  1、出示教学挂图,介绍操作内容。

  (1)分蛋糕:引导幼儿用画的方式将自己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圈出四等分:引导幼儿用目测或动手剪一剪的方法判断哪些是被四等分,将被四等分的图形圈出来。

  (3)四等分方法多:鼓励幼儿画出同种图形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欣赏评价。

  出示图形纸片,请幼儿介绍那些图形能被四等分,并示范怎样四等分,师幼共同检查。

  四、经验小结:

  生活中我们为了公平,经常会用到等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够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等分的方法用到生活中,这样分起来又快、又公平,又可以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争吵。

  五、活动延伸:分食物

  教师:熊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助了它的熊宝宝,要送给你们一些食物,请小朋友把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动脑筋分一分吧!并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不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

  课后反思:

  班级幼儿学习过二等分,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等分的活动很感兴趣,有继续学习的愿望,所以在幼儿学会了二等分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设计前我考虑到了活动的趣味性,即使是大班的幼儿,如何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学习并学会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所以我选择了以故事情境贯穿的方式,运用课件、动画的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从整个活动现场来看,幼儿表现积极、兴趣浓厚、认真参与、大胆探索。另外在学习四等分的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学会四等分的方法。从简单的圆形逐渐过渡到正方形再到长方形,层层递进,遵循了幼儿的学习发展规律。四等分方法分享的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用完整化表达的习惯,促进幼儿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中教师也以帮助小熊想办法的情境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分享,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到的数学四等分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活动时间的把握上,环节应该再安排得紧凑一些、该简略的部分再压缩一下。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学习互换规律,能用互换规律找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7以内的算式题卡、四座城堡图、四幅画、四张长条卡片。

  2、作业、笔、小贴画。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及7以内的算式。

  1、师幼一起玩8的“碰球游戏”。

  2、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7以内的算式。

  师出示算式,幼开火车回答。

  小结:今天的火车开得又稳又快,真好!火车开到哪里了呢?

  二、情境感知——看图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法。

  师: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房子王国了,一共有1.2.3.4座房子,这么漂亮的房子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www.mamanv.com)房子主人说这四个房子里分别有一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提问的方式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房子。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师: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几号房子?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7只鸟,树上一共有几只鸟呢?)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号码房子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房子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房子主人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师:房子主人又说话了,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座房子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交代幼儿操作要求

  师: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老师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7=8)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7+1=8、8-1=7、8-7=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三、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学习数学的互换规律。

  师:老师将图片拿开,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7=8、7+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7=8,马上就想到7+1=8。我们把它称做为好朋友。同样看到8-1=7,马上就想到8-7=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好朋友。

  2、练习互换。

  师: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好朋友题是谁?1+7=8(7+1=8)、8-1=7(8-7=1)

  四、小组操作。

  师:房子国里还有许多数学题目,房子主人说了如果你们做对了这些数学题,每人将奖到一个小贴画,你们想试试吗?

  1、师介绍各种题型

  (1)看图列算式。

  (2)体验互换规律。

  2、讲评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形状和颜色结合,进行计数,并能正确填写在格子里。

  2、运用数字或符号准确记录计数结果,试用表格进行统计活动。

  活动准备:

  1、黄瓜 茄子 辣椒 胡萝卜。

  2、二维表格。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产生统计兴趣。

  1、观察左边的图,讲述蔬菜名称。

  小民的妈妈买菜回来了,你们看看都买了什么菜?(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菜名,然后个别提问,最后集体逐个点认。)

  2、点数各蔬菜的数量,进行计数练习。

  小民妈妈买了几根黄瓜,几个茄子,几个辣椒,几个胡萝卜呢?(让幼儿自由数一数。)谁能说说每种蔬菜有多少?(引导幼儿完整说出四种蔬菜的数量。)有什么办法让我一下就知道各买了多少蔬菜?

  二、观看表格,学习统计方法。

  1、观察右边图表,学看二维表格。

  你们看书中右边有一个表格,表格上有什么?你知道表格有什么用?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都表示什么?这一横排的格子都表示什么?(教师手指黄瓜,顺着其同排的格子慢慢地滑过去。)第二排表示什么?(茄子),表格上面有绿、红、紫、橘黄色的标记,绿色表示第一列格子的蔬菜全是绿色的,红色表示的第二列的`蔬菜全是红色的。

  2、分析表格,学习填表。

  现在我们知道了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表示的意思,每个格子都表示一种蔬菜,想一想格子里的茄子是什么颜色的?(紫色)让幼儿说说黄瓜、辣椒、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应该填在哪个格里。

  三、操作幼儿用书,运用表格,进行统计。

  1、了解填写表格的具体方法。

  小朋友,你们再数数,妈妈各种蔬菜究竟买了多少,然后根据蔬菜的颜色在对应的格子里填上数字进行记录,这样你们数再多的蔬菜都不会忘记了。

  2、自由数数,填写结果。

  3、交流结果,互相检查。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认整点;

  2.知道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做一个守时的人。

  活动准备:

  1.大时钟一面。

  2.硬纸片自制钟面、操作卡、铅笔每个幼儿一份。

  3.分别为六点、八点、十点的钟面图各一张及各种钟表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由故事引入对时钟的已有经验

  导入语:孩子们,故事《开闹钟店的老人》中的老人一天要做好多事情,谁来说说,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分别是什么时候做的?

  那他怎么知道是几点了,该做什么了?(看闹钟)说说你在哪里见过闹钟?你见到的闹钟是什么样子的?钟面上有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了解闹钟的结构

  教师出示大时钟,提问:钟面上有些什么?(数字1~12、长针、短针、刻度)数字宝宝是怎样排队的?(12最上面,6在最下面,从右边向左边依次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的1、2、3、~11、12。)

  2.认识时针和分针

  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比比看,这两根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是朝着哪个方向转动的。(教师拨动时钟,幼儿观察并自由回答)

  小结:长长的细细的针叫分针,短短的、粗粗的针叫时针。转动的方向都是从数字1到数字12从小到大的方向转动,我们叫它顺时针方向。

  3.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孩子们,时针和分针要比赛跑步了,请小朋友仔细看观察,他们谁跑得快?(老师将分针和时针均指向12的钟面进行拨动,让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上,让幼儿观察分针转一圈时针的变化,说一说时针和分针谁走得快?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师:第一次比赛时针输掉了,它不服气,还要再比赛一次,看谁跑得快?(教师重复转动时钟,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了12上,时针从1走到了2,让幼儿巩固认识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格的规律)

  小结: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格,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小时。

  4.看钟面图,比较认识整点

  (1)教师一边复述“一首闹铃响起,老人开始打扫楼下柜子上的灰尘,打开一个个闹钟”,一边出示六点的钟面图贴到黑板上,问:现在是几点?(六点整)

  (2)教师一边复述“一首闹铃响起,老人开始为阳台上的太阳花等着他浇水、擦叶子”,一边出示八点的钟面图贴到黑板上,问:现在是几点?(八点整)

  (3)教师一边复述“一首闹铃响起,老人和邻居一起喝上午茶”,一边出示十点的钟面图贴到黑板上,问:现在是几点?(十点整)

  (4)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三只钟面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分针都指着12)什么地方不一样?(时针指的数字不一样)

  小结:当分针指在12上的时候就是整点钟,这时候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点整。

  5.游戏活动,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1)抢答。老师拨动时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点整。

  (2)拨一拨。每个幼儿一个自制钟面,教师报某整点,幼儿拨学具钟到相应时刻,在操作中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3)画一画。每个幼儿一张操作卡,根据故事内容,添画时针和分针。

  老人在餐桌旁准备午餐的画面。(添画十二点整)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目标:

  1.学习根据花朵的外形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勾画其三项特征。

  2.认识表格,知道行和列的位置及名称。

  3.乐意参加跑组活动,遵守活动常规。

  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勾画花朵特征”作业单(人手一份)

  “制作特征标记”作业单(人手一份)

  “圆圈涂色并记录”作业单(人手一份)

  “看图填分合式”一组

  水彩笔、夹子、铅笔若干

  过程:

  1.观察花朵并说出特征。

  (1)点击第一张幻灯片,师:“花园里开满了各种美丽的鲜花,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花?”教师带领幼儿认读每种花的名字。

  (2)点击第二张幻灯片,师:“我喜欢哪两种花呢?你们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大的.红色的太阳花,小的黄色的牵牛花)

  (3)请个别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两种花的外形特征。

  2.出示并观察认识表格。

  (1)点击第三张幻灯片,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表格,谁知道横着的格子叫什么?竖着的格子又叫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认读。

  (2)请幼儿观察第一行,说说第一行每个标记的名称。

  3.勾画花朵特征。

  (1)将花朵放在表格的第一列中,师:“这朵花应该找什么标记做朋友?请你看看这朵花在第几行,就在这一行相应的标记下打√”。

  (2)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带领其他幼儿验证。

  4.介绍小组活动,提出操作要求。

  介绍新游戏:勾画花朵特征。

  介绍三种配组游戏:制作特征标记、圆圈涂色并记录、看图填分合式。

  5.幼儿跑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操作,教师重点指导新游戏。

  6.评价小结、拓展

  出示另一张作业单,引导幼儿讨论,激发下一次活动的愿望。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9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