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目的要求
1、学习观察与人物角色心理有关的图画细节。
2、初步学习分析故事中人物表情和心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准备 布置情景:草地、树;小猴头饰若干、老虎头饰一个;大拖鞋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脚上穿着什么?(鞋子)你们见过猴子穿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播放幻灯片。
教师着重用提问和提示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细微的动作姿态,想象和体验人物的心理感受。
(1)图上有什么?小猴在山下玩时看见什么?它看到小女孩穿鞋觉得怎么样?(引导幼儿从小猴的表情上观察)(2)小猴的手里拿着什么?小猴怎样溜到别人家里去的?他干了什么?(请幼儿来学学小猴偷鞋时的动作)(3)小猴偷了鞋去哪儿了?他会怎么做?他穿上鞋后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幼儿来学学小猴穿上鞋得意洋洋时的动作)(4)伙伴们看见小猴穿上了鞋,都觉得怎样?可能对他说些什么?
(5)老虎来了,猴子们都上哪儿了?
(6)小猴穿着鞋怎么也爬上了树,把谁给急坏了?他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猴妈 妈教了它一个什么方法?
(7)小猴最后怎样扔掉了鞋子?小猴的妈妈对他说了什么?
三、给故事取名字。
幼儿与老师一起边看边将故事完整地讲述,并概括讨论:小猴本来是没有穿鞋的,穿鞋子的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难?那小朋友们能随便模仿别人吗?
四、游戏:
小猴穿鞋玩法:扮演小猴(穿鞋的)在草地上穿着大拖鞋自由表演,然后教师说:“老虎”来了,扮演老虎的老师边吼叫边朝扮演小猴(穿鞋的)走去,这时扮演小猴(穿鞋的)要迅速朝树跑去,“猴妈妈”喊:“快把鞋脱掉。” 扮演小猴(穿鞋的)脱掉鞋爬上树。“老虎”抓不到猴子,失望地走了。幼儿玩游戏两遍。
五、小结。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 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 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排序材料:积木、几何图形、吸管、数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动过程:
一、玩"给物品娃娃排队"的游戏,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师向
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娃娃,并请幼儿给物品娃娃玩排队的游戏。
2、 幼儿自己选择物品娃娃进行排队,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跟物品娃娃排队的?
2、 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师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等特征来排队,排序的规律也有很多,如:ABAB、A A 、ABCABC…………
三、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问题:除了上面这些排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吗?谁想到了?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除了横着排,还可以怎样排?
2、 幼儿自己选择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 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排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4、 交流探索结果教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运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动作编排、昼夜的更替、服装的装饰……)
五、延伸活动:装饰服装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跳双圈集体舞。
2.在彩带提示下,掌握交换舞伴的方法,体验找到、猜出朋友的惊喜。
3.能与同伴用目光、姿态相互交流,体验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右手扎着黄或蓝色的丝带,地面画有一个圆。
2.录音机,磁带,队形图谱。
活动过程:
1.和客人老师打招呼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朋友,快和她们打个招呼吧!"教师唱,提问"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你们也来试试用歌声向老师朋友问好吧!
两遍,第二遍"小手举高,和后面的老师朋友打个招呼吧!"
2.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除了摇摇手和朋友打招呼,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幼儿每说一个动作,师引导幼儿找个朋友游戏。
3.学习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1)欣赏完整的音乐。
师:"今天,杨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跟着这段音乐唱一唱,我们还可以玩更好玩的找朋友的游戏!""拉上你的好朋友,站到圆上,轻轻盘腿坐下来。先听杨老师唱一唱。"
(2)提问:"刚才杨老师的歌里,除了打招呼问好,后面还唱了什么?说了什么?"
(3)幼儿学唱。
师:"刚才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如果有会唱的'小朋友就请和我一起唱一唱。"
(4)教师示范游戏。
师:"很多小朋友都会唱了,真不错!那这个找朋友的游戏可以怎么玩呢?轻轻站起来,先看杨老师玩一玩。"引导幼儿观察:看,我现在站到什么地方了?我把朋友推了前面。你们也来学一学这个找朋友的方法吧!
(5)幼儿分组练习游戏。
指导语:"请蓝丝带的小朋友到里面来,黄丝带的小朋友蒙上眼睛。"蓝丝带在老师带领下练习找朋友。提示"一起说--请你看看我是谁",提醒幼儿换位置后大声说出朋友的名字,然后"抱抱"。
交换后黄丝带也练习一下。
(6)完整游戏。
教师带领两个幼儿玩游戏。"这个游戏真好玩,下面我们完整地玩一玩。谁愿意和我一起玩的。"请4个幼儿独立玩游戏,交换朋友后再玩一次。
4.双圈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师:"谁还要玩?大家都想玩啊,那我们变成双圆一起玩!"
(1)学习沿着丝带的方向依次找朋友。
师:"看,这就是我们站成双圆的样子,本来红宝宝和红宝宝是朋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呢?我们也来试一试。"师:"好,请黄丝带的小朋友原地不动,外圈小朋友伸出有丝带的手指向你对面的好朋友,然后沿着丝带的方向走走走,指着下一个好朋友。这就是我们要交换的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边摇手一边走到他的对面,和他打个招呼。"
(2)练习外圈幼儿到里圈找朋友。
双圈游戏时,我们请里圈的幼儿蒙眼睛,外圈的幼儿到里面找朋友。
师清唱后面部分,指导幼儿玩游戏。
(3)交换朋友后,教师清唱幼儿完整玩一遍游戏。
有问题说问题。也可以问幼儿"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杨老师?"
(4)完整听音乐游戏一次。
提示幼儿"外圈的孩子请摇摇手找下一个好朋友,里圈的幼儿请原地摇摇手等待新朋友的到来"。
(5)完整听音乐游戏四次。
5.总结。
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朋友,也找到了许多快乐,那今天就玩到这儿,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乐于表达的欲望。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好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
3、能用“我用**颜色做**送给你”的句式进行语言交往。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人手一张玻璃纸(红、黄、绿)
活动过程:
一、看看彩色世界,引出故事名称。
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有色玻璃纸观看周围的景物。
2、幼儿交换玻璃纸,并自由讲讲“我看到了**颜色”。
教师:小朋友,你看到什么彩色的房子?
二、教师一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引入:听说有三只老鼠有一样神奇的.东西可以变魔术的,他们也来帮助小猪了,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帮助他的。
2、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小灰鼠捡了一片什么颜色树叶,小黄鼠,小白鼠呢?
3、教师出示图二:提出问题:
小白鼠用什么颜色的树叶盖了一座什么房子?
小灰鼠用什么颜色的树叶盖了一座什么房子?
小黄鼠用什么颜色的树叶盖了一座什么房子?
小猪回来了,它看到树叶房子,会说什么?
4、教师出示图三:“小猪的三间房子用来干什么?”
5、教师出示图四:“过了几天,小猪送给了好朋友什么呢?”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再次欣赏故事
2、教师小结:瞧!好朋友之间就要像小老鼠和小猪一样,你的心里想着我,我的心里想着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好吗?
3、以“小老鼠要吃五彩米饭”引导幼儿尝试编:“我用**颜色的树叶变**米饭送给小老鼠”。
引入:刚刚小老鼠用神奇的树叶变了三间房子送给小猪,现在小老鼠肚子饿了,你知道小老鼠最爱吃什么吗?(米饭)可是小老鼠说今天想换换口味,想吃各种颜色的米饭,你想用什么颜色变米饭送给小老鼠?
四、给朋友送礼物
教师:小猪和三只小老鼠做好朋友,它们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做成礼物送给好朋友,大家都很快乐,我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做成礼物送给好朋友,好吗?
中班教案 篇5
制作目的:
学习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制作对象:
八爪鱼
制作准备:
红色、白色、黑色橡皮泥、剪刀。
制作过程:
1.取一坨红色的橡皮泥;
2.将这坨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
3.将这个红色的橡皮泥球,压扁,做成饼状;
5.再用白色和黑色橡皮泥做成八爪鱼的眼睛,给八爪鱼安装上吧,这样八爪鱼就做好了。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八爪鱼的橡皮泥手工制作方法,根据上面的这些提示,孩子们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吧,看看谁做得最好。
中班橡皮泥手工教案 例2
材料准备:
黄色橡皮泥、绿色橡皮泥、橘色橡皮泥、牙签。
捏制过程:
1.小朋友现将自己准备好的.橡皮泥在手中揉捏一下,让橡皮泥变得柔软,放在塑料袋中保存;
2.小朋友先取出橘红色的橡皮泥,用手将其捏成圆饼状;
3.用牙签在圆饼状的橡皮泥上压出格子状,压的时候,要斜着进行,保持格子状是菱形;
4.再取出黄色的橡皮泥,将其分成几个小部分,分别将其捏成花瓣状;
5.将绿色的橡皮泥取出来,做出花杆和叶子,注意叶子上面,要用牙签压出纹络;
6.将做好的花瓣和叶子捏合在之前做好的圆饼上,一个有意思的向日葵就捏好了。
制作总结:
这个手工向日葵的橡皮泥捏法,适合于呢岁以下的宝宝,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宝宝通过实际操作,真正认识更多的事物。
这个向日葵看起来很有朝气,小朋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好爱,捏出各种小物品,感兴趣的小朋友抓紧试试自己的手法吧。
中班教案 篇6
分析:
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
目标:
1、培养幼儿绘画写生的兴趣,协助幼儿学习画面布局。
2、发展幼儿初步的对比比较、自我评析和空间知觉能力。
3、在自主的尝试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感受色彩对比。
重点:
画面布局。
难点:
一棵树与小树林画面布局的不同。
环节:
一、观采、激发尝试的兴趣:
抬头观察树叶的茂密和绿的'色感,了解夏天是植物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
二、观条一棵树,了解尝试方法:
自己选一棵树,先从远处看,它整个的形状怎样?然后再走近看看,它的树干怎样?树枝和树叶怎样?
三、尝试画一棵树:
1、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鼓励幼儿不懂、不会就问。
2、画完后,找自己所画的树比一比,不够好可以回来修补。
四、尝试画小树林:
1、教师示范放置小树,使幼儿理解小树林和一棵树的不同,并学习布局。
2、幼儿作画。画完后自己将作品钉在展示板上。
五、尝试评价:
提供多种评价标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红星。哪张画像小树林?哪张画中的树最像夏天的树?哪张画中的树画的和别人不一样?添画的说出想法。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种多样的冰激凌,感受其味道的不同。
2、知道好吃的冷饮不能多吃,认识到贪吃冷饮对身体的伤害。
活动准备
1、冰箱、各种冰激凌、模拟“冷饮店”。
2、《冰激凌小姑娘》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实录
第一阶段
1、教师启发幼儿围绕“天气热了,你想吃什么?”展开自由讨论。
幼儿小结:喝饮料、吃冰激凌、吃新鲜的水果、喝白开水......。
2、引导幼儿道“冷饮店”去购买冰激凌。
购物浅谈话,提出要求。
幼儿分组逛“冷饮店”。可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冰激凌,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请营业员(教师模仿)重点地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冰激凌。鼓励幼儿购买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第二阶段
1、请幼儿品尝冰激凌
你吃的.冰激凌叫什么名字?味道g什么样的?
幼儿回答:小布丁、老冰棍、雪莲、水果喳喳.......,是奶油味的、草莓味的、菠萝味的......。
2、引导幼儿说说平时自己还吃过那些冰激凌?是什么味道的?还看见过那些冰激凌?
幼儿小结:
3、边出示挂图边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贪吃冷饮对身的伤害。
提问:这个小姑娘为什么叫冰激凌小姑娘?最后为什么小姑娘感到肚子疼了?吃冰激凌应注意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夏天应吃什么感到凉爽而且不伤害身体?知道炎热的夏天应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乐曲“小看戏”的欢乐、诙谐的情绪,并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2、启发幼儿倾听“小锣”的音色,教会幼儿演奏方法,并集体合奏中保持演奏速度。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练声:《数青蛙》、《只要妈妈露笑脸》、《蝴蝶找花》、《幸福拍手歌》。
律动:《摘果子》、《笑一个吧》、《我来教你跳个舞》。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帮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这首乐曲吗?还记得吗?
师:那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吗?(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乐曲的名字叫《小看戏》。)
2、教师再次弹奏乐曲,引导全班幼儿跟随乐曲完整的打节奏做拍手、拍肩、跺脚的动作。
师:那请小朋友听好音乐,整齐地打节奏!
3、引导幼儿学习用乐器打击乐曲。
①教师出示小锣、钹,介绍乐器名称并让幼儿倾听小锣、钹的音色,教师示范如何拿锣,右手用小缒敲击锣的中心等要领,幼儿集体做敲小锣的模仿动作。
师:今天朱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乐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乐器应该怎么用呢?
②幼儿分组讨论。
师:拍手时用什么乐器来演奏?拍肩时用什么乐器来演奏?跺脚时又该如何演奏?
注:全体幼儿做拍手动作,教师在幼儿拍肩时,加入锣声,烘托诙谐情绪,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结:这首乐曲来自中国东北一首有名的`民间乐曲,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很欢快的乐曲。我们还要带很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奏。
4、幼儿进行合作演奏。
①教师哼曲子,幼儿轮流演奏。
②幼儿拿已准备好的打击乐器,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并注意倾听乐器声的欢快与风趣。
③交换乐器练习。
④请小朋友当指挥全体幼儿演奏乐曲。
重点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演奏的好听、统一,怎样看指挥演奏?”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2、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描述的快乐的新年,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句,并且掌握“新年,就是XX”的句式。
活动准备:关于诗歌内容的彩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元旦)对呀,再过几天就是元旦节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新年就要来到了。你们喜欢新年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新年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做《新年》,我们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1.师朗诵诗歌一遍,问:你在诗歌里边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自己在诗歌里听到的东西,畅所欲言。)
2.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你们要仔细听,诗歌有没有告诉我们新年是什么?
提问:
A.诗歌里的“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个梦,梦到新年到了。坐上飞船到天上去游玩)—教师一步步引导,最后出示挂图。
B.我到了天上碰到了谁?(星星、月亮、太阳)—将星星、月亮、太阳的小图贴到大挂图上。
C.星星说新年是什么?(新衣新帽)
月亮说新年是什么?(糖果玩具)
太阳说新年是什么?(快乐和进步)—贴上对应的小图。
D.你们知道什么叫“进步”吗?(进步就是学会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是懂得更多的道理,更有礼貌等等)小朋友们希望新的一年自己有什么进步呢?
三、学习诗歌朗读:
1.结合挂图,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一遍。
2.师: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读星星、月亮和太阳说话的'时候,语气有什么变化,哪个轻一点,哪个重一点?(星星—细声,月亮—大声,太阳—高声)细声,大声和高声有什么不同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集体朗诵,注意用不同的语气朗诵相应的诗句。
4.分角色朗读:指定三个幼儿来扮演星星、太阳和月亮,教师和其他幼儿念剩下的内容。
四、掌握诗歌中句式:(建议:改成创编)
师:诗歌里面我们问星星、月亮和太阳,他们的回答都是新年,就是什么什么。刚才老师已经问过小朋友们你们眼中的新年是怎么样的,现在请你们像诗歌里的星星、月亮和太阳那样告诉老师你们觉得新年是什么好不好?(让幼儿用“新年,就是XX”来回答)
五、总结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教学大纲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简单的音乐技能;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游戏《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感教材。中班幼儿对妈妈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样每天呆在妈妈的袋袋里,与妈妈做游戏。
活动目标
1、提高对音乐游戏的兴趣,创编与同伴不同的亲热动作,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2、能按音乐节拍做蹦跳步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
3、初步掌握音乐游戏的基本玩法,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此音乐游戏的玩法。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相应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袋鼠的图片、袋鼠音乐。
2、袋鼠妈妈的头饰一个,袋鼠的头饰若干,狼的头饰一个,玩具枪一个、白头巾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音乐有节奏地做拍手、捻指、蹦跳步等动作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呀?(袋鼠),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集体拍手唱《袋鼠》。
(2)以接唱的方式再次复习歌曲。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师:请小朋友看,老师唱的时候用这个动作表示,老师做请的动作,小朋友唱。
2、学袋鼠跳。
(1)学习蹦跳步。师:(戴头饰)袋鼠妈妈来了,刚才听见乖乖们唱的可真好听啊,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那你知道我们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吗?让所有幼儿都学一学并点评两名幼儿。(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两腿屈膝,两脚蹬地跳起,落下时前脚掌着地,两膝弯曲,要轻巧而有弹性。)
(2)教师示范蹦跳步,幼儿学习。师:小袋鼠们一起来和袋鼠妈妈去森林里吧!(请幼儿听音乐,跟随教师学做蹦跳步)(教师放录音一遍。)
3、幼儿两人一组做蹦跳步。
(1)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当袋鼠妈妈,一人当小袋鼠,小袋鼠在前袋鼠妈妈在后,一起来做蹦跳步。(要求幼儿已经会听前奏提醒幼儿两人动作协调一致,同时一下一下地跳,每小节跳一下)(教师放录音一遍)。
(2)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袋鼠和妈妈“相亲相爱”。师:袋鼠乖乖很喜欢妈妈,和妈妈相亲相爱,袋鼠宝宝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现和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引导幼儿想出相互抚摸、拍打、搂抱等动作)袋鼠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和妈妈相亲相爱。(教师放录音一遍。)
4、玩游戏《袋鼠》。(取头饰)
(1)教师讲述故事:今天天气可真好,袋鼠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一蹦一跳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妈妈和宝宝相亲相爱,他们互相拥抱、互相抚摸非常高兴。正在这时,森林里来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寻找着小袋鼠。幸亏猎人叔叔及时赶来,举起枪“砰”的一声把大灰狼打死了。小袋鼠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和妈妈一起相亲相爱了!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师:“这个故事有趣吗?老师还能把这个故事编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呢,老师给你们教一教吧。规则音乐一时,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妈妈,双手搭在前者身上,两人同时做蹦跳步,每小节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时,两人相对拥抱,互相拍拍、抚摸,表示两人相亲相爱。到结束句时,袋鼠一起蹲下不动。音乐二时,大灰狼听音乐按节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样子。等音乐结束,猎人“砰”开枪,“大灰狼”一下倒地装死。猎人说:“大灰狼晕了,袋鼠出来吧!”袋鼠们又做蹦跳步继续游戏。
(3)第一遍游戏请四五组幼儿玩,教师当袋鼠妈妈,配班教师扮演“狼”,请能干的幼儿扮演“猎人”,提醒幼儿“狼”出来时,“袋鼠”们蹲下不动。音乐再响起时,提醒“袋鼠”们按节拍做蹦跳步上位。(教师完整放录音一遍。)第一遍游戏结束后教师简单讲评。
(4)第二遍游戏,全体小朋友一起玩。请个别的幼儿扮演“狼”和“猎人”。师:谁来扮演?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时袋鼠妈妈带领小袋鼠们离开活动室。(教师完整放录音一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学唱 《袋鼠》歌曲,让幼儿能按节拍协调做蹦跳步,再让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幼儿在这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让幼儿肢体动作表现袋鼠走路的神态,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以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袋鼠蹦跳和袋着宝宝的神态,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这时,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兴趣激发了出来。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幼儿自发地创编出和自己的妈妈亲昵的动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2-11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15
中班教案【经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