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30 09:20:13 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大班数学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大班数学教案9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魔力地砖铺路,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个人操作和合作操作中,学习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3.在游戏中体验互助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魔力地砖(四组)、起点5个、城堡图片5个、邀请函4封、小动物铺路材料(人手一份)、装扮道具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神奇的地砖,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扮演地砖国国王,在黑板上出示魔力地砖,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和条纹。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地砖国国王!我呀发明了一种魔力地砖!给你们瞧瞧它的神奇之处吧!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地砖呢?(六边形)你还看到了什么?(红色的'线)

  (二)教师示范:帮助小鹿到达城堡教师出示小鹿铺好的魔力地砖,师幼合作帮助小鹿到达城堡。

  教师:今天我的城堡里要举行化妆舞会!收到邀请函的小朋友和小动物可以参加!看!猜猜看邀请函里装着什么?

  教师:看这边小鹿已经铺好了一条由森林通向我城堡的路!我们来跟它先来走一走!

  (三)个人操作:帮助小狗和小熊到达城堡

  1.教师出示操作卡,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看!这里还有其他小动物需要你们帮忙!是谁呀?(小狗和小熊)它们想尽快到达城堡!

  2.请四位幼儿上来介绍。

  教师:小狗和小熊(实物)很开心,对我说,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国王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铺的魔力地砖路?谁想拿着上来介绍呢?

  3.幼儿获得邀请函。

  师:我们来数一数用了几块魔力地砖?真棒!为了感谢你,我也送你一封邀请函(红色的),待会请你和好朋友给自己铺路吆!

  (四)合作操作:小朋友也到达城堡,参加舞会

  1.幼儿分组合作,利用邀请函中的魔力地砖铺路通向城堡。

  教师:现在4种颜色的邀请函说了,它想和颜色相同的小朋友一组,一起合作用魔力地砖铺路,到达我的城堡来参加舞会!城堡的前后左右四扇门已经为你们打开!红队从红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左边的城堡为胜利,绿色从绿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右边城堡。黄色从黄色的起点出发到达这个城堡,蓝色从蓝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后面的城堡!成功到达各自的小城堡后,就请坐在位子上休息!天渐渐暗了,小朋友们赶快结队铺路吧!

  师:呀!我的城堡里坐了这么多小客人呀!我太高兴了!化妆舞会快开始了!请客人们选好自己的装扮,和国王我一起尽情跳舞吧!

  2.师幼在音乐中,戴上装扮,尽情跳舞!

  活动延伸:

  玩一玩走迷宫的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

  教学准备

  数字1-10卡片若干、动物图片、棋子、插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小动物来排队

  孙悟空发礼物,每个孩子一个数字卡片。当孙悟空说"呛呛呛呛呛"时,幼儿四散跑或走,

  当孙悟空说"呔"时,幼儿要立刻按1-10的顺序排好一队,要求从左到右排列。

  可以反复玩几次,练习1-10数序的排列。

  二、游戏二:找朋友

  1、幼儿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后,孙悟空带着幼儿说儿歌:

  小猴小猴转一个圈,小猴小猴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

  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三、游戏三:小动物住哪里?

  1、孙悟空请来小动物做客:(猴、猫、狗、马、牛、羊、ji、鸭、蛙、蜂)

  将10种动物分别放在教师演示板上的1-10数字下边的格子里。

  2、小动物住在哪间房子里,哪个数字就表示哪个小动物。

  如:小猫住在5号房间,5就代表小猫。

  四、玩法:

  1、老师学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出代表小动物的数字;

  2、老师说数字,请幼儿说出数字代表的小动物的叫声;

  3、老师学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出这个小动物两边相邻的邻居是谁;

  4、老师学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出这个小动物两边相邻的数字是几。

  五、活动结束

  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给幼儿发贴纸。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有很多爸爸妈妈课余的知识指导,简单的数字1和2幼儿基本认识,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多幼儿似懂非懂,我选择了学习“1”和“2”这个活动。对于刚入园三个月的幼儿,我从他们感兴趣的水果入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创设了“摸一摸”的游戏、分组自选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会手口一致点数2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认读数字“1”“2”,初步理解数字的意义。

  3、能根据实物范例、圆点卡片、数字卡片等取出相同数量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数字“1”“2”卡片。(2)糖果罐(罐子上贴一个或两个糖果标记)、小篮子(篮子上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子(瓶身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盖上贴着1或2的数字标记),珠子和自制的糖果若干。

  2、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认识*“1”和“2”》.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中的苹果和梨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老师带来了水果,看看都有什么水果?

  2、出示水果图片,学习“1”、“2”。

  学习“1”。

  拿出一个苹果卡片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几个苹果?”(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苹果。)

  学习“2”。

  (1)拿出一个梨卡片贴在苹果下方,提示:“黑板上有几个梨?”(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梨。)

  (2)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导幼儿说出:“一样多”。

  (3)再拿出一个梨贴在第一个梨的旁边,引导幼儿直观感知1个梨添上1个梨是2个梨。

  (4)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现在有几个梨?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3、认读数字“1”和“2”,初步了解数字的意义。

  认读数字“1”。

  (1)出示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认读,说说1像什么。

  (2)将数字贴在苹果旁边,让幼儿知道1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表示。

  认读数字“2”,引导幼儿认读,说说“2”像什么。

  将数字2贴在梨旁边,让幼儿知道2个梨可以用数字2表示。

  4、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积木放在盒子里,教师出示“1、2”数字卡片,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相应数量的东西。

  5、分组自选活动。

  第一组:装糖果。投放贴有糖果标志的罐子,让幼儿根据罐子上的糖果数量,装入相应数量的糖果。

  第二组:装珠子。投放贴有圆点标记的小篮子,让幼儿根据圆点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珠子放入篮子中。

  第三组:盖瓶盖。投放画有一个或两个圆点,大小相同的瓶子两个,让幼儿根据瓶子上的圆点,匹配贴有相应数字的瓶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将“装饼干”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操作练习。

  2、将“装糖果”“装珠子”“盖瓶盖”等活动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操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设计意图:

  计算活动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为了能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好,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动画片活动时间,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之类的动画片兴趣浓厚,尤其是它们住的城堡、宫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设计了《学习2的加法》这节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边拿边说,实现其满足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同时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能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计算的乐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保护了幼儿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20以内数字进行顺序排列,帮助幼儿进一步对20以内的顺向唱数顺序进行认知和熟悉。

  2、帮助幼儿理解顺序排序中数字间的增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在进行此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挂图,引导幼儿复习情境主题“糖果店”的相关内容,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说一说。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三组不同的数字序列(例如:2→3→□→5→6→7 ;11→□→13→14→15→□;□→16→□→18→□→20),每组序列中选若干个数字位置留空。

  (2)把1~20数字卡贴在黑板右下角。

  (3)《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幼儿用书大班下学期(一)p10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用小故事导入情境,并出示小动物形像:“小朋友们好,你们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宝宝兔),大家高兴不高兴?”

  2、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序列,并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第1个序列。

  教师:“今天宝宝兔给我们带来了数学王国的数字宝宝,你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都是好朋友,它们手拉手来到这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哪个数字没有和它的好朋友拉手阿?”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说出那个数字后面的数字是几。

  活动说明:在这个环节重点是帮助孩子理解数字前后之间的关系,理解前面的数字比这个数字少1,后面的数字比这个数字多1。鼓励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表达出来。

  3、“宝宝兔想请一个小朋友帮帮忙,谁愿意从这些数字里把它的好朋友找出来?”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进行操作,从右下角1~20的数字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并把它贴在数列空白的位置上。

  4、以同样的游戏玩法进行后两个序列的'操作,帮助幼儿巩固顺序唱数、点数、以及对20以内序数的经验。

  5、翻开儿童用书第10页,引出书上的练习题。

  按照活动规则,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进行第1个序列的练习,然后让幼儿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说明:在进行最后一个序列时,由于本序列第一个数字空缺,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先从题目已经写出来的数字开始作答。如:10前面的数字是几?后面的那个数字是几?13前面的数字是几?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加强引导,帮助幼儿理解并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数字的唱数顺序和数字间的增减关系。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2、大胆想象,尝试运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拼出各种图案。

  3、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课件。

  2、电脑若干台。

  3、三角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身体变变变”。教师说咒语,幼儿变成相应的物品。

  2、师:有一位懒惰的魔法师,他想制作一种魔法药,只要吃了这种魔法药,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二)教师讲述故事,初步巩固图形的特征。

  1、教师讲述故事至“猫竖起爪子扑向阿姨。”提问:你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2、师:看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3、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

  (三)尝试探索图形之间的转换。

  1、继续讲述故事至“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她想变出一只会飞的大鸟”,可是,圆圆的饼干怎样才能变成小鸟呢?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完成小鸟的拼图。

  3、幼儿探索:你能把三角形和正方形变一变吗?

  4、继续讲述故事至“咱们避开乌鸦群到湖对面去吧”,可是,她们怎么过河呢?

  5、幼儿探索:用三角形拼成其他图形。

  (四)幼儿创意拼图。

  1、师:魔法师知道哈哈阿姨逃走了,变成了凶恶的大灰狼追了过来,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动物吧。这次,阿姨会变出什么厉害的动物呢,我们也来试一试把。

  2、幼儿两人一组,在电脑上进行创意拼图。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评价。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更多的几何图形卡片,供幼儿自由拼搭、分合。

  附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从前有一个懒惰的魔法师,他非常非常的懒,所以他决定研究一种只要念了咒语就什么都能实现的魔法药,可是他又懒得自己动手做。于是他念起了咒语“天灵灵,地灵灵,给我一个手艺好的厨师,耶!”说完,就出现了一个正在拷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命令哈哈阿姨制作魔法药。哈哈阿姨做完魔法药,魔法师就把阿姨的饼干全吃了,又香又脆真好吃。魔法师说:以后你就住在这儿给我拷饼干吧。阿姨听了非常生气,就把魔法药全喝光了,魔法师一气之下就把阿姨关了起来。

  有一天趁魔法师睡觉的时候,阿姨偷偷地溜了出来。这时,在门口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阿姨这才明白,原来她吃了魔法药,可以实现任何魔法。

  但是打开门后阿姨惊呆了。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的几个掰成两半。“圆圆的饼干,半圆的饼干啊,都聚在一起变成一只大鸟吧,耶!”念完咒语,饼干变得越来越大,真的变成了大鸟。

  大鸟带着阿姨经过一片三角形的树林,来到了湖边。阿姨对着三角形念了咒语,“长三角、宽三角、大三角、小三角,都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帆船吧,耶!”刚念完咒语,这些三角形就开始移动,“砰”的一下变成了帅帅的大帆船,阿姨和伙伴们坐在帆船上,飘到了湖对岸。

  这时,睡醒的魔法师追了出来,他变成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阿姨看着这么多的图形,这次她会变成什么才能逃脱魔法师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很高,幼儿在圈一圈、分一分、转一转、扔一扔等活动中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体验探索发现事物规律的成就感。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互补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进行7的分合。

  3、通过动手操作,发现7有六种分法。

  活动准备

  1、花朵图片7个;黑板。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花7朵、操作单、马克笔。

  活动过程

  1、游戏“碰球”,帮助幼儿复习6的组成。。

  2、送花,引导幼儿感知7的组成与分解。

  (1)幼儿将花分别给小猫和小兔,探索7的分解、组成。

  指导语: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看看我们每人有几朵花?让我们把桃花儿分给小猫和小兔,可以有几种分法,并将你的方法记录在操作单上。

  (2)集体交流、讨论7的分合分法。

  在黑板上展示几名分法不同的.幼儿的操作单,并请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分法,并请幼儿比较、讨论,哪种分法最好,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最简便的方法中的实物递增、递减关系,找出分成的两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小结:一个总数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其中一个部分数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数则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都一样。用这个方法能将数分得又快又正确,也不会漏掉任何一组分法。

  3、幼儿操作,巩固练习7的分解组成。

  (1)游戏“涂一涂”

  使用红、绿两种水彩笔将操作单中的花涂上颜色,要求每次两种颜色的数量不一

  样。

  (2)游戏“猜棋子”

  先做完操作单的幼儿拿着操作单去找一位实习老师。实习老师在检查好操作单后,每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拿7朵花儿,一人将7朵花儿分放在两只手中,请对方看一只手里的花儿,猜另外一只手的花儿数,直到猜完6种分法。换一人拿7朵花儿,用相同的方法请对方猜一猜。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钟面数字与指针表示的意思,以及在钟面上看整点和半点。

  2.了解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几台不同样式的时钟(如外形不同、指针数量不同、刻度表示方法不同等),玩具钟若干。

  2.整点记录表(见操作材料包“下课10分钟”)。

  活动过程:

  一、看时间

  1.讨论:时钟有什么用?这些中有哪些不一样?(如外形不一样、钟面有方有圆、指针数量不一样等。)

  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如1—12个数字,时针,分针等。)

  2.区分时针和分针,谈论他们不

  3.同的功能。

  二、学习认整点

  1.讨论:现在是几点钟?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钟面上一共有12格,每一个代表不同的时间;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数字就是几点钟。

  三、拨时钟

  1.教师与幼儿共同拨弄时针,分辨准确的'时间。

  2.幼儿两人一组,玩玩“我说时间你来拨”的游戏。

  3.在已能辨认整点的基础上,适当出现“半点”,让幼儿尝试拨“X点半”,辨认“X点半”;从中面上分辨是超过了“X点”还是没有到“X点”。

  活动延伸:

  1.利用“整点记录表”,版主幼儿建立时间与自身生活的联系,如8:00来幼儿园、11:00午餐、4:00回家等。

  2.在区角中投放相关游戏材料,支持幼儿开展“看看拨拨”(看时间,拨钟点)、“连连看”(时间与相应的时间相联)等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1-1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9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20

大班数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