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31 09:27:2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说到林则徐,我们会想到“虎门销烟”、“忧国忧民”;说到祁黄羊,我们想到的是——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板书】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写。

  2、这些是悼公赞扬祁黄羊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悼公的这段话吧!

  【出示】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指名几个人读,怎么读好?读出什么?(感动、敬佩、赞叹)

  二、理解“外举”和“内举”

  1、“外举不避仇”中“举”是什么意思?“避”、“仇”怎样理解?

  (“举”是推举、推荐;“避”是避开、回避;“仇”是仇敌、仇人,文中指解狐)

  连起来怎样解释呢?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推荐外面的人不避开仇敌,推举自己的人不避开亲人。)

  2、悼公让祁黄羊做什么事?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谁读得更像一位国君?

  指导读。全班齐读。

  3、练习:用“重”字组词

  【填空】:

  在军队中,中军尉职责( 重大 ),所以决定人选的事非常( 重要 )。 对于这件事,悼公十分( 重视 ),悼公( 尊重)祁黄羊的意见,问的是谁能担此( 重任 )。

  4、还有哪儿用到了含有“重”的词语?

  (祁黄羊的两次“郑重地说”以及“不能不慎重” )

  5、【出示】: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1) 【板书“郑重”】“郑重”就是严肃而认真,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显得很“郑重”呢?探究“很”和“只有”。

  (2) 指导读好两句话。

  6、当悼公听到这两句话后有什么反应?

  指导理解“深感意外”和“十分惊讶”。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表现在哪儿?

  理解四个问号。(前面是一个反问句一个疑问句,后面是两个反问句)

  指导读出惊讶、疑惑的语气。

  7、是啊,祁黄羊的提议太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解了,难道他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吗?如果是他的亲人长辈听到他提议解狐当中军尉,会怎么样?

  (有责备——你这个不肖的儿子,你难道不想着报仇雪恨吗?

  有担心——万一解狐上台以后恩将仇报,反过来陷害你呢?你不是自讨苦吃吗?)

  是啊,大家都为此深感意外,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当老百姓听说祁黄羊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大官,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还以为祁黄羊是个好官呢,还不是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儿子!真是太偏心了!)

  8、看来悼公的担心不无道理。那么,祁黄羊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 【板书“慎重”】理解“慎重”。体会“不能不”的语气比“一定要”更加强烈。

  (2) “只是想”和“压根儿就没去想”的强烈对比。

  教师点拨:祁黄羊心里一心想着的是中军尉的人选事关国家的兴亡,心里想的是国家的`利益,这就是“出以公心”。这里的“公”指的是什么?(“国家的利益”)

  (3) 你读懂了祁黄羊的话了吗?再次朗读体会。教师相机评价。(你真是祁黄羊的知心人呐!)

  9、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后,他们能理解祁黄羊吗?他们分别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10、所以十分信任祁黄羊的悼公在听完后,深受感动,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出示,再次朗读】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三、总结课文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以后把这则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

  四、作业布置

  1、用上我们积累的成语,写几句你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2、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对文中感兴趣的人物和段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鹅妈妈以及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为什么翅膀受伤的鹅妈妈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鹅妈妈的故事》。

  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领读课文

  3.自由读文,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认识生字

  1.生字朋友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认识吗?

  2.“我是小老师”

  生教读字音,并组词。

  3.“小小火车开起来”

  开火车读字

  4.你喜欢哪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经验交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四、情感体捂

  生字回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己读、同桌读、指名读。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读课后“读一读,说一说”中的短语

  二、分段朗读课文

  1.多中形式读第一自然段,熟读成诵

  2.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鹅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3.朗读第二段,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4.在鹅妈妈的翅膀下,小鹅们在想什么?读第三段

  (1)找出写它们的句子读一读

  (2)找出可以感受鹅妈妈伤很重的句子,读一读,想象鹅妈妈在风雨中面临着怎样的情景?

  5.风暴过后,小鹅们什么样?鹅妈妈什么样?读第四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小鹅的欢快和鹅妈妈艰难的样子。

  6.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谈谈为什么受了伤的妈妈会对儿子这样说?

  7.小组说,代表发言。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升华。

  四、联系生活说说,妈妈保护你的感人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字卡

  2.开火车读词语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见课后

  整体把握课文,并培养学生独立的预习能力

  灵活的采用游戏的方法识字,巩固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

  由词语引入读文

  培养读书动脑的习惯

  发挥小组的作用,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关心母亲。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理解课文说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假如你在街上和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圈画生字。

  3.学习生字

  城:左右结构 形声字 城市、城府、城镇

  牵:上中下结构 部件组合法 牵挂、牵牛花

  掌:上中下结构 掌握、手掌、掌心

  围:半包围结构 口字部 形声字 包围、围棋、周围

  笑:上下结构 竹字头 笑话、苦笑、苦笑不得

  善:数笔划方法 注意笔顺 善良、善事、善后

  淡:左右结构 平淡、清淡、冷淡

  互:数笔划方法 注意笔顺 互相、互助、互生

  4.指名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多种方式读课文,以读代讲: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二、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画出描写妈妈眼睛的句子,读一读。

  2.画出描写妈妈头发的句子,读一读。

  3.画出描写妈妈手的句子,读一读。

  4.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5.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妈妈头发、手、眼睛都是什么样的吗?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三、如果,你的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围、牵、善、互”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在讲读课文中)

  2.读一读:简单说说“掌上明珠、哭笑不得、善始善终、惊慌失措”各词的含义;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写一写,积累词语

  4.做一做

  (1)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爸爸),在下面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三、板书设计:

  课 件 温柔的手

  生 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难点是有些字音不容易读准。

  课前准备

  1.投影片、蛐蛐标本。

  2.生字词卡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20课明明上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你们在上学时,有没有因为贪玩而迟到过?今天我们看看明明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迟”、“室”的母是翘舌音,“刚”的韵母是后鼻音。课文中的'“着”是多音字,在“走着”中读zhe,在“找不着”中读zháo。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早上,明明在上学路上发现了一只蛐蛐。)

  出示蛐蛐标本,简要介绍蛐蛐特点,请玩过蛐蛐的学生讲讲怎么玩蛐蛐。

  出示句子:“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指名读句子,读了句子后,你知道什么?(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蚰蚰也很有经验。所以他能从蛐蛐叫声中知道是一只好蛐蛐。)

  明明发现了一只好蛐蛐,这时他心里会怎么想?这一句应该怎么读?(要用高兴的语气来读,“好”字要读得稍重些)

  齐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声自由第二自然段,找出课文中表示明明捉蚰动作的词,用笔画下来。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出动词,教师板书:走、扒、捂、追、找。指名做“扒”、“捂”的动作。

  课文中哪个词语讲明明仔细找蛐蛐?(扒来扒去)。

  这一段讲明明捉蛐蛐从开始到后为心情是不同的,应该怎样来读这一段?(第一句要读出他兴奋的心情,第二句要读出他紧张的心情,第三句要读出他惋惜的心情。)齐读、个别读。

  4.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小文是怎样帮助明明的?明明又是怎样做的?

  指导朗读小文说的话。(“迟到”要读重音,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

  5.读最后一段,出示思考题:明明有没有迟到?明明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明明看着小文笑了,有两层意思,一是感谢小文的提醒和帮助,二是庆幸自己没有迟到。)

  6.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他高兴地看了看小文笑了。

  7.指导朗读。第一句要读出紧张的气氛。第二句读得稍慢,体现出明明轻松愉快的心情。

  8.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字词卡片,齐读、个别读。

  二、先放课文朗读的录音,再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扒”、“拍”、“课”这3个生字,你们能不能自己分析字形?(利用已学过的偏旁和独体字分析字形)

  教:右面是“攵”不是“文”。

  室:上面是宝盖儿,下面跟“到”的左半边基本相同,只是最后一笔把提改成横。

  2.指导写字。

  扒、拍、课:左窄右宽。

  刚:左宽右窄。

  教:左面的上竖和下钩要在同一直线上,右这的捺要和撇对称。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影子桥》是一篇散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描写的家乡的桥。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课文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6个:拱、待、蹿、逐、钓、吆。写字10个:桥、修、颜、模、追、逐、藏、猫、钓、牌。

  课后有个思考题:你见过桥在水中的倒影吗?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倒影?意在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到影子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感情。

  教学建议:

  这篇散文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家乡的桥。

  第一段交代影子桥的位置和历史。第二、三段写站在桥上俯视,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说是写影子桥的得名。第四、五段写坐在桥下看影子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后面写我爱影子桥。

  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因为这座桥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影子。课文第二段、第四段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尤其是第四段,水里的鱼儿在影子桥上互相追逐,蹿上跳下,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

  文中把水面比做奶奶的脸,认定石拱桥待在这里是为了照自己的影子,诸如此类,这样一些地方,语言非常儿童化,充满情趣。

  全文没有人们的欢声笑语,甚至没有直接写第二个人,不适合高声朗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低低的`声音、慢慢地读,仔细品味。

  第四段可能有些学生看不懂,教师可以在这里点拨一下: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追去呢?或者看看上一段写了什么。

  本课要写的字笔画较多,可以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比如出示课题时写桥。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模()样()模()样

  ()模()样()模()样

  二、读课文,填空。

  站在桥上,河水水底有,还有。风儿吹来,水面像,起了好多好多的皱纹。水下在晃动,跟石拱桥。

  三、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里。

  ()河上有一座石拱桥。

  ()听爷爷说,这桥很老了。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桥上有四个石狮子。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是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孩子,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见过哪些桥呢?(学生谈自己见过的桥)

  2、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座特殊的桥,在丁丁家门前,丁3丁叫它影子桥。

  教师板书课题:影子桥,注意桥的写法,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教师检查词语。

  (1)学生自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

  (3)学生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教师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钓、钩,让学生认读,组词。

  5、利用生字卡片,认读要写的字。

  一、细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可用铅笔画出有关的字词。

  3、全班交流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说边把自己知道的画在黑板上。如:学生说有石拱桥、小鱼、木牌、起了好多波纹、河边有小草和大树等,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在黑板上。

  水里除了鱼还有什么?(石拱桥的影子)

  4、站在石拱桥上往下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下一座桥在晃动,跟石拱桥一模一样。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听了他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老师范读。

  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边读边想象,自己试

  试着读读好吗?

  (4)学生自己练读。

  (5)再指名读。

  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鱼在

  水里游来游去。

  5、桥下这么美,影子桥上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课件出示: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它们一怱儿蹿上桥面,一怱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配上活动画面。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你听到了什么?鱼儿是怎么蹿怎么跳的?

  (3)老师朗读,学生做动作。

  (4)指名表演读。

  (5)集体表演读。

  (6)鱼儿除了在藏猫猫,还可能在干什么?

  (7)你喜欢这儿吗?能再美美地读读吗?

  6、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写什么话?

  四、配乐美读课文。

  指名配乐朗读,其他同学用心听用心去感受。

  五、作业

  观察你家附近的影子桥,把它倒影画下来或说给同伴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内容:

  真正的朋友

  设计思路:

  朋友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有了朋友的相伴,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充溢了阳光。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沟通,有的甚至有些自私,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朋友,为给小朋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寻找自身真正的朋友,设计了以“真正的朋友”为题的口语交际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懂得同学间要互相协助,学会理解、宽容,学会与朋友资源,珍惜友谊。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珍惜友情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初步感知“朋友”。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每个小朋友都有自身的好朋友,那么,你和你的朋友是怎样相处的?你能向大家说说你们之间的小故事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价。

  二、听故事,揭示故事主题。

  1.小朋友们,你和朋友温馨的小故事也温暖了老师的心。有这样的两位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个故事。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2.听故事《两个朋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谈体会。

  4.熊来了,他的朋友是怎么做的?熊走了,他又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熊来了——顾自逃跑——自私

  熊走了——笑眯眯——虚伪)

  5.揭示文中主题:能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 分组讨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我们的生活有汹涌澎湃,也有风平浪静,有危机的时刻,有困难的时候,也有伤心的和欢乐的时刻,朋友间还会有些小矛盾小误会……那么真正的朋友这时该怎样做呢?

  2.结合自身的体会小组讨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小组代表汇报推荐。

  4.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朋友要相互真诚相待、要互相宽容理解、遇到困难互相协助、能和朋友资源你的快乐和痛苦……

  5.想象:假如朋友做错了事情,你该怎么办?

  四、 拓展升华,加深感悟。

  1.师生推荐收集的名人珍惜友情的故事。

  2.多篇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感受友情的难得,知音难觅!

  3.多媒体展示:中外名人珍惜友谊的名言。

  有很多良友,胜于有许多财富。——莎士比亚【英】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相互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别林斯基【俄】

  一个朋友,嵌在一个人的心田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样,某一颗星陨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颗星来填满她的位置。——冰心

  多一个真正的朋友,就多一块陶冶情操的砺石,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多一个锐意进取的伴侣。——培根【法】

  4.真心大回放:朋友,我想对你说。(可以是感谢,也可以是道歉……)

  五、课堂小结。

  是啊,友情是珍贵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都应该明白了,只要我们真诚的对待朋友,真心付出,学会宽容,就一定会收获一份美好的友情,不论人生有几多的风雨,朋友一定会如伞相随!

  六、范文阅读文章:

  《平分生命》《犀牛和犀牛鸟的故事》等。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教师范读、原文与译文对照,能读通课文,理解意思,背诵课文,初步培养喜爱古文的感情。

  3.创设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能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

  4.立足“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原因体悟,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5.认识“鄙、曰、恃”3个字,正确书写“乎、鄙、僧”等6个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课文。

  2.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题释义

  1.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和尚穷,一个和尚挺有钱。有一天……(“蜀鄙二僧”故事部分)

  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板书课题:为学)齐读课题,注意“为”读第二声。知道“为”是什么意思呢?“学”又指什么呢?(做学问,求学)。

  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相关资料。

  屏幕出示:彭端淑是清代四川的文学家,他的文章笔力刚劲,气势浑厚,激昂奋进,常给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本文是《白鹤堂文集》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篇,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

  【通过教师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然后自然地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想知道原文中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吗?请你自由地读读课文,借助后面的注释和字典,争取把课文读通顺。然后看看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在写这个故事,请你在自然段前面做个标记。

  2.同桌互读,呈现难点。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读,一个听,纠正字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此字,留待解决。教师巡视,相机把难读字词写在黑板上。交流正音。

  预设:钵、语、蜀之鄙、子何恃而往、亦易矣。

  3.指名朗读,掌握学情。

  请学生再次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刚才交流过的几个字。然后指名请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纠正同学错误的读音。

  【通过同桌互读,指名试读,呈现难读字词,集中解决,为接下来把课文读通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停顿,读通课文

  1.细听范读,边听边画,展示矛盾。

  听着同学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把与你读得不一样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交流不同之处,教师随机在投影仪下画出)

  2.借助注释,探究停顿,读通课文。

  同学们,有些句子读得不一样,就是停顿或者读音有所不同,老师建议大家结合译文,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到底该怎么读。

  预设:

  天下事/有难易乎?(读出问句的.语气。)

  蜀之鄙/有二僧(结合注释知道“蜀”是四川简称,“鄙”是边境的意思。)

  贫者/语于/富者曰(“语”读第四声,告诉的意思,“曰”是说的意思。整个句子的大概意思:穷和尚告诉富和尚说。)

  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我的意思,课文中指穷和尚。“欲”,打算;“之”,到、去的意思)我们还学过类似意思的句子吗?(送孟浩然之广陵)“蜀之鄙有二僧”中的“之”是否也是这个意思?(的)

  子/何恃而往?(“子”,你;“恃”,凭着、依靠的意思。整句话大概意思:你凭着什么去呢?)

  吾/一瓶一钵/足矣。(“钵”,古代盛饭、菜等的陶制器具。整句大概意思: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整句大概意思: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了。)

  3.再读课文,理解意思,讲述大意。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加通顺。

  刚开始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原文的第2自然段,你能看着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先自己试试,然后指名交流。

  【通过借助注释、结合译文能正确断句,读出古文特有的味道。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大意,初步体会文章的故事梗概。】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试着读通了课文,并借助注释和译文学习了“蜀鄙二僧”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贫和尚能够到达南海,而富和尚却不可以到,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作业:

  (1)认读本课要求识写的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2;

  (3)把课文多读几遍,要求读通顺,能准确断句。

  第2课时

  一、复习课文,师生互译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2.老师一句一句说译文,指名学生说对应原文。

  3.师生一起说故事。

  【运用教师范读,师生互译等不同的方式,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为接下来的探究打好基础。】

  二、品读对话,明确其义

  1.定格对话,品味原因。

  导语: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两个和尚身上,想想他们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条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件,“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穷和尚很有信心,非常有勇气。)

  讨论:穷和尚这一路会有哪些困难?(路途遥远。地图展示四川和南海普陀山的距离;合理想象穷和尚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等)

  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

  想当初富和尚也向往南海,计划着买船出行,但至今未能如愿。穷和尚凭着这一瓶一钵竟然敢去。这两个句子该怎么读?学生谈理解后有感情朗读。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也可读出感叹的语气来。

  结果也不一样。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小练笔: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完成后,指名读一读写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3.试着背诵这段话。

  【在品读贫和尚和富和尚之间的对话中,初步读懂两个和尚之间的明显不同之处,通过想象说话,尝试练笔等方式体会贫和尚的坚强意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意思表达出来。】

  三、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1.学习第1自然段。

  作者由这个故事还想到了我们做学问,他在一开头就提出: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师说)不为,(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结:看来做学问难易转换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为”,作者都是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关系。

  (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4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

  (4)练习背诵。

  2.“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说明“事在人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

  3.学习第3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去:距,距离;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副词。反而,却。)

  (3)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贫者能到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把这种反问的语气读出来。

  (4)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人贵有志,事在人为。)

  (5)练习背诵。

  【读懂作者通过对比方式亮出自己观点的行文特色,体会文言文精练的语言特色,明白“人贵有志,事在人为”的深刻内涵。】

  四、落实识字,积累内化

  1.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2.学生独立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教师提示:

  (1)注意“曰”与“日”的区别。

  (2)“鄙”字左边的写法,下面是“回”字。

  3.试着把全文连起来背诵;背给同桌听。

  4.拓展作业:

  (1)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或故事,丰富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卖炭翁(节选)

  教材说明

  〔解题〕

  《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新乐府诗。

  全诗较长,本课只选取前8句。后面的内容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人。德宗贞元十五年中进士,曾作过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封建统治日趋没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白居易大胆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现存白居易诗2806首,共集有75卷,是唐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他的诗分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卖炭翁》属于讽喻诗类。

  中唐统治者,在剥削掠夺人民的做法上有许多“独创”,宫市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统治者派出宦官,用极少的代价甚至不用代价到市场上去强夺民财,美其名曰“宫市”。这种“宫市”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抗议。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一个卖炭老汉的遭遇,以及卖炭翁与宫使的矛盾,揭露了“宫市”的本质是掠夺,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鞭挞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迫害。

  〔结构分析〕

  本课选取《卖炭翁》的前8句。从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4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前两句写老翁烧炭的地点,后两句写老翁烧炭的艰辛。

  第二层(第5~8句),写老翁卖炭是为了养家糊口。第5、6句,指出老翁卖炭为买粮食和衣服,最后两句承接5、6句,写出老翁家境贫寒,盼望炭能尽快卖出,多卖几个钱,希望天气再冷点。

  〔语意理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薪”,可以砍伐了当柴烧的树木。“伐薪”就是砍伐当柴烧的树木,本诗指砍伐能烧炭的树木。“炭”,木炭,是对木柴进行特殊烧制,使其发生变化而成的燃料。“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这两句的意思是:卖炭的老汉,在终南山中砍柴烧炭。这句点明老翁烧炭的地点。“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山高林密,荒无人烟,豺狼出没,在这样环境中烧炭该多么艰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苍”,黑白相间的颜色,本诗指老翁头发花白。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烟熏火燎,老翁已经满面灰尘,两鬓花白,十指变得黑黑的。这两句画出卖炭翁的肖像,也表现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联系上两句,我们可以想象出老翁烧炭的情景:他在恶劣危险的环境里烧炭,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炭中渗透老翁的心血,炭中凝聚着老翁的希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营”,经营,谋求。“食”,指人吃的东西。这两句的意思是: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卖炭的钱用来买穿的衣裳和吃的'食物。诗人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了老翁卖炭的目的,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老翁为温饱而辛劳,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处境。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忧”,担忧,担心。“炭贱”,炭的价格太低了,不值钱。“愿”,心愿,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寒”,寒冷,温度很低。这两句的意思是:可怜老翁的身上正穿着单薄的衣裳,但他却担心炭价钱太低,只盼望天气再冷些。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这位老翁却不然,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之时,还一心盼望天再冷一些,以便人们更需要炭取暖而尽快卖出炭,卖个大价钱。“可怜”表现了诗人对老翁深切的同情。

  〔写作特点〕

  1.用叙事的手法突显主题。

  这首诗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情节完整。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诗中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细致地刻画了“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这是本诗的主题。

  2.通过形象来表现主题。

  这首诗叙事简洁,形象鲜明,结构完整。诗人没有用“卒章显其志”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爱憎,而是通过人物形象本身显示立场。对老翁的极端穷困,诗人没有出面向读者作介绍,而是采用外貌刻画的方式,让人读了后自然得出结论。

  3.语言朴实、通通俗。

  白居易诗歌大多语言朴实、通俗,有很强的音乐性。语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用词平实无华,朴实易懂。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卧、钻、剩、欺、啄、讨、厌、离”这8个生字以及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烘、篱、笆、猪”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品词、桥句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在学习生字、新词时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丑小鸭命运的戏剧性变化。

  3、丑小鸭的成长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讲故事揭示课题。

  1.听老师讲配乐故事。

  思考:故事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2.回答问题,板书课题。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事。)

  过渡:丑小鸭怎么变成白天鹅?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丑小鸭》就明白了。

  板书课题:26丑小鸭

  3.齐读课题。

  (1)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大家为什么叫它“丑小鸭”?它为什么离开家?离开家以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这些问题,通过学课文,找出理想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逐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

  4、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

  (三)理解第1、2自然段,读出情感

  1、指名读第l、2自然段,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段读懂的?

  2、出示第1幅图,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3、结合插图,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第l、2自然段,说说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注意体会“暖烘烘”、“特别”、“出世”。

  5、大家想想,“特别”这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用“特别”说一句话。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l、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插图:图上画的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丑小鸭为什么会受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结合插图,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他的?他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重点理解:“孤单”、“……除了……谁都”体会到丑小鸭当时单身无靠,没有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这是他出走的原因。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他,也想帮助他,说明你们都很有爱心。

  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出丑小鸭在家时的孤单。

  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他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抓住“只好”、“才敢”让学生体会丑小鸭离家出走以后,环境不仅没有改善,情况反而更糟。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小结:小鸟讥笑,猎狗

  追赶,白无躲,晚上才敢出来,说明丑小鸭出走后并没有获得自由和幸福。

  (四)学习第5、6自然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

  着重体会“惊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世界上竟有这么美丽的鸟;他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2、思考: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他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3、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7自然段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他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反复朗读,理解内容,理清这个自然段顺序,弄懂句意。

  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丑小鸭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要启发学生领悟这样的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有感畅地朗读全文

  (二)练习背诵第5-7三个自然段

  朗读、背诵指导

  指导朗读时,要提醒学生边读边体会丑小鸭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恰当地运用语气,读出丑小鸭在家时的孤单,离家后处境的悲惨。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要求背诵。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采用“看图提示背诵”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好办法进行背诵

  (三)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读写词语

  1、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汉字基本知识,分析记忆字形,重点分析下面几个字形比较复杂的字:

  剩:左边是“乘”,最后一捺,改为“点”,右边是“刂”。

  欺:右边是“欠”,不是反文,可与“期”比较字形。

  啄:右边是“豖”,不是“豕”。

  厌:“厂”的里边是“犬”,不是“大”。

  2、指导书写生字。指示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分析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认真描红仿写。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卧:左宽右窄,左边是“臣”,笔顺是: 。

  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右边时不要忘记“豕”加一点。

  剩:左宽右窄,左边的笔顺是: 。

  厌:不能丢掉最后一笔“点”。

  3、把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讲一讲丑小鸭的故事,互相评议

  (五)扩展练习

  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先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然后在小组里讲,各小组再推荐代表参加班级举行的故事大赛,要求故事的内容要健康,要把故事的内容讲完整,语句要通顺。

  随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钻( ) 欺( ) 对( ) 剩( )

  沾( ) 期( ) 讨( ) 乘( )

  2、词语搭配,用线连起来。

  3、读一读例子,再想一想,然后把句子的意思写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

  (1)丑小鸭说:“这漂亮的天鹅难道是自己吗?”

  (2)鸭妈妈说:“这漂亮的天鹅难道是_____”

  (3)猎狗说:“_________________”

  (4)小鸟

  说:“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小学教案02-2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06-25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2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19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1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