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镜片,感受镜片的奇妙。(重点)
2、能用语言描述探索中发现的现象。(难点)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报纸、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放大镜、望远镜、哈哈镜等各种镜片若干。
2、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幼儿照平面镜,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都照照镜子,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自己的脸呀!
2、小游戏:照照身后有什么?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平面镜帮忙。找一找你身后有什么?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照。
幼:我看到了后面的小朋友、我看到了墙上的画、我看到了***小朋友倒站着……
二、探索归纳、交流讨论。
师:现在你们来玩平面镜、凹面镜,看看它们各自照出的影像是什么?
幼:有的没有变,有的缩小了,有的放大了。
师: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
幼:因为它们的样子就不一样。
师:那现在你们就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那些地方不一样?
幼:平面镜是平的,边上和中间都一样厚;凹面镜边上厚中间薄;而凸面镜却边上薄中间厚。
师:那么,你们再用这三种镜片看一看一样吗?
幼:不一样。平面镜看东西不变;凹面镜看到的字变小了;凸面镜看到的'字变大了。
师:今天玩了这些镜片感觉怎么样?
幼:这些镜片太奇妙了!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地方使用了这些奇妙的镜片?
幼:照相机、望远镜、汽车上的反光镜、幼儿园里的哈哈镜、爸爸的眼镜……
三、迁移应用。
师:现在拿起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哈哈镜,照一照自己的表情。
幼:我变丑了,我长成大眼睛了,我嘴巴变大了……
师:现在拿上放大镜,我们到外面去点燃报纸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还潮、变质。
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简单的封口办法,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好的封口方法,并用标记作记录。
3、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一袋已开袋的饼干,大记录表一张。
2、人手一只已开封的食品包装袋(如:暑片的包装袋)保鲜袋,毛线、双面胶、塑料夹、封口夹、五角星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出示已开袋的食品,提问:
(1)食品吃不完,就这样放着,过几天吃感觉会怎样呢?
(2)为什么吃上去不香了?
2、幼儿讨论交流——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办让食品吃上去还是香香的?
3、幼儿实践交流。
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
师:你的袋口封住了吗?,你是怎样封住袋口的?
4、实验比较记录。
(1)师:小朋友刚才都试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们来做个实验。
(2)幼儿实验,将保鲜袋装满空气后封口,看哪种方法不漏气。
(3)进行记录,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下贴一个五角星。
(4)师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明的产品越来越先进,就象这个食品封口夹,夹起来很方便,而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经验
师:生活中我们除了没吃完的食品要封口,还有什么时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怎样封口?下次,我们小朋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将塑料袋封口。
四、活动延伸——继续探索其它为塑料袋封口的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区分吸水与不吸水的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知布的吸水现象。
2、激发探索兴趣,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并尝试记录。
二、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个八宝粥的空瓶子盖子上开一个小口、一个针筒、每组一盆水、一盘颜料、一块纱布、图表一张、油布(实物)麻布(实物)雨伞布(实物)棉布(实物)。
三、活动过程:
(一)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想)
1、出示两个八宝粥瓶子,(一个里面是空的,另一个里面装着一条纱布。)一个针筒,一盆水。将针筒抽满水射进两个空瓶子,将空瓶子翻个跟斗,结果一个瓶子能倒出水来,一个瓶子不能倒出水来。
2、请幼儿猜猜水到哪里去了?
3、教师揭晓秘密:原来有一个瓶子里有一条纱布,纱布会吸水。
二)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布的吸水过程。
1、教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条纱布和一盘有颜料的水,请幼儿像提着布的一角,轻轻地碰到水面,观察布的变化。
2、幼儿操作。
3、请幼儿在实验后把发现的秘密告诉小朋友。
三) 为幼儿提供各种材质的布,请幼儿再次实验,验证哪些布会吸水,哪些布不吸水。
每位幼儿选择两到三种材料进行实验。
水变不见了用(√)表示,水没有变不见用×表示。
四) 交流实验结果,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展示在展示台上。
1、师根据图表验证哪些布会吸水,哪些不会吸水?
五)请幼儿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容易吸水,可以帮我们来变魔术。这些容易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
师总结: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纸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脸;棉花做成棉签,打针的时候用等等。今天我们可以回家找一找、试一试家里的什么东西会吸水?上面东西不会吸水?也可以把你的发现带到幼儿园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认识充气玩具,学习充气方法。
2.了解充气物品与空气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充气玩具、气筒、棉线、毛巾若干。
2.图像资料: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软式飞艇等。
3.带领幼儿玩羊角球、充气城堡等,参观商场前的充气吉祥物、充气广告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充气玩具的充气方法。
1.出示未充气的玩具,引导幼儿自由玩,说说充气的玩具是否好玩,为什么。
2.启发幼儿讨论:刚才大家都说小鹿、金箍棒、大香蕉、足球等玩具充了气才好玩,为什么?
3.引导幼儿讲述给玩具充气的'经验。
4.出示没充气的玩具,请幼儿探索充气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帮助,注意卫生,体验合作的快乐。
5.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幼儿演示、介绍各自的充气方法,并说说自己在充气过程中的发现,感受空气与充气玩具之间的关系。
6.引导幼儿比较各种充气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如用嘴吹虽比较方便,但比较费力,不卫生。用气筒速度快、省力,可两人合作;充气完毕后要注意封住或扎紧充气口,以免漏气。
二、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
1.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如玩具充气过量后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排气时有什么感觉等。
2.充气玩具有什么用途?它最怕什么?
3.小结:充气玩具漂亮、好玩、安全、方便,可装饰环境,给节日增添欢乐,但它怕尖、硬的东西,怕用力压,所以玩时要小心。
三、了解充气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东西要充气?为什么?(汽车轮胎、救生圈、气球、充气坐垫等。)
2.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了解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飞艇等一些特殊充气物品的用途。
3.引导幼儿发挥想像,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充气物,给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
4.让幼儿继续玩充气玩具,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西瓜皮像什么,并拓展想象西瓜皮的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让瓜皮越变越小。
3.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创新设计能力,从中体验创新操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有关于小蚂蚁和西瓜皮的课件。
2.课前组织幼儿吃西瓜或与家长联系把吃剩的西瓜皮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最好是半个西瓜皮)
3.西瓜皮若干、火柴杆若干、木板、米饭、铁丝、木棍、木浆、脸盆、水、吸管、水龙头、小水桶、花绳、花、牙签、积木、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半个西瓜皮,并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1.结合课件(小蚂蚁在春游的过程中遇到了半个西瓜皮),让幼儿从准备的西瓜皮中间找出哪些是半个西瓜皮。
2.幼儿发挥想象尽多的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过渡:你们想知道小蚂蚁遇到西瓜皮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课件展示小蚂蚁:小朋友,我用它制作了很多好玩、。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好用的物品,你们也快动手做一做吧!
(二)幼儿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发现西瓜皮的用途
1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翘翘板底座、饭碗、滑梯。
2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太阳伞、船、房子。
3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大水缸、花篮、花盆、淋浴器等。
(三)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用西瓜皮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课件展示小蚂蚁制作的物品,同时对幼儿作品的肯定
(五)课件展示小蚂蚁: 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出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吗?
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更多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切、掰、摔、压、踢、踩等)
(六)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
将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教学反思: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生长变化的过程。
2.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礼物包裹、竹笋生长过程图、竹笋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说说,引发幼儿兴趣
师:(出示大熊猫图片)今天大熊猫收到了朋友们送的一份神秘礼物,它们是大熊猫最爱吃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竹子)
师:你们猜对了,大熊猫最爱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图片)
师:可是竹子那么长,包裹那么小,装得下吗?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东西摸起来什么感觉?你觉得是什么呢?
答案揭晓:竹笋。
师:竹笋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原来竹笋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圆锥形的;外面包着一层笋壳,颜色有些是褐色的,还带点黄,有深有浅;而且竹笋摸起来是硬硬的。
2.玩玩、剥剥,认识竹笋
师:可是熊猫最爱吃竹子,为什么要送一根竹笋呢?你能猜出这个秘密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原来竹笋长大了就变成竹子了。
师:竹笋是怎样长大的呢?(出示竹笋生长过程图)
请幼儿排序竹笋生长过程,并做动作扮演。
师:这里有很多竹笋,熊猫也想要请你们吃,可是现在就能吃吗?(要剥壳)
师:笋宝宝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现在请你去试一试,剥一剥。幼儿操作剥笋。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剥的才不破?你用什么办法剥的这么快?
小结:原来剥笋要轻轻地,一层一层剥才不会破。
儿歌总结: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剥笋,从外剥到里,从下剥到上,一层一层往里剥,笋宝宝露脸微微笑。
3.结束
师:笋剥好了,我们送厨房请阿姨去制作美味的菜肴吧。
教学反思:
活动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我准备了教具礼物盒,并制作了简洁的PPT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情境。为了丰富活动的形式,并使幼儿对竹笋的生长过程有形象的认识,我准备了四张手绘的竹笋从破土而出到长成竹子的过程图。为了满足所有幼儿的操作,让他们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我为幼儿准备了人手一根竹笋。
孩子们都知道熊猫最爱吃竹子,不过都不太知道竹笋和竹子之间有着特别的秘密。当我请孩子摸着新鲜的竹笋时,有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摸上去是硬硬的,长长的……我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在揭晓答案之后,都能说出这是竹笋。随后,我们一起观察讨论了竹笋的外形特征,孩子们发现竹笋外面的笋壳是黑黑的,也有淡淡的黄色;对于竹笋的形状——圆锥形,大家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但是也有幼儿能说出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圆圆的特征。幼儿们从笋的颜色、形状、感觉等方面说了自己的发现,很全面,但对于竹笋和竹子之间的关系却还是比较茫然。在经过我的引导与提示,以及观察比较了四张竹笋长成竹子的过程图之后,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原来竹笋是竹子的幼苗,它长大了,就变成了竹子。
活动中孩子们不仅用眼睛看,还尝试着用手去剥一剥。孩子们在探索剥笋的过程中,有些剥得比较快,比如琪琪,动作非常迅速,而有些幼儿操作剥笋比较慢,花了较长的时间。在分享交流环节,我请了琪琪介绍自己剥笋的方法:原来她是一层一层从下往上剥的,而且要剥完所有的`黑色笋壳,露出浅黄色笋宝宝才算是完成了。而我们班很多孩子是从笋的上部尖尖头开始入手的,壳比较硬,很难顺利剥下来,因此影响了剥笋的速度。最后,我利用儿歌的形式总结了剥笋的正确方法:“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剥笋,从外剥到里,从下剥到上,一层一层往里剥,笋宝宝露脸微微笑。”以引导幼儿对一层一层剥笋有比较形象的了解。
本次教学活动还是比较顺利的,选择小竹笋符合春天的季节特征,迎合了幼儿认识、观察植物变化的目标要求。我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对竹笋并不陌生,通过本次活动又加深了他们对竹笋的认识。孩子们在仔细观察与讨论中了解了竹笋的外形特征和竹笋长成竹子的变化过程,在剥笋的过程中又掌握了剥笋这一生活技能。但是,在活动中感觉幼儿没有完全尽兴,剥的不过瘾。因此可延伸剥笋活动时间,活动结束鼓励幼儿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剥笋做家务。
小百科: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4
中班科学教案08-03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4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