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6篇(经典)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准备:
1韭菜。大蒜。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过程:
一。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大蒜。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拣菜
1。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种植韭菜。大蒜(有根的)。葱(有根的)。
1。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取部分韭菜。大蒜。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幼儿种植蔬菜
5。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蔬菜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物,在这个季节,各种各样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蔬菜在菜场各地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然而幼儿虽然知道蔬菜,但这种认识大多是一种浅认识,一种模糊的混乱的知觉,特别是外形接近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荠菜等。因而,有必要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领幼儿从无组织、未分化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本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燕尾服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从外形特征上区别菠菜和荠菜,了解它们营养价值。
2、在实践操作中初步教会幼儿拣菜和包饺子,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实物菠菜、荠菜、饺子皮、肉馅、菜筐、电炉、铁锅、餐具等。
教学过程:
一、拣菜活动。(每张桌子放着一筐混乱的菠菜、荠菜)
师:小朋友,筐里是什么东西?你们会拣菜吗?
(教师介绍菜名:菠菜、荠菜。要求幼儿拣菜时注意从菜的根部着手,把黄叶、杂物去掉分成两堆,让幼儿学习拣菜,教师巡回指导,并启发幼儿仔细观察、比较两种菜的异同点)
二、认识比较,区分异同点。
1、教师说出其中一种菜的名称,小朋友就要迅速地拿起这种菜。(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拿对)
2、教师出示其中一种菜,让幼儿迅速地说出这种菜的名称。(从个别、小组、集体等不同形式来进行回答)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们是怎样将这两种菜区分开的?根据幼儿的回答,从菜的颜色、形状、根、茎、叶的不同方面有次序地观察、讲述。
4、这两种菜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青菜,都有根、茎、叶,颜色都是绿色的都可以吃。
5、师生共同讨论菠菜、荠菜的营养价值和吃的方法。(可炒着吃,烧汤吃,荠菜和肉可以做馅心包饺子吃……)
6、请值日生擦桌子,幼儿洗手准备包饺子。
三、实践操作:包饺子
1、全班幼儿分成四小组,把准备好的饺子皮和荠菜肉馅分组放好。
2、教幼儿学习包饺子的方法,并示范全过程:夹上一点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将饺子皮对折粘在一起捏紧,即成一只饺子。
3、幼儿自己动手包饺子,教师提醒幼儿饺子的两角连接处要粘牢。
4、煮饺子,幼儿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将煮熟的饺子放入菠菜汤中,大家品尝荠菜肉馅的饺子鲜味。
教学反思:
幼儿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直接受兴趣的影响,拣菜、包饺子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能极大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认知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可见,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新颖性,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合理性,能使幼儿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当然也要避免形式主义。该活动的特点是学习的整体性。能从儿童的主体性观念出发,注意了学习中的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结合。其次是它的实践性,让幼儿通过“拣”、“包”等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获取知识,并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直接感知和操作。我认为此次活动很受孩子们的喜欢,教学效果显著。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一张纸条,通过改变形状,可以变得坚韧牢固。
2.激发幼儿积极思考,探索出不一样的变化方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报纸条,每人一个装水的大油瓶。
2.一张大记录表,一支记号笔,三张已粘贴好的报纸。
活动过程:
1.观察材料,导入课题。
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发散思维)今天,老师想用这张报纸条提起这个油桶,你们觉得可以吗?(出示表格、记录)(不可以)为什么?
觉得不可以的举手,可以的举手。(统计人数记录)那就一起来试试吧。
注意:
1)每个小朋友一次只能用一张纸条,用坏的纸条放到中间的篮子里。
2)只能用纸条提,手或身体都不能碰到油桶上。
2.幼儿第一次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如断了:想想办法,怎样让它更牢固些?
如成功了: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也可以提起来?
老师倒数5个数,你们拿好操作的纸条坐到前面的座位上。
2)集中讨论:
刚才谁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记录)还有谁也是这么做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那再来试一试,看能不能用其它办法,也将桶提起来。
注意:这次只能用一只手提。
3.幼儿第二次探索。
1)一种成功了,再试试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2)倒数5个数,拿好纸条坐到前面。
3)讨论:你用了什么办法也成功了?还有什么不同的办法?(记录)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不可能,现在通过尝试,我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卷、折、拧,把不可能成为了可能,真厉害!那到底哪种方法变出的纸绳最坚韧牢固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拉一拉。
4.幼儿游戏。
每个小朋友一张这样的纸条,想办法让它变得又长又牢固,然后找一个小朋友拉一拉,比一比,看谁的纸条最长最牢固,坚持到最后。
还有谁想挑战老师的?下次活动继续探索。
5.观看表演:纸绳秋千。
两位老师拧纸绳。
让一个小朋友坐在上面荡秋千。
厉害吗?
6.联系生活,拓展经验。
你们知道吗,这种拧绳子的办法,有时还能救人呢。比如在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门口出不去,有人就用家中的床单或窗帘撕剪成一条条,然后拧成布绳连接起来,从窗口放下,顺着布绳爬下去逃走了。
活动反思:
1、提供适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而且是幼儿有持续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儿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充分猜测和验证,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设计探究的过程
整个过程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活动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答案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纸条提水”实验,收集数据(记录表),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提升经验,解决问题拓展迁移经验于生活。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流程,提升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要求及时的记录
实验记录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的过程。本次活动要求幼儿在每尝试一种纸条后就记录下数字结果,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教具:小动物头饰,用尾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你藏的游戏吗?我数1、2、3你们藏起来吧。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二、展开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教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呢,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等。)
3.讨论:
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教师小结:隐身。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
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再次观看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如:硬刺--刺猬 ,自切--壁虎
5.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三、游戏:动物隐身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交代游戏玩法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
相出最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看谁保护的最好。
教师:打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快快想办法吧。
幼儿在游戏中结束。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设计和制作小赛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
【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
3、揭题:人们根据不同需要不断设计新型的车辆。那么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板书:设计制作小赛车
二、课堂实施:
(1)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出示真正的'赛车的图片介绍“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2、提问:这辆车有哪些设计特点?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
(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2)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1、提问: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2、出示挑战任务:
(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
(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
(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
3、学生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3)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三、小结:
(1)认识了真正的赛车。
(2)学会了制作小赛车。
四、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小赛车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
(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做做中,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体验探究的乐趣。
2、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想法,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蛋宝宝两组:一组为“不倒的蛋娃娃”,一组为“会倒的.蛋娃娃 ”。蛋娃娃的数量同幼儿人数。小石块、小沙包、橡皮泥、胶带等。集体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幼儿观察并描述蛋宝宝的外形特征。
——幼儿自由玩蛋宝宝,观察并讨论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并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
2、猜测并实验验证。
——猜测和交流。
(1)师:为什么有的蛋宝宝推来推去不倒,有的蛋宝宝推一下就倒呢?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教师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
——实验验证。
——探究蛋宝宝不倒的原因。
(1)师:“为什么有的蛋宝宝身体里放了东西就推不倒,有的蛋宝宝一推就到了呢?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成功的作品失败的作品。
(3)教师小结并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
3、再次实验验证,解决问题。
(1)师根据我们的发现再试试能不能做成“不倒的蛋宝宝。
(2)幼儿自由制作。
(3)教师小结,出示饮料瓶能不能做“不倒娃娃”,给幼儿留下悬念,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作为科学活动,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探究出一个结果不应成为一节科学活动的重点。不唯上、不唯书,存有一份好奇和质疑应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带给孩子的珍贵理念,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更新的观念。当然,活动中也存在较多的亮点。如教师能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索与兴趣,在探索发现环节弱化老师的控制,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索,自由大胆表达。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选)09-01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科学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