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大班科学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纸吸收水会张开,让幼儿了解"睡莲花开"的原因。
2、乐于参与活动,养成仔细观察和探索的习惯。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盆水,若干剪刀和质地不同的纸(蜡光纸·白纸、牛皮纸、报纸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桌面材料你看到了什么?(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内容)
2、教师示范折"睡莲"。
A、把正方形纸对折三次
B、将角对边折、
C、再剪去多余部分,将花瓣向花心折。
3、幼儿分组折纸,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将折好的"睡莲"放入水中:
A、请幼儿认真观察"睡莲"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B、"睡莲"为什么会开花?
C、为什么不同质地的纸开花的速度不一样。
D、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内有细小的毛细管,纸遇到水后,水沿着纸的`毛细管上升,使纤维膨胀,于是,原来向里折叠的"花瓣"就张开了。不同质地纸,其吸水性不同,因而"花瓣"张开的速度也不同。
5、活动结束,请幼儿们收拾材料。
活动反思:
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问、喜欢探索操作活动,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于是我设计此节科学活动。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各种纸质的睡莲展现出来,让幼儿猜想,它们能在土、沙,水里开放吗?因为有些幼儿先前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缺乏,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猜想,教师对孩子的猜想暂且不做评价,让孩子进一步试着实验观察,结果结论一致,教师继续抓住幼儿探究心理,为什么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初步让幼儿了解纸有吸水性。教师循序渐进,纸有多种,它们吸水性一样吗?幼儿通过猜想—————验证——————再验证,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整节活动结束,老师和领导对活动的组织评价较高,组织比较严谨,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探究欲望较高,最后通过区域活动使幼儿求知欲望得到了延伸。但从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材料的投放方面,有纸质吸水性相差不太大,如果幼儿不注意观察,有可能结果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尽量选择吸水性差别较大的观察,对于吸水性差别小的,放在区域中个别指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操作的过程及方法,体验制作彩色面点的快乐。
2、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紫甘蓝汁前后的不同,并能用图画或符号记录它的变化。
3、感知紫甘蓝汁添加不同佐料后变色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紫甘蓝汁500毫升、碱一袋、白醋一瓶。
2、面粉两斤、塑料盆16个、一次性手套一包。
3、每位幼儿一套操作盘(透明塑料杯36个、塑料勺16把、滴管16支)。
4、盘子、毛巾;记录表每人一份。
5、关于面点点心的图片。
6、前期有团、揉面粉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鼓励幼儿回忆生活经验。
1、引导幼儿回忆在幼稚园里吃过的点心,说说它们的不同。
T:在幼稚园每月的自助餐,厨房叔叔都会用面粉为小朋友们制作各种各样的点心,你们还记得吗?
你们发现每一种点心哪里不一样吗?(颜色、形状、味道……)
2、以情景渲染,启发幼儿通过讨论发现不同颜色面点的来源。
T:新年马上就要到了,小熊一家准备邀请亲人和朋友到家里聚餐,它们需要准备不同的颜色的面点,你们可以帮帮它们吗?
T:哇!这么多好吃的面点,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呢?
1)引导幼儿讨论,并说出理由。
T:也许你的'好办法可以帮助小熊哟,可我们要做健康小达人哟,要怎么吃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又有营养呢?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蔬菜榨汁,用蔬菜汁来制作面点。
T:什么蔬菜可以榨汁呢?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蔬菜汁,一会儿你可以选择一种试一试。
二、尝试运用两种佐料进行变色。观察与比较,发现紫甘蓝汁前后的不同。
1、鼓励幼儿猜想,怎么让蔬菜汁变色?
T:这一种蔬菜汁是什么颜色的呢?它可以变成了蓝色吗?可以变成绿色吗?可以变成红色吗?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T:你们想的办法可真多,真会动脑筋!瞧!这里有几种佐料,一起来看看吧!(出示PPT)
T:这是碱,这是酸酸的醋,一会可以帮助你变色哟。(提前录好视频,请厨师叔叔简答讲解什么是碱?)
2、出示工具,引导幼儿观察蔬菜汁与佐料结合后的变化。
T:认识它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滴管,在变色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
T:在变色之前,王老师有三个小要求,仔细听哟:A、每位小朋友选择一种蔬菜汁和佐料进行操作。B、请选择相对应的工具进行操作。C、请将你操作的过程进行记录。
1)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观察:幼儿使用工具的情况,引导幼儿记录操作过程。(提醒幼儿保持桌面的整洁)
3、分享、交流
T:你用什么佐料变出了什么颜色呢?拿起来给同伴看一看。
1)引导幼儿结合记录表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T:为什么用同一种佐料操作,可变出的颜色不一样呢?
2)引导幼儿说出佐料使用的量不同。
小结:原来,我们往紫甘蓝汁里加入碱和白醋时,它都会变颜色。碱和白醋加入的量不同,变出的颜色也会不一样。神奇吧!
T:现在变出的颜色是你喜欢的颜色吗?你还能变出其他的颜色吗?让我们再次动手试一试吧。
4、再次操作,引导发现加入白醋的量越多颜色就会变得更红。
重点观察:请你在添加佐料时,仔细看一看紫甘蓝汁的变化。加入一滴、两滴、三滴白醋后它有什么不一样?并进行记录。
T: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将不同颜色进行比较)
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和比较,我们发现紫甘蓝汁加入的白醋滴数越多,它的颜色就更红,加入的碱越多,它就会变成绿绿的,是吗?今天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跟爸爸妈妈再试一试,说不定变出的颜色和现在的有不一样。
三、感知面粉与变色后的紫甘蓝汁融合在一起的现象,体验制作彩色面点的快乐。
1、引导幼儿团一团、揉一揉,巧手变彩色面团。
T:营养又健康的蔬菜汁变好了,我们现在一起来揉面粉吧。看看会变成什么呢?
1)引导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彩色面团大变身,制作美味面点。
T:哇!我们的面团揉好了,我们一起送到厨房,和厨师叔叔阿姨们一起制作彩色面点吧。
四、延伸活动,品尝美味面点。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做印糕》这节课,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做印糕的同时理解复制的意义,并将运用到生活当中。在这一节课中希望孩子在动手动脑中发现复制在生活中带来的方便,体验动手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面团、各种塑料凹形的东西、课件、厨师帽、桌布、毛巾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欣赏活动,让幼儿认识、了解复制的简单现象。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个地方举办了“漂亮的.糕点”展览会,让我带你们一起去参加一下吧!”
2、带领幼儿参观小展览会,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与评价。
3、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糕点,并提问:
(1)“这些糕点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的吗?”
(2)“那这些漂亮的糕点是怎么做出来的?”(请个别幼儿回答)
(3)“这么多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做出来的呢?”
二、观看录像(工厂制作绿豆糕)
师:店里有好多糕点!这些漂亮又好吃的糕点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去厨房看看吧!
提问:[]
(1)刚才我们在厨房里看到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做出那么多的糕点的?
师:其实这种方法叫做复制。
(2)“用复制的方法来制作快还是用手工的方法来制作的快呢?”尝试运用简单的复制方法制作糕点,体验复制带来的便利。
1、启发幼儿思考复制方法。
师:我们可不可也用复制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许多一摸一样的漂亮糕点呢?那我们今天也来用复制的方法来帮忙做糕点吧!
2、准备材料幼儿带上厨师帽,穿上围裙准备制作。
(1)介绍材料。[]
(2)提出要求。“大家要开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利用材料复制糕点。老师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来制作,看哪组的小朋友做得最好。做完后拿到后面的展示台上摆起来。”
3、幼儿尝试复制,师巡回指导。
4、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比较,直观感受复制的便利。
师:请每个小组都来说说你们那组做了几个?这些糕点看起来怎么样?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三、迁移经验,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复制现象。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复制方法等着小朋友去观察、去发现。
请大家回家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复制方法和工具,找到了就记在心里,下次我们大家再一起试一试、玩一玩,好不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弹性(能变形、还能恢复原状),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2、学习用铁丝在筷子上缠绕铁丝的技能。
3、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在他探索中的发现和感受。
二、活动准备:
材料 1:皮筋、松紧带、小气球、海绵、尼龙袜、弹簧(每组一份)
材料 2:橡皮泥、铅丝(细铁丝)、硬纸板做的小丑头、小动物头等、圆筷子(或粗细适当的圆柱体缠绕铁丝用)
三、活动过程:
1、呈现材料1,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玩玩桌上的东西,感知发现弹性。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提问一些幼儿,让幼儿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知
)如:拉皮筋会变长,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捏捏气球,会扁下去,松手又鼓起来等。
教师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小结:有的东西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不用力时又恢复原样,叫物体的弹性。
2、幼儿再次进行操作(请幼儿换着玩一玩,对每个东西都拉一拉、捏一捏、压一压)
3、弹性的`利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你平常见过什么利用弹性的物品?有什么用?
(根据幼儿的回答,或补充或丰富。如:沙发、席梦思床垫用海绵和弹簧,坐躺着舒服,夹克袖口、弹跳床、自行车轮胎、弹簧称、拉力器、弹性玩具等,弹性的东西真有用。)
4、幼儿制作弹簧小玩具
(1)出示自制的弹簧小玩具,玩一玩,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示范怎样缠绕铁丝,辅导时也要重点辅导幼儿将铁丝紧紧地缠绕在圆筷子上做成弹簧。
(3)幼儿玩一玩自制的弹簧小玩具。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3、巩固学习操作的记录方式,通过记录提炼认知经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人手三块磁铁(一个彩色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份记录纸,红绿水彩笔和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过天线宝宝吗?它们四个好朋友你爱我,我爱你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2、(老师出示彩色磁铁)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呢!它找到好朋友的时候也会和好朋友紧紧地吸在一块儿。你们猜黑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老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如果是他的好朋友就画上绿点,如果不是它的好朋友就画上红点。
3、出示第一张记录纸。彩色磁铁还想找朋友呢,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是它的朋友呢?到底这些东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4、集中。你发现哪里有彩色磁铁的朋友?(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
1、彩色磁铁能和铁做的东西做好朋友,那它能和环形磁铁做好朋友吗?是不是环形磁铁的两个面都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来试一试。交流幼儿的发现。
2、我们发现环形磁铁有一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面不是。那我们怎么记录下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哪一面是彩色磁铁的朋友,哪一面不是呢?(引导幼儿在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绿色即时贴,不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红色即时贴。)
3、幼儿根据实验在两个环形磁铁上贴上相应的`即时贴。老师验证幼儿贴得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1、刚才我们发现环形磁铁都有一个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个面不是。那环形磁铁和环形磁铁是不是朋友呢?是不是每个面都能做朋友呢?
2、出示第二张记录纸,绿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红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幼儿猜想并把猜想记录下来。
3、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引导幼儿总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四、结束。今天我们用磁铁玩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还会用磁铁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磁铁。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时科学《磁铁找朋友》,磁铁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今天的科学活动主要让幼儿对磁铁的想象感兴趣,并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和铁制品的特性。让幼儿借助对磁铁的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幼儿用磁铁玩一玩,吸一吸。去感知磁铁的性质,幼儿再通过自己的观察结果,会生成很多有关磁铁的问题。充分让幼儿自己探究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特别是我在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吸布条时,有几个小朋友告诉我说,我能吸住布条,从而使让我能为下一步隔着物体吸铁有了明确的指引。
在实验操作时,小朋友能认真参与到实验中,但是出现过于关注实验,等实验结束后,才发现忘记记录了。说明小朋友还不太习惯记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记录这种方法用得太少了,以后要让小朋友多记录。
在活动结束后,我将磁铁放入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时,很多小朋友拿着磁铁去找好朋友,教室里、走廊上、活动室、午睡室。每当他们找到磁铁的朋友,他们都会兴奋不已。我请小朋友到家里再找找磁铁的朋友,找到了再和小朋友来分享。通过这样的探索活动,小朋友就知道铁和铁制品都是磁铁的好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