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1 10:47:5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优选(6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地表缓慢变化”单元是在上学期学习了“地表剧烈的变化”单元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地表缓慢变化的诸多外力因素。由于引起地表变化的诸多因素对山脉的影响极其缓慢复杂,对只有短短几十年生命历程的人类生命个体来说,是无法观察到其变化的全过程的。因此,本课将引领学生对引起山脉缓慢变化的诸多外力因素进行想象、分析、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试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作用与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断进行、永不停息的复杂过程。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学情分析:

  在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的变化”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利用多种方式,探究了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的不断作用与平衡所导致的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造山运动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已基本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对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也有了一些总体的认识。山村的学生对形态各异的山脉都会或多或少的、或直接或间接的有所了解。同时他们对“幼年山脉”是怎样向“老年山脉”转化的会非常感兴趣。

  设计理念:

  作为科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是重在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观察、实验等各种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在学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行探究。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要突出实验教学,因此,本课始终都是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知和自我结构。在探知的过程中,启迪出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完成探究获得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有根据的推测“老年山脉”初期的形态特点。

  用模拟试验的方法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能通过分析模拟试验的结果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

  3、科学知识目标

  能解释“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含义。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造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设计模拟试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得出结论——拓展延伸——评价总结

  教学材料:

  教师准备:不同山脉形态的图片、山脉形成、风化作用视频材料。

  学生分组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答夹、气球、烧杯、水、小石子、砖块、酸溶液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美丽的山川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壮美绮丽的山脉风光。

  2、多媒体出示:山脉风光,学生欣赏后说说感受。

  3、师:这壮美绮丽的山脉风光,让我们赞不绝口,那它原来就是这样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5、师:山脉是不断变化的,你想知道它是怎样变化的吗?今天学习《山脉的变化》一课。(板题)

  6、师: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不断作用与平衡导致地壳板块运动形成山脉,除了非常神奇的地球内部自然力量外,还有一些来自地球外部的自然力量对山脉进一步塑造,使山脉形态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就探究一下影响山脉形态变化的自然力量。

  【多媒体再现自然美景,唤起学生对山脉已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用感性材料形象地展现两种山脉的特点,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二、猜想假设

  1、师:山脉形成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大家看下面两张不同的山脉照片,说说这些山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观察、描述两种山脉在外形上的特点。(有的险峻陡峭,有的起伏平缓。)

  3、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指向图片)同学们猜一猜像这类起伏比较平缓的山脉大约形成于多少年以前?(学生猜测。)

  【学生不一定能够猜对,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师:同学们,山脉占地球陆地的面积不足五分之一,像这类起伏比较平缓的山脉大约形成于3亿年以前,我们称它们为“老年山脉”,而这一类陡峭、险峻的山脉大概形成于6000多万年以前,我们称它们为“幼年山脉”。

  5、师:同学们想一想,起伏平缓的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大胆猜一猜险峻陡峭的幼年山脉是受到了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变成平缓的老年山脉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并说出你的理由、根据。

  (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破碎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学生在以往的科学课中已经学习了热胀冷缩原理、酸雨的危害……在生活当中见到过玻璃受热不均匀破碎、植物根的生长使地面凸起……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猜想的理由的依据。】

  6.大胆猜想。

  ①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做出猜想。

  ②组内讨论:先各自说一说自己的猜想,讨论是否有切实、合理的'依据,从而去除一些不切实际的猜想,然后把本组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以便交流。

  7.交流猜想。

  ①各小组交流猜想,并说一说猜想的依据。

  (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有可能影响到山脉形态变化的自然力量,并以“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追问学生猜想的理由。)

  ②教师以板书整理学生的发言。

  学生可能会想到的因素有

  a.温度的影响。

  b.水的作用。

  c.生物的作用(如植物根的生长)。

  d.其他物质的腐蚀作用(如酸)。

  c.风的力量

  【通过猜想让学生明确影响山脉变化的各种自然力量使以下实验方案的确定更有针对性。但学生的猜想是有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猜想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或提示,学生的猜想是一个发散与集中的过程。让学生将自己的假设与其他同学交流,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三、设计方案

  1、师:关于引起山脉变化的原因,你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学生会想到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请每组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①根据猜想首先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题目。

  ②根据自己的猜想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注意: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岩石的破碎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想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模拟什么样的环境?)

  ③你准备如何操作实验?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

  2、学生开始小组研究、设计,师巡回指导。

  【学生已经有了探究的经验,懂得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一些猜想。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方法进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3、交流实验方案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方案,相互补充和完善,进而形成1~2个模拟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方案。将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以实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方案的目的。

  (可适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否有明确的模拟对象、模拟实验材料的选取是否恰当、实验中是否存在危险、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养成相互评价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方案趋向科学,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

  4、确定小组实验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方案,下面咱们根据这节课时间和分组实验材料看一下哪个方案比较适合咱们今天课上完成?

  【学生想象力丰富,一定会设计出多种模拟实验方案,由于时间和材料因素,一节课不可能把这么多模拟实验都做一遍,这时教师有必要引导,让学生比较选择出适合本节课堂上完成的方案。】

  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温度变化会不会对山脉的变化构成影响,关于其他猜想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再做实验验证。

  四、实验探究

  1、学生小组实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计的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研究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千万要注意安全!

  ②小组合作实验,要分工明确,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③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填写记录单)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五、交流总结。

  1、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其他小组的研究与木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汇报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录、积累别的小组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2、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认为使岩石发生变化的自然力量都有哪些?(教师板书学生们得出的结论)

  3、揭示风化作用。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和观看老师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温度变化、雨水侵蚀、水结冰膨胀是造成山上岩石破碎、山脉变化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也会对山脉的变化造成影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风化作用即引起山脉变化的各种因素:温度变化、水、生物、酸的溶蚀……)

  【利用视频这样一个清晰直观的工具,可以使学生对上课未猜想到的因素和未能亲自验证的猜想进行补充,也是对学生课堂探索的一个总结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得出结论。

  温度变化、水、生物、酸的溶蚀……

  六、拓展延伸

  1、你现在能知道山脉变化的原因了吗?

  2、认识蘑菇石

  设计实验、解释形成原因。

  3、课下完成实验2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利用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及各项探究能力持续发展。】

  七、评价总结

  1、自我评价

  1、我能从多个角度猜想使山脉发生变化的自然力量。

  2、我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合作、交流。

  3、我能设计一项模拟实验,并获得成功。

  4、我学到的内容是( )。

  2、总结

  多种内外力作用引起的地球物质运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今天咱们探究的山脉的变化就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山脉形态的过程。

  除了山脉,地球上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地形地貌,如沙洲、蘑菇石、石钟乳、丘陵……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们的变化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资料、图片,今后的科学课上我们会继续研究,探索。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本科教材由“小灯泡的构造” 、“让小灯泡发光”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教学理念:

  新课程新标准,现在的教学要强调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恰当指导,使学习有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的高质量学习。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事物,促进他们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师生在互动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小灯泡图片

  教师准备:小灯泡的复合图片,小灯泡、电池的图片,几根导线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实验准备: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板书设计:

  点亮我的小灯泡

  小灯泡 导线电池

  (实物图片)(实物图片)(实物图片)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谈话激趣,了解学生。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知道吗?

  学生活动:想。

  教师活动:猜猜看,是什么?(教师手中握住小灯泡,面向大家)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学生充分发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小灯泡。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吗?

  学生活动:观察过。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过吗?

  学生活动:没有观察过。

  设计意图:好奇、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巧妙设计一些游戏,留下一些悬念,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让他们处于轻松、乐学的氛围之中,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观察材料,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一)观察小灯泡

  教师活动:老师给每个同学一个小灯泡,你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画下来。

  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画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同学都亲自动手作画,培养动手能力,同时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教师活动:全部画完的小组内交流一下,都观察到了什么?补充完整自己的画,然后推荐一位同学代表小组来汇报。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内交流补充。

  教师活动:请第一小组来汇报。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有一个黑点。

  教师活动:黑点下面还有什么?

  学生活动:有一点是灰色的。

  教师活动:他说了三点,自己小组内有补充吗?

  学生活动:上面也有灰色的一点。

  教师活动:画上去了吗?在哪里?

  学生活动: 学生补画上一连接点。

  教师活动:他们组一共发现了四点,其他组还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活动:我们发现还有黄色的圈。

  教师活动:这个上面的圆表示什么?

  学生活动:小灯泡上面部分是玻璃做的。

  教师活动: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其实小灯泡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规定的名称。(课件)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新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小灯泡的构造

  教师活动:看大屏幕(教师手指屏幕中的灯泡实物图介绍)

  上面玻璃做的叫——玻璃泡

  有两根竖着的金属线叫——金属架

  中间弯着的丝叫——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

  灰色的两个小圆点叫——连接点。

  教师活动:刚才我们观察的是小灯泡的外部结构,还想继续观察它的内部吗?

  学生活动:想!

  教师活动:看大屏幕(灯泡剖面图),你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金属架跟两个连接点是连着的。

  学生活动:金属架接着两个连接点。

  教师活动:金属架支撑着灯丝,又与两个连接点都连通了。

  设计意图:教师有目的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积极探究、点亮灯泡

  教师活动:小灯泡观察完了,还想做什么?

  学生活动:点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好,我们自己来动脑筋点亮我的小灯泡。 ( 板书课题:点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要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

  (一)引出导线

  学生活动:一根线。

  学生活动:是导线。 教师出示导线实物。

  学生活动:还需要一节电池。教师出示电池实物。

  (二)观察电池

  教师活动:(课件)我们已经认识了电池,知道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三)点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材料都齐了,咱们小组,先合作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利用合作交流活动方法敢于根据现象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教师活动: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教师活动:小灯泡接亮了吗?我们为他们的成功鼓掌。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使学生有成就感。通过动手的方式,体验活动,切身感受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教师活动:怎么接的能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学生画图。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利用合作交流活动方法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法,不仅使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成果,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连接好的简单电路图,学生按图连接实物,亮吗?

  学生活动: 学生再次接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能接亮的小组请举手。

  教师活动:都能接亮了,同学们可真聪明。

  教师活动: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学生活动:电从正极出来流到灯泡里,同时从负极流出流到灯泡里。

  学生活动:电从电池的正极出来,流过小灯泡里的灯丝,小灯泡就亮了。

  教师活动: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边讲边课件演示)

  教师活动:我们再看看,这条通路中,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是怎样连接的?

  学生活动: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跟电池的正极相连。

  学生活动:还有一个连接点通过电线跟负极相连。

  教师活动:大家看出来了,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连到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小灯泡就能亮了。(课件让连接点亮一下)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连接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与探究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师活动:出示断路、短路连接图。为什么这样接小灯泡不会亮?(看实物连接图)那么,除了这些接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接法点亮小灯泡吗?老师这里有几种连接方法,猜一猜哪些会亮?哪些不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接法灯泡不会亮?(课件出示)

  学生做出判断,教师予以简评。

  教师活动:通过分析得出:像这样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电路中电流不通,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就叫做断路。最后归纳在连接电路经常出现的错误接法:短路和断路。

  教师活动:如果现在再让你接,你还会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吗?

  学生活动:不能连。

  学生活动:这样会破坏电池的。

  设计意图:短路和断路是学生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极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正确理解短路和断路,有助于学生正确连接点亮小灯泡,也能增强安全用电常识。

  四、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教师活动:通过对短路、断路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只要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让电能流过小灯泡形成一条通路,小灯泡就能亮。那你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接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老师发给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电池和灯泡的卡片,发现一种新的接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就把电池和小灯泡贴到白纸上,导线用记号笔画线代替,到音乐响起我们就暂停。

  教师活动:发现了几种新的接法,举起手指头告诉大家。

  教师活动:请这组上来贴,还有不一样吗?

  教师活动:咱们发现了几种?为咱们的成功鼓掌。

  教师活动:谁能说说这几幅图中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的?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乐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活动成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优化了教学程序,体现了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五、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教师活动:1、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用电常识。

  教师活动:2、延伸

  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接亮了一个小灯泡,如果有两个小灯泡,你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学生活动:能!

  教师活动:如果有三个或更多的小灯泡,你还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课外请同学们自己去找些材料试一试,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

  3.这节课我们通过使用电池和导线让小灯泡亮了起来,研究了小灯泡发光的秘密。电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明,你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

  课件:介绍爱迪生。

  4.节约用电教育:另外,我们要节约用电,我准备一份小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仔细阅读一下,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电器节约用电的方法,可以尝试下。

  设计意图: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节约用电意识。增强学生环保、节能意识,体现“科学与人文”教育有机揉合的现代教育理念。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

  形状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放入后

  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

  (毫升)沉浮状况

  实心团200

  沉的形状200

  浮形1200

  浮形2200

  浮形3200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建立保护大气不受污染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更多的方法、充分的证据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

  对无法看到的现象(空气的存在)如何把现象放大,让学生感知到。

  教学准备

  水槽、硬纸袋、塑料袋、集气瓶、砖块、吸管、风车、面巾纸、香水、记录纸(气泡图、维恩图、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猜里面有什么?)

  1、师:出示黑袋,如果不打开,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有什么?

  学生摸并判断,教师分别拿出验证:苹果、乒乓球、矿泉水。

  2、师:抖抖空袋子,问“还有什么?”(空气)

  二、证明空气存在

  师:关于空气,同学们能介绍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吗?

  1、空气知识的了解(同学们对于空气都了解些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教师进行归纳板书在黑板上。)

  2、提出研究问题

  师:空气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那它真的存在吗?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这个袋子里有空气?

  3、小组讨论开始实验研究研究方法(教师巡视,参与各种方法验证)

  4、生交流汇报

  5、师: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

  三、空气无所不在

  1、师取一袋学生空气提问:这里面的.空气哪里来的?(教室)

  2、师:我们身体中也有空气,水里面也有,那粉笔中呢?

  3、师提示可以把粉笔放入水中,如果有空气会怎样?(有气泡产生)

  4、师: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它无处不在!(板书课题)

  四、空气与我们

  1、师:动物需要空气,植物也需要,那我们人呢?

  2、观看空气被污染图片,说说你的想法。

  3、: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在生活中注意节电、节气、低碳、环保,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美丽的地球。

  五、比较水和空气

  1、师: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2、学生观察杯中的水和空气讨论汇报

  3、师利用维恩图空气与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六、结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空气,你有什么收获?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从找寻蔷薇花丛的食物关系开始,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食物链。

  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学会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教学难点:

  画、找食物链。

  教学准备:

  蔷薇花丛的动植物卡片(背后粘有小磁钉)、学生用的活动手册、跟食物链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蔷薇花丛的食物链

  1、出示在蔷薇花丛中我们发现的动植物卡片(图或文字)。上节课我们在蔷薇花丛中发现了许多动植物,有蚯蚓、蜜蜂、蚜虫、瓢虫、西瓜虫、鸟等,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动植物的卡片。

  2、这些小动物它们吃什么?(蔷薇、土壤里的腐殖质、小草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个出示这些卡片)

  3、你能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一生上台用箭头直接在卡片之间画出它们的食物关系,其余学生在自己活动手册上用箭头画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4、分析这条食物链。

  (1)仔细看看上面的箭头图示,你有什么发现?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2)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自己能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你认为上面这条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蔷薇花丛中的动植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5、写出蔷薇花丛中的其他的'食物链。

  二、水田里的食物网

  1、出示水田的图片。水田里有许多动植物,我们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水田里的生物,他们在水田里观察到了哪些动植物?认识这些生物。

  2、阅读调查报告,看看他们画出了哪些食物链。点击出示箭头。

  3、他们还有哪些食物链没有画出来。你能补画上去吗?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试着画出食物链。请一生说说没有画出的食物链,师点击鼠标出示其余的食物链。

  4、认识食物网。

  回头看看水田里的食物链,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教师用课件隐去水田里的动植物图片,留下这些箭头。像这样错综复杂呈网状的食物链就组成了一个食物网。

  三、课后拓展

  1、森林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出示其他的一组生态群落系统(森林群落图),在这个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生物,你能找出其中的食物联系,画成食物链吗?它们的食物联系是否也组成了一个食物网?

  2、你还能找出像水田、森林这样的生态群落吗?

科学教案 篇6

  预期学习结果: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

《科学教案优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科学教案【经典】08-1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科学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优选(6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地表缓慢变化”单元是在上学期学习了“地表剧烈的变化”单元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地表缓慢变化的诸多外力因素。由于引起地表变化的诸多因素对山脉的影响极其缓慢复杂,对只有短短几十年生命历程的人类生命个体来说,是无法观察到其变化的全过程的。因此,本课将引领学生对引起山脉缓慢变化的诸多外力因素进行想象、分析、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试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作用与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断进行、永不停息的复杂过程。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学情分析:

  在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的变化”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利用多种方式,探究了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的不断作用与平衡所导致的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造山运动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已基本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对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也有了一些总体的认识。山村的学生对形态各异的山脉都会或多或少的、或直接或间接的有所了解。同时他们对“幼年山脉”是怎样向“老年山脉”转化的会非常感兴趣。

  设计理念:

  作为科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是重在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观察、实验等各种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在学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行探究。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要突出实验教学,因此,本课始终都是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知和自我结构。在探知的过程中,启迪出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完成探究获得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有根据的推测“老年山脉”初期的形态特点。

  用模拟试验的方法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能通过分析模拟试验的结果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

  3、科学知识目标

  能解释“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含义。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造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设计模拟试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得出结论——拓展延伸——评价总结

  教学材料:

  教师准备:不同山脉形态的图片、山脉形成、风化作用视频材料。

  学生分组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答夹、气球、烧杯、水、小石子、砖块、酸溶液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美丽的山川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壮美绮丽的山脉风光。

  2、多媒体出示:山脉风光,学生欣赏后说说感受。

  3、师:这壮美绮丽的山脉风光,让我们赞不绝口,那它原来就是这样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5、师:山脉是不断变化的,你想知道它是怎样变化的吗?今天学习《山脉的变化》一课。(板题)

  6、师: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不断作用与平衡导致地壳板块运动形成山脉,除了非常神奇的地球内部自然力量外,还有一些来自地球外部的自然力量对山脉进一步塑造,使山脉形态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就探究一下影响山脉形态变化的自然力量。

  【多媒体再现自然美景,唤起学生对山脉已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用感性材料形象地展现两种山脉的特点,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二、猜想假设

  1、师:山脉形成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大家看下面两张不同的山脉照片,说说这些山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观察、描述两种山脉在外形上的特点。(有的险峻陡峭,有的起伏平缓。)

  3、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指向图片)同学们猜一猜像这类起伏比较平缓的山脉大约形成于多少年以前?(学生猜测。)

  【学生不一定能够猜对,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师:同学们,山脉占地球陆地的面积不足五分之一,像这类起伏比较平缓的山脉大约形成于3亿年以前,我们称它们为“老年山脉”,而这一类陡峭、险峻的山脉大概形成于6000多万年以前,我们称它们为“幼年山脉”。

  5、师:同学们想一想,起伏平缓的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大胆猜一猜险峻陡峭的幼年山脉是受到了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变成平缓的老年山脉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并说出你的理由、根据。

  (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破碎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学生在以往的科学课中已经学习了热胀冷缩原理、酸雨的危害……在生活当中见到过玻璃受热不均匀破碎、植物根的生长使地面凸起……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猜想的理由的依据。】

  6.大胆猜想。

  ①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做出猜想。

  ②组内讨论:先各自说一说自己的猜想,讨论是否有切实、合理的'依据,从而去除一些不切实际的猜想,然后把本组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以便交流。

  7.交流猜想。

  ①各小组交流猜想,并说一说猜想的依据。

  (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有可能影响到山脉形态变化的自然力量,并以“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追问学生猜想的理由。)

  ②教师以板书整理学生的发言。

  学生可能会想到的因素有

  a.温度的影响。

  b.水的作用。

  c.生物的作用(如植物根的生长)。

  d.其他物质的腐蚀作用(如酸)。

  c.风的力量

  【通过猜想让学生明确影响山脉变化的各种自然力量使以下实验方案的确定更有针对性。但学生的猜想是有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猜想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或提示,学生的猜想是一个发散与集中的过程。让学生将自己的假设与其他同学交流,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三、设计方案

  1、师:关于引起山脉变化的原因,你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学生会想到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请每组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①根据猜想首先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题目。

  ②根据自己的猜想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注意: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岩石的破碎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想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模拟什么样的环境?)

  ③你准备如何操作实验?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

  2、学生开始小组研究、设计,师巡回指导。

  【学生已经有了探究的经验,懂得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一些猜想。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方法进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3、交流实验方案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方案,相互补充和完善,进而形成1~2个模拟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方案。将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以实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方案的目的。

  (可适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否有明确的模拟对象、模拟实验材料的选取是否恰当、实验中是否存在危险、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养成相互评价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方案趋向科学,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

  4、确定小组实验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方案,下面咱们根据这节课时间和分组实验材料看一下哪个方案比较适合咱们今天课上完成?

  【学生想象力丰富,一定会设计出多种模拟实验方案,由于时间和材料因素,一节课不可能把这么多模拟实验都做一遍,这时教师有必要引导,让学生比较选择出适合本节课堂上完成的方案。】

  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温度变化会不会对山脉的变化构成影响,关于其他猜想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再做实验验证。

  四、实验探究

  1、学生小组实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计的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研究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千万要注意安全!

  ②小组合作实验,要分工明确,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③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填写记录单)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五、交流总结。

  1、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其他小组的研究与木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汇报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录、积累别的小组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2、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认为使岩石发生变化的自然力量都有哪些?(教师板书学生们得出的结论)

  3、揭示风化作用。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和观看老师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温度变化、雨水侵蚀、水结冰膨胀是造成山上岩石破碎、山脉变化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也会对山脉的变化造成影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风化作用即引起山脉变化的各种因素:温度变化、水、生物、酸的溶蚀……)

  【利用视频这样一个清晰直观的工具,可以使学生对上课未猜想到的因素和未能亲自验证的猜想进行补充,也是对学生课堂探索的一个总结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得出结论。

  温度变化、水、生物、酸的溶蚀……

  六、拓展延伸

  1、你现在能知道山脉变化的原因了吗?

  2、认识蘑菇石

  设计实验、解释形成原因。

  3、课下完成实验2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利用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及各项探究能力持续发展。】

  七、评价总结

  1、自我评价

  1、我能从多个角度猜想使山脉发生变化的自然力量。

  2、我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合作、交流。

  3、我能设计一项模拟实验,并获得成功。

  4、我学到的内容是( )。

  2、总结

  多种内外力作用引起的地球物质运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今天咱们探究的山脉的变化就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山脉形态的过程。

  除了山脉,地球上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地形地貌,如沙洲、蘑菇石、石钟乳、丘陵……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们的变化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资料、图片,今后的科学课上我们会继续研究,探索。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本科教材由“小灯泡的构造” 、“让小灯泡发光”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教学理念:

  新课程新标准,现在的教学要强调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恰当指导,使学习有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的高质量学习。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事物,促进他们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师生在互动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小灯泡图片

  教师准备:小灯泡的复合图片,小灯泡、电池的图片,几根导线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实验准备: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板书设计:

  点亮我的小灯泡

  小灯泡 导线电池

  (实物图片)(实物图片)(实物图片)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谈话激趣,了解学生。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知道吗?

  学生活动:想。

  教师活动:猜猜看,是什么?(教师手中握住小灯泡,面向大家)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学生充分发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小灯泡。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吗?

  学生活动:观察过。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过吗?

  学生活动:没有观察过。

  设计意图:好奇、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巧妙设计一些游戏,留下一些悬念,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让他们处于轻松、乐学的氛围之中,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观察材料,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一)观察小灯泡

  教师活动:老师给每个同学一个小灯泡,你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画下来。

  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画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同学都亲自动手作画,培养动手能力,同时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教师活动:全部画完的小组内交流一下,都观察到了什么?补充完整自己的画,然后推荐一位同学代表小组来汇报。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内交流补充。

  教师活动:请第一小组来汇报。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有一个黑点。

  教师活动:黑点下面还有什么?

  学生活动:有一点是灰色的。

  教师活动:他说了三点,自己小组内有补充吗?

  学生活动:上面也有灰色的一点。

  教师活动:画上去了吗?在哪里?

  学生活动: 学生补画上一连接点。

  教师活动:他们组一共发现了四点,其他组还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活动:我们发现还有黄色的圈。

  教师活动:这个上面的圆表示什么?

  学生活动:小灯泡上面部分是玻璃做的。

  教师活动: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其实小灯泡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规定的名称。(课件)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新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小灯泡的构造

  教师活动:看大屏幕(教师手指屏幕中的灯泡实物图介绍)

  上面玻璃做的叫——玻璃泡

  有两根竖着的金属线叫——金属架

  中间弯着的丝叫——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

  灰色的两个小圆点叫——连接点。

  教师活动:刚才我们观察的是小灯泡的外部结构,还想继续观察它的内部吗?

  学生活动:想!

  教师活动:看大屏幕(灯泡剖面图),你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金属架跟两个连接点是连着的。

  学生活动:金属架接着两个连接点。

  教师活动:金属架支撑着灯丝,又与两个连接点都连通了。

  设计意图:教师有目的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积极探究、点亮灯泡

  教师活动:小灯泡观察完了,还想做什么?

  学生活动:点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好,我们自己来动脑筋点亮我的小灯泡。 ( 板书课题:点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要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

  (一)引出导线

  学生活动:一根线。

  学生活动:是导线。 教师出示导线实物。

  学生活动:还需要一节电池。教师出示电池实物。

  (二)观察电池

  教师活动:(课件)我们已经认识了电池,知道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三)点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材料都齐了,咱们小组,先合作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利用合作交流活动方法敢于根据现象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教师活动: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教师活动:小灯泡接亮了吗?我们为他们的成功鼓掌。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使学生有成就感。通过动手的方式,体验活动,切身感受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教师活动:怎么接的能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学生画图。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利用合作交流活动方法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法,不仅使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成果,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连接好的简单电路图,学生按图连接实物,亮吗?

  学生活动: 学生再次接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能接亮的小组请举手。

  教师活动:都能接亮了,同学们可真聪明。

  教师活动: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学生活动:电从正极出来流到灯泡里,同时从负极流出流到灯泡里。

  学生活动:电从电池的正极出来,流过小灯泡里的灯丝,小灯泡就亮了。

  教师活动: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边讲边课件演示)

  教师活动:我们再看看,这条通路中,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是怎样连接的?

  学生活动: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跟电池的正极相连。

  学生活动:还有一个连接点通过电线跟负极相连。

  教师活动:大家看出来了,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连到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小灯泡就能亮了。(课件让连接点亮一下)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连接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与探究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师活动:出示断路、短路连接图。为什么这样接小灯泡不会亮?(看实物连接图)那么,除了这些接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接法点亮小灯泡吗?老师这里有几种连接方法,猜一猜哪些会亮?哪些不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接法灯泡不会亮?(课件出示)

  学生做出判断,教师予以简评。

  教师活动:通过分析得出:像这样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电路中电流不通,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就叫做断路。最后归纳在连接电路经常出现的错误接法:短路和断路。

  教师活动:如果现在再让你接,你还会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吗?

  学生活动:不能连。

  学生活动:这样会破坏电池的。

  设计意图:短路和断路是学生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极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正确理解短路和断路,有助于学生正确连接点亮小灯泡,也能增强安全用电常识。

  四、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教师活动:通过对短路、断路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只要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让电能流过小灯泡形成一条通路,小灯泡就能亮。那你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接亮小灯泡。

  教师活动:老师发给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电池和灯泡的卡片,发现一种新的接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就把电池和小灯泡贴到白纸上,导线用记号笔画线代替,到音乐响起我们就暂停。

  教师活动:发现了几种新的接法,举起手指头告诉大家。

  教师活动:请这组上来贴,还有不一样吗?

  教师活动:咱们发现了几种?为咱们的成功鼓掌。

  教师活动:谁能说说这几幅图中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的?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乐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活动成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优化了教学程序,体现了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五、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教师活动:1、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用电常识。

  教师活动:2、延伸

  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接亮了一个小灯泡,如果有两个小灯泡,你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学生活动:能!

  教师活动:如果有三个或更多的小灯泡,你还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课外请同学们自己去找些材料试一试,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

  3.这节课我们通过使用电池和导线让小灯泡亮了起来,研究了小灯泡发光的秘密。电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明,你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

  课件:介绍爱迪生。

  4.节约用电教育:另外,我们要节约用电,我准备一份小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仔细阅读一下,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电器节约用电的方法,可以尝试下。

  设计意图: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节约用电意识。增强学生环保、节能意识,体现“科学与人文”教育有机揉合的现代教育理念。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

  形状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放入后

  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

  (毫升)沉浮状况

  实心团200

  沉的形状200

  浮形1200

  浮形2200

  浮形3200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建立保护大气不受污染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更多的方法、充分的证据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

  对无法看到的现象(空气的存在)如何把现象放大,让学生感知到。

  教学准备

  水槽、硬纸袋、塑料袋、集气瓶、砖块、吸管、风车、面巾纸、香水、记录纸(气泡图、维恩图、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猜里面有什么?)

  1、师:出示黑袋,如果不打开,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有什么?

  学生摸并判断,教师分别拿出验证:苹果、乒乓球、矿泉水。

  2、师:抖抖空袋子,问“还有什么?”(空气)

  二、证明空气存在

  师:关于空气,同学们能介绍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吗?

  1、空气知识的了解(同学们对于空气都了解些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教师进行归纳板书在黑板上。)

  2、提出研究问题

  师:空气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那它真的存在吗?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这个袋子里有空气?

  3、小组讨论开始实验研究研究方法(教师巡视,参与各种方法验证)

  4、生交流汇报

  5、师: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

  三、空气无所不在

  1、师取一袋学生空气提问:这里面的.空气哪里来的?(教室)

  2、师:我们身体中也有空气,水里面也有,那粉笔中呢?

  3、师提示可以把粉笔放入水中,如果有空气会怎样?(有气泡产生)

  4、师: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它无处不在!(板书课题)

  四、空气与我们

  1、师:动物需要空气,植物也需要,那我们人呢?

  2、观看空气被污染图片,说说你的想法。

  3、: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在生活中注意节电、节气、低碳、环保,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美丽的地球。

  五、比较水和空气

  1、师: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2、学生观察杯中的水和空气讨论汇报

  3、师利用维恩图空气与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六、结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空气,你有什么收获?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从找寻蔷薇花丛的食物关系开始,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食物链。

  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学会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教学难点:

  画、找食物链。

  教学准备:

  蔷薇花丛的动植物卡片(背后粘有小磁钉)、学生用的活动手册、跟食物链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蔷薇花丛的食物链

  1、出示在蔷薇花丛中我们发现的动植物卡片(图或文字)。上节课我们在蔷薇花丛中发现了许多动植物,有蚯蚓、蜜蜂、蚜虫、瓢虫、西瓜虫、鸟等,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动植物的卡片。

  2、这些小动物它们吃什么?(蔷薇、土壤里的腐殖质、小草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个出示这些卡片)

  3、你能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一生上台用箭头直接在卡片之间画出它们的食物关系,其余学生在自己活动手册上用箭头画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4、分析这条食物链。

  (1)仔细看看上面的箭头图示,你有什么发现?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2)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自己能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你认为上面这条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蔷薇花丛中的动植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5、写出蔷薇花丛中的其他的'食物链。

  二、水田里的食物网

  1、出示水田的图片。水田里有许多动植物,我们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水田里的生物,他们在水田里观察到了哪些动植物?认识这些生物。

  2、阅读调查报告,看看他们画出了哪些食物链。点击出示箭头。

  3、他们还有哪些食物链没有画出来。你能补画上去吗?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试着画出食物链。请一生说说没有画出的食物链,师点击鼠标出示其余的食物链。

  4、认识食物网。

  回头看看水田里的食物链,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教师用课件隐去水田里的动植物图片,留下这些箭头。像这样错综复杂呈网状的食物链就组成了一个食物网。

  三、课后拓展

  1、森林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出示其他的一组生态群落系统(森林群落图),在这个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生物,你能找出其中的食物联系,画成食物链吗?它们的食物联系是否也组成了一个食物网?

  2、你还能找出像水田、森林这样的生态群落吗?

科学教案 篇6

  预期学习结果: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