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狗的外型特征和主要习性。
2.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增进幼儿热爱狗的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说说狗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狗?它是什么样的?
2.谁和小狗一起玩过?你和小狗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吗?狗有什么本领?
二、说一说狗的本领。
1.教师讲故事"小狗和小猫",幼儿讨论:
2.小狗怎么知道家里煮肉骨头的?
3.小狗怎么知道山坡那边鲜花很多?
3.小狗又怎么知道小猫家的米饭煳了?
4.狗的鼻子这么灵,它还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呢?
三、认识不同类型的狗。
1.观看视频。
2.这些狗都帮人们做了什么事情?我们称它们是什么狗?
四、狗是我们的好朋友。
狗能帮助我们做这么多事情,你们喜欢它吗?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
附:故事
小狗和小猫
小狗和小猫在草地上追赶蝴蝶,忽然,小狗停住了,它用鼻子嗅了嗅,对小猫说:"不玩了,快走,到我家啃骨头去!"它们急急忙忙朝小狗家走去。
路上,小猫一边咽口水,一边问小狗:"你怎么知道家里正在煮骨头?是瞎猜的吧?"小狗说:"不是瞎猜的,我闻见肉味儿了。"小狗说得一点儿不错,家里果真煮了一锅骨头。见小狗领来了小猫,狗妈妈热情地请小猫一起啃骨头。啃完骨头洗洗手,小狗、小猫又出去玩了。
小狗、小猫来到山脚下,小猫说:"我们去采花吧?"小狗用鼻子嗅了嗅,说:"翻过这个山坡,有好多好多的花。"于是,它们翻过山坡,果然看到了漫山遍野都是鲜花。小猫问小狗:"你怎么知道这里有好多花?"小狗说:"我们闻到香味儿了。"
太阳落山,该回家了。小狗到小猫家,小狗说:"糟糕,你家的米饭糊了!"小狗、小猫冲进厨房一看:"煤气灶上,饭锅已经开始冒烟了......小猫忙喊妈妈。听到喊声,正在看电视的猫妈妈急忙跑来,关了火。猫妈妈对小狗说:"谢谢你,多亏你发现得早。"猫妈妈问小狗,你怎么知道米饭糊了?"小猫抢着回答:"小狗的鼻子很灵,它一定是闻到糊味儿了。"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就是了解狗嗅觉灵敏的特点。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萌发保护它的意思。与动物成为好朋友,这是孩子们美好的愿望,通过与他们之间进行的交流,我发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幼儿对于狗的了解还是比较详细的。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可以经常看见它们,能和它们生活在一起。
在活动前我先请幼儿在自己生活的周围调查一下身边的狗的品种、主人养它的原因以及这条狗有什么本领等方面的内容,让孩子的零星的经验得到了一个总结便于在活动中进行相互之间的介绍。因此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就请幼儿上台来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小狗的知识,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幼儿产生对于狗的`了解的兴趣,并引导幼儿观察狗对于人类的一些具体的帮助,帮助幼儿感受到狗是人们的好朋友。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再此基础上我向幼儿讲了小狗的故事,以此对狗的鼻子功能方面进行的知识性的介绍,帮助幼儿提升了已有的经验,丰富了知识。通过介绍、观看等多种的体验使幼儿对于狗的本领等各方面有了一个较详细的了解后,我又引导幼儿能和生活相结合,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怎样和狗相处,应该怎样爱护关心它们,以及对待它们,使幼儿能懂得在生活中要保护它们,真正使它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在了解以上经验的同时,还要请幼儿保护好自己,对于并不友好,或者,主人不在场的小狗,要注意安全,避免被小狗咬伤。
小百科:狗的年龄主要用以下几点判断:①牙齿的生长情况;②齿峰及牙齿磨损程度;③外形颜色。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理论依据:
《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活动将昆虫拟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戏中”,本活动以游戏为主线,让孩子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新知识。同时科学是严谨的,因此活动中的材料多为实物原型。昆虫的自卫防身方式通常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三种,鉴于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只选择了其中一种“保护色”,其他的知识留待以后探讨。
教学策略:
1、采用观察法和语言交流,引导幼儿对已有昆虫的经验进行梳理。
2、通过捉迷藏游戏,寻找有保护色的小昆虫。
3、通过录像,直观的呈现昆虫自我保护的本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及其作用;
4、采用讨论和直观法拓展,激发幼儿探究更多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5、采用游戏操作法,巩固对保护色的理解。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枯叶蝶、螳螂、竹节虫三种昆虫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难点:理解“保护色”。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捉迷藏的昆虫》
2、录像:《昆虫的保护色》《动物的'保护色》
3、音乐:《春天》《清晨》
4、背景图四组,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昆虫图片,梳理幼儿已有经验。随着音乐《春天》表演入场。
出示昆虫图片,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这些昆虫你在哪里见过?
2、寻找昆虫,探究保护色的秘密。
(1)出示幻灯片,请幼儿寻找躲藏的昆虫——枯叶蝶、螳螂、竹节虫。
(2)讨论它们身体的颜色和藏身地颜色的关系。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观看视频《昆虫的保护色》。
(2)讨论保护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虫有保护色。
4、经验拓展,了解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办法。
(1)提问:还有哪种动物有保护色?
(2)观看课件:动物的保护色。
5、分组操作:游戏——帮小动物躲猫猫。
幼儿分成四组,将小动物图片放到适合其隐藏的背景图上,然后老师来找小动物,进行纠错和交流。
活动延伸:在图书区投放相关图书、资料,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泥螺在不同烧制方法上呈现出的泥螺肉大小、色泽、口味上的变化,泥螺壳的变化,这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幼儿的兴趣点,它将成为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由于泥螺在海泥、水、盐这三种不同的材料了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泥螺里加了水,它就能变胖了,加了盐的泥螺会缩小。同时加了水和盐的泥螺也会缩小,让幼儿探索泥螺的特性。
【活动目标】
1、观察泥螺的外形特征,知道泥螺有多种烹饪方法。
2、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泥螺在各种材料中的不同变化,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探索鲜泥螺、腌制泥螺的外形和口感的不同。
【活动准备】
新鲜的泥螺、腌制的泥螺、盐、海泥、水、记录表、熟泥螺、盐水。
【活动过程】
一、泥螺的外观。
1、看泥螺的生长视频。
2、刚才我们在视频里看到的是什么?
3、请幼儿说说泥螺的外观形状。
小结:泥螺驮着淡灰色的圆壳,伸出肥胖的大舌头,吐着白沫,在沙地上懒洋洋地蠕动着。它们的食物是海水和沙。爬累了,它们就把舌头缩进壳里,躺在沙滩上无忧无虑地“睡大觉”。
二、泥螺的变化。
1、刚才我们看来视频泥螺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
2、泥螺在沙地里是懒洋洋地蠕动,那它在别的地方是怎样动的呢?
3、交代规则:老师在后面的桌上放了新鲜的泥螺、海泥土、水、盐、记录表、盐水。请你们在记录表里记录下泥螺的不同变化。
4、幼儿操作将泥螺在海泥土里、水里、盐里、盐水里的变化。
5、验证。
(1)请幼儿将记录表分类贴在展示板上说一说泥螺在海泥土里的变化。
(2)说说泥螺在水里的变化。
(3)说说泥螺在盐里的`变化。
(4)说说泥螺在盐水里的变化。
小结:泥螺在海泥土里会慢慢地蠕动,在水里会慢慢长大,在盐里会慢慢变小,在盐水里也会变小。
三、探索鲜泥螺于腌泥螺的不同。
1、你吃过泥螺吗?你吃过的泥螺可以怎么烹饪的?
小结:泥螺可以放汤吃、红烧吃,蒸着吃,腌着吃。
2、活泥螺在海泥土里、水里、盐里、盐水里有不同的变化,煮熟以后的泥螺也有很多种变化。
3、出示鲜泥螺与腌泥螺。
4、请幼儿看一看说说发现了什么?
5、摸一摸鲜泥螺与腌泥螺有什么不同?
6、尝一尝熟的鲜泥螺与腌泥螺的口感有什么不同?
小结:鲜泥螺的肉比较大、吃起来软软的、鲜鲜的、壳一碰就碎。咸泥螺肉变小、变咸、变硬了、泥螺壳也发生了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实验中发现土豆能在盐水中浮起来的现象。
2、能用“↑、↓”符号记录结果,表示上浮与下沉。
3、乐于探索科学现象,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糖、盐、味精、土豆、贴有红黄绿线的一次性透明杯子、记录纸、铅笔、《土豆宝宝历险记》(课件)、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引出问题,激发兴趣
1、出示土豆:这是什么?(土豆)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问并验证:猜猜土豆掉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说说理由。
3.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讨论:你认为白哥哥可能是什么东西呢?
二、共同实验,积极探索
(一)实验一:三种不同材料操作
1.介绍实验材料并交代实验规则
2.幼儿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交流: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4.实验总结:糖水和味精水都不能使土豆块浮起来;只有盐水才能让土豆块浮起来。
(二)不同盐量再次操作
1.出示不同含盐量的两杯水进行实验提问:是不是土豆放在盐水中一定会浮起来呢?
2、出示两份不一样多的盐,幼儿做实验,观察并记录。
3、交流结果
三、观看视频、拓展幼儿经验。
1.出示“死海”的图片并提问:土豆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在很多很多得盐水中人能浮起来吗?
2.观看介绍死海的'视频。
四、活动延伸:
1.如果不同大小的土豆块放在盐水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2.到底结果怎样,现在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试一试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有时孩子们的游戏简单而让人快乐,他们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使之转动,便会开心不已。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将幼儿生活中的无意探索变为有意探索,并在科学探索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从而使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探索无处不在。
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感受、理解转动的意思,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准备:
1.幼儿第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来的物品,包括纸杯、盘子、积木、废弃的光盘、磁带、勺子、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幼儿第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分组摆放,包括:塑料齿轮玩具,当中有孔的`积木、纽扣、光盘,绳子;牙签,不同形状的、中心用针戳洞的纸片;纸杯、筷子、勺子,两只小碗中各盛半碗水。
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
1.引题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迷迷转”的游戏吧。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大家张开双手,边念儿歌边自转,“迷迷转,迷迷转,转到天空我不动!”儿歌结束时就站在原地不动,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动作。然后我念数字1~10。如果我念到10,大家还能保持不动的话就算胜利。
2.师幼一起游戏。
(中班幼儿受知识经验所限,有时会将“转动”与“滚动”相混淆。我们知道“转动”是围绕着一个轴运动,“滚动”则是物体整体不断翻转着移动。这个游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来体验、感受、理解“转动”。)
二、探索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师:这些物品看见大家玩得那么开心,也想玩“迷迷转”的游戏。请大家帮帮忙,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当幼儿已经想办法使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如当幼儿把笔放在手心并搓动使笔转动时,教师可以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动作叫……”
●当幼儿已经使一种材料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尝试更多的材料:“请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有些材料可有多种使之转动的方法,如,风车可用吹气、跑动等方法使它转动。幼儿尝试了一种方法后,教师可以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使它转动吗?”
3.交流与分享。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
(这种填空式的提问能够帮助中班幼儿理清思路,完整表达自己的探索重点。)
4.出示文字,师幼一起总结探索方法。
(当幼儿说出教师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翻开已经打印好的文字;当幼儿说出教师没有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直接在空白纸上写出此方法。虽然教师并不强求幼儿认识所有出现的文字,但以上做法可以满足部分对文字敏感的幼儿的表达需要,同时有利于梳理归纳探索方法。)
师:你们用转、搓、拧、拍、跑……那么多方法使物品转动起来了,真了不起!
5.引出转动和“力”有关。
(教师可以演示并提问:“如何让风车转动?”幼儿可能会回答:“吹。”这时,教师故意不用力吹,使风车转动不起来,然后问幼儿怎么办。当幼儿提出“用力”时,教师顺势出示文字“力”,并追问:“我们刚才所想的那么多方法都要用力吗?”最后总结:“原来这些转动的方法都和‘力’有关。”)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我们知道,转动需要两个要素:轴和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感知“力”这个要素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三、通过创造性地组合,探索让两种物品一起转动起来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在幼儿掌握一定的使物体转动的方法之后,对幼儿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提出的挑战。)
1.交代任务。
师:请你用一样物品帮助另一样物品转动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当幼儿出现初步的组合意识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并鼓励。如:幼儿用绳子穿进光盘的中心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用力甩动绳子。一方面帮助幼儿成功,另一方面自然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转动要素“力”。
●当幼儿已经通过组合使两个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你在哪里也看见过这种转动”,引发幼儿回忆转动与生活的关系。如当幼儿用筷子在水中搅拌,使水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提出上述问题。
3.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选择一两位幼儿演示创造性地转动物品,由此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比如,请幼儿演示用筷子或绳子让光盘转动,并提问:“光盘除了这样转动,还可能在哪里转动?”幼儿会联想到光盘还可以在播放器上转动。这时,教师追问:“光盘在播放器上转动后可以怎样呢?”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再适时总结:“转动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想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家里除了播放器会转动,还有什么会转动?”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更多的转动现象,从而自然达成第二条目标。)
师:原来转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有好处的呢?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再去仔细观察和发现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①善于观察,发现自己长高的秘密。
②乐于思考,探索自己长高的秘密。
③学会科学合理膳食,合理作息,帮助长高。
【活动重点】发现长高的秘密,知道长高的有利条件。
【活动难点】拥有健康观,养成不挑食,爱锻炼,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故事《长高的秘密》,成长变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探索
师:明明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裤子不能穿了,很惊讶,小朋友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幼:明明长高了,裤子短了,所以就穿不了了!
二、说一说(我们自己长高的表现)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自己长高了呢?你怎么发现的?
幼:我的裤子,衣服变短了,我的个子高了啦,我比谁谁谁更高啦……
三、比一比(谁长的高?)
①看图片,比高矮
②小朋友们来比一比高矮
通过比较发现每个人的高度不同,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为什么他会比我高呢?”
四、猜一猜(高矮不同的原因)
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朝夕相伴,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不难说出每个孩子生活习惯的不同,如,某个不高的孩子会挑食,不睡午觉,不爱运动等
教师总结: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有助于我们长高,我们小朋友以后要尽量不挑食身体棒!多运动变强壮,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些都会帮助我们长高呢!
五、为成长制定计划
和小朋友一起制定成长计划,并告知父母,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健康成长!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1、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取出水中的东西并进行分类。
·大胆探索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体验探索磁铁的乐趣。
2、教学准备:
磁铁;探索材料:回形针,玩具,一元硬币,夹子,茶叶罐等铁制材料和非铁制材料:积木,塑料玩具,纸杯,玻璃球,气球……
装水的大盆两个;取物工具---篓子、盘子、有磁铁的钓钩、勺子、筷子等;空箱子2只,空盆1个
3、教学过程
a) 情景引入
(出示大盆)师:陈老师遇到一个问题---小弟弟把许多东西一起扔到了这两个玩水的大盆里,这可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b)初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用磁铁水中取物。(规则---不能用手拿)
·经验交流:磁铁是怎样帮助你取出东西来的?你取出了哪些东西?
c)分组实验,再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尝试用磁铁取水里的东西。
师:磁铁能将水里的其他东西取出吗?请你试一试。
·讨论并总结:取出的都是铁制品,磁铁能吸铁。
师:你有没有取出东西?为什么没取出?这些东西为什么能取出来?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讨论:有哪些方法能取出水里的东西?
·幼儿用各种工具水中取物。
·幼儿交流取物经验。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取出了什么东西?
·环保教育---保护环境,不乱扔东西。
d)取出物分类
·幼儿将取出物分类
· 师生小结:今天,我们动脑筋将水里的`东西取出,发现……是铁制的,能被磁铁吸起来;……是木头的、塑料的、纸的,不能被吸起来。
·经验迁移:磁铁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也用了磁铁,你知道哪些东西请磁铁帮忙的?发现了告诉大家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延伸区域游戏:杯中取物
·介绍游戏和记录表的使用。
·幼儿游戏---按记录表的要求将水杯里的回形针用磁铁取出(磁铁贴在杯外吸)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尝试,发现转动塑料片能使小船开起来,而且转动的方向不一样,小船开动的方向也不一样。
2、在不断探究,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用筷子做的小船,一片小塑料片,蒸饭用的盘每组两只。
2、图片:有螺旋桨的小船。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船。
1、(出示图片)这是小船的什么?(螺旋桨)
它会怎么样?(它会转起来)
它有什么用呢?(螺旋桨转起来,小船就开起来了)
2、(供幼儿操作的小船)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只小船,它是用什么做的?(用筷子和牛皮筋绑成的),另外,还有一张红牌子。
3、我们来玩开小船好吗?(将小船放入水中)
它怎么不动呀?为什么?(因为没有螺旋桨)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它开起来吗?谁愿意来试试?(请个别幼儿自由摆弄,想办法让它开起来)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开小船,发现用小塑料片做螺旋桨能使小船开起来的'秘密。
1、每个小朋友都去试一试,不能用手推,也不能用嘴巴吹,就用老师给准备的这两样东西,想想怎么样才能让小船开起来。
2、(集中交流经验)谁愿意上来试试,让我们看看你是怎么让小船开起来的。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他们的小船是往哪里开的。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开小船,发现塑料片拧的方向与船开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1、为什么有时候小船会往前开,有时候却往后退呢?再去试试,看看你会发现什么?(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发现塑料片拧的方向与船开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2、(巩固经验)你们来教我试试好吗?
四、幼儿第三次尝试,发现塑料片转的圈数与船开得远近的关系。
1、请两名幼儿演示开小船比赛,讨论为什么小船会开得有远有近。
2、幼儿自由结伴比赛开小船。
五、结束,幼儿继续自由探索,发现更多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鲜明、热烈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在观察周围的建筑和了解现代建筑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建筑物。
2.萌生对未来建筑的向往,产生想象和创作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把收集到的过去的、现在的、国内外的著名建筑物的资料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感受节奏——想象动作——合作表演
一、感受节奏。
1.听音乐,用拍手、跺脚的.方式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2.听音乐,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二、想象动作。
1.说说周围的建筑特点和标志性建筑。如有的高楼像灯塔;有的用球体串成似明珠;有的像海鸥展翅飞翔;有的像一支笔,笔尖直冲云天……
2.分组编动作,设计建筑物的造型,互相讨论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建筑。
3.对未来的建筑物进行想象和设计。
三、合作表演。
1.幼儿听音乐,自己设计动作和自由表演。
2.练习在音乐停顿(休止)处做动作造型。
3.在同伴合作下,用几个或多个动作的组合,完成设计和表演。
4.小组交流动作设计和造型创痍,有条件的可用照相机拍摄。
5.在热烈的音乐声中,幼儿个体或小组合作用动作表现。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感知、认识不同的梯形。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布置出图形王国形象。
2.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种图形。
3.幼儿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空白没涂色的)。
活动过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
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不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
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5.认识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师:听说梯形宝宝还有许多兄弟姐妹呢,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只有一条边是可以当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图形国王还想考考小朋友们,出了一些难题,摆放在那边的桌子上,我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涂色:让小朋友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折一折、剪一剪:让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
装饰梯形:从很多图形中将梯形找出来,进行装饰,如梯形饼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楼梯、梯形花盆。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共同检验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过寻找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师:国王说,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都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请我们去参观图形娃娃们的表演,你们开心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1.让幼儿在活动室张贴的图片造型中找找、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2.鼓励全体小朋友寻找,跟同伴或老师们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五)结束
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为了表扬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国王决定将这些图形送给我们,大家开心吗?让我们一起将它们带回我们的活动室吧!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1-07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8-0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9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05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3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