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3 07:57:56 教案 我要投稿

(荐)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荐)语文教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秋天的果子,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节奏美,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二、活动准备:

  教具:

  1.各种秋天的果子:核桃、龙眼、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柿子、梨。

  2.袋子一个、盘子一个。

  3.一张纸条。

  学具:

  3.梨子、葡萄、橘子、绿苹果、红柿子等剪好的图片和大盘子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4.胶水。

  三、活动过程:

  1.听秋天的音乐。

  2.提问:

  a.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b.秋天是一个怎么样的季节呢?(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3.出示装有果子的袋子

  a.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秋天收获的果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都有些什么果子呀?(想)

  b.请一位幼儿把袋子里的果子一个一个摸出来放到盘子里,并让幼儿说说你摸到什么?你摸到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4.欣赏诗歌

  a.最后教师摸出一张纸条:

  咦!(很惊讶的说):“这里面有张纸条,让老师看看是什么。”

  哦,是水果仙子送给我们的一首好听的诗,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b.教师边念儿歌,边在大盘子图片上贴水果图。

  小结:其实秋天就像一只大盘子!

  5.幼儿学诗歌

  a.第一遍:放慢速度,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在念的同时贴上一个水果,直到念完、贴完为止。

  b.第二遍:让幼儿一起参与。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贴水果图,老师和幼儿一起集体念诗歌;

  6.幼儿制作水果盘:

  a.这么多水果丰收了,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一个水果盘怎么样啊?

  b.幼儿制作水果盘。

  7.教师小结:现在果子已经装到秋天这个大盘子里了,我们把水果盘送给客人老师好吗?(好)

  四、活动延伸:

  “水果游戏”

  教师的讲课技巧

  语言语调的技巧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对重点内容、公式、定理应加重语气,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

  有关资料已总结出教师的语言应具备"六性":1、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具有罗辑性。2、描人状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具有形象性。3、范读谈话,情真辞切,平易流畅,真挚感人,具有感染性。4、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5、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词恰当,寓意贴切,富有精确性。6、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时间分配的技巧

  一节课中各部分内容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应心中有数,重点和难点需要的时间要长些,讲的力度要深些,切忌主次不分,重点不清。时间分配要讲究科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讲课开始时怕学生听不懂,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把精讲变成了繁讲,到后来一看时间不多了,便任意删减授课内容,"草率收兵";还有的教师随意拖堂,下课铃响了半天,还在不停地讲授,室外"喧闹四起",室内"无心听讲"。"草率收兵"或"随意拖堂"都是不良的教学习惯,应努力克服。

  课堂举例的技巧

  一堂课45分钟,若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势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适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往往会将平淡的一堂课变得生动,富有情趣。课堂上一个好的例子,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不但使学生们学得懂,记得牢,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举例也不能太随意,以免得到相反的效果。

  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设计的.问题必须保持逻辑性、系统性,要注意深浅程度,既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课堂提问可分为以下三种:

  1.为讲新课铺路的提问。这种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讲清新课内容铺平道路。2、为突出重点难点而有意创设的提问。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如果遇到了旧的知识,不要直接应用,而应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从而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巩固性。

  3、总结式的提问。这种提问一般在每节课的小结中进行,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最后,还可以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作示范以便纠正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讲课的技巧是多方面的,注意上述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形成具有特色的讲课方法。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

  3、练习讲童话故事,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词,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吗?

  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27课《红蜡烛》。

  2、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评价。

  3、画出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组词、说话。

  4、小老师上台教读生字,扩词。教师正音。

  5、教师带读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三、送生字宝宝回家,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戏、找朋友游戏。

  3、学习词语库:

  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理解词义。重点指导“小心翼翼”、“你推我搡”。

  3)在这一课里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

  二、精读、品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2、品读课文。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发表见解,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利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指导学生的朗读。如写乌龟和黄鼠狼的'表情和动作的句子,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动作特征,进行朗读感悟。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讲讲《红蜡烛》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一字开花”游戏。

  3、仔细观察生字,发现生字书写的特点。

  注意指导:火字旁的书写以及“处”的书写。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写。

  5、进行组词练习。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旁和束旁的由来和含义,会区分束和两个部分,会区别这个偏旁组成的字。

  2、会用比喻、排比句式说句子。

  3、积累成语及名句。

  4、通过阅读短文,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5、围绕花的世界写一段话,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1、2、3

  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畅游语海,先看有趣的汉字。

  1、认识旁和束旁,说说它的由来。

  2、读有束旁和旁的字。

  3、说一说怎样从字的含义上区分束和旁的字。

  导语: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1、通过读语句,比较下面句子的区别。

  第二句比第一句形象生动,可以让我们知道声音好听的程度,水花飞舞的具体样子,使人如临其境。

  2、体会比喻、排比句的好处。

  3、用带点词语说一句话。

  4、师生评价说的句子。

  二、积少成多

  1、读读成语,发现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

  2、这些成语什么意思?能用来描写春天的哪些特点?

  3、还知道哪些带有春字的成语,说一说,再积累下来。

  4、把名诗句读一读,说说意思,再背下来。

  5、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名句,再积累下来。

  三、阅读平台

  1、自由读这段话,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2、带着课文问题默读这段话,自己试着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和同学交流看法。

  4、能为这篇短文画插图吗?请四人上黑板上画,其余人在书上画。

  5、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评价画得怎样,为什么这么画?

  (1)评价不要脱离课文内容,要边读边体会重点语句,谈自己感悟到什么了?

  (2)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6、句式练习:

  夏天的风应该是蓝色的,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浅蓝色看起来很凉爽。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这句话。把秋天这句话也改写成因为所以的句式。

  7、品读全文。可以运用自由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

  8、积累文中好的词语、句子。

  四、作业:

  1、抄写有旁和束旁的字。

  2、积累词语名句。

  3、背诵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搜集资料,加大对花的了解的力度。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3、围绕有关花的内容写一段话。把这段话写清楚,写具体。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花的图片、花名、花的用途等资料。并提前布置下面内容:

  1、要求学生观察家里、公园、街道上的花。完成表格的填写。

  观察记录

  花名

  观察顺序总体印象局部印象

  (样子、颜色、姿态、气味)赞美

  (用途)

  2、查找有关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鲜花盛开。无论走在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小区;无论是在绿色的田野还是小小的花坛,都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让我们感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正悄然而至,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交流预习内容:

  1、你看到了什么花,请说说你的观察感受。

  (要求学生介绍花名、花的姿态、形状、颜色、长势等)

  2、还可以把有关花的花期、用途等资料做介绍。

  三、出示图片,指导写文

  1、出示图片:

  迎春花桃花月季

  樱花玉兰花

  2、指导写文。怎么介绍这些花呢?

  迎春花:

  (1)出示文字片在迎春花图片的下边。

  (2)读描写迎春的例段。想想这段话是怎么介绍的?

  (例段要求:从形、色、姿态几方面介绍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桃花:

  (1)出示文字片在桃花图片下,读例段。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3)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桃花的?

  (例段要求:花名传说、用途、生长地、生长期、花期)

  月季:

  (1)出示文字。读一读例段。

  (2)这段话与刚才两段话有什么不同?

  (例段要求:是从赞美花的精神、作用的角度写的。)

  3、小结介绍花的角度:

  (1)可以从花的.颜色、形状、姿态、气味等几方面写。

  (2)还可以从花的传说、花的学名、花的生长地、生长期、花期、用途等方面介绍。

  (3)还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

  (4)赞美花:

  可以从花的特点谈如耐旱等。从花的精神、花的用途、它带给人的启示等方面赞美。

  4、怎么写

  (1)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又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安排的。

  出示月季花文字片,读一读,研究写得好在哪儿?

  (从运用修辞方法上;从运用好词佳句上;从表达情感上。)

  (2)运用多种写法。

  (3)小结: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使人像看到了花一样,带着喜爱之情写,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

  四、提供资料

  1、有关花的词语。

  清香、怒放、绚丽、娇嫩、浓艳、盛开、鲜艳、幽香、花瓣、花蕾、花蕊、繁花似锦、鸟语花香、白花吐艳、花红柳绿、群芳斗艳、香飘万里、花枝招展、鲜花怒放、百花盛开

  2、部分花的资料、例段

  例段一

  春天,满树粉红色的桃花可好看了。如果你仔细一看,每朵桃花四个瓣,花蕊是黄白色的,还有一股清香味,真是使人赏心悦目。我爱套话,不仅在于它美丽,而且在于它预示着未来的收获。

  例段二

  我家的前后左右都是鲜红的樱花,一树树、一簇簇,鲜艳欲滴。每一棵树干都戴着一顶美丽的王冠,花枝随风摇曳着,活像一群快乐的姑娘,做着各种婀娜的姿态。青绿的细枝被一个个精巧的花球儿,挂得弯了腰。我盘亘流连,爱心欲醉,忍不住攀了一枝细细端详,每个花球都是由几十朵樱花组成,软绒绒的,红彤彤,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盛开的花朵落落大方,异彩流光,花瓣一瓣挨着一瓣,托着芽黄的蕊,朵朵都像一个个小酒盅,那酒盅里宛如斟满了春天醉人的美酒。那欲开还未开的蕾口未启,就像熟睡的婴儿张开鲜红的小嘴,可爱极了。再看,在那鲜艳的花球底下,还有几个嫩绿的小叶芽,它们也探出尖尖的小脑袋,向人们报告春讯呢。

  五、写一段话

  1、围绕花写一段话。

  2、写好后和同学交流。

  3、班级评价。

  六、修改后抄写在本上。

语文教案 篇4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录音新闻—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录音新闻—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录音新闻的形式与其他新闻的异同。

  2、了解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的盛况。

  二、能力培养:

  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培养祖国的荣誉感,学习参试人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斗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弄清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学习语言,训练朗读。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以及在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具准备:

  收音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二、课前热身:

  1、给下列字注音:

  翱硕大悫顷刻停泊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

  3、深入赏析课文,从描写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口语与书面语结合入手。

  三、合作探究:

  互动一:朗读课文,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字,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教师明确: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互动二: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

  组织方法:一学生读黑体字,一学生读刘长乐,一学生读麻振,一学生读王惠悫。其他同学表演括号内的内容。(要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学生自我评析。)

  互动三:再次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

  教师明确:标题:喜看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壮观景象。

  导语:在第二小节,第一小节是引子,交代通迅员和新闻标题,是录音新闻的特有形式。

  互动四:通过比较,了解录音新闻特点的知识。在这则新闻中,括号里的文字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这些文字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教师明确:这些文字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了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缩短了听众和事件发生现场的距离。

  互动五: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录音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教师明确:材料真实,报道全面。

  互动六:精读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画出表示时间的句词,并分析作用。

  教师明确:这则新闻以时间为顺序,报道事件的发生过程。先报道运载火箭发射情况,再报道运载火箭落水情况。报道运载火箭情况,从一小时准备开始写起再写到“还有两分钟“,“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然后报道运载火箭的发射。报道运载火箭落水情况,先报道测量船的情况,后报道直升机的情况,也是按时间顺序,这样使事件发展十分清楚,便于听众收听。

  互动七:课文除时间语言准确外,还有许多形象的语言,把它们找出来,看看它们对录音新闻有什么作用?

  教师明确:从景物描写的作用,比喻手法的表达作用等方面谈,言之有理即可。

  互动八:设置活动,模拟播音,以课文播音稿为基础指定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播音。朗读时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感情基调,选择适当的语调速度。

  四、达标反馈:

  1、现场采访一同学,并根据录音写成录音新闻的稿件。

  2、改正错字:波光鳞鳞喜型于色拨地而起萤光屏运栽

  五、小结:

  这则录音新闻比较全面地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赞扬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斗为祖国做贡献的精神,歌颂了党的领导。

  方法小结:1、作为录音新闻,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事件是它的主要特点。2、合理安排顺序,使事件报道条理清楚。3、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这篇报道的语言特色。

  六、资料补充: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标题:可以分为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电头”后的第一句,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主体: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新闻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议论、描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点:

  1、整理内容和思路,

  2、了解科学知识:动物游戏之谜的科学知识

  3、文体性的讨论:一是开头作用;一是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

  4、文本性的讨论:一是关于假说,一是没有定论,三是作者字句中流露出的科学态度的启示

  教学设计: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结构

  通读全文,抓关键句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明确:⑴~⑷ 动物也游戏表(浅)

  ⑸~⑻ 动物游戏可分为三类 ↓

  ⑼~⒂ 关于动物游戏的四种假说及结论 里(深)

  这篇文章就它的层次而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文章由现象到分类,再到意义、目的,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这非常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体现了说明文的又一点特色:条理清晰。

  2、文章开头三段,作者生动形象地写了叶猴、北极渡鸦、露脊鲸的游戏,这三个例子是否是动物游戏行为的简单罗列?结合阅读体会,说说这样开头的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答案)

  【明确】:(1)三个例子不是简单罗列,而是注意了取材的区域的不同,从缅甸的热带丛林到北极的冰雪陡坡,再到南美附近的大海,这就突出了动物游戏的普遍性,也就突出了对此研究的意义。

  (2)运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引出说明的问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那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 “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演习说 根据: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结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自娱说 根据:河马玩浮叶 渡鸦滑雪梯 结论: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的紧张生活得到调剂和补偿,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学习说 根据: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结论: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锻炼说 根据: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游戏 结论: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4、【提问】课文有没有结论?

  【明确】有。“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大部分同学可能会认为“没有结论”,这是概念不清所致。本文不是没有结论,而是没有对“动物游戏之谜”给出明确的揭秘解答,作者为什么没有对文中四种假说的任何一种予以肯定呢?

  【明确】第一,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

  第二、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

  第三、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

  (学生的回答可能比较幼稚,如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等,教师应适当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远的科学世界;可以将这一问题改为“本文既然没有对动物游戏给出明确的揭秘解答,那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1、我们要关注自然,关注未知世界,我们应该拥有一颗积极探索神秘的`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对生命、对世界的激情。

  2、我们不要迷信权威,不要盲从他人,不要囿于成见,也不要被错综复杂的现象所迷惑,而应该透过现象,乐于探索、勇于质疑,用一种冷静、思辨的理性审视这个纷繁芜杂的客观世界。

  5、探究问题(研读两个关键句)

  1、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游戏!并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2、“动物游戏之谜没有完全解开,但动物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讯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

  【提问1】: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本环节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明确】(1)、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2)、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3)、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4)、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5)、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提问2】怎么理解“吃惊”一词?怎么理解“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

  1、傲慢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而其他动物不过是受制于条件反射、具有生理反应的简单生命。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有超出生理以外的各种行为。而事实上,动物也会思考,也会游戏,也是有智慧的。

  2、我们的探索还漫长,但是我们有怎样的探索态度和精神意义更重大。a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者

  钱素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追问:

  (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

  (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

  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那一瞬间的情景。

  (3)随后老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松脂包住这两个小虫的活动片

  (4)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

  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5.组织讨论

  6.讨论小结

  7.指导朗读第二段。

  (1)明确要求:第一要处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轻松、有趣的声调,给人以有趣的感觉,不能使人有紧张的恐怖的感觉。

  (2)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老师点评。

  (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1.一对敌对的小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止了,但自然环境还在继续变化。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

  2.默读第三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在学生默读思考后,老师指导他们讨论,然后再指名说说。老师随机板书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

  地壳变动埋在海底时间漫长

  3.学生自由有感情地读这部分内容。

  (五)总结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必备的条件,同学们根据板书,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六)了解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1.科学家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况,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呢?

  2.出示思考、练习第2题,按照这题下面的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3.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4.老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松脂球

  形成

  化石

  琥珀

  发现

  样子、价值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找到地球孩子的家,培养爱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分辨诗歌的段落。

  教学难点:

  1、分辨诗歌的`段落。

  2、找到地球孩子的家,培养爱家的感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语感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

  2、看卡片,开火车认读词语。

  二、听录音,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小节,每一节写了什么。

  1、讲小鸟和松鼠的家在树杈上。

  2、讲我和小狗的家在房子里。

  3、讲小鱼和小虾的家在荷叶边。

  4、讲蚂蚁和兔子的家在泥洞里。

  5、讲地球妈妈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家。

  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究。

  学生甲: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

  从“半空中”——“地面上”——“池塘里”——“地底下”可以看出,课文是由从高到低的顺序来观察和叙述的。

  学生乙:地球妈妈的孩子们的家能交换吗?为什么?

  不能交换,如果交换了,孩子们就无法生存。

  四、课文拓展。

  1、你还知道谁的家在哪里?

  燕子的家在屋檐下,蝙蝠的家在山洞里……

  2、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家

  小鸟和松鼠——树杈上

  我和小狗——房子里

  小鱼和小虾——荷叶边

  蚂蚁和兔子——泥洞里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A版教材)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在现行同期语文教材中,它同时被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和苏版语文教材编为五年级选读文。所以我觉得本文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准均存在较大距离,教学中将会有较大难度。于是,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学完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三绝”;第三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画。

  教学目的:

  1、了解长廊“三绝”,感受其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唤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课文精妙的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

  3、通过简笔画,帮助学生把文字换化成画面,培养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第12课。(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通读了全文,知道了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就是它那奇特的长廊,而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在这一节课中,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颐和园的长廊看看,认真地研究那举世闻名的长廊。(在课题中的“廊”字下画着重线。)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2自然段,从中找出一个写出了长廊建筑特点的词,并在这个词下用圆点作标记。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是哪个词?(生说:精美)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准备好,快速地默读课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长廊的精美的?好,开始。(生读)

  3、生说“三绝”,师板书:造型、位臵、结构。划“绝”。释:指水平或程度达到极点。

  4、小结:课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先从整体写出了颐和园长廊“精美”的特点,然后,又分别从造型、位臵、结构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这种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结构方式,谁记得?(生:总分结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步学习、研究颐和园长廊的“三绝”吧。

  三、学“造型绝”

  1、请小朋友准备自由地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读完以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生读)

  2、生说(相机板书:全长728米)和体育老师一起认真目测过,728米就是两个从新华书店到学校门口的距离。(用线条表示蝙蝠,划)

  3、用“因为……所以……”等因果关联词说“造型绝”,理解巩固这一层的主要内容。

  四、学“位臵绝”

  1、指名读,思考:颐和园长廊的位臵怎样绝?

  2、生答相机画简笔画

  ①方向标识,学科协同;

  ②北面万寿山;③南面昆明湖)

  3、这样的位臵,让颐和园的长廊里冬暖夏凉,真是太舒服了!

  4、指导朗读。

  ①提出要求:就让我们用舒展的语调,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语气的提示,仔细看书,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②引读

  师:颐和园长廊建筑的第二绝是什么?

  (生读)

  师: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长廊的位臵吧。它的北面紧靠什么山?

  (生读)南边面对的呢?

  (生读)这山、这湖调节了这里的气候,所以,这里的冬天——

  (生读)夏天呢?

  (生读)因此,就算夏天天气再热——

  (生读)

  师:凉风习习,轻轻吹去脸上的热汗,多么惬意!

  5、刚才读的是从气候上看。那么,如果从环境上看,颐和园长廊的'建筑又怎样呢?

  (生说)

  6、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引导想象一下昆明湖上的美景吧。湖水清凌凌的,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来,水波荡漾,在阳光下,湖面像是撒了一层闪亮的金子。看,湖边的小树倒映在湖中,湖上的小桥倒映在湖中,流连忘返的游客的身影,也倒映在湖中!(稍停,生睁眼)

  7、美吗?(生答)所以,我们的课文才会这样描写呀。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完吧。(生齐读“从环境上看”至段末,师相机在“昆明湖”南北画水纹)

  8、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站在颐和园的长廊上,能看到两侧哪些不同的景色?小朋友都来想象一下,并且说给大家听。 当春风轻拂,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小树—— 当盛夏来临,昆明湖中传来阵阵蛙鸣—— 当秋风吹来,落叶沙沙—— 当严冬已至,漫天飞雪——

  9、小结: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长廊行走时,你就能发现这些美景!

  五、学“结构绝”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颐和园长廊“结构绝”的特点。长廊本身结构“绝”在哪儿?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读,边听边标记你认为最绝的一句话。(师范读,生标记)

  2、生交流,汇报

  3、释义 “竟”:竟然,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理解“精湛技艺”

  师:这样精湛的艺术,这样灿烂的艺术,这样辉煌的艺术,是来自谁的双手?(生据原文回答)

  师:是的,来自我们的先辈,来自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真是为此自豪,为自已是个中国人而骄傲!

  4、指导朗读第4段最后两句(指名读;板:273间,一景一画;读后评析点拨)

  要点

  “273间”:读数字发声要特别清晰;

  读“一”字注意变调:yì景yí画;

  最后10个字是诗一样的语言(板: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让我们用吟诵诗歌的方法有感情地读一读!(生试后简评:抑扬顿挫)

  我们来把最后两句读三遍。第一遍请一、二大组小朋友读;第二遍请三、四大组小朋友读;第三遍请全体小朋友一起读。请大家注意老师语气的提示,仔细看书,读出自豪的感情。

  开始

  (师引)颐和园长廊一景一画,让人感到——(生一、二组读)

  (师引)颐和园长廊变化和谐,让人感到——(生三、四组读)

  (师引)哎呀,颐和园长廊真像仙境一样!让人感到——(生齐读)

  5、长廊不仅本身“结构绝”,它在颐和园的整体结构中,还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请小朋友一边思考,一边轻声地、自由地读这个段落。(生读)

  释义

  ▲“中轴线”、“平分”,指简笔画,看图明义;

  主旋律:文中指长廊是颐和园的最主要景点,游览颐和园,必游长廊;

  ▲典范:(板)

  ▲知名度:试问,稍微有一点园林知识的人,有谁会不知道颐和园的长廊呢?

  6、朗读展示:读出自豪之情

  六、总结

  多么奇妙的设计,多么精美的长廊,多么伟大的建筑啊!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研究,知道了长廊的造型、位臵、结构特点,让我们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把研究所得介绍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下课)

  板书设计:

  颐和园的廊与画

  三绝 画奇 举世罕见 艺术杰作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成语接龙的规则:

  ①先请一位同学做主持人,讲一个成语故事;

  ②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个成语;

  ③别的同学接说成语,接说成语的首字必须是上个成语的末字。(可同音不同字,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也可以)

  2.练习。

  (1)一位同学做主持人,上台讲一个成语故事。

  (2)主持人请一位举手的同学说个成语。

  (3)其余同学以“开火车”或抢答的'形式接说成语。(可同音不同字,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也可以)

  (4)如接不下去了,可换一位主持人,按以上方法继续。

  二、教学第八题

  “林”字的写法:用左紧右松的方法处理这个字比较容易。两边同是“木”字,右边比左边大、高;左边的“木”字最后一捺改为一点;右边的撇插入这个点的下面,中间也显得紧凑一些;右边的捺就要写得舒展一些,两短横不要写在一条水平线上,要学会避让;两竖都是垂露竖,都要回锋收笔,不能有钩。

  “颗”字的写法:这是一个可以按里收外放的方法处理的字。左边“果”写得窄一些,中间一横略向右倾,右边留得比左边短,最后一捺改为一点,都是为了与右边避让。右半边的“页”字下面的竖撇则插入左半边的点下面,使得这个字中间更加紧凑。另外左边的“果”中间一竖是垂露竖,要回锋收笔。

  板书设计:

  练习5

  成语接龙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理解“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的意思。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方案一:听音乐导入。

  1、播放《百鸟朝凤》片段,让学生说说仿佛听到、看到了什么。

  2、导语揭题:

  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是一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那么鸟妈妈是怎样把他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学生齐读课题。

  方案二:看图导入。

  1、出示插图:两只蛋旁边画有一只小鸟。

  看见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板书课题:两只鸟蛋

  学生齐读课题。识记“蛋”字。(给“蛋”组词。)

  方案三:观察、触摸实物导入。

  1、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有什么感觉?猜猜这是什么?——鸟蛋

  2、让学生观察实物后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

  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学习其优点,纠正其缺点。

  5、齐读全文。

  三、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3、用多种方法识记。

  做动作识字:“取、捧、抬,连”

  联系生活常识识字:“蛋、凉、轻”

  找反义词识字:轻

  说话识字:“仿佛、定”

  做练习题,区分“向”和“像”,学习“向”。

  4、把生字放回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5、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读后指名评价。

  6、分小节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小组内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四、总结

  从这篇小课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再一次对这位小男孩儿投去敬佩的目光吧。(出示文中插图)

  五、作业

  把课堂上收获说给你的家人或好朋友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优秀教案02-28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尊严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