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共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对称性。
2、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活动准备:
1、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片若干。
2、幼儿活动材料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
3、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
4、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
1、教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幼儿猜测,教师打开图形让幼儿验证)
2、幼儿每人一张方形手工纸,折对称图形。(角对角折三角形,边对边折长方形等)。
二、找朋友。
1、在绒板上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他们为什么是朋友。
2、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
2、找找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眼睛、耳朵、手等)
3、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指导其找出对称的.图画并图色。
4、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想对称的另一半。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加深对身体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
2.动画视频。饼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每人吃一块小饼干,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一块好吃的饼干,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一起来尝尝。好吃吗?
二、欣赏故事,感知作品内容的有趣,认识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刚才我们吃的饼干还在嘴巴里吗?去哪儿呢?有的小朋友说饼干去了---还有的小朋友说---那饼干究竟去了哪儿?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听食物经过了人体的什么地方?
欣赏故事视频
三、回忆内容,体验自己身体的消化器官
1.听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知道食物去人体旅行,都去了些什么地方?
幼儿说到哪个部位,教师点击相应图片。
口腔(咀嚼功能)嘴巴-它还有呢外一个名称叫口腔,它有什么本领呢?
食道(运输功能)脖子-对脖子,它里面有一根细细的长长的管子,你们知道叫什么吗?(食道)它可以干什么呢?食道就像滑梯一样,帮助人体运送食物。
胃(搅拌功能)胃又有什么本领呢?把食物颠来倒去地,像搅拌机一样把食物绞成稀泥糊糊,小肠(吸收营养)它可以干什么?从食物中吸收营养大肠(垃圾的仓库)大肠是食物垃圾聚集的地方,大肠的终点是什么?()负责把垃圾排出人的体外
2.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食物经过人体都去了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丰富词汇"消化器官"。)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面都有这些消化器官,这些消化器官在我们身体里工作着……口腔里的牙齿能咬碎食物、食道像滑梯一样往下运送食物、胃把食物颠来倒去地,像搅拌机一样把食物绞成稀泥糊糊、、小肠从食物中吸收营养、大肠是食物垃圾聚集的仓库、大肠的终点就是,负责把垃圾排出人的体外。
3.幼儿操作游戏:图片排序。(演示画面二)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排序游戏:请看图片上有一根长什么?绳子上夹着-夹子,请你们按照人体消化的顺序,对下面的这些消化器官进行排队,一个一个的夹到夹子上。谁来说说,谁排第一---------
四、游戏"翻翻乐",巩固和拓展相关经验
1.小朋友们真能干,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翻翻乐"的游戏。(放PPT),这个游戏一共有六道题,不管你指到谁,它就会翻开,给你带来一个有趣的问题。回答正确方能过关,才能进入下一题。小朋友加油喓!
2.关于人体消化器官,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游戏:对错猜猜猜。
1.吃饭时细嚼慢咽(对)
2.运动后马上喝水(错)
3.吃完后慢慢地散步(对)
4.饭后剧烈运动(错)
5.天热时多喝开水,少喝饮料(对)
6.吃汤泡饭(错)
7.一边吃饭一边讲话(错)
8.不吃早饭(错)
五.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坐了这么长时间,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那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附"翻翻乐"游戏题: 1."饭后,我们一起去踢球吧!"这样的做法可以吗?为什么?
2."游戏真好玩呀,大便先憋一下吧。"这样的做法可以吗?为什么?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拉肚子呢?"你能说出原因吗?
3.身体里哪个消化器官有点像搅拌机?为什么说胃或口腔像搅拌机?
4.暴饮暴食对吗?
5.经常吃粗粮好吗?(可以追问:粗粮有哪些?)
6.睡觉蹬被子对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受它们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点。
2、寻找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相似的物体,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教师用皮球一个,大圆形纸片一张,大圆柱体积木一块。幼儿用圆形纸片、皮球、乒乓球、圆柱体积木、纸棒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教师出示皮球和圆形纸片,提问: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教师有意转动皮球与纸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纸片从有的方向看是扁的,皮球无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圆的。为每位幼儿提供圆形纸片和乒乓球,让幼儿自由操作玩弄,感受乒乓球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纸片不可以。
师幼共同小结:乒乓球、皮球、排球等都是球体。不管是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2、认识圆柱体。
教师出示圆柱体积木,提问:它是球体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它不是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再请每位幼儿都取一个圆柱体积木进行滚动,发现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滚动,不是往什么方向都能滚动,因此得出结论:它不是球体。引导幼儿观察,并感知了解圆柱体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并且是一样大小的`。
师幼共同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教师演示圆柱体横、竖不同的摆放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摆放状态下的圆柱体。
3、找一找。
请幼儿找找教室内以及幼儿园的建筑,哪儿有球体、哪儿有圆柱体。
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7页"球体和圆柱体",按要求练习,进一步熟悉与巩固球体和圆柱体的特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2、幼儿大胆选择,使用材料装扮蔬菜。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种蔬菜。
2、剪好的蔬菜宝宝及四肢(用即时帖)。
活动过程:
一、准备过生日。
1、设置悬念,引起学习兴趣《生日歌》中,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今天是谁的生日?”
二、谁来过生日。
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准备准备,等会儿我的孩子都要来为我庆祝生日。
2、(出示辣椒爸爸)“我是胖胖、绿绿的灯笼辣椒”。(辣椒妈妈)“我是绿绿、长长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红红的、光光的小辣椒宝宝”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体健康,生日快乐”!青菜奶奶:“谢谢,请坐请坐”。
3、请幼儿猜一猜还会有哪些蔬菜来给青菜奶奶过生日呢?(扩散幼儿思维)
a、请幼儿说出画面上的蔬菜名称及外形特征。
b、师小结:黄瓜:细细长长的黄瓜,穿着绿衣服。
c、西红柿:穿着红红的衣服,像小灯笼。
d、胡萝卜:粗粗长长的胡萝卜,穿着橘黄色的衣服
e、茄子:穿着紫衣服,像气球。
4、引导幼儿说说吃过的或见过的蔬菜。
5、为什么要吃蔬菜?
教师小结:蔬菜里面含有很多营养,能补充维生素,小朋友们吃了它身体才会长的壮,有力气。科学家叔叔为了更好的给人们补充营养,又为我们研制出了五彩辣椒、红色、紫色、蓝色。引导幼儿观察。
三、客人变漂亮。
1、打扮蔬菜:小朋友们,蔬菜奶奶的生日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把蔬菜宝宝打扮的漂亮一点好吗?(幼儿为蔬菜宝宝画上鼻子、嘴巴、四肢)教师巡回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打扮的是谁?
2、教师:小朋友们,带上蔬菜宝宝去给蔬菜过生日了。音乐起,幼儿手拿蔬菜宝宝一起去给蔬菜奶奶过生日,自由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有些东西溶于水。
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实验物品。
说一说:碗内的面糖、砂糖、方糖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味道?(丰富词汇:粉末状、颗粒状、固体状)
2、指导幼儿做实验。
(1)让幼儿从上述三种糖中各取少许,分别放在三个小碗中,观察哪种糖化得快。
(2)让幼儿取一种糖放入两个碗中,一个加温水一个加开水,引导幼儿观察,哪个碗里的`糖化得快。
(3)让幼儿就以上问题交流、得出结论:可溶于水的物品越是颗粒小的溶化的越快,在开水中溶化的比
温水快。懂得物体的溶解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有关。
3、引导幼儿举一反三。
(1)请幼儿说一说其他可以用开水冲泡后引用的物品的特点(如果珍、泡腾片)
(2)组织幼儿用各种开水冲泡的饮品配制好喝的饮料,并交换品尝。
活动延伸:
生活经验拓展--请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是什么样子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1、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2、格尺、米尺、卷尺铅笔、积木、筷子、牙膏盒、一段线绳子、一段纸条等等各种自然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幼儿园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幼儿园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场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试着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给他们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n个水彩笔盖)。(要把记录单设计好)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好多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些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请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工具尝试着测量。
7、请幼儿坐好,总结、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活动室里能测量的物品,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让我们来量量看……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了解有关融化的知识。
2、宝宝明白糖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
3、激发宝宝勇于探索热于帮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
糖,盐,沙子,白开水人手一杯,小调羹人手一把,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宝宝观察糖融化过程,并指导幼儿亲自操作。
老师:今天,马老师来教宝宝玩变魔术。你们想玩吗?看,这是糖。(可以让宝宝尝一下)这是什么呢?(白开水)宝宝看,把白开水慢慢倒进有糖的杯子里,用调羹轻轻搅拌,呀,糖哪里去了?请宝宝自己也去玩玩看,然后告诉马老师好吗?注意轻轻的,不把水弄到外面来。
宝宝操作 :学习倒和搅拌,然后观察。集中讲评小结:糖在水里会融化,变成了糖水。
二、同上操作看沙子在水里是否会融化。集中讲评小结:沙子在水里不会融化。
总结:宝宝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会融化,也有的东西在水里不会融化。
三、引导幼儿用品尝的办法,区别糖水和盐水。老师这里有烧菜的.盐,盐是什么味的 ?猜一猜它能在水里融化吗?(操作给幼儿看盐也能在水里融化,变成了盐水)哎呀,老师把糖水和盐水的杯子放在一起了,快帮马老师找找看哪杯是糖水啊? 引导幼儿用嘴巴品尝,并贴上苹果笑娃娃表示糖水。
四、今天马老师教宝宝变了魔术,宝宝也很能干,帮马老师找到了糖水,我们互相帮助,相亲相爱。来宝宝亲一个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2、在两两合作的实验中,能通过相互协商来解决碰到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重点: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难点:发现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活动准备:
1、教师:操作材料的图片8张、书写演示板、魔术箱、磁铁两个
2、幼儿操作材料:
1)磁铁、回形针、铁夹、铁勺、1元硬币各5份
2)正方形的小毛巾、卡纸、塑料板、木板各5块
3) 幼儿记录表(每人一张)
4)沙箱5个、内藏铁制品
3、经验准备:
1)幼儿有过科学活动的记录经验。
2)有用磁铁把物品分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磁铁) 提问:这是什么?
2、介绍请来的朋友。
今天我请来了8个朋友,看看是哪些朋友呢?(一一出示图片)它们会是磁铁的好朋友吗?我们把能够被磁铁吸住的放在“√”的下面,把不能被磁铁吸住的放在“╳”的下面。
3、幼儿操作并进行分类。
4、集体检验。
推进提问:找的朋友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呢?怎么做?
小结: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而纸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纺织制品都是不能被磁铁吸住的。
5、介绍磁力。
推进提问:你们知道磁铁为什么能吸住铁做的.东西吗?
小结:因为磁铁具有磁力,遇到它的朋友铁制品就能吸引在一起。
二、实验:隔着东西,还能吸住吗?
过渡语:如果把这些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磁铁和铁制品的中间,磁铁还能吸住铁制的物品吗?
1、猜测记录
2、交流猜想,说说自己的理由
3、实验验证
1) 小组操作实验
2) 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在演示版上进行记录
推进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卡纸、小毛巾、塑料板、木板挡住磁铁,磁力能穿透这些材料吸住铁制的物品。
三、经验提升
推进提问:磁力除了能穿透卡纸、小毛巾、塑料板、木板还能穿透什么呢?
1) 游戏一:沙中寻宝
操作要求:磁铁在沙面上慢慢走,我们来试一试!
小结: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知道了,磁力还能穿透沙子。
2) 游戏二:魔术:有磁力的手
教师表演魔术,让幼儿猜一猜其中的奥秘,了解原来磁力还可以穿透人体。
小结:磁力还能穿透我们的身体,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四、问题延伸:
问题:如果磁铁被水浸湿了,它的磁力还存在吗?还能吸住东西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学会看图示制作旋转玩具。
2、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知道眼睛会产生错觉,旋转后的鱼儿和小鸟的位置会有变化。
3、对“错觉”游戏感兴趣,乐意参与科学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2、双面胶带、胶棒或浆糊,筷子人手两根,剪刀人手一把。尺子或一根绳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上面毛,下面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通过提问引出主提。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眼睛,你的饿眼睛能看见什么?
——教师:我们的眼睛能看见许多存在的'东西,眼睛看见的就都是对的吗?
3、阅读幼儿用书,学习制作《转转转—鱼儿的家》。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图示,教师示范讲解制作中的难点:
——剪下制作材料。
——看图示用双面胶将筷子固定在方面。
——让幼儿了解制作步骤,幼儿进行制作活动,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4、引导幼儿玩一玩操作材料,并与同伴交流。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现这种现象呢?启发幼儿说说:鱼缸是鱼儿的家。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看见一条鱼和一只空鱼缸,但是,当我们旋转它们以后,我们的眼睛产生了错觉,鱼儿就游到了鱼缸里,这是视觉暂留现象。
5、学习制作《转转转—小鸟家》。
—教师:刚才,小朋友制作了《转转转—鱼儿的家》,看一看,想一想,如果将中间这张画做成旋转玩具,会怎样?
6、幼儿独立制作《转转转—小鸟家》,并与同伴交流、分享旋转后出现的错觉现象,想一想:为什么小鸟会飞到大树上?说一说:大树是小鸟的饿家。
7、扩展幼儿的想象,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做了两个有趣的旋转错觉玩具,你还想做什么错觉玩具呢?鼓励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1、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活动,有兴趣地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
2、初步获得影子变化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几天就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物体的影子。
(2)室内布置的暗一些,准备多媒体大屏幕、简单的背景图。
(3)部分小动物或蔬菜、水果等玩具(塑料的或绒布的)以及透明的玻璃片、饮料瓶等。
(4)手电筒、简单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 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影子
1、师:我的手能变出各种小动物,请你看着它的影子,猜猜它是谁?
2、(猜猜老师的手影,在强光下变化出不同的形象)让孩子们尽情地猜一下“它是谁”? 你还能用自己的小手变出什么吗?来试试看?(给孩子机会,让他大胆尝试)
3、扩散思维:
(1)、师:“刚才你看到的是我们手的影子,除了这些你还见到过谁的影子呢”?(尽量调动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讲出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影子)
(2)、大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怎么来表示?小狗的呢?小花的呢……?)”(这里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表现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孩子探索影子的产生原因。
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它们的影子的?(教师引导孩子多说)
2、引导幼儿手拿手电筒照玩具或手:打开手电筒,让光照在墙上,用手挡在手电筒前面的光上,“手的影子”就会出现在墙上,关上手电筒“光”没有了,墙上就没有“手的影子”了。
总结:光被物体挡住就有影子,教案《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引导孩子说一说)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
老师(小结):在太阳光下、月光下、路灯下、灯笼照着时、 烛光下、房间开着灯的时候……都会有影子。
三、操作探索并交流影子的变化
1、桌子上有一些手电筒和玩具(包括透明的一些物品透明薄膜、玻璃片等,你去玩玩,看看是不是能变出影子来,再玩玩看看能不能发现影子好玩的地方和特别有趣的地方,来告诉大家。
(幼儿探索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你们发现影子哪些特别的地方?(教师可引导:怎么会有影子的变化的?)
老师小结:我们发现,光离玩具近,影子就( 大);光离玩具远,影子就(小)光在玩具的这边,影子就在另一边,其实,光和玩具的距离位置会使影子发生变化的。
四、引导幼儿讨论:人们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了什么产品?我们可以利用影子进行哪些活动?(手影和皮影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丰富对此的认识。)
五、尝试验证新的假设:影子会消失吗?
1、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有光,任何东西都有影子,影子还有许多变化,你能让这些小动物的影子变没吗? (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的影子躲起来的?)
2、延伸体验:
你能让自己的影子躲起来吗?走到阳光下面试一试吧。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丰富多彩的'自然物,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内容。光随处可见,幼儿随时可以找影子,因此设计本活动,意在达到两个目的:引导幼儿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促进探索精神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通过各种探索影子的活动,使幼儿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准备电灯、手电筒、幻灯机、投影仪等。活动在晴天的户外场地上进行。
[活动过程]
1、在户外找影子:如树影、房影、人影等。让幼儿在阳光下和阴暗处分别跑一跑,看看自己的影子,对比了解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则没影子。说说怎样才能产生影子。
2、想一想,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过影子?(在灯光、火光、月光、手电光照射下有影子);请幼儿分别在灯光、火光、手电光照射下观察影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画影子:早晨中午、下午站在同一地点,两人一组互相帮忙,把地上的影子画下来。比一比,自己与他人的影子是否相同?在三个不同时期,自己的三个影子有什么变化?想一想影子为什么会变?
4、教师和幼儿一块玩踩影子游戏,使幼儿明白影子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5、出示幻灯机、投影仪,教师和幼儿一块表演手影游戏,让幼儿观察影子随着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6、议一议:人利用光与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什么产品?(幻灯机、电影机、摄像机等)
7、我们利用影子可以进行哪些活动?(夏天乘凉、踩影子游戏、进行手影和皮影活动)
8、通过活动形成对影子的科学认识,培养幼儿不怕黑夜的勇敢精神,并喜欢影子的活动。
[活动延伸]
在科学活动区内继续投放手电筒、投影仪等,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
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玩踩影子的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