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6 11:19:2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6篇(必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6篇(必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2、教师用绳自制的网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绳子的用途展开讨论。

  (1)启发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绳。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绳子,你们认识它们吗?请你们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拉一拉,它们一样吗?”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绳,集体交流。

  师:“你喜欢的绳子是什么样的?它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4)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不一样的绳子?它们有什么用?”

  2、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

  (1)教师用绳子变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绳子还可以变魔术呢!”“今天绳子特别高兴,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可以怎么玩?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也可以把你的好办法告诉你的好朋友。”

  (2)幼儿自由选择绳子尝试不同的玩法,教师参与其中,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不同的玩法。

  (4)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

  师“能不能几个小朋友用绳子一起玩游戏?可以怎么玩?”

  3、师生互动游戏:“网小鱼”。

  活动反思:

  一、“以绳练跳”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连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同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短绳的前摇、向后摇、臂交*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双摇摆跳、双人跳等比绳的单脚跳、穿梭交*跳、集体跳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切实的可行的途径。

  二、“以绳代杆”

  跳绳,不单是用于跳,教师应注重创新,发挥跳绳的'其他作用,如:“以绳代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绳杆”既直又安全,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

  三、“以绳代线”

  体育课的教学经常需要画线,有时可以变“以绳代线”。因为绳子即可拉直,又可弯曲易于调整,方便省钱。如安置在地上的直绳可作为简易的起跑线、起跳线、终点线;另外,教师还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和游戏的需要,将短绳在地上摆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几何图形,实践证明,教学时有时适当采用“以绳代线”的方法,反而更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绳开展游戏”

  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由器材,又可使学生兴趣,这在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等多样的游戏教学。

  五、“以绳代球”

  在进行投掷教学时,教师可教学生将绳子绕成“球”状或折叠绕成“棒”形或“锤”形,以作为轻物代替垒球、手榴弹、实心球等投掷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肩上屈肘和转体挥臂以及原地推抛等投掷方法。此外,还可以用“绳球”进行一些球类的基本功练习。除了上述将绳子代替体操棒和投掷棒外,还可以作为接力棒。采用这种代用法,既安全方便,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动作,对于场地小、器材少的学校尤为适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探索使泡泡吹大的方法,发现镂空的材料容易吹出泡泡。

  2、技能目标:能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地进行验证。

  3、情感目标: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泡泡水,粗细管子人手一根,人手一个杯子,多种吹泡泡器(管状积木,雪花片,牙刷,一次性筷子,勺子、电线)一组一份,抹布

  经验准备: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重点:掌握吹泡泡的正确方法。

  难点:尝试用多种吹泡泡器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最近老师学了一些小魔术,今天我想变出许多会飞的礼物送给小朋友,小朋友猜猜看王老师会变出什么礼物呢?教师吹泡泡揭开答案。

  师:你玩过吹泡泡吗,你平时是用什么吹泡泡的?

  二、基本部分:幼儿尝试如何吹泡泡。

  1.介绍材料 这是吹泡泡用的工具—吸管,每人拿一根;这是吹泡泡用的泡泡水,每人拿一杯。请你们找个空地方吹泡泡。人手一个小杯子,一根吸管。

  2.幼儿操作 吹的时候要仔细看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怎样才能吹成功。教师观察。

  3.幼儿讨论。

  师:你吹出泡泡了吗?你是怎么吹泡泡的?我们来轻轻的试一试。我们来很用力的试试。(全班一起试)你喜欢那种吹泡泡的方式,为什么?为什么用力吹,吹不大?

  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泡泡圆圆的但是容易破,所以吹得时候一定要轻轻吹。

  4、粗细管子吹泡泡。

  (1)、幼儿猜想。老师还带来了这样的吸管,跟刚刚的有什么不同?(一粗一细) 粗吸子和细吸子吹出来的泡泡一样吗?

  (2).幼儿操作。现在请你们用一粗一细两根管子吹,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刚才小朋友用粗细两根吸管都吹过了,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结:粗吸管吹出的泡泡大,细吸管吹出的泡泡小。粗吸管蘸到的泡泡液多。所以吹出来的泡泡大。

  5、多种材料吹泡泡。

  (1)、猜想

  除了吸管之外,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吹泡泡的工具。我们来认识一下。(管状积木,雪花片,牙刷,筷子,勺子、电线)

  你觉得哪些工具能够吹出泡泡,哪些不能够?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自己猜测的对不对。

  (2)、幼儿自由尝试。

  (3)、电线如何吹出泡泡。教师用电线制作一个小圈,请个别幼儿尝试吹一吹。

  三、结束部分: 我们小朋友好棒哎,能让不能吹出泡泡的电线也吹出了泡泡。让我们带着这些吹泡泡的工具一起到外面继续玩吧。

  活动反思:新《纲要》里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吹泡泡》给小朋友提供的材料都是小朋友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得到的`,而且在一开始就以吹泡泡的形式出现。这样用简单的材料和明确的任务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在活动中我一直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耐心等待孩子们的探索结果。让幼儿自己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得出这种材料能不能吹出泡泡,怎样才能让材料吹出泡泡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和欲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自我发现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懂得破环生态平衡的.危险。

  2、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2、活动难点:理解自然界少了一种动植物会发生什么事。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谁吃掉谁》、各种动物小图片。

  活动过程:

  1、看图连线:

  (1)出示九张图片(猫头鹰、田鼠、粮食、啄木鸟、虫、大树、老虎、羚羊、草),幼儿讨论:——“谁吃掉谁?“

  (2)将九张图排成三队,用箭头表示谁吃掉谁:

  猫头鹰——田鼠——粮食

  啄木鸟——虫——大树

  老虎——羚羊——草

  (3)遮挡某张图片,表示没有这种动物或植物,讨论会发生什么事:(如没有猫头鹰田鼠会成灾,吃掉大量粮草,羚羊都会饿死,老虎也没有食物。)

  2、分组玩各种动植物图片:

  (1)排一排,谁吃掉谁。

  (2)拿掉其中一张图,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3)交流各组的发现。

  3、总结:

  大自然是很有趣的,动植物生活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所以要保护树木花草和动物。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气象与人们的关系。

  2、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和温度计做气象记录。

  3、有对气象变化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提醒幼儿注意近期的天气,能经常听天气预报。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将自己了解到的近期天气情况告诉大家。

  2、观看老师做的一周天气预报的记录,了解一周的天气变化。

  讨论:

  为什么我们每天要看或听天气预报。

  如:雨天外出要带伞,晴天注意防晒,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等。

  3、学看温度计。

  (1)提出问题: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天的不同气温的。

  (2)提供气温表,教幼儿测量活动室外的气温。

  (3)根据幼儿报的`气温,用图示进行演示。

  4、学习记气象记录。

  (1)幼儿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将看到的、听到的天气变化记下来。

  (2)学习用图表的形式做记录,根据观看的一周天气预报做记录。

  活动延伸:

  每天做气象记录,一月做一次统计,使幼儿深刻感知春夏季的天气特征。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瓶子中水位升高的多种方法。

  2、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及加入的物体大小有关系。

  3、乐意合作探索,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懂得遇事要动脑、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活动准备:

  集体记录纸、小组记录单、大石子、小石子、沙子、贴有水位线1号2号的细颈饮料瓶若干、记号笔、漏斗、小勺、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交流验证,知道“填石头”能增高水位。

  1、提出问题: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小乌鸦用什么方法喝到了水?

  2、验证猜想:请一位小朋友验证“填石头”的方法是否真的可行。

  小结:小乌鸦真聪明!它把石头放到水里,水位线就升高了!

  动手实验,发现并探索乌鸦能喝到水的方法。

  (一)第一次实验:分别在2号瓶放入不同材料,都能让乌鸦喝到水吗?

  1、提供2号瓶:观察和1号瓶有什么不同?

  2、引发猜想:2号瓶的水较少,用哪一种材料材料能让乌鸦喝到水呢?为什么?

  3、操作实验:知道往2号瓶里填小石子和沙子,乌鸦可以喝到水,但是填大石子乌鸦是喝不到水的。

  4、交流思考:影响水位上升的因素。

  小结:水位线受大小石子之间的缝隙大小影响,加入小石子或沙子后,水流到缝隙里去,但缝隙小,剩下的.水被挤到上面去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大石头跟大石头之间缝隙较大,大部分水流到缝隙里,被挤上去的水就少,乌鸦不容易喝到水。

  (二)第二次实验:怎样让乌鸦喝到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子里的水?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用什么方法能够补救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让乌鸦喝到水?

  2、操作验证,交流讨论:

  继续往2号瓶加小石子和沙子还能增高水位线,能让乌鸦喝到水。

  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大石子之间的空隙较大,小石子和沙子较小,用它们填补大石子之间的空隙,把空隙里的水挤到上面去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联系生活,交流经验。

  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小乌鸦喝到水吗?

  小结: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小乌鸦一样碰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难题,但是我们不能随意放弃,要学习小乌鸦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去解决问题。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的道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使幼儿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字,初步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食用部分与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参与劳动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胡萝卜、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图片。

  2.切好的黄瓜、胡萝卜等。

  3.杯子、勺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蔬菜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是厨房的小帮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好多的蔬菜,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蔬菜?你们看一看哪些蔬菜是你认识的,这些蔬菜的名字、颜色、吃法和味道是怎么样的?现在请小朋友到黑板这取走你认识的蔬菜跟我们介绍一下,谁先来?

  幼:(当幼儿说到胡萝卜时)我选的是胡萝卜,它是橘红色的,长长的,它可以煮着吃,可以炒着吃,可以凉拌吃,

  师:你说的很好,那么胡萝卜能生吃吗?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生萝卜,谁想尝一尝?(老师把生萝卜分给原意品尝的幼儿)

  师:谁能告诉大家生萝卜吃起来感觉怎么样?好吃吗?

  幼:好吃,有点脆,甜甜的。

  师:噢,生的胡萝卜原来是这个味道的,那么你知道胡萝卜有什么营养吗?它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对我们的牙齿和骨骼发育有很多的好处。接下来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或者喜欢的'蔬菜给大家?

  (当幼儿说到黄瓜时,请喜欢吃的幼儿品尝并说出感觉)

  二、了解蔬菜的食用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蔬菜的食用部分吗?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有的蔬菜要吃它的茎跟叶子,有的要吃果实有的要吃花。

  师: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四个区域分别是根、茎叶、花和果实,请你们仔细看看手上的图片把它们送到属于它们的区域。(幼儿把图片放回黑板)

  1.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放的对不对?这个区域的标签是根,我们来看看这些蔬菜是不是吃它的根?

  2.检查茎叶。

  3.检查花。

  4.检查果实。

  三、分组做蔬菜沙拉。

  师:现在就是发挥厨房小帮手作用的时候了,看看老师这里准备了哪些蔬菜?

  幼:有胡萝卜、西红柿、黄瓜

  师:看老师手里还准备了酸奶,接下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蔬菜沙拉的(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各一勺最后加一些酸奶混合起来就做出美味的蔬菜沙拉了)请小朋友自己去操作

  师:(幼儿做完后)现在请小朋友尝一尝自己劳动的成果吧?味道怎么样?好吃吗?

  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各种蔬菜的名称和吃法,还知道了它们各自的食用部分。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小朋友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不挑食、偏食,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棒更健康。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科学教案06-15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