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17 11:41:26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美术教案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美术教案8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宏伟壮丽的古罗XX筑

  课型:要素组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古罗马城的由来、主要建筑和艺术成就。

  2、罗马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给予人类的伟大贡献。

教学重点:

  古罗马最宏伟的建筑——大角斗场、雄伟的万神殿。

教学难点

  古罗XX筑艺术成就的原因

  问题导入。听+想+讲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一对孪生兄弟罗慕洛和勒莫刚刚降生,篡夺王位的叔外祖父(外祖父的弟弟)怕他们,成人后威胁自己的统治,竟派人把他们装在筐内,投入台伯河,想淹死他们。但筐子被河边的树枝挂住,两个孩子神奇地得救。一只到河边饮水的母狼用自己的奶水哺育、救活了他们。兄弟两长大成人后,杀死了叔外祖父,并建起新城。新城以罗慕洛的名字命名,称为罗马。而母狼就成为罗马城的象征,罗马的城徽至今仍刻着母狼的形象。

  预习交流想+讲

  1、古罗XX筑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著名的古罗XX筑有很多,如万神庙、大角斗场、凯旋门、图拉真广场和记功柱等世界文化遗产。

  2、就学生现有的.认知,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古罗马。

  互动合作想+做+动

  1、万神庙穹顶。罗马万神庙由前部的门廊和后面的神殿两部分组成。最具创造性的是神殿的巨大圆顶。

  2、题图斯凯旋门。凯旋门是罗马帝国为辉煌战争的胜利而创造的新的建筑类型,成功地应用了柱子和拱券的结合。

  3、古罗马大角斗场。是个多功能的宏伟建筑,呈椭圆形长轴约188米,短轴径约54米,可容纳五六万人。

  4、图拉真记功柱。记功柱是古罗马为辉煌战争的胜利而创造的建筑与雕刻结合的新的建筑类型。它以浅浮雕形式表现了征战的过程。

  展示评价想+动

  以卡片的形式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展示。

  巩固拓展听+静

  古罗马人发明了以火山灰为基本材料的混凝土。混凝土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模板浇铸出所需的形状。这比石头凿出所需的形状速度快、成本低,为大规模的开发工程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学反思:

  第2课新街古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街头雕塑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步行街模型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设计、应用能力。

  3.通过欣赏作品图片,增强学生对城市历史的了解,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以介绍现代都市中步行街上的一些有“古韵”的雕塑作品为导人。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特色的、有历史韵味的城市雕塑,当你漫步在繁华的步行街头。尽情领略时尚气息的同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与步行街相映成趣,既重现了历史的陈迹,也使“新街”增添了古韵。

  3、介绍重庆、苏州、沈阳等一些地域跨度大、有特色的历史名城,了解它们的城市背景。了解一下城市的历史,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步行街设计和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小泥塑。

  4、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与周围的城市环境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充分了解作品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和城市特点。

  本课提供厂具有代表性的王府井步行街雕塑和景德镇市街头雕塑。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各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及民俗民风,与繁华的大都市相互融合,别具一格。

  5、学生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准备泥土)进行泥塑的设计制作和步行街模型的合作。

  1、通过欣赏,可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进一步学习泥塑的方法和动手制作设计步行街模型。

  2、通过有分工有合作的方法,使同学们既能对泥塑的制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能把有创意的小泥塑作品融入到大家合作的步行街模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尝试捏、搓、团、卷、贴等泥塑技法。把想表现的步行街模型中的小雕塑充分地表现出来。最后可安排全班同学在自己设计的步行街上展示自己的小泥塑。进行评价的同时,教师要对本课内容进行完整的小结,对学生的作品要多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地去关注域市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3、教师不要过多地要求泥塑和步行街模型造型的准确性、真实性,而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大胆构思。并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让步行街模型与有特点的小泥塑相映成趣,组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享受美,并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怀。

  4、评价

  1)学生是否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对小泥塑进行评定。

  2)学生在构思与创作过程中,能否表现出积极的创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生在设计过程与评价过程中能否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哪位同学的小泥塑与大家合作的步行街模型结合得最好?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想发明的清洁工具。

  2.学习用画、捏、插等方法制作清洁工具。

  3.与同伴合作玩,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积木、插塑、橡皮泥、白纸)。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发明的清洁工具。

  1.教师:小朋友,你们家都是谁打扫卫生呀?她们是用哪些东西做这些清洁工作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说说)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清洁工具的本领很大!如果现在让你来发明,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清洁工具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要求小朋友要有自己的想法,不重复他人的答案)

  2.幼儿自由讨论讲述。

  (二)介绍各种操作材料,提出创造要求。

  1.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创造新型的清洁工具。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说了很多新型的清洁工具。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材料,你可以根据你设计的工具去选择材料。

  教师:如果你选好了你需要的材料,请你一边做一边想,知道自己你做的是什么,能用什么特殊的功能。

  (三)幼儿操作。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清洁工具。

  1.积木建构

  2.插塑

  3.橡皮泥

  4. 纸和笔

  教师给予适时的`辅导。

  (四)请幼儿在投影仪里介绍自己的发明。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小朋友自己的作品。哪个小朋友愿意大方来介绍自己的作品的?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美术教案 篇3

  企鹅

  教学目的:

  1、学习用水粉绘画企鹅。

  2、水粉背景简单干湿画法,培养幼儿艺术感。

  3、简单细致作画,学会点缀细节。

  材料准备:白色水粉纸、水粉笔、水粉颜料、颜料盘、涮笔筒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观察企鹅图片,介绍企鹅生存的环境,气候,了解其特征。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身体结构,说出企鹅身上的颜色,形态。

  教师:大家看一看,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回答:企鹅)对了,这是可爱的企鹅。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企鹅是地球上最大的不会飞的鸟,它们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了。企鹅虽然是鸟类,但是它们不会飞翔。它们的脚长在身体最下部,呈直立姿势,因此可以像我们人类一样,直立行走;它们的脚趾间还有蹼,是不是和小鸭子的脚很像呀!企鹅的前肢像鱼的鳍,羽毛也很短。它们的背部是黑色,腹部是白色,小朋友们看企鹅像不像穿了一件漂亮的燕尾服?

  实际操作:

  1. 教师演示主题事物干画法,用纯色颜料不加水,教师教用水粉画企鹅,黑白色画身体,用红黄色点缀嘴和翅膀,幼儿自由发挥画面,大胆布局

  2. 教师演示背景湿画法,用少量颜料加水画出淡水粉背景色

  3. 教师要告诉孩子先画主体,再画背景

  4.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范画参考:

  猫(版画)

  教学目的:

  1、让幼儿学习用吹塑纸进行版画绘画,体验创造的'乐趣。

  2、培养幼儿细致认真作画及动手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材料准备:

  吹塑纸或KT板、铅笔、橡皮、水彩笔或圆珠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水粉纸、滚轮、调色盘、水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欣赏版画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在以前的课中学习了很多种绘画方法,(和小朋友们互动,说出大家知道的绘画方法),小朋友们已经了解并学会了这么多绘画技巧,那么我今天请大家看看,这几幅作品,是用什么绘画方法画出来的呢?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从上到下地观察猪,了解猪的外形特征。

  2、了解猪与人民的关系,知道猪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图片:猪

  2、幼儿用涂色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胖胖的小动物,你们猜它是谁呀?

  (然后出示玩具猪)

  教师:噢!是小猪,还是一只胖乎乎的大肥猪。

  二、引导幼儿观察猪,并观看老师的示范

  1.了解、认识大肥猪的外形特征。

  (1)大肥猪是什么样子的?

  (2)圆圆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小小的圆圆的眼睛、象三角形一样的耳朵、圆圆的翘翘的鼻子。)

  (3)身体像什么形状?(椭圆形)

  (4)身体的后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细细的尾巴,四条粗粗的短腿,脚上有尖尖的蹄子。)

  2.讨论怎样来剪出大肥猪的身体各部分,知道用什么图形来表示猪的哪个部位,

  并能够正确的选择图形剪出图形。

  3.介绍一种新的涂色拓印的方法。

  把白色的底版用回形针把剪好的大肥猪纸板固定住,

  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蜡笔在底版上进行涂色,直至出现大肥猪的轮廓。

  小朋友们在观察老师涂色的时候很细心,知道选择了什么颜色的蜡笔进行涂色,

  也知道了是怎样来涂色的,在观看老师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制作的方法。

  三、幼儿进行操作,启发幼儿想象添画充实画面的背景。

  1.在幼儿进行大肥猪的制作,教师交待制作要求:

  底版和大肥猪纸板在涂色是不能移动,涂色是注意力度,以防底版画破。

  2.启发幼儿,添加相应的事物。

  你的大肥猪在什么地方呢?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玉米、黄豆、绿豆、麦穗等谷类植物,尝试用谷物进行装饰画。

  2、运用谷物在橡皮泥上细心地进行拼图,表现出简单的物体形象,感知谷物画的特殊装饰风格。

  3、大胆想象创造,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操作,不和别人一样。

  活动准备:

  1、每组玉米、黄豆、绿豆、麦穗若干。

  2、每人一大团油泥。

  3、幼儿每人一个圆形的小纸盘或小餐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谷物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阅读画面内容,并提出下列问题:

  1. 画面上有什么?

  2. 它与我们平时看到过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3. 仔细看图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油泥和豆类)

  4. 你知道这幅画是怎样做的?

  5. 你想动手试试吗?

  二、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谷物画的方法和过程。

  1. 将橡皮泥团员压扁后放在盘子里(或其他扁平的容器里)铺平整。

  2. 取各种谷物一粒一粒地插在橡皮泥上面,拼成相应的图案。

  三、讲解制作要求。

  1. 提醒幼儿根据自己容器的大小,确立想用谷物拼出什么图案。

  2. 橡皮泥放在容器里一定要铺平。

  3. 放谷物时一个接一个有序的摆放。

  4. 选择两——三种谷物进行装饰活动。

  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五、举办《有趣的谷物画展览》。

  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教师对所有的孩子给予赞许的语言和目光,并将他们的成果放在区角内,供大的家欣赏。

  活动结束:

  家长在家中用白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后,平铺在大盘子或碗里,然后,然后,和幼儿一起用谷物进行装饰活动。第二天,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来进行展览,教师对这些幼儿给予贴画或发给小奖品。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案例:

  在开展主题活动《菜来了》时,幼儿表现了很大的兴趣,都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看到幼儿这么活跃,我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教学活动一:七彩菜单

  教学目的:

  1、幼儿养成均衡的饮食习惯。

  2、复习统计的概念。

  3、认识各种蔬菜、瓜和豆。

  教学准备:

  1、蔬菜卡片、实物蔬菜。

  2、事先带幼儿蔬菜超市参观。

  教学创新:

  我们组织了参观蔬菜超市,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幼儿通过摸、看、闻,得到了很多蔬菜知识。阳阳说:“茄子是紫色的的,长长的”。美美说:“青菜和韭菜的叶子绿绿的,可是它们的形状不同。”涵涵说:“西红柿,我们吃的是它的果实”……

  当幼儿激烈争论时,我趁机引导他们,向他们介绍各种蔬菜的主要特征和食用方法,丰富幼儿的课外知识。发给幼儿每人一张蔬菜统计单,请幼儿给自己喜爱的蔬菜涂色,从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饮食习惯。告诉幼儿春天是小朋友身高长得最快的季节,小朋友们多吃蔬菜,不挑食,身体才能棒棒的。

  教学反思:

  幼儿在愉快地氛围里,让幼儿通过摸、看、闻来感知蔬菜。

  教学活动二:水果

  教学目的:

  1、通过比较,感知水果内外的差别。

  2、发展幼儿的肌肉能力。

  3、体会制作食物的乐趣。

  教学准备:橙子、苹果、香蕉、木瓜。

  教学过程:

  老师:“今天,老师请来四个水果娃娃到我们班做客,现在他们来做自我介绍。”

  1、橙子: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橙子,我穿着橙色的外套,英文名叫orange,我的身体圆鼓鼓的,就像一个大皮球。

  2、木瓜:小朋友么好,你们听过故事《咕咚来了》吗?故事里讲的就是我,我的本领很大,如果你不开心生气了,就喝一口用我泡的水,就会消气了。

  3、香蕉:我的名字叫香蕉,我的身体弯弯的,像月牙,我最喜欢穿黄色的裙子。

  4、苹果:大家好,我是苹果apple,不好意思,我的脸红了。

  我们运用拟人化的方式,通过比较,知道四种水果的外表,教师把四种水果切开,请幼儿尝一尝它们的味道,说一说它们的内外的差别。幼儿每人一把塑料刀、一个水果,把水果切成块放在杯子里,然后倒入糖水,水果宾治完成了。

  教学反思:通过活动,幼儿加深对四种水果颜色和形状的认识。

  教学活动三:用水果核作画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观察能力。

  2、知道有些水果有核

  3、幼儿发挥想象力,爱上创作。

  教学准备:苹果核、橙核、桃、草莓。

  教学过程:

  1、把苹果核、橙核分别放在盘子里,请幼儿辨别,让他们仔细观察形状、颜色,发挥想象看一看这些果核象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不可以创作出一幅画来,幼儿动手操作,可以画也可以粘贴。

  2、教师出示桃、草莓,请幼儿猜测它们有核吗?幼儿用小刀开桃和草莓,亲自验证有无果核,有核和无核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

  3、向幼儿介绍,吃有核水果时,要注意那些事项,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作业栏中。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拓印螃蟹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颜料、萝卜、自制纸盘、范例、实物螃蟹

  活动过程:

  师生谈话 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实物螃蟹)螃蟹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形状等)

  2、今天老师的盘子里也带来了螃蟹,你们看?(出示范例)

  观察讨论 感知理解

  1、观察讨论:

  提问:螃蟹的壳是什么形状的?它的腿是什么样子的?螃蟹靠什么来抓东西吃的?它有几只螯?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重点小结拓印螃蟹的特征(三种图形的`组合)

  幼儿操作 表达表现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重点:拓印时的先后顺序及材料的选择;蘸颜料的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相互交流幼儿品尝你想吃哪只螃蟹?为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评。

  5、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螃蟹,供幼儿品尝。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手型进行绘画,指导幼儿依据手型进行绘画。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一)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师: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用手型变换出了什么?你是怎样变的?

  二、幼儿尝试手型画的画法

  (一)今天呢老师就教大家用手的形状来画一幅画首先呢,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提问幼儿:这些画是用手部分来进行绘画的吗?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明确以手型进行联想绘画。

  (二)师小结:先把自己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就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

  三、幼儿尝试创作手型画(老师提绘画要求)

  (一)先变换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来添画涂色。

  (二)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大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一)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点难点来进行评价。

  (二)根据幼儿的构图、布局、线条、色彩进行评价。

  (三)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

  活动反思:

  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

  开始部分,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

  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重难点。在方法上,把传统的教师示范,改为幼儿创造的启发式、讨论式、在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将幼儿的想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察、比较、判断的机会,找准了由手形添上什么变成什么这一技能上的关键,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结束部分,利用视频转换仪,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同伴面前,便于幼儿参与评价,促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