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阻力,了解降落伞的作用。
2、知道当载重相同的情况下,伞面越大接触的空气越多,所受的阻力就越大。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环境创设大小不同的塑料薄膜、纸杯、剪刀、跳伞兵图片
重点与难点
伞面越大接触的空气越多,所受的阻力就越大
活动过程:
一、奇妙的降落伞
1、请幼儿猜谜语:“背着像个布疙瘩,洒在半空像朵花,腾云驾雾本领大,空军叔叔喜爱它。”让幼儿说说是什么。
2、出示跳伞兵图片,提问幼儿:这是谁?他为什么可以从飞机上跳下来?为什么降落伞可以让人安全地从半空中落下来?
3、教师出示自制降落伞,并抛向空中,请幼儿观察降落伞的下落。引发幼儿讨论:降落伞下落时伞面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伞面会鼓起来?
小结:降落伞下落时伞面打开,将空气包裹起来,空气产生阻力使降落伞慢慢下落,人活着物品依靠降落伞从高空慢慢落地,就不会摔死或者摔坏。
二、制作降落伞
1、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自制的降落伞,思考并回答:这个简易的降落伞是怎么样做的?
2、介绍提供的各种制作材料,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降落伞。
三、玩玩降落伞
1、请幼儿同时将降落伞从较高的'地方降落下来,比比谁的降落伞下落得慢。
2、选择最先落地和最后落地的两个降落伞再次降落,请幼儿观察并思考:哪个降落伞下落得慢?为什么?
3、讨论并引导幼儿比较两个降落伞,知道伞面大的降落伞下落速度慢。
小结:因为大的伞面接触的空气多,所受到的阻力也大。
价值分析:
以谜语的形式引出降落伞,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通过观看自制降落伞,了解降落伞的原理。
亲自动手制作降落伞,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通过第三环节,让孩子知道当载重相同的情况下,伞面越大接触的空气越多,所受的阻力就越大。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南北两极的特殊生态环境,了解生活在南北两极的动物种类。
2、让幼儿知道企鹅与北极熊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是不怕冷的动物。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什么动物不怕冷。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企鹅玩具、北极熊玩具1个。
2、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和企鹅生活在南极的图片各1张。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地球南北两极的特殊生态环境,了解生活在南北两极的动物种类。
1、出示地球仪,教师指着南极和北极让幼儿讨论:这是地球的什么地方?知道那儿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吗?这些地方有哪些动物生存?
2、教师讲述南北两极的生态环境,并把玩具企鹅、北极熊分别放在地球仪上的`南北两极。
二、让幼儿知道并用语言描述企鹅与北极熊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是不怕冷的动物。
1、出示图片,请幼儿描述南北两极的气候。
2、请幼儿描述图中企鹅、北极熊长得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
3、请幼儿思考:为什么企鹅、北极熊住在冰天雪地里却不怕冷?
4、教师描述企鹅、北极熊的外形特征、生活方式,并解释它们不怕冷的原因,即身体的特征构造。
5、请幼儿模仿企鹅、北极熊走路。
6、游戏:“企鹅、北极熊找家。”让幼儿分别扮演企鹅、北极熊,在活动场地画一个大地球,一边为北极,一边为南极,要求扮演北极熊的幼儿模仿北极熊走到北极位置上,扮演企鹅的幼儿模仿企鹅的动作走到南极上。
不怕冷的动物有哪些:帝企鹅,北极熊,北极狐,海豹,旅鼠,驯鹿,雪兔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准备: 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
过程:
自由探索
1 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 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3 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引导发现:
1 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2 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3 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
4 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
5 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6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指导要素
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沙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沙?
2、幼儿第一次运沙。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1)统计运沙次数
(2)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沙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
(3)统计数据
(4)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活动建议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沙,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
活动反思
沙子由于平时接触的机会较少,所以孩子们玩沙子时非常兴奋。将难点设置为选择合适大小的工具装沙子,帮助小班幼儿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参与游戏的幼儿均能有目的的选择大的沙铲以达到装的快的目的,活动目标基本完成。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材料准备:空八宝粥罐两个、细绳一根、钻子、包装纸
制作方法:
(1)在每个八宝粥罐的底部中间扎一个孔,孔的直径大小以刚刚能穿过细绳为宜。
(2)将细绳分别穿过两个罐子的小孔后,在绳的两端各系一个结,防止细绳从小孔滑落。
(3)对八宝粥罐的外部用包装纸进行任意装饰,一部有线电话就做好了。
实验操作:
两个幼儿各拿一个八宝粥罐作为听筒,将绳子绷紧,一人将听筒放在嘴边说话,另一人将听筒放在耳边倾听。
教师指导建议:
指导幼儿玩“打电话”游戏,知道声音会沿着紧绷的绳子迅速传播,知道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应该把作为成品的“听筒”给他们;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应该给他们半成品,即事先给八宝粥罐扎好孔,引导幼儿自己穿孔、打结。
引导幼儿试一试绳子松弛了,声音是否还会被听到。
请幼儿在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蒙上眼睛)玩“打电话”的游戏,看能否猜出给他打电话的小朋友是谁。
拓展与替代:
与幼儿一起尝试用果冻盒、纸杯、纸盒、纸筒等制作有线电话,比较它们之间在传递声音上有无区别。
尝试让幼儿用不同长短、不同材质的电话线(线绳、铁丝、毛线)做有线电话,请幼儿辨别声音的变化。
科学小知识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要靠气体、液体、固体做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被称为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就不同。当两个幼儿用自制的'电话筒打电话时,说话会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沿着紧绷的绳子传播,他们便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如果绳子松弛了,振动就无法传播,声音也就无法被听到了。此外,绳子的长度也会影响声音传播的质量。绳子越长,声音越听不清楚。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玩乐中发现哪些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体受光的折射可呈现美丽多彩的颜色。
3、初步探索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的泡泡都是一致的。
4、尝试用简单的符号学做记录。
【活动准备】
1、割好的大饮料瓶五个、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猫洗涤剂液、泡泡水。
2、每个幼儿一个吸管,不同形状的小铁圈若干(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3、做好的笑脸图形和不高兴脸型图形若干个、裁割好的吹塑板五张、大夹子五个、推动的黑板一块、彩色打印的五种液体的图案、大数字1、2、3、4、5。小桌子五张、三张画好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一支记号笔
4、先把五种液体的图案分别贴在五张吹塑板上,然后再把五个数字分别贴在五个图案的上面,把图案遮挡好后用夹子夹住吹塑板放在五张桌子上。
【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教师以游戏<<吹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幼儿谈话。
二、探索活动:哪种液体可以吹出泡泡。
教师介绍: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吗?(吹过)我这儿有五种液体,他们分别是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涤剂水和泡泡水,请你们猜一猜哪种液体能吹出泡泡?哪种液体吹出的泡泡最漂亮,哪种液体吹不出泡泡。
1、请幼儿进行大胆尝试,启发幼儿自己学做记录。幼儿自己拿一根吸管挨着吹,觉得不能吹泡泡的拿一个不高兴的脸贴在用大夹子撑起的液体板放上,能吹泡泡的拿一个笑脸也贴在液体板上。
2、鼓励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3、先让幼儿观看幼儿自己做的记录,然后老师依次把数字拿开,露出背后的液体让幼儿初步了解每一组都是什么液体。
4、教师从1号桌依次吹泡泡与幼儿猜想进行对照来验证幼儿自己的试验是否正确。
三、探索活动:尝试用几何图形做记录。
1、出示几何图表,让幼儿猜猜这些图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在图表上做好记录。要求教师把每个幼儿不同的猜想都记录在内。
2、对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3、长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4、正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5、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6、让每组选出一名幼儿把结论告诉大家。
7、各组交换用具分别尝试。
得出结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并没有随着圈的形状而改变。
四、探索活动:观察泡泡的颜色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哪种液体能吹出大的泡泡?哪种液体能吹出小泡泡?哪种液体吹不出泡泡。加深幼儿对液体的印象。
2、教师:那么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让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在教室内和教室外分别进行尝试观察是否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颜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没有颜色。
教师小结:泡泡是反射的太阳光的颜色。而不是自己的颜色。
【延伸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吹泡泡,观看泡泡的大小、颜色等。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1-07
中班科学教案08-0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