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运算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运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运算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
数学运算教案2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课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1、p7/做一做1、2 2、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数学运算教案3
第一课时(例1)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
(4)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或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数学运算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1、2、5题
数学运算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题:前三题提倡学生选择统一成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2、练习九第2-4题
(1)、第2题:可以先求每层有多高,再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2)、第3题可引导学生形成两种思路:a,先求每小时录入了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再求8小时可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b,先求8小时是3小时的几倍,再求8小时录入几分之几。
(3)、第4题同样有两种方法:a,可以先求一共能装多少袋,列式:240÷×;b,可以先求装完的有多少千克,综合算式是240×÷.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5-9题。
数学运算教案6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1)42+6×(12-4) (2)42+6×12-4运算顺序:
=42+6×8 =42+72-4=110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42+48 =114-4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xx
数学运算教案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积(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教师出示:
164+18 18+46
693-14 50-355
先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分组计算,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二、创设情境.
问:同学们都去过商店买东西吧,要算一算买来的'东西共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今天,我就要去商店去买两样东西,请你们帮我算一算需要用多少钱?
出示动画混合运算,问:看图谁能先说说我要买些什么,然后列个算式表示要花的钱数?
学生汇报并列式,引出例1.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理.
1.尝试计算:164+63
(1)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3)学生汇报,研究算法.(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64+63 164+63
=64+63 =64+18
=64+18 =82
=82
(4)比较异同,总结算法.
分析比较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算法:求两个乘积的和,要先算出两个积后才能相加,所以加号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运算,这样会更简便.
2.改变例题,学习例2.
(1)将例1 164+63变为:
164-63 164+63
164+63 164-63
(2)学生独立选做,可任选一题,也可全做.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3.归纳推理,总结规律.
讨论:观察比较,例题中的4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两个乘积的和(或差),求两个商的和(或差)以及一积一商的和(或差)的混合式题,都要先算出积,或商,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两个除法也可以同时脱式,一乘一除.
4.初步练习,深化提高.
计算:5887-292=?并思考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方法,强化知识.
1.计算下面各题.
393+486 244-423
174-124 813+46
2.小强买3支铅笔,2本写字本.看图算出买铅笔和写字本各用了多少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四、质疑,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接龙游戏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混合运算顺序.
数学运算教案8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了“四则运算”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按照“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来设计课堂的。在导入中给学生留下问题情境,再带领学生继续学习四则运算的第二条定律。通过讲解例题和例题拓展学生自己找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接着学生练习、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知道如何将分步运算写成综合式子,并且按运算定律计算结果。
1、学习任务分析
“四则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的内容。本节课内容通过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买门票这一具体生活实例,引发出有关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混合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掌握运用。
(1)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归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规律。
2、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归纳总结的能力。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第一条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及格式。通过对运算顺序的了解,结合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基本的.运算能力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会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学生理解和自主探讨归纳正确的运算步骤和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4、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
5、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老师讲解例题时的重点数学信息和运算步骤,练习题的讲解时会有运算步骤。
6、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第一条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该怎么计算?(从左到右,多媒体出示运算规律。)那我们来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答案老师已经给出,但是你们必须告诉老师怎么计算才能得到正确地答案呢?多媒体将题目展示出来。
27+60-30=57 8×6÷24=2 12﹢30×2=72
师讲解,着重分析12+30×2。这题我们该按什么顺序计算呢?同学们比较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这个综合式子有什么不一样,它有几类运算?(两类,加法和乘法)那我们能按照昨天学习的从左到右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吗?我们试一试好吗?
老师带领学生计算得出84,和正确答案不符。
为什么我们这样计算没有得到72呢?是我们哪里出了问题呢?难道还有另外的运算法则吗?那我们今天就继续来学习四则运算,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方法,好不好?
设计意图:有计划地安排练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达到熟练计算,为后面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也留下了疑问,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①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学习
多媒体展示“买门票”情境图和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师: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师:“半价”是什么意思?
(理解“半价”指的是儿童票的价格是成人票的价格的一半)
分步列式
师:购门票需要多少钱?你能列分步算式进行解答吗?(学生上台写答案)方法一:24×2=48(元)24÷2=12(元)48+12=60(元)
方法二:24+24=48(元)24÷2=12(元)48+12=60(元)
师:说说这样列式,每一步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每一步的意思。
综合列式
师:同学们能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回答,老师多媒体展示)算式一:24×2+24÷2
算式二:24+24+24÷2
师:这两道算式和上节课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是什么意思?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给同学听听。(老师指名回答)
24×2+24÷2
=48+12
=60(元)
(引导学生理解:先算:爸爸妈妈两个大人,所以买两张成人票,就是24×2=48,同时算:玲玲是儿童,买儿童票,就是24÷2=12,最后求总门票,就
是48+12=60)
师:那方法二又是怎么计算呢?老师想算一遍让大家看看有没有算对,大家要注意老师的运算顺序啊。
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老师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引导学生理解:先算玲玲的票价24÷2=12,再算三个人的总价24+24+12=60,也得到了60正确答案,那老师的运算方法正确吗?)
师:比较我们上节课的综合式子,看看我们这两个综合式子有什么不一样,它有哪些运算呢?说说每道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算的?
(引导学生说出: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并多媒体展示运算定律)
②例3拓展题学习
多媒体展示“买门票”情境图和拓展题: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算式和计算过程
100-24×3
=100-72
=28(元)
答:应找回28元。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并结合实际理解意义)
③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同学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解答。
【巩固练习】
⑴做一做
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第1题。
要求:先说出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比较运算顺序是否一样。
⑵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25×2=50 62-50=12
32÷8=456+4=60
15×3=45 30÷6=5 45-5=40
⑶判断并改错
22+18÷232-10×256÷8+7×3
=40÷2 =22×2 =7+7×3
=20 =44 =14×3
=42
要求:独立完成,并小组评讲。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新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作业布置】
①完成课堂作业本P2
②完成书上P8练习一:5、6、7、8、9、10题
7、资源及媒体的应用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事先制作好上诉内容的课件,以供教学之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也能有条理地板书学习内容,便于学生接受。
8、教学设计后记
本内容的设计遵循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并结合教材,运用多媒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提出讨论的问题,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归纳知识。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数学运算教案9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72-44+85(1)987÷3×6 (2)6÷3×987=27+85 =329×6 =2×987=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xx
数学运算教案10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二的第4—11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提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怎样?
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2、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5题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最后教师讲评
3、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6题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最后教师讲评
提问:如果180÷72这样列式行吗?
4、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最后教师讲评
教师讲评时要求学生说出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5、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8题
分析:“5秒航行60千米”大家通过这一句话可以求出什么?
6、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9题
分析:扑克牌上4个不同的点数就代表4个不同的数,分别是6、2、4、3,通过添上四则运算符号和小括号,使运算的结果为24。
7、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10题。
本题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出购票的方案
数学运算教案11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3、口算。
÷3 ×2 — ÷
÷3 3÷ + 6×
4、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新授
在上面第三个问题的后面增加"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多少朵花"(增加问题后就成为例4)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怎样求还剩多少朵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4、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从以上分析请你推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适用于分数吗
通过分析例4的题意我们可以看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1)、老爷爷每天跑几圈
(2)、半圈用哪个数来表示
(3)、照这个速度,怎样理解
(4)、要求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要先求出什么
(5)、现在你能解答了吗,能解答的自己写出解答过程,不能解答的请教老师。
(6)、指名口答解答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课后作业:练习九第1---4题。
数学运算教案12
内容分析
课本54-55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初步理解乘法结合律。
2、初步感知应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理解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迅速口算下面的算式。
23×3= 70×5= 13×100= 25×4= 125×8=
师:有谁愿意试一试,直接告诉我答案
生1:69;350;1300;100;1000。
师:好!请坐,太棒了!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说:含有相同的乘数,积相等;都用乘法计算,但运算顺序不同。
师:任意三个数连乘,改变运算顺序,积都不会变吗我们来找出三个数,算算看。
先独立举例子,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想法。为了节省时间,遇到较大的数可以借用计算器。
生汇报列举的等式。先展示,再板书。
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的算式,三个数相乘,虽然运算顺序变了,但结果怎样(不变)
师:同学们来观察这些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算式的意义吗
学生尝试回答。
师:其实把大家刚才说的共同点总结起来,就是数学中的乘法结合律。
师:如果用a、b、c三个字母分别表示这三个数,你能写出乘法结合律吗
学生口头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
(a×b)×c=a×(b×c)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过程用语言表示出来,就是“发现问题——举例验证——概括规律”。以后,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更多的规律。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
板书设计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题。第四单元运算律
课题
数学运算教案13
教学目标
1、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式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情境导入
1、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滑冰场”情境图和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
综合算式:72-44+85=113(人)
说说是怎么想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方法2: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72+85=157(人)
157-44=113(人)
综合算式:72+85-44=113(人)
师:谁能说说,在这两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再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知识巩固
1、水果店运来95千克苹果,卖出56千克后,又运来70千克,水果店现在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法一:
解法二:
2、计算:
79+58-24
79-58+24
四、技能大比拼
58+26-33+45-57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125-45-27 125+45+27
数学运算教案14
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课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数学运算教案15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25-126页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意识和习惯,认真地审题,正确地进行口算、笔算,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深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良好计算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
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质疑引导,组织练习;学法:小组合作,独立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我们要想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且能够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就必须要牢固掌握哪些知?(必须掌握好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
教师板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请积极举手说一说想起了哪些知识点?看谁想得多?
教师表扬发言积极的同学,然后指出上述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能否用一个知识结构图描述上述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用表扬鼓励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复习状态。)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尝试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情况。
请各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讨论情况。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各小组建构的知识网络图。
3、师生共同分析建构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保罗更多相关知识的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让每一个小组成员介绍讨论构建情况。然后,师生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图。这样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复习小数四则运算。
1、出示问题: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2、学生同桌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3、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遵循相同的运算规律,即都满足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小数的加减法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必须将两个数的小数点的位置对齐,才能相加减。
4、同学们,要想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就必须做到什么?
教师讲明:首先要认真细心地进行审题,然后再计算,计算后要进行检验。
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检验呢?
师(出示教科书第125页第4题):请同学们看这一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呢?
指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行检验。
这一题正确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
师生交流。
6、出示练习题
计算并且验算。
7.83+1.6780×6.4
6.12—3.581435÷35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检验。
集体订正。
7、出示:4000÷25一13×12
64一(7.2+5.9)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属于什么运算?指名学生回答。
那么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同桌进行交流。
师小结: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学生独立计算上面两题。
8、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
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还注意了复习验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
(二)、复习运算定律。
1、复习运算定律。
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怎样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利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使运算简便)。
2、出示练习二十一第7题。
请同学们根据正确的运算定律进行填空。
你是怎样填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12×4十188×4101×87
135×50×225×33×4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的简便运算。
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题目中的图给我们绘出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几大行星?
学生观察回答。
看了这个图,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教科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表,表中的数据是各个行星和太阳的距离。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想办法计算出你的问题的答案。
5、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说明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复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明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这样更加巩固了运算定律的运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教师下发作业纸,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题目如下:
1、运算下列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36+95+74+105188×35-188×34
67÷2.5÷0.04
0.32×12.5×250
5+13.7+45+6.3+50
2、填空。
6020千克=xx吨xx千克
5千米9米=xx米
350分=xx时xx分
560000平方米=xx公顷
3、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苹果23筐,梨27筐,每筐水果重37千克,一共重多少千克?
学生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检测的情况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三个题目,自我评价,自我鉴定,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师根据检测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待加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熟记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认真审题保证正确率
进行检验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数学运算教案16
活动目标:
一、学习6的加减,进一步理解交换连个加数的位置的数不变的规律。
二、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的加减运算。
活动准备:
一、幼儿每人一张算式卡片,每人准备一套1-6的数字卡片。
二、幻灯片,投影仪。
三、 “幼儿教育活动材料”——《画册》上3第6页。
活动指导:
一、复习5以内的加减:
每个幼儿手里一张算式卡,老师用投影仪出示数字,幼儿手里的算式卡要和老师的数字相等,如:老师出5,手里拿算式卡得数是5的幼儿站起来,把算式说完整。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都会说谜语,今天老师也给你们说一个谜语,小朋友认真听,圆圆眼睛绒绒毛,长长的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问幼儿:是什么呢?(小白兔)想看吗?大家请看:(课件)
三、新授:
1、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2、大家说得真热闹,兔妈妈也说了:小朋友,你们知道有几只小兔子吗?快快帮我数数吧!
3、师:谁来帮帮它?(指名说)问:怎么算出来的?怎样列式呢?(让学生分别说出兔子的几种算法)
算法一、分为大兔和小兔:列式3+3=6
算法二、穿的衣服颜色不同:列式3+3=6
根据课件,依次列出1+5=65+1=62+4=64+2=6
4、利用小白兔吃萝卜学习:6-1=5
5、小娃娃表演节目学习:6-2=4
6、小羊吃草学习:6-3=3
7、猫妈妈捉老鼠学习:6-4=2
8、妈妈买菜学习:6-5=2
三、巩固联系
1)复习6的组成,老师带学生玩“对数”的游戏。
2)老师引导幼儿做《画册》练习“小鹿送奶”。
四、 小结: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6的'加法和6的减法,知道6的加法有5到算式,6的减法也有5到算式,而且帮小鹿做好事,表现真好。
板书:
6的加减
3+3=66-1=5
1+5=66-2=4
5+1=66-3=3
2+4=66-4=2
4+2=66-5=1
内容:学习6的组成
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准备:花片、小树、小动物图片、纸盒、糖果、笔、纸、数字卡片等
过程:
一、凑数游戏《苹果和生梨》
请1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玩凑数游戏。
春天的花园里有个数学王国,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数学王国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来,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二、幼儿分组操作
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幼儿交流讨论
1、教师拍手,幼儿回到座位。刚才大家玩得很高兴,能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纸上,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发现?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6的组成
1、教师:今天小猫的一家也到数学王国来玩了,数一数有几只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猫的大小、颜色、花纹、蝴蝶结来分。
2、幼儿自主讲述,如6只猫可分成1只大猫5只小猫。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用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们合起来都是5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不但学会6的组成,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猫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数学王国到了,看看国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
国王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粒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粒红色的糖果、几粒兰色的糖果、或几粒黄色的糖果、几粒绿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也可以给好朋友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糖带回家,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数学运算教案17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
出示:(1)100+0=(2)0+568=(3)0×78=(4)154-0=(5)0÷23=
(6)128-128=(7)0÷76=(8)235+0=(9)99-0=(10)49-49=
(11)0+319=(12)0×29=
二、新授课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数学运算教案18
教学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 (2)24×2+24÷2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面的。
课后小结:xx
数学运算教案19
练习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2.17÷0.70.4÷0.015.3+6.75.4-3.6-1.4
30×0.0115÷1.512.9-8.57.2×0.4+2.8×1.4
教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投影出示: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6.2加上4.2除以2的商,再减去1.5,差是多少?
(2)6.2加上4.2的和除以2,再减去1.5,差是多少?
(3)6.2与4.2的和除以2减去1.5的差,商是多少?
(4)6.2减去4.2与2的和,再乘以1.5,积是多少?
二、指导练习
1.口答:练习十一第6题中每小题的'运算顺序。
[69-(4.74+5.16)×6]÷1.2
[3.5+15-9.8÷0.8]×1.6
2.分析练习十一第8题的数量关系。
3.练习十一第9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5+6.1)]×1.5=14.7
[-13.6]=14.7÷1.5
-13.6=9.8
=23.4
生试做第二小题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一第6、9题
四、作业
练习十一7、8、10题。
数学运算教案20
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课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再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数学运算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01-22
运算定律数学教案04-10
混合运算数学教案06-26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及数学故事01-22
运算的教案03-0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06-24
《混合运算》教案04-06
《运算(二)》教案02-11
《运算律》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