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熟练掌握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的特征。
2、初步理解平面几何图形与几何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
2、与这些几何体的面相同大小的平面图形若干。
3、十字形硬纸片若干,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初步感知平面几何图形与几何体的不同。
1、出示一块正方形积木和一张正方形的面一样大的纸,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其不同之处。
师:这个是什么?(正方形)这个呢?(正方体)。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2、教师小结正方形与正方体不同之处。
师:正方形只有一个面,它的长和宽一样长;而正方体有六个一样大的面,正方体除了长和宽外还有高。
3、让幼儿用食指沿着正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长、宽、高的三条棱运动比划,使幼儿清楚长宽高具体指的是什么,学会以此辨别平面和立体。
师:请小朋友们都来摸一摸正方形和正方体,感觉一下它们的'长、宽、高。
4、小结:正方体像正方形长高的样子。
二、幼儿自由比较探索圆形和圆柱体,长方形和长方体,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
1、师:请你们好好观察圆形和圆柱体,长方形和长方体,看看它们到底有哪里不一样。
2、请个别幼儿说说比较后的想法。
3、小结:圆柱体很像圆形长高的样子而长方体像长的很高的样子。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一组:一张长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圆形纸粘成圆柱体。
2、二组:把十字形硬纸片涂上六种不同颜色并粘成一个正方体。
3、三组:作业单练习。
4、总结:立方体上包括许多平面,很多平面可以组成立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并发现饮料排列的规律,能按规律填补空缺。
2、能仔细进行观察,并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三种饮料卡片若干,幼儿用书第22~23页活动过程:
一、不同的饮料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三种饮料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形状、颜色不一样。
二、贴贴乐
1、教师将第一种饮料卡片贴在长条纸上,按颜色不同贴成一个红色的、两个绿色的、三个蓝色的规律(饮料卡片不少于两组规律)。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是怎么排的。
2、请个别幼儿按规律再贴一组饮料卡片,集体检查是否正确。
3、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三张卡片(必须保证有一组规律是完整的),再观察少的卡片应该是什么颜色,并将其贴上。
4、教师用另外两种饮料卡片贴成三三规律,幼儿观察并说出规律。
5、教师抽取走四张饮料卡片,幼儿观察并填补卡片。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上饮料卡片的排列规律。
2、请幼儿思考空缺的地方应该是什么饮料,从贴纸上取下该饮料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幼儿用书,相互检查贴的`对不对。
4、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自己排列出一定的规律,引导幼儿相互观察、发现同伴的规律,提高整体感知规律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1.通过数字游戏,尝试运用观察、排序等方法解决问题。
2.能清楚、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体验帮助羊儿们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钥匙操作卡、数字卡、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是灰太狼最幸运的一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捉到了许许多多的羊儿。瞧,它兴致勃勃地去邀请朋友们来分享美食呢!出门前,粗心的灰太狼把三张开门的提示卡都留在了狼堡里。
师:春游回来的喜洋洋知道了这个消息,急急忙忙赶去解救它的同伴们。
二、运用相关数经验,尝试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1.运用序列经验,解读门牌号。(1-102,1-403,2-203,2-301)。
师:喜洋洋来到了设有许多房间的狼堡里,找到了第一张提示卡,仔细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幼1:这是许多的数字。
幼2:前面1是表示第一幢楼。
师:左边这个1是表示这一幢。那短横线后面这个1呢?
幼1:这个1是表示一层。
师:这个1呀是表示下到上第一层。那02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1手指第一层的第二个房间说:是这个房间。
师:这个02是表示从左到右第二个房间。通过这个房卡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房间——一号楼第一层的第二间房。
(点击1-102房间跳出沸羊羊)师:解救了谁呀?
师:还有哪几天房也关着羊儿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被困羊儿:懒羊羊、美羊羊、暖羊羊。
(评析:序数是中班下学期的教学内容,结合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创设了运用序列经验,解读门牌号。从活动开始部分我们了解到,有的`孩子对门牌号并不十分了解。在教师的引导、同伴间经验的相互传递中,孩子们能较快速的
寻找到相应的房间,解救羊儿们。这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2.寻找规律,填补数字卡。
师:几只羊儿得救了呀?还有其它羊儿们还等着去解救呢。喜洋洋找到的第二张提示卡。
(1)解读数字卡。
师:呀,这么多的数字,它的秘密是什么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字卡的第一行?
幼:有许多的数字。
师:这些数字中还藏着什么秘密呢?
幼:这一行中有9个数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行中都有1、2、3、4、5……9,九个数字,他们随意地排列着,但是每个数字都只出现了一次。再看看第一列呢?
幼:这一列中也有9个数字。
师小结:原来这个数字卡中的每一行、每一列都有这样的秘密。
师:第二行有几个空格?
幼:1个空格。
师:那应该是填哪个数字呢?
幼:应该是数字1。
师:我们一起看看是这样吗?第三行有几个空格呀?(两个)这两个空格应
该填数字几呢?
幼:2和4。
师:那哪一格应该是2,哪一格应该是4呢?能确定吗?
幼:前面是4、后面一格是2。
师:你们认为呢?确定吗?每一行每一列的9个数字都不能重复出现哦。我们一起来检查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三行第二格所在的列。
幼:应该是数字2。
白板中重新写入第三行第二列2、第三行的第三列4。
师小结:原来当我们遇到两个空格时,我们可以看看这两个空格所在的列,如果是一个空格,我们可以先确定一格,然后再完成另外一个空格,细心地一一完成每一个空格。
(2)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分组操作。
师:桌上有很多未完成的数字卡,2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张,请仔细观察商量,把你们的发现填写在空格中。
(3)集中交流操作方法。
师:你们都完成了数字卡,在完成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呀?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幼儿已经掌握了 2 和 3 的组成,并且能够根据要求正确操作学具。同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萌芽,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计算活动。本活动通过创设“草地上 xx 来了”的情境,利用动画的形式直观的向幼儿呈现加法的含义。同时,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体会加法的计算过程。
【活动目标】
1.知道“+”、“-”、“=”这 3 个符号的含义,学习 2 和 3 的加法运算。
2能列出 2 和 3 的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3乐于思考与操作,感受加法学习的乐趣并学习整理学具。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课件,2 和 3 加法算式中的“+”、“=”及其他数字符号,铃鼓 1 个
2.红、黄双面圆点卡片 3 张,1-3 的数字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图 1,初步学习 1+1=2
(1)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讲清图 1 中所说的事并在图片下方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引导幼儿
观察并说出:“草地上有 1 只小松鼠,又来了 1 只小松鼠,现在一共有2只小松鼠。
(2)出示“+”和“=”这两个运算符号,让幼儿知道“+”是合起来的意思,如果将” 放在 1 和 1 中间,是表示 1 和 1 合起来的意思、。”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1+1=2,读
作 1 加 1 等于 2
(3)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如:1+1=2 中,两个 1 分别表示先来的 1 只小松鼠和后来的 1 只小松鼠,2 表示一共来了 2 只小松鼠。+”表示把先来的一只小松鼠和后来的.一只小松鼠合起来,“=”表示“1+1”和“2 样多。
引导幼儿思考并理解:“又来了”是“加”的意思,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引导幼儿观察图 2,学习 1+2=3
(1)可请幼儿用一句话讲述图片的某个内容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可引导幼儿说出:“树上有 1 只小鸟,又飞来了 2 只小鸟,现在树上一共有 3 只小鸟。”
(2)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又来了”是“增加的意思,及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时用加法计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图 3,学习 2+1=3。
请幼儿快速观察图片并进行准确讲述。指导幼儿又对又快地摆出算式来记录图 3 中的内容,
说出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中内容的。可引导幼儿说出:“花园里有 2 只蝴蝶,又飞来 1 只蝴
蝶,花园里一共有 3 只蝴蝶。”
提问:如果先飞来了 1 只蝴蝶,又飞来了 2 只蝴蝶,这幅图该怎样画?算式该怎样列?
4.指导幼儿操作练习,巩固对 2 和 3 的加法的学习
(1)根据情境摆算式,如教师先拍一下铃鼓,再拍一下铃鼓,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演示用数字卡摆出算式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可引导幼儿翻圆点卡片说算式,请幼儿将 3 个红黄双面圆点卡片按种色摆成一排, 逐一翻转,观察颜色并说出加法算式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算式,重点讲出各符号的意义,理解加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大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整体与部分》教案吧。
教学目标 :
1,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准备:
图片一幅(被分成若干份) 幼儿每人一张卡片 剪刀 泡沫积木拼图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故事《盲人摸象》引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出示被分成许多份的'大图片,请幼儿和老师一起把它拼成完整的一幅图片。
:许多的部分拼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整体。这里的每个部分都是这个整体里面的,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于整体中。
2,小游戏,自己制作拼图。请幼儿拿起剪刀把自己的卡片按老师的要求剪成几个部分,之后在把它们拼起来。进一步的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出示鱼的图片,请幼儿观察鱼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然后在讲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时,可以联系到我们人,我们的身体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都缺一不可,这里加入自我保护的教育。
三,分散活动:玩拼图泡沫积木。幼儿把自己的一块泡沫中的图形拼出来。
四,结束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小百科:在词性理解和实际应用上,要特别注意“整体”和“总体”的区别。通过这两个词的对比,可以实现更为准确的词性和使用环境的把握。(下文有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设计意图:
计算活动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为了能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好,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动画片活动时间,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之类的动画片兴趣浓厚,尤其是它们住的城堡、宫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设计了《学习2的加法》这节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边拿边说,实现其满足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同时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能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计算的乐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保护了幼儿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
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反思】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好像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乐的节日》轻快的歌声引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接着围绕“装扮我们的教室,过快乐的六一”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队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刚开始出现的几幅彩旗图,让学生选择哪条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时,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体现在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设计的规律没什么新意。二是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和谐地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节课中我还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还不够。三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规律,而我在颜色的处理上,甚至摆图形给学生的提示太多,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审题或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智力数学教案03-01
大班数学教案07-06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8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